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儒道之争
推荐阅读:夜无疆、天人图谱、万古帝婿、从水猴子开始成神、我在前世命格成圣、星武纪元、精灵世界的心灵大师、终极火力、道与天齐、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虽说刘襄尚未立刘彻为太子,可作为嫡长子的刘彻在群臣眼中就是太子的不二人选。
周朝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度,如今流传至汉朝已经近九百年了,这项制度早已深受人心。
当年刘邦想要废除嫡长子刘盈的太子之位,改立刘如意为新储君,满朝文武无不反对,叔孙通以死相逼,张良为刘盈请来商山四晧坐镇。
可以说刘彻的太子之位已经内定好了,只要刘彻行事规规矩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就能稳居太子之位。
若是刘彻的外公沈商能够明白这个道理,也就不会轻易的被陶增诓骗,胆大包天的用巫蛊之术诅咒皇帝的嫔妃。
“颖阴侯是我朝开国老臣,历经高皇帝与孝惠皇帝两朝,对于军中之事熟知,擅长骑射,若让颖阴侯来教导彻皇子,彻皇子日后必能有一番大作为!”夏侯婴起身附声道。
“善!”刘襄微微颔首沉声说道。
“陛下圣明!”刘揭与夏侯婴恭敬道。
当初将彻侯尽数驱离长安,是因为刘襄刚刚入主长安,根基不稳,彻侯集团在长安的力量太强大了,力量大到能决定汉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的人选。
如今刘襄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皇位已经固若泰山,颖阴侯回长安,也没有什么影响。
而且如今汉朝开国元勋中,灌婴在骑兵方面的造诣是最高的,楚汉争霸期间,统领汉军骑兵主力的将领就是灌婴。
灌婴回到长安,对于刘襄大力发展骑兵也是一大助力,故而对于刘揭和夏侯婴的提议,也是直接通过了。
“陛下,颖阴侯可以教导彻皇子学习武艺,但无法教导彻皇子读书,应再择德高望重之人教习彻皇子读书。”丞相长史田叔恭敬道。
“丞相长史所言极是,彻皇子在读书方面,必须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家来教导,如此才能文武双全。”礼官大夫辕固恭敬道。
田叔因为担任汉中郡守期间政绩良好,深受百姓拥护,从而被刘襄从汉中郡守调为丞相长史。
辕固是当初刘襄举行殿试,殿试成绩靠前而成为朝廷官员。
看见田叔与辕固相继开口,刘襄不由的头疼了起来,田叔是黄老之学的拥护者,辕固是齐地儒学的代表人物。
两人在刘襄面前提出选一位教导刘彻读书的老师,肯定想选一位他们自身所习从学派的人给刘彻作为老师,接下来朝堂中儒家与黄老之学的官吏恐怕就会掀起一场辩论。
刘彻是未来的太子,未来的皇帝,这个老师必须谨慎选择。汉武帝上台后选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有其老师的影响,汉景帝给武帝安排的老师卫绾就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两位卿家所言极是,朕理应择一德高望重之人为彻皇子之师。诸位爱卿,以为何人可以作为彻儿的老师?”刘襄开口说道。
刘襄没有办法,现在田叔和辕固既然已经提出来了,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
谷偁/span“回禀陛下,昔陛下之父悼襄王被高皇帝册封为齐王,因悼襄王时而年幼,派平阳懿侯为齐国丞相,来辅佐悼襄王治理齐国。平阳懿侯为不辜负高皇帝之期望,乃召集齐地读书人,询问治国策略。”
“平阳懿侯与众人未能探讨出结果,得知胶西郡有位名曰盖公的大才,乃持弟子之礼拜访盖公,习得黄老之学精髓,遂以黄老之学治理齐国。”
“齐国因而成为我朝开国以来,经济恢复最快的诸侯国,平阳懿侯成为国相之后,用黄老之学治理我大汉,百姓都歌颂平阳懿侯。故而臣以为,应当择一黄老之学的长者作为彻皇子的老师。”礼官大夫黄生恭敬道。
“黄大夫所言极是!楚人司马季主,通《易经》,述黄帝、老子,博闻远见。陛下可以下诏宣司马季主入长安,让司马季主作为彻皇子的老师!”辕固生恭敬道。
“不妥!不妥!今时不同往日,如今我朝开国二十载,经高皇帝,孝惠皇帝和陛下的治理,国力大为增长。国库粮食储量日渐充沛,马厩战马数量增多,人口日益增加。
“若是让彻皇子学习黄老之学,日后面临国事恐怕会捉襟见肘,难以应付我朝可能出现的危机,无法抵挡包藏祸心的匈奴人。”
“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理应选择一位大儒来教导彻皇子儒家经典,如此才能让彻皇子和陛下一般圣贤。”尚书仆射韩婴反驳道。
“陛下,穆生与白生乃是当世大儒,昔日楚王发动叛乱,身在彭城的穆生与白生面对楚王威胁,誓死不从。两位大儒博学多才,又有坚贞的气节,定然可以教导好彻皇子。”辕固开口说道。
朝堂上黄老之学和儒家官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刘彻是未来的储君,哪个学派的人成为了刘彻的老师,哪个学派日后自然就会成为汉廷官方的主流思想。
汉初黄老之学占主导地位,习黄老之学的官员数量要远大于儒家官员,儒家一派渐渐落了下风。
“右丞相,卿为百官之首,学识渊博,以为谁为彻儿老师的合适人选?”刘襄开口说道,打断了两派官员的辩论。
“回禀陛下,我朝继承的是周朝的天命,周王朝有八百年的国祚,远胜夏商秦这三个朝代,对于宗室子弟的教育有符合天道的规定,故而在为彻皇子选老师的问题上,理应借鉴周王朝为佳。”
“昔者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大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导之教训。此三公职也。于是为置三少。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宴者也。故乃孩提有识。”
“三公三少。明孝仁礼义。以导习之。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于是皆选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有道术者。以卫翼之。使与太子居处出入。故太子乃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
“陛下在彻皇子的教育上,理应效仿武王教育成王,选择三位德高望重的长者来教导彻皇子,如此方能使得彻皇子成为我大汉朝的栋梁。”
“儒学与黄老之学俱是周朝兴起之显学,对治国有大益,儒家孔丘曾向老子求教,故而黄老之学与儒学息息相关。彻皇子的老师不应该局限于一学一派,理应俱习之。”张苍缓缓说道。
张苍在担任右丞相之后,明显感觉到刘襄这位皇帝并不尊崇黄老之学,反而对儒学和法学比较推崇。
皇帝在儒学官员落入下风之后,打断双方的辩论,明显是有支持儒学的意思,但如今黄老之学的影响又比较大,只能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
www.bq46.cc。m.bq46.cc
周朝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度,如今流传至汉朝已经近九百年了,这项制度早已深受人心。
当年刘邦想要废除嫡长子刘盈的太子之位,改立刘如意为新储君,满朝文武无不反对,叔孙通以死相逼,张良为刘盈请来商山四晧坐镇。
可以说刘彻的太子之位已经内定好了,只要刘彻行事规规矩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就能稳居太子之位。
若是刘彻的外公沈商能够明白这个道理,也就不会轻易的被陶增诓骗,胆大包天的用巫蛊之术诅咒皇帝的嫔妃。
“颖阴侯是我朝开国老臣,历经高皇帝与孝惠皇帝两朝,对于军中之事熟知,擅长骑射,若让颖阴侯来教导彻皇子,彻皇子日后必能有一番大作为!”夏侯婴起身附声道。
“善!”刘襄微微颔首沉声说道。
“陛下圣明!”刘揭与夏侯婴恭敬道。
当初将彻侯尽数驱离长安,是因为刘襄刚刚入主长安,根基不稳,彻侯集团在长安的力量太强大了,力量大到能决定汉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的人选。
如今刘襄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皇位已经固若泰山,颖阴侯回长安,也没有什么影响。
而且如今汉朝开国元勋中,灌婴在骑兵方面的造诣是最高的,楚汉争霸期间,统领汉军骑兵主力的将领就是灌婴。
灌婴回到长安,对于刘襄大力发展骑兵也是一大助力,故而对于刘揭和夏侯婴的提议,也是直接通过了。
“陛下,颖阴侯可以教导彻皇子学习武艺,但无法教导彻皇子读书,应再择德高望重之人教习彻皇子读书。”丞相长史田叔恭敬道。
“丞相长史所言极是,彻皇子在读书方面,必须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家来教导,如此才能文武双全。”礼官大夫辕固恭敬道。
田叔因为担任汉中郡守期间政绩良好,深受百姓拥护,从而被刘襄从汉中郡守调为丞相长史。
辕固是当初刘襄举行殿试,殿试成绩靠前而成为朝廷官员。
看见田叔与辕固相继开口,刘襄不由的头疼了起来,田叔是黄老之学的拥护者,辕固是齐地儒学的代表人物。
两人在刘襄面前提出选一位教导刘彻读书的老师,肯定想选一位他们自身所习从学派的人给刘彻作为老师,接下来朝堂中儒家与黄老之学的官吏恐怕就会掀起一场辩论。
刘彻是未来的太子,未来的皇帝,这个老师必须谨慎选择。汉武帝上台后选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有其老师的影响,汉景帝给武帝安排的老师卫绾就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两位卿家所言极是,朕理应择一德高望重之人为彻皇子之师。诸位爱卿,以为何人可以作为彻儿的老师?”刘襄开口说道。
刘襄没有办法,现在田叔和辕固既然已经提出来了,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
谷偁/span“回禀陛下,昔陛下之父悼襄王被高皇帝册封为齐王,因悼襄王时而年幼,派平阳懿侯为齐国丞相,来辅佐悼襄王治理齐国。平阳懿侯为不辜负高皇帝之期望,乃召集齐地读书人,询问治国策略。”
“平阳懿侯与众人未能探讨出结果,得知胶西郡有位名曰盖公的大才,乃持弟子之礼拜访盖公,习得黄老之学精髓,遂以黄老之学治理齐国。”
“齐国因而成为我朝开国以来,经济恢复最快的诸侯国,平阳懿侯成为国相之后,用黄老之学治理我大汉,百姓都歌颂平阳懿侯。故而臣以为,应当择一黄老之学的长者作为彻皇子的老师。”礼官大夫黄生恭敬道。
“黄大夫所言极是!楚人司马季主,通《易经》,述黄帝、老子,博闻远见。陛下可以下诏宣司马季主入长安,让司马季主作为彻皇子的老师!”辕固生恭敬道。
“不妥!不妥!今时不同往日,如今我朝开国二十载,经高皇帝,孝惠皇帝和陛下的治理,国力大为增长。国库粮食储量日渐充沛,马厩战马数量增多,人口日益增加。
“若是让彻皇子学习黄老之学,日后面临国事恐怕会捉襟见肘,难以应付我朝可能出现的危机,无法抵挡包藏祸心的匈奴人。”
“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理应选择一位大儒来教导彻皇子儒家经典,如此才能让彻皇子和陛下一般圣贤。”尚书仆射韩婴反驳道。
“陛下,穆生与白生乃是当世大儒,昔日楚王发动叛乱,身在彭城的穆生与白生面对楚王威胁,誓死不从。两位大儒博学多才,又有坚贞的气节,定然可以教导好彻皇子。”辕固开口说道。
朝堂上黄老之学和儒家官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刘彻是未来的储君,哪个学派的人成为了刘彻的老师,哪个学派日后自然就会成为汉廷官方的主流思想。
汉初黄老之学占主导地位,习黄老之学的官员数量要远大于儒家官员,儒家一派渐渐落了下风。
“右丞相,卿为百官之首,学识渊博,以为谁为彻儿老师的合适人选?”刘襄开口说道,打断了两派官员的辩论。
“回禀陛下,我朝继承的是周朝的天命,周王朝有八百年的国祚,远胜夏商秦这三个朝代,对于宗室子弟的教育有符合天道的规定,故而在为彻皇子选老师的问题上,理应借鉴周王朝为佳。”
“昔者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大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导之教训。此三公职也。于是为置三少。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宴者也。故乃孩提有识。”
“三公三少。明孝仁礼义。以导习之。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于是皆选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有道术者。以卫翼之。使与太子居处出入。故太子乃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
“陛下在彻皇子的教育上,理应效仿武王教育成王,选择三位德高望重的长者来教导彻皇子,如此方能使得彻皇子成为我大汉朝的栋梁。”
“儒学与黄老之学俱是周朝兴起之显学,对治国有大益,儒家孔丘曾向老子求教,故而黄老之学与儒学息息相关。彻皇子的老师不应该局限于一学一派,理应俱习之。”张苍缓缓说道。
张苍在担任右丞相之后,明显感觉到刘襄这位皇帝并不尊崇黄老之学,反而对儒学和法学比较推崇。
皇帝在儒学官员落入下风之后,打断双方的辩论,明显是有支持儒学的意思,但如今黄老之学的影响又比较大,只能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
www.bq46.cc。m.bq46.cc
本文网址:http://www.hxqgjx.com/xs/0/646/81200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hxqgjx.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