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南中真正的经济价值
推荐阅读:宅男侵入動漫世界、浪痞、天倾之后、逆天邪神、夜无疆、剑修来自合欢宗(高h np)、快跑,这个文明开挂了!、山海提灯、绝对命运游戏、斗罗:血脉不够?脑子来凑、
关羽在诸葛瑾的带领下,把水力锻锤作坊里里外外参观了个遍,大开眼界之余,总觉得还有一些细微末节可以改良的地方,忍不住想找李素本人提提意见。
比如,他觉得李素搞“皮甲外衬铁质胸甲板”的胸甲骑兵,虽然兼顾了成本,不过防护上漏洞还是太大。
用大型水力锻锤锻札甲甚至鳞甲叶固然大材小用,但锻造一些大号的护心镜,用于背心的防护,或者再锻造一些弧形的、半覆盖在大腿和上臂外侧的甲片,工艺成本应该也在可接受范围内,其余部位再用皮革。
反正现在也还是试点,总要一点点磨合调整的,关羽也知道这些肯定都能改——别的不说,就他今天视察这半天里,走了那么多个作坊,结果就发现有一处突发了点小事故,一切都表明李素目前的建设都还在摸着石头过河,根本不完善。
事情倒也不大,没有人员伤亡,是一处水车向锻锤传动的齿链结构,因为木舵轮和麻绳链的强度不够,结果绷断了,锤头直接砸掉在地上,幸亏铁砧旁边没站人。
诸葛瑾却似乎对于处理这种事儿已经有心得了,跑过去让人测量记录、看看断掉的传动舵轮和绳链是多少尺寸的。按账目稍一排查,就发现这是一座今年二月份就造好的早期锻造水车,已经用了三个月了,当时的选材还比较省料,看样子是不够结实。
诸葛瑾轻车熟路地吩咐:“记下来,用榉木做传动舵轮,辐条必须粗四寸以上,这种三寸粗的以后就不能用了,主轴要一尺两寸粗,黄花梨等效,红木橡木可酌减两成直径。
嗯,可惜这个坏得比较彻底,你们当时有谁亲眼看到,是绳链先断的还是舵齿轮先折的?”
旁边的工匠都很惭愧地表示没看见。
诸葛瑾摇摇头:“那就只能两个都整改了,以后盯紧一点儿。能复盘出事故损坏先后的,侯爷有令,每次赏赐三百钱工钱——但绝对不能制造事故,更不能说谎。制造事故者斩,籍没妻子,犯谎报误导者罚为城旦舂三年!”
工匠们连忙表态:“侯爷待我们如此仁慈,每日足食还可养家,每月还有几顿肉食,怎敢欺心?”
一次试产期的事故就这样处理过去了,谁让李素也没更好的科学管理和科研方法呢。
关羽看着这一切,就知道今年上半年绝对没到全速量产的时候。这些作坊走遍了,也才看到几百片半成品的铁胸甲,质量还参差不齐,也尚未正式缝制到皮甲上。似乎是因为新皮甲的产量也不足,暂时制约了配套。
……
离开锻甲作坊后,关羽就问诸葛瑾:“伯雅人在何处?我有些建议跟他说知。”
诸葛瑾想了想:“伯雅兄前几个月,在都江堰内江临江一侧,筑了一座别院,专门在那里试制各种水利器械。将军回来之前,他就在鼓捣一个东西,差不多有眉目了,现在应该还在那里吧。”
关羽:“走,一起去看看。”
说着,一行人也不骑马,就徒步稍微走了几里地,来到都江堰一侧的“观坂”。
“观坂”这个地名,汉末是都安县下属的一个集镇,说白了,就是一处游览都江堰的风景名胜区。
《三国志》就记载,后来刘禅在诸葛亮死后一年半,才摆脱了董允的说教控制,第一次出宫旅游,‘登观坂望汶水之流’,也就是登上观坂游览都江堰、登高观景。(刘禅早年在吃喝玩乐方面还是被管得挺惨的。他登基后、诸葛亮活着的那12年,刘禅根本不能出宫旅游,纳妃子宠幸宫女的数量也被董允限制)
所以李素等于是把他的“水利研究所”放在了观坂的都江堰景区,既方便心旷神怡放松一下,有个好的工作环境,也便于时时刻刻就近测试鼓捣出来的新玩意儿。
关羽也是第一次来,也就免不了跟其他普通外地游客一样感慨一番:“伯雅这封地真是好地方啊,他也真会挑地方营建别院,名为公务,实则兼顾享乐,这人呀……啧啧。”
推开“研究所”的大门,关羽也不用跟李素客气,直入内堂,也没人会因为保密拦他。
见到李素后,关羽就开门见山,把他改良铁胸甲、要求加上后护心镜和护腿的建议说了。
李素也非常干脆,停下忙碌洗了洗手,表示可以整改:“没事儿,可以慢慢试嘛,如今皮甲产能不足,本来就没往上缝呢,还可以改。
我本来就是打算先锻造一些甲片零件存着,等今年疏通南中商路之后,多取南中兽皮,增加皮甲产能,然后再打造成品。南中犀皮、象皮、鼍皮(鳄鱼皮)产量颇丰,质地也比北方燕甲用的牛皮更为韧实,都是造甲的好材料。”
这一点也不是李素的创新,因为历史上诸葛亮平南中,征调到的主要战略物资,除了金银珠翠这些贵重品,主要就是兽皮、生漆、驮畜、朱砂。
南中的热带猛兽皮革资源是后期蜀汉主要的优质皮甲来源,而南中的马匹虽然不善于平原奔驰作为战马,却驮力强大,适合山地运输。李素既然熟悉三国志,能抄的答案肯定不会放过。
而且他去南中要的东西,肯定比诸葛亮还多得多,后世云南昭通和贵州六盘水一带,是著名的优质煤矿产地,比四川的烟煤好得多,含硫量也低。这些地方折算到汉末就是朱提郡和建宁郡交界,朱提县以南的涂水两岸山区,属于比较容易外运的,
汉末其实已经有工匠小范围用煤炭而非木炭炼铁了,之所以不能推广,就是因为各地煤质量参差不齐,没有优质地硫无烟煤的话,就不能炼铁,否则硫反而会降低铁的质量。
所以李素当然要去征服,他辛辛苦苦打通泸水和涂水的航运、让国渊屯田治理航道,为的就是这些利益。
汉末全盛时期,全国的钢铁年产量也不过一千吨,隋唐巅峰期大约在一千五百吨,相比于汉末的进步,主要是靠灌钢法。
而北宋的钢产量一下子跃升到全国年产三四千吨,主要原因就是到了北宋的时候,工匠们终于普遍琢磨明白了“什么煤含硫低,哪些煤矿的煤可以大规模用于冶炼钢铁”,从而把煤炼铁普及了,这一下子就能达到前一个朝代二点五倍的钢铁产量。
换言之,李素入蜀的时候,根据他查询的刘焉任期内的档案,整个益州的年钢铁产量大约折合后世二百吨。
他要是能弄出朱提郡、建宁郡的优质无烟煤矿,在其他冶炼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只增加“推广煤炭炼铁”这一个变量,把益州钢铁年产量从两百吨提到五百吨还是有戏的。
多出来的三百吨铁,造工具造器械造铁甲,岂不美滋滋。
一块铁胸甲算上损耗,准备十五公斤铁料锻打。三百吨额外的铁,大致等于两万片铁胸甲的消耗。就算只分出其中一小半打造兵器铠甲,那也有好几千套了。
这些话,李素一时也不好全部和关羽说,所以他只是画了个大饼,让关羽知道“目前的建设都只是试点期,没到大规模推广。一切的大规模生产,都要等南中的物资源源不断运来。”
关羽原本对于地理不是很理解,听了这番大饼,也跃跃欲试起来,纷纷表示愿意让高顺的陷阵营也去南中见见世面,到时候甚至可以以战代练,让新编入陷阵营的士卒多见见血——就当他们扩军所需的铁甲,是自己去南中挣来的。
李素连连劝阻:“云长不必担心,有的是机会。南中不服,必须讨伐。但道路险远,同样不能出兵太多。到时候我打算让士卒跟随运粮船队轮替上前线,多练点兵,又兼顾军需损耗。反正有机会一定会劳动云长、翼德的。”
李素提到的“让部队随运粮船队轮替”,就是将来平南中过程中,每次有船队运粮去前线,押运的士兵就地留在前线打仗,而已经打了几个月的士兵则押送空船或者满载南中掠夺物资的船回来。这样可以让大量新兵见血,又降低热带病导致士兵伤亡的威胁。因为水土不服导致的疾病,往往都是随着时间病情加重的,如果可以几个月就适当放假返乡,士兵的环境适应性就会得到极大提高,下次再轮到南下,有了第一次的缓冲,也不一定会再水土不服了。
关羽对这些都还没想到,就暂时听李素安排。
“还是伯雅想得周到,这些倒是不用我多说了。”关羽叹服着,一边随便观察李素正在鼓捣的那些半成品,看到几台机器有些好奇,就忍不住问,“这些又是什么?莫非也是便于打造兵器铠甲的国之重器?看上去就很精巧,怎么让你想出来的。”
李素下意识瞥了一眼,笑道:“哦,这个啊,这个是我最近闲来无事鼓捣的,反正别的秣马厉兵得东西我也不会了,就弄点事关民生的奇技淫巧——
我让子瑜修筑的那些水力碾坊,生意一直不太好,百姓都不愿意出三成米糠的代价,来官营碾坊碾米,宁可自己在家里推磨甚至舂米。
所以,我想让那些农妇找点事做。弄一些官营的大蜀锦作坊,让农妇们知道在自家舂米这点时间,来官营作坊织点蜀锦,赚得更多,这样才利于我推广更高效的生产力嘛。”
李素刚说到这儿,关羽还没听懂,诸葛瑾先在一边叫起屈来:“兄说这话,可委屈了咱了。目前造好的那十几座碾坊,基本上每座都爆满,一天至少碾十个时辰米面,有些时候甚至不惜废点灯油,晚上还点个小灯继续派人照看着,这还生意不好么?”
李素笑了:“账不能这么算,我看过了,目前还有些大户是用船运粮五六十里地来郫县碾米的,所以产能才能吃饱,咱全靠碾坊数量太少才有生意。
但是看比例,就碾坊周边数里内,运谷过来最方便的那些百姓,至少八成都还在自己磨,这才是我们的悲哀啊。”
关羽听得云里雾里,好奇打断:“能不能从头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www.bq46.cc。m.bq46.cc
比如,他觉得李素搞“皮甲外衬铁质胸甲板”的胸甲骑兵,虽然兼顾了成本,不过防护上漏洞还是太大。
用大型水力锻锤锻札甲甚至鳞甲叶固然大材小用,但锻造一些大号的护心镜,用于背心的防护,或者再锻造一些弧形的、半覆盖在大腿和上臂外侧的甲片,工艺成本应该也在可接受范围内,其余部位再用皮革。
反正现在也还是试点,总要一点点磨合调整的,关羽也知道这些肯定都能改——别的不说,就他今天视察这半天里,走了那么多个作坊,结果就发现有一处突发了点小事故,一切都表明李素目前的建设都还在摸着石头过河,根本不完善。
事情倒也不大,没有人员伤亡,是一处水车向锻锤传动的齿链结构,因为木舵轮和麻绳链的强度不够,结果绷断了,锤头直接砸掉在地上,幸亏铁砧旁边没站人。
诸葛瑾却似乎对于处理这种事儿已经有心得了,跑过去让人测量记录、看看断掉的传动舵轮和绳链是多少尺寸的。按账目稍一排查,就发现这是一座今年二月份就造好的早期锻造水车,已经用了三个月了,当时的选材还比较省料,看样子是不够结实。
诸葛瑾轻车熟路地吩咐:“记下来,用榉木做传动舵轮,辐条必须粗四寸以上,这种三寸粗的以后就不能用了,主轴要一尺两寸粗,黄花梨等效,红木橡木可酌减两成直径。
嗯,可惜这个坏得比较彻底,你们当时有谁亲眼看到,是绳链先断的还是舵齿轮先折的?”
旁边的工匠都很惭愧地表示没看见。
诸葛瑾摇摇头:“那就只能两个都整改了,以后盯紧一点儿。能复盘出事故损坏先后的,侯爷有令,每次赏赐三百钱工钱——但绝对不能制造事故,更不能说谎。制造事故者斩,籍没妻子,犯谎报误导者罚为城旦舂三年!”
工匠们连忙表态:“侯爷待我们如此仁慈,每日足食还可养家,每月还有几顿肉食,怎敢欺心?”
一次试产期的事故就这样处理过去了,谁让李素也没更好的科学管理和科研方法呢。
关羽看着这一切,就知道今年上半年绝对没到全速量产的时候。这些作坊走遍了,也才看到几百片半成品的铁胸甲,质量还参差不齐,也尚未正式缝制到皮甲上。似乎是因为新皮甲的产量也不足,暂时制约了配套。
……
离开锻甲作坊后,关羽就问诸葛瑾:“伯雅人在何处?我有些建议跟他说知。”
诸葛瑾想了想:“伯雅兄前几个月,在都江堰内江临江一侧,筑了一座别院,专门在那里试制各种水利器械。将军回来之前,他就在鼓捣一个东西,差不多有眉目了,现在应该还在那里吧。”
关羽:“走,一起去看看。”
说着,一行人也不骑马,就徒步稍微走了几里地,来到都江堰一侧的“观坂”。
“观坂”这个地名,汉末是都安县下属的一个集镇,说白了,就是一处游览都江堰的风景名胜区。
《三国志》就记载,后来刘禅在诸葛亮死后一年半,才摆脱了董允的说教控制,第一次出宫旅游,‘登观坂望汶水之流’,也就是登上观坂游览都江堰、登高观景。(刘禅早年在吃喝玩乐方面还是被管得挺惨的。他登基后、诸葛亮活着的那12年,刘禅根本不能出宫旅游,纳妃子宠幸宫女的数量也被董允限制)
所以李素等于是把他的“水利研究所”放在了观坂的都江堰景区,既方便心旷神怡放松一下,有个好的工作环境,也便于时时刻刻就近测试鼓捣出来的新玩意儿。
关羽也是第一次来,也就免不了跟其他普通外地游客一样感慨一番:“伯雅这封地真是好地方啊,他也真会挑地方营建别院,名为公务,实则兼顾享乐,这人呀……啧啧。”
推开“研究所”的大门,关羽也不用跟李素客气,直入内堂,也没人会因为保密拦他。
见到李素后,关羽就开门见山,把他改良铁胸甲、要求加上后护心镜和护腿的建议说了。
李素也非常干脆,停下忙碌洗了洗手,表示可以整改:“没事儿,可以慢慢试嘛,如今皮甲产能不足,本来就没往上缝呢,还可以改。
我本来就是打算先锻造一些甲片零件存着,等今年疏通南中商路之后,多取南中兽皮,增加皮甲产能,然后再打造成品。南中犀皮、象皮、鼍皮(鳄鱼皮)产量颇丰,质地也比北方燕甲用的牛皮更为韧实,都是造甲的好材料。”
这一点也不是李素的创新,因为历史上诸葛亮平南中,征调到的主要战略物资,除了金银珠翠这些贵重品,主要就是兽皮、生漆、驮畜、朱砂。
南中的热带猛兽皮革资源是后期蜀汉主要的优质皮甲来源,而南中的马匹虽然不善于平原奔驰作为战马,却驮力强大,适合山地运输。李素既然熟悉三国志,能抄的答案肯定不会放过。
而且他去南中要的东西,肯定比诸葛亮还多得多,后世云南昭通和贵州六盘水一带,是著名的优质煤矿产地,比四川的烟煤好得多,含硫量也低。这些地方折算到汉末就是朱提郡和建宁郡交界,朱提县以南的涂水两岸山区,属于比较容易外运的,
汉末其实已经有工匠小范围用煤炭而非木炭炼铁了,之所以不能推广,就是因为各地煤质量参差不齐,没有优质地硫无烟煤的话,就不能炼铁,否则硫反而会降低铁的质量。
所以李素当然要去征服,他辛辛苦苦打通泸水和涂水的航运、让国渊屯田治理航道,为的就是这些利益。
汉末全盛时期,全国的钢铁年产量也不过一千吨,隋唐巅峰期大约在一千五百吨,相比于汉末的进步,主要是靠灌钢法。
而北宋的钢产量一下子跃升到全国年产三四千吨,主要原因就是到了北宋的时候,工匠们终于普遍琢磨明白了“什么煤含硫低,哪些煤矿的煤可以大规模用于冶炼钢铁”,从而把煤炼铁普及了,这一下子就能达到前一个朝代二点五倍的钢铁产量。
换言之,李素入蜀的时候,根据他查询的刘焉任期内的档案,整个益州的年钢铁产量大约折合后世二百吨。
他要是能弄出朱提郡、建宁郡的优质无烟煤矿,在其他冶炼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只增加“推广煤炭炼铁”这一个变量,把益州钢铁年产量从两百吨提到五百吨还是有戏的。
多出来的三百吨铁,造工具造器械造铁甲,岂不美滋滋。
一块铁胸甲算上损耗,准备十五公斤铁料锻打。三百吨额外的铁,大致等于两万片铁胸甲的消耗。就算只分出其中一小半打造兵器铠甲,那也有好几千套了。
这些话,李素一时也不好全部和关羽说,所以他只是画了个大饼,让关羽知道“目前的建设都只是试点期,没到大规模推广。一切的大规模生产,都要等南中的物资源源不断运来。”
关羽原本对于地理不是很理解,听了这番大饼,也跃跃欲试起来,纷纷表示愿意让高顺的陷阵营也去南中见见世面,到时候甚至可以以战代练,让新编入陷阵营的士卒多见见血——就当他们扩军所需的铁甲,是自己去南中挣来的。
李素连连劝阻:“云长不必担心,有的是机会。南中不服,必须讨伐。但道路险远,同样不能出兵太多。到时候我打算让士卒跟随运粮船队轮替上前线,多练点兵,又兼顾军需损耗。反正有机会一定会劳动云长、翼德的。”
李素提到的“让部队随运粮船队轮替”,就是将来平南中过程中,每次有船队运粮去前线,押运的士兵就地留在前线打仗,而已经打了几个月的士兵则押送空船或者满载南中掠夺物资的船回来。这样可以让大量新兵见血,又降低热带病导致士兵伤亡的威胁。因为水土不服导致的疾病,往往都是随着时间病情加重的,如果可以几个月就适当放假返乡,士兵的环境适应性就会得到极大提高,下次再轮到南下,有了第一次的缓冲,也不一定会再水土不服了。
关羽对这些都还没想到,就暂时听李素安排。
“还是伯雅想得周到,这些倒是不用我多说了。”关羽叹服着,一边随便观察李素正在鼓捣的那些半成品,看到几台机器有些好奇,就忍不住问,“这些又是什么?莫非也是便于打造兵器铠甲的国之重器?看上去就很精巧,怎么让你想出来的。”
李素下意识瞥了一眼,笑道:“哦,这个啊,这个是我最近闲来无事鼓捣的,反正别的秣马厉兵得东西我也不会了,就弄点事关民生的奇技淫巧——
我让子瑜修筑的那些水力碾坊,生意一直不太好,百姓都不愿意出三成米糠的代价,来官营碾坊碾米,宁可自己在家里推磨甚至舂米。
所以,我想让那些农妇找点事做。弄一些官营的大蜀锦作坊,让农妇们知道在自家舂米这点时间,来官营作坊织点蜀锦,赚得更多,这样才利于我推广更高效的生产力嘛。”
李素刚说到这儿,关羽还没听懂,诸葛瑾先在一边叫起屈来:“兄说这话,可委屈了咱了。目前造好的那十几座碾坊,基本上每座都爆满,一天至少碾十个时辰米面,有些时候甚至不惜废点灯油,晚上还点个小灯继续派人照看着,这还生意不好么?”
李素笑了:“账不能这么算,我看过了,目前还有些大户是用船运粮五六十里地来郫县碾米的,所以产能才能吃饱,咱全靠碾坊数量太少才有生意。
但是看比例,就碾坊周边数里内,运谷过来最方便的那些百姓,至少八成都还在自己磨,这才是我们的悲哀啊。”
关羽听得云里雾里,好奇打断:“能不能从头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www.bq46.cc。m.bq46.cc
本文网址:http://www.hxqgjx.com/xs/0/91/11653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hxqgjx.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