第九十七节 弃婴塔
推荐阅读:总有仙子对我图谋不轨、怪异收容专家、港综从九龙城寨开始、星空职业者、混江湖的谁谈恋爱啊、曹操的痞军师、叩问仙道、重回1982小渔村、末日轮盘、铁血残明、
刘三想下到院子里,去各处房间里看看,这孙五嫂却拦在台阶上,便道:“我要进去看看。”
孙五嫂却不挪开步子,陪笑道:“老爷,这里可是清节院,就是嫡亲母子,男孩子长到七岁也不准留在院内。里面住得是寡妇人家。老爷进去恐怕……恐怕……”见刘三还是一副懵懂的面孔,孙五嫂只好打开天窗说亮话了,“……恐怕有碍清誉。”
刘三这才明白为何她拦着自己了。他想了想觉得也无再细看的必要了。这里虽然比外面好一些,但是好不到哪里去。毕竟皇华寺本身太过破败,普济堂的管理也很混乱,整顿起来非一朝一夕的功夫。不急于这一时。
“既如此,将院中的诸人,不论老少都出来,我要见一见。”
孙五嫂有心还要回绝,见毛修禹连着使眼色,自己也觉得连着违拗新来得“澳洲人”着实不智,只好说:“请老爷稍待,奴婢这就去传唤。”
说罢便在廊檐下敲起木梆子来。
随着暗哑苍凉的梆子声,从各处的净室里走出来许多女子,老的已经是鸡皮鹤发的老妇,小的还在少艾之间,有的怀抱幼儿,有的拖儿带女。不论老幼一色的靛蓝布做得衣裙。不事脂粉,发髻上缀白就是她们的惟一装饰。一个个低眉顺眼的在院中站着,默不作声。
刘三看到现在,才觉得这地方还象点慈善机构的模样,起码这院子里整齐干净,妇女们也非破破烂烂,形同乞丐一般。
“这位是新任的典医老爷,”孙五嫂见人来得差不多了,高声道,“特来巡视。”
女子们参差不齐屈膝见礼:“老爷万福。”声音凌乱无力。
刘三仔细看了看这些“矢志守节”的妇人,这些女子的面色要么苍白无血色,要么蜡黄,大约是长期在屋子里劳作,很少见日光的缘故。自然这里也没有胖子,虽然不至于形销骨立,但是看上去都很瘦弱,院中的幼儿面黄肌瘦,目光呆滞,行动迟缓。再看膀大腰圆的孙五嫂,显然这里的伙食不会好到哪里去,就是不饿死罢了。
如果按照现代营养学标准来看的话,这里的人全都是慢性营养不良症状患者。
刘三皱眉道:“这里一天供应几顿?”
“回禀老爷:一日两餐,一饭一粥。”
“孩子呢?”
“亦是一样的。”孙五嫂不知道刘老爷为什么对孩子这么感兴趣。
“太可惜了。”刘三感慨道。这一百多个“节妇”就这么长年累月的被关在这活棺材一般的院子里,望着四方天,终年与织机为伴。这种残酷和浪费简直令人发指。整个海南有这么多健壮又勤劳肯干的男人却没有老婆!简直就是有悖人伦!
他想到整个广州府,整个广东,大约这样守节的妇女还有很多。这种鼓励守节的风气要好好的严打一次才行。
孙五嫂不知道哪里“可惜”了,心里猜疑这髡人老爷是不是看中了里面哪个年轻的孤孀?这可大大的使不得。盘算着万一他真要做出这样的事来自己该怎么劝谏。
别看孙五嫂剥削起“节妇”来心狠手黑,对“守节”这事看得比天还大。真正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院中最好连公麻雀都不准落一只下来。
刘三正盘算着怎么对整个普济堂改革一下,特别是不要浪费其中的人力资源,人群中忽然有人尖叫道:“典医老爷!救命!”
刘三被吓了一跳,原本如同枯井一般的人群亦泛起一阵涟漪。却见一个女子从人群中挤了出来,跪倒在石台阶下,连连磕头,撞得石板砰砰直响。
孙五嫂大吃一惊,赶紧跳下去拽住那女子的头发,骂道:“你混叫什么?!”说着就要将她往后面拽。
没想到那女子抵死不从,继续哭着尖叫道:“老爷救命!”
刘三见状觉得有蹊跷,一摆手呵斥道:“不要拉她,让她说!”又对那女子说道,“你有什么事?只管说。”
孙五嫂不敢再动粗,只好退到一旁。那女子这才哭诉道说她的孩子得病,院中不给医治不说,孩子还没断气,便给丢到后面的弃婴塔里去了。
“……虽说无医无药,可是孩子还是活着的,”女子号啕大哭,“五嫂硬说他得的是天花,留在院里要传疫,活生生把她给丢到塔里去了!请老爷大慈大悲,救我儿一命!”
刘三一听,顿时只觉得气血上涌,面色通红,怒目道:“孙五嫂,这可是真得?!”
孙五嫂没想到这看上去斯文的髡人顷刻变得如此可怕,将重病的孩子丢进弃婴塔这是惯例,从来没人说什么,这髡人老爷竟会如此动怒……她不由得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颤声道:“老爷,老爷,这是院里的惯例,她儿子得的是天花,院中断然留不得……”
“放屁。”刘三怒吼道,“你起来,带我去弃婴塔!”
孙五嫂赶紧爬起来出去,又想回头锁门,见刘三满面怒色,几个警卫更是面色不善,再也顾不得要“严谨些”,连滚带爬的在前引路而去了。
所谓的弃婴塔就在皇华寺的后门,这里原是寺庙的花园,如今荒芜破败的不成样子,尽是蝙蝠屎、蜘蛛网。野蜂窝,还有狐狸足迹。后门洞开,门旁便是弃婴塔。
弃婴塔外形类似佛塔,不到一丈高。塔墙上开着个要弯腰才能进去的小门,塔前放着一只污秽不堪的木盆。
毛修禹说凡是堂里死掉的孩子,都在这里烧化后骨灰放入塔中,百姓的幼儿夭折也可以送来放在这木盆里,由堂里火化放入塔中。
他走到塔旁便已经闻到了一股腐臭气味――这是尸体腐烂的气味。刘三不由的暗暗皱眉,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口罩戴上。一低头便看见距离自己不到五六步的荆棘丛中趴卧着一具赤身裸体的一具童尸,不过四五岁,尸体已经呈巨人观,苍蝇在上面乱飞。
附近草莽荆棘之中,随处一望,便可看到许多散乱的幼小骨骸。一只已经白骨化的小手露在草丛外,看大小是不到周岁的婴儿。
看着这犹如恐怖片一般的场景,刘三只觉得气血上涌。他扶着塔身定了定神,指着尸骨,声音发颤道:“这是……怎么回事?!”
孙五嫂不敢搭话,毛修禹壮着胆子说这都是百姓家里夭折的孩童,也有从街面上抬来的路倒。
“……多是请仵工将孩子掩埋,他们这些人哪里讲良心,去义冢也嫌麻烦,直接丢在这里就算完了。”
“你们讲良心,怎么不把孩子的尸骨埋葬?!”刘三大发雷霆,“就任其暴尸荒野,我见这里进门就悬着仁义二字――我一路看到现在,哪里有半个仁半个义!你们的仁义都吃到狗肚子里去了!”
毛修禹不敢多言,噤若寒蝉。
刘三正发火,忽然听到有隐隐约约的婴儿啼哭之声,他停下来仔细听听,似乎就在弃婴塔里,便将耳朵贴近塔壁――这回听得更清楚了,果然是个孩子在塔里啼哭。
他转到塔门口,一弯腰就要钻进去,警卫班长赶紧拦住他:“首长你不要去,我进去!里面太黑!”
刘三被他一提醒才意识到不妥,道:“你替我准备个火把,我自己进去。”
班长执意不肯,最后还是跟着一起进去了,
一进塔中,就嗅到一股浓烈的腐臭气息,这里没有想象中那么黑,佛塔上面有几个小天窗,透入光线,用不着点火把也勉强看得清楚。
只见这塔腹中层层垒垒都是小陶罐,堆得比人还高,下面的大多已经被压碎破裂。地上是厚厚一层碎陶片和骨灰骨骸,好些支离破碎的骨骸并未经过火化,显然是直接丢进来的。在这骇人的尸骨堆中,一个穿着靛蓝布小衣的幼儿正在哭叫,声音嘶哑,已经快不行了。刘三赶紧将孩子抱起,班长道:“首长,这孩子有病,怕是会传染,还是我来抱吧。”
刘三并不言声,抱着孩子钻出了弃婴塔,见外面阳光正烈,对警卫班长说:“你把帽子给他遮一遮。”
他用班长的铜盆帽给孩子遮着阳光,免得骤然在阴暗处进入阳光下灼伤眼睛。仔细看这是个男孩子,大约一岁。虽然面黄肌瘦,但是收拾的干净,显然母亲是很尽心的。刘三看他脸上并无痘疮,再看他的小手胳膊上却有不少水疱,头皮有丘疹,知道这不是天花,是水痘。
水痘不算严重的疾病,只要做好护理工作一般都能自愈。但是在本时空孩童营养不良,抵抗力差,往往引起高烧或者肺炎并发症――这在17世纪就足以致命了。
模孩子的手脚,果然在发烧,体温还不低。但是听哭声肺部并未感染,救治起来不算棘手。他命令道:“走!去清节堂!”又对孙五嫂道:“你立刻去准备一盆凉水!再去熬米汤!”
孙五嫂一迭声应了,赶紧去了。(未完待续。)
www.bq46.cc。m.bq46.cc
孙五嫂却不挪开步子,陪笑道:“老爷,这里可是清节院,就是嫡亲母子,男孩子长到七岁也不准留在院内。里面住得是寡妇人家。老爷进去恐怕……恐怕……”见刘三还是一副懵懂的面孔,孙五嫂只好打开天窗说亮话了,“……恐怕有碍清誉。”
刘三这才明白为何她拦着自己了。他想了想觉得也无再细看的必要了。这里虽然比外面好一些,但是好不到哪里去。毕竟皇华寺本身太过破败,普济堂的管理也很混乱,整顿起来非一朝一夕的功夫。不急于这一时。
“既如此,将院中的诸人,不论老少都出来,我要见一见。”
孙五嫂有心还要回绝,见毛修禹连着使眼色,自己也觉得连着违拗新来得“澳洲人”着实不智,只好说:“请老爷稍待,奴婢这就去传唤。”
说罢便在廊檐下敲起木梆子来。
随着暗哑苍凉的梆子声,从各处的净室里走出来许多女子,老的已经是鸡皮鹤发的老妇,小的还在少艾之间,有的怀抱幼儿,有的拖儿带女。不论老幼一色的靛蓝布做得衣裙。不事脂粉,发髻上缀白就是她们的惟一装饰。一个个低眉顺眼的在院中站着,默不作声。
刘三看到现在,才觉得这地方还象点慈善机构的模样,起码这院子里整齐干净,妇女们也非破破烂烂,形同乞丐一般。
“这位是新任的典医老爷,”孙五嫂见人来得差不多了,高声道,“特来巡视。”
女子们参差不齐屈膝见礼:“老爷万福。”声音凌乱无力。
刘三仔细看了看这些“矢志守节”的妇人,这些女子的面色要么苍白无血色,要么蜡黄,大约是长期在屋子里劳作,很少见日光的缘故。自然这里也没有胖子,虽然不至于形销骨立,但是看上去都很瘦弱,院中的幼儿面黄肌瘦,目光呆滞,行动迟缓。再看膀大腰圆的孙五嫂,显然这里的伙食不会好到哪里去,就是不饿死罢了。
如果按照现代营养学标准来看的话,这里的人全都是慢性营养不良症状患者。
刘三皱眉道:“这里一天供应几顿?”
“回禀老爷:一日两餐,一饭一粥。”
“孩子呢?”
“亦是一样的。”孙五嫂不知道刘老爷为什么对孩子这么感兴趣。
“太可惜了。”刘三感慨道。这一百多个“节妇”就这么长年累月的被关在这活棺材一般的院子里,望着四方天,终年与织机为伴。这种残酷和浪费简直令人发指。整个海南有这么多健壮又勤劳肯干的男人却没有老婆!简直就是有悖人伦!
他想到整个广州府,整个广东,大约这样守节的妇女还有很多。这种鼓励守节的风气要好好的严打一次才行。
孙五嫂不知道哪里“可惜”了,心里猜疑这髡人老爷是不是看中了里面哪个年轻的孤孀?这可大大的使不得。盘算着万一他真要做出这样的事来自己该怎么劝谏。
别看孙五嫂剥削起“节妇”来心狠手黑,对“守节”这事看得比天还大。真正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院中最好连公麻雀都不准落一只下来。
刘三正盘算着怎么对整个普济堂改革一下,特别是不要浪费其中的人力资源,人群中忽然有人尖叫道:“典医老爷!救命!”
刘三被吓了一跳,原本如同枯井一般的人群亦泛起一阵涟漪。却见一个女子从人群中挤了出来,跪倒在石台阶下,连连磕头,撞得石板砰砰直响。
孙五嫂大吃一惊,赶紧跳下去拽住那女子的头发,骂道:“你混叫什么?!”说着就要将她往后面拽。
没想到那女子抵死不从,继续哭着尖叫道:“老爷救命!”
刘三见状觉得有蹊跷,一摆手呵斥道:“不要拉她,让她说!”又对那女子说道,“你有什么事?只管说。”
孙五嫂不敢再动粗,只好退到一旁。那女子这才哭诉道说她的孩子得病,院中不给医治不说,孩子还没断气,便给丢到后面的弃婴塔里去了。
“……虽说无医无药,可是孩子还是活着的,”女子号啕大哭,“五嫂硬说他得的是天花,留在院里要传疫,活生生把她给丢到塔里去了!请老爷大慈大悲,救我儿一命!”
刘三一听,顿时只觉得气血上涌,面色通红,怒目道:“孙五嫂,这可是真得?!”
孙五嫂没想到这看上去斯文的髡人顷刻变得如此可怕,将重病的孩子丢进弃婴塔这是惯例,从来没人说什么,这髡人老爷竟会如此动怒……她不由得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颤声道:“老爷,老爷,这是院里的惯例,她儿子得的是天花,院中断然留不得……”
“放屁。”刘三怒吼道,“你起来,带我去弃婴塔!”
孙五嫂赶紧爬起来出去,又想回头锁门,见刘三满面怒色,几个警卫更是面色不善,再也顾不得要“严谨些”,连滚带爬的在前引路而去了。
所谓的弃婴塔就在皇华寺的后门,这里原是寺庙的花园,如今荒芜破败的不成样子,尽是蝙蝠屎、蜘蛛网。野蜂窝,还有狐狸足迹。后门洞开,门旁便是弃婴塔。
弃婴塔外形类似佛塔,不到一丈高。塔墙上开着个要弯腰才能进去的小门,塔前放着一只污秽不堪的木盆。
毛修禹说凡是堂里死掉的孩子,都在这里烧化后骨灰放入塔中,百姓的幼儿夭折也可以送来放在这木盆里,由堂里火化放入塔中。
他走到塔旁便已经闻到了一股腐臭气味――这是尸体腐烂的气味。刘三不由的暗暗皱眉,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口罩戴上。一低头便看见距离自己不到五六步的荆棘丛中趴卧着一具赤身裸体的一具童尸,不过四五岁,尸体已经呈巨人观,苍蝇在上面乱飞。
附近草莽荆棘之中,随处一望,便可看到许多散乱的幼小骨骸。一只已经白骨化的小手露在草丛外,看大小是不到周岁的婴儿。
看着这犹如恐怖片一般的场景,刘三只觉得气血上涌。他扶着塔身定了定神,指着尸骨,声音发颤道:“这是……怎么回事?!”
孙五嫂不敢搭话,毛修禹壮着胆子说这都是百姓家里夭折的孩童,也有从街面上抬来的路倒。
“……多是请仵工将孩子掩埋,他们这些人哪里讲良心,去义冢也嫌麻烦,直接丢在这里就算完了。”
“你们讲良心,怎么不把孩子的尸骨埋葬?!”刘三大发雷霆,“就任其暴尸荒野,我见这里进门就悬着仁义二字――我一路看到现在,哪里有半个仁半个义!你们的仁义都吃到狗肚子里去了!”
毛修禹不敢多言,噤若寒蝉。
刘三正发火,忽然听到有隐隐约约的婴儿啼哭之声,他停下来仔细听听,似乎就在弃婴塔里,便将耳朵贴近塔壁――这回听得更清楚了,果然是个孩子在塔里啼哭。
他转到塔门口,一弯腰就要钻进去,警卫班长赶紧拦住他:“首长你不要去,我进去!里面太黑!”
刘三被他一提醒才意识到不妥,道:“你替我准备个火把,我自己进去。”
班长执意不肯,最后还是跟着一起进去了,
一进塔中,就嗅到一股浓烈的腐臭气息,这里没有想象中那么黑,佛塔上面有几个小天窗,透入光线,用不着点火把也勉强看得清楚。
只见这塔腹中层层垒垒都是小陶罐,堆得比人还高,下面的大多已经被压碎破裂。地上是厚厚一层碎陶片和骨灰骨骸,好些支离破碎的骨骸并未经过火化,显然是直接丢进来的。在这骇人的尸骨堆中,一个穿着靛蓝布小衣的幼儿正在哭叫,声音嘶哑,已经快不行了。刘三赶紧将孩子抱起,班长道:“首长,这孩子有病,怕是会传染,还是我来抱吧。”
刘三并不言声,抱着孩子钻出了弃婴塔,见外面阳光正烈,对警卫班长说:“你把帽子给他遮一遮。”
他用班长的铜盆帽给孩子遮着阳光,免得骤然在阴暗处进入阳光下灼伤眼睛。仔细看这是个男孩子,大约一岁。虽然面黄肌瘦,但是收拾的干净,显然母亲是很尽心的。刘三看他脸上并无痘疮,再看他的小手胳膊上却有不少水疱,头皮有丘疹,知道这不是天花,是水痘。
水痘不算严重的疾病,只要做好护理工作一般都能自愈。但是在本时空孩童营养不良,抵抗力差,往往引起高烧或者肺炎并发症――这在17世纪就足以致命了。
模孩子的手脚,果然在发烧,体温还不低。但是听哭声肺部并未感染,救治起来不算棘手。他命令道:“走!去清节堂!”又对孙五嫂道:“你立刻去准备一盆凉水!再去熬米汤!”
孙五嫂一迭声应了,赶紧去了。(未完待续。)
www.bq46.cc。m.bq46.cc
本文网址:http://www.hxqgjx.com/xs/0/345/49717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hxqgjx.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