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诸葛亮:打一杖就能总结出一本兵法
推荐阅读:神农道君、道与天齐、宅男侵入動漫世界、浪痞、天倾之后、逆天邪神、夜无疆、剑修来自合欢宗(高h np)、快跑,这个文明开挂了!、山海提灯、
关羽趁着文丑张辽麹义会师之前,最后狠狠给了张辽一下。再加上当日麹义试图“围魏救赵”失败,袁军累计折损有生力量过万,还死了个校尉级的将领郝萌,可谓是锐气堕尽。
对于依然有近四十万雄兵的袁绍来说,这一连串失败造成的实质损失,其实还是可以接受的,但部队士气被这么折腾,着实是低迷得可怕。
眭固死在石门奇袭、杨丑死在野王速破、郝萌死在张辽被野战打崩……从险关奇袭到堂堂正正的城市攻坚,再到正面野战,关羽从三个角度论证:袁绍军不管跟汉军打什么战争模式,都不是对手!
而随着关羽在正面战场的胜利、袁军不敢再战,暂时陷入抱团过冬的收缩守势。作为太尉长史的诸葛亮,也在后方的野王城里坐镇,偷空写他人生中最初几篇兵法。
原本历史上的诸葛亮,一生中就写了《兵法二十四篇》,这一世有了李素的教诲和更多的实践经验,他写日记写笔记总结人生经验的操作自然也不会少。
而且,原本的《兵法二十四篇》,说是兵法,其实真正论述打仗的也就是最后面三分之一那些篇。前十五篇都是关于内政、钱粮调度筹措、用人、考核、治军、军法之类的内容。
这一世,诸葛亮要写的东西多得多,自然不会把所有东西杂糅在一起。内政用人科技数学这些都会单独开坑,兵法就专注于军事,最多算上后勤和治军。
此次,趁着冬季作战的闲暇,他先从治军和后勤调度写起,又写了攻城战的一些心得,最后写到对关羽野战经验的总结。
因为还年轻,才十八岁,诸葛亮也没打算写得多完善,所以是不停开坑、慢慢填的状态,没狂妄到觉得自己能一下子写完本。语言措辞也偏向于口语笔记,后续根据实战经验积累保持更新就是,等将来要完本了,再用凝练优美的文笔重写一遍。
“太尉河内之战、野战数胜的经验,证明数万规模的中型兵团作战,内线调度一方在集中优势兵力方面有绝对的优势。
张辽麹义之所以败,就在于数十里的犄角援护距离,需要两个时辰的行军集结。这种时间差在正常交战速度时并不会有明显漏洞。
但是在关太尉超出常人预期的高速兵团集结出击能力面前、以及我军出击扎营位置与张、麹本阵恰到好处的距离,加上配合适当的离间迟滞,就漏出了被各个击破的的破绽……”
诸葛亮不但总结眼下这一战的经验,还引经据典,盘点历史上同类的战役、去芜存菁、求同存异,比对分析。
最后,诸葛亮总结出一条他觉得很有道理的规律:当交战双方可以在一场战役中调度的总兵力低于十万人的规模、交战双方一线总兵力低于二十万人时,“内线作战”一方有绝对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先机。
“内线作战”这个后世才出现的军事术语词汇,诸葛亮当然没有直接写,而是用他自己的语言组织了一下。但意思就是“两军对峙时居于中央位置、机动距离较短的一方”。
比如这次野王周边之战,张辽在野王北的丹水边,麹义在野王东的沁水边,相互调度没中间的关羽快,这就是个机会。
如果此时此刻李素能身在河北、看到诸葛亮写下的这些兵法笔记,一定会大惊失色:这不就是后世19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理论家约米尼和克劳塞维茨总结拿皇胜利的重要经验么?
(注:克劳塞维茨大家都熟,不用介绍,约米尼比他名声略小一点,但也是19世纪天下第二。克劳塞维茨被认为是反法同盟一方头号军事理论学者,约米尼则是法军一方的头号军事理论学者,但他们研究方向是一样的,都是研究拿皇为什么打胜仗)
不过还真别说,关羽在河内之战的连番胜利,其实原理跟拿皇在意大利那次成名之战“曼图亚要塞战役”非常神似。
只不过拿皇是利用了外线反法同盟军、调动出了一个抵达曼图亚要塞的微弱先后时间差,把敌人打了个葫芦娃救爷爷。而关羽把曼图亚要塞换成了野王城,其他几乎都一样,可谓是朴实流兵法之妙的杰作。
但诸葛亮之所以是天才,如果他写堂堂之阵的兵法,只总结到约米尼和克劳塞维茨的程度,那他就不配称为诸葛亮了。
诸葛亮显然走得更远,更加以史为鉴、并配合自己的推演、发挥自己神级的算数推演天赋。
诸葛亮结合历史指出:这种内线调动敌人拉扯出抵达战场时间差的优势,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受双方交战总兵力的制约。
目前这一招好用,是因为双方总交战兵力不过七八万,所以内线一方可以把全部兵力拧成一个铁拳集中出击。如果兵力再多,达到十几万,甚至更多,那就无法把全部兵力都投入一线。
这时候,或许“外线作战”一方会获得“同时对同一战场从不同方向投入更多总兵力”的集中优势兵力优势。
这一点,其实后来也是反复被历史证明的。比如历史上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乃至淝水之战,都是兵力海量之后,兵多的一方虽然试图继续内线集中兵力,但人太多没法从一个方向堆到同一战场上。
这时候,以弱胜强的一方取得局部优势、击溃人多势众一方的先锋后,人多一方就容易因为后续堆叠无法投入,被裹挟溃败。
当然,诸葛亮不可能知道这些还没发生的事情,所以他在兵法比对中,是拿刘邦项羽的彭城之战来总结的——
项羽毫无疑问是“内线作战、实现局部集中优势兵力”的顶级天才,带着三万骑兵始终拧成一股铁拳,把五十六万人无法集结无法同时抵达战场的刘邦,杀得几乎覆灭。
而刘邦彭城之败,也是因为他人多,而无法发挥外线优势,无法让他的五十六万人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从不同方向向同一目标发力,所以多出来的人力暂时成了无效人力。
但是,诸葛亮也敏锐地指出:想要在人数远超十万人时,如臂使指精确到毫厘地让大军从不同方向同时对同一目标发力,难度简直难如登天!
或许,未来有更好的远程军令通讯手段、或者更快捷的外线兵力调度集结手段,那就能把这事儿的容错性提升,降低被敌方的内线神将打时间差、实现局部优势兵力的概率。
这个兵法论述,同样是石破天惊。如果让李素看到了,肯定会惊叹:这不就是1860年代后,随着铁路、电报等技术发展后,德军总参谋长毛奇对约米尼、克劳塞维茨等旧时代军事理论的升级么!
毛奇就是看到了电报和铁路的出现,意识到“几十万大军精确约定一个时刻、从不同方向抵达同一目标并同时总攻”成为了可能,才一改约氏克氏强调“要抢内线便于集中兵力”的旧军事论调。
事实上,毛奇后来也用历史证明了他外线战略思路的优势——他的敌人,奥地利的阿尔布雷希特大公,乃至法国的拿破仑三世,信仰的都还是六十年前拿皇的内线思路。可是铁路电报一出现,内线动员集结的效率就不如外线了。
拿破仑三世学他亲叔叔,结果就是色当战役只能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集结12万人,而毛奇能集结20万人、同时不同方向合围他,还不给他时间差。
后来的历史也一再证明,在没有机械化部队出现之前,内线作战单一阵营的最高集结效率极限,也就是十来万人,再多就堆叠不到单一战场上了——不光色当战役如此,更早的滑铁卢战役也是如此。滑铁卢时法军才8万,英普等反法同盟军加起来12万。
双方都不会外线分进合击,那就是双方都只能投入10万人量级。其中一方学会了外线分进合击同时到达,那学会的一方可以多投入数倍,比如毛奇的20万。
不过,或许有人会奇怪:诸葛亮又不可能预测毛奇的存在,他如何会预测出“通讯和交通科技的进步,能增加外线优势一方的容错性,而且内线优势和外线优势转变的临界点,是每一方兵力达到十万人”呢?
答案是:诸葛亮依然是从历史中找答案,比对思索之后,才这么写的。
不得不承认,华夏悠久的历史是一个宝库,哪怕是汉末的人,能够找的前人经验也已经足够用了,关键只是看读史的人自己智商如何、会不会触类旁通总结。
诸葛亮从历史上找到的那个“毛奇型”的人物,便是韩信。
理由很简单:垓下之战,楚军十万,汉军三十万。而韩信是扎扎实实做到了“三十万人分进合击、同时对项羽输出,不给内线的项羽抓住各个击破的时间差”。
可见,韩信是一个不需要电报和火车等技术手段辅助,也能如臂使指精确把三十万人同时、不同方向投入同一战场地点的人。
反观韩信用兵,其实动辄是几十万一起用,微操不用太好。当己方兵力超过十万时,微操不是最重要的,让几十万人同时进入站桩输出位置才是最重要的,剩下的只要F2A上去就可以了。
对面的项羽,是当时天下第一的内线名将,一辈子其实没有发挥出过几十万人群殴的完全威力过,项羽能做到带十万人时、遇到同样数量级的对手天下无敌。
遇到有好几十万人的对手时(刘邦、章邯),项羽能做到“不让敌人的几十万人同时堆到我面前,让敌人被我杀了十万后再上十万,后续敌军还没打先因为先锋被灭士气狂降,这样不管敌人是三十万还是五十万我都能慢慢灭完”。
韩信的微操其实远不如项羽,但韩信能让三十万人同一瞬间堆到项羽脸上、让三十万人同时站桩输出十万楚军,而不是“后排二十万堵在射程外逛GAI、前排十万死光了后排才有位置输出”,做到这一点就赢了。
诸葛亮结合今日的实战收获,以及与历史的比对,写到这儿时,他甚至忽然灵光一闪,对《史记》上一句本已耳熟能详至极的老生常谈,有了新的认识:
《史记.淮阴侯列传》里写刘邦跟韩信聊众人带兵才能、韩信评价刘邦说“陛下将兵、不过十万。臣之将兵,多多益善”这番话,基本上是个读书人都知道。
诸葛亮原本读书,读到这里,也无非是觉得这说明刘邦虽不擅用兵却善于用人、善于驾驭文臣武将。
但此时此刻,随着他自己也在写总结野王之战的兵法,再回忆起淮阴侯列传里这句话时,他豁然开朗:
韩信评刘邦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刘邦和项羽,都是内线作战型将领,他们外线分进合击统兵的才能还有所缺陷!(刘邦的外线当然比项羽的外线更烂得多)
韩信这番话是他自己对内线将领和外线将领用兵效率临界规模的朴素认知!只不过韩信不会写兵法,没有把这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经验总结出来!(也可能是韩信不想总结,想敝帚自珍作为独门经验)
“双方各自兵力规模十万以下,内线名将的指挥上限更高。双方各自兵力规模远超十万,外线名将的指挥上限更高。但能驾驭这种程度的外线名将,数代难遇。
有汉以来,仅有韩信。便是卫青也做不到千里奔袭、分进合击同时抵达,故时有李广迷路误期等历史教训。而霍去病更是只能做到项羽型的单路出击内线名将,战术还远不如项羽,多线战略统筹无从谈起。
若无妙到毫巅的通讯和交通掌控力,就只能指望后勤与军情传递技术的进步,来弥补短板。此番我军有望弥补外线诸军合击的时机把控,也得仰赖我军比袁绍军更快的军情传递和后勤行军速度。
未来,要进一步发挥这方面的优势,就得在传信和运兵速度上多下苦功,用新技术赢得更多战略集结效率优势。”
诸葛亮洋洋洒洒写完这些心得,一边已经在揣摩,如何在后续“刘备、袁绍两大阵营都要调集二三十万大军增援前线”的情况下,让己方阵营获取更大的兵力集结堆叠效率优势。
有了颠扑不破的真理级先进战略指导思想,实际微操方面反而没那么多纠结了。
诸葛亮觉得自己跟着打了短短几个月仗,对整体战略思想的把握,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www.bq46.cc。m.bq46.cc
对于依然有近四十万雄兵的袁绍来说,这一连串失败造成的实质损失,其实还是可以接受的,但部队士气被这么折腾,着实是低迷得可怕。
眭固死在石门奇袭、杨丑死在野王速破、郝萌死在张辽被野战打崩……从险关奇袭到堂堂正正的城市攻坚,再到正面野战,关羽从三个角度论证:袁绍军不管跟汉军打什么战争模式,都不是对手!
而随着关羽在正面战场的胜利、袁军不敢再战,暂时陷入抱团过冬的收缩守势。作为太尉长史的诸葛亮,也在后方的野王城里坐镇,偷空写他人生中最初几篇兵法。
原本历史上的诸葛亮,一生中就写了《兵法二十四篇》,这一世有了李素的教诲和更多的实践经验,他写日记写笔记总结人生经验的操作自然也不会少。
而且,原本的《兵法二十四篇》,说是兵法,其实真正论述打仗的也就是最后面三分之一那些篇。前十五篇都是关于内政、钱粮调度筹措、用人、考核、治军、军法之类的内容。
这一世,诸葛亮要写的东西多得多,自然不会把所有东西杂糅在一起。内政用人科技数学这些都会单独开坑,兵法就专注于军事,最多算上后勤和治军。
此次,趁着冬季作战的闲暇,他先从治军和后勤调度写起,又写了攻城战的一些心得,最后写到对关羽野战经验的总结。
因为还年轻,才十八岁,诸葛亮也没打算写得多完善,所以是不停开坑、慢慢填的状态,没狂妄到觉得自己能一下子写完本。语言措辞也偏向于口语笔记,后续根据实战经验积累保持更新就是,等将来要完本了,再用凝练优美的文笔重写一遍。
“太尉河内之战、野战数胜的经验,证明数万规模的中型兵团作战,内线调度一方在集中优势兵力方面有绝对的优势。
张辽麹义之所以败,就在于数十里的犄角援护距离,需要两个时辰的行军集结。这种时间差在正常交战速度时并不会有明显漏洞。
但是在关太尉超出常人预期的高速兵团集结出击能力面前、以及我军出击扎营位置与张、麹本阵恰到好处的距离,加上配合适当的离间迟滞,就漏出了被各个击破的的破绽……”
诸葛亮不但总结眼下这一战的经验,还引经据典,盘点历史上同类的战役、去芜存菁、求同存异,比对分析。
最后,诸葛亮总结出一条他觉得很有道理的规律:当交战双方可以在一场战役中调度的总兵力低于十万人的规模、交战双方一线总兵力低于二十万人时,“内线作战”一方有绝对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先机。
“内线作战”这个后世才出现的军事术语词汇,诸葛亮当然没有直接写,而是用他自己的语言组织了一下。但意思就是“两军对峙时居于中央位置、机动距离较短的一方”。
比如这次野王周边之战,张辽在野王北的丹水边,麹义在野王东的沁水边,相互调度没中间的关羽快,这就是个机会。
如果此时此刻李素能身在河北、看到诸葛亮写下的这些兵法笔记,一定会大惊失色:这不就是后世19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理论家约米尼和克劳塞维茨总结拿皇胜利的重要经验么?
(注:克劳塞维茨大家都熟,不用介绍,约米尼比他名声略小一点,但也是19世纪天下第二。克劳塞维茨被认为是反法同盟一方头号军事理论学者,约米尼则是法军一方的头号军事理论学者,但他们研究方向是一样的,都是研究拿皇为什么打胜仗)
不过还真别说,关羽在河内之战的连番胜利,其实原理跟拿皇在意大利那次成名之战“曼图亚要塞战役”非常神似。
只不过拿皇是利用了外线反法同盟军、调动出了一个抵达曼图亚要塞的微弱先后时间差,把敌人打了个葫芦娃救爷爷。而关羽把曼图亚要塞换成了野王城,其他几乎都一样,可谓是朴实流兵法之妙的杰作。
但诸葛亮之所以是天才,如果他写堂堂之阵的兵法,只总结到约米尼和克劳塞维茨的程度,那他就不配称为诸葛亮了。
诸葛亮显然走得更远,更加以史为鉴、并配合自己的推演、发挥自己神级的算数推演天赋。
诸葛亮结合历史指出:这种内线调动敌人拉扯出抵达战场时间差的优势,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受双方交战总兵力的制约。
目前这一招好用,是因为双方总交战兵力不过七八万,所以内线一方可以把全部兵力拧成一个铁拳集中出击。如果兵力再多,达到十几万,甚至更多,那就无法把全部兵力都投入一线。
这时候,或许“外线作战”一方会获得“同时对同一战场从不同方向投入更多总兵力”的集中优势兵力优势。
这一点,其实后来也是反复被历史证明的。比如历史上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乃至淝水之战,都是兵力海量之后,兵多的一方虽然试图继续内线集中兵力,但人太多没法从一个方向堆到同一战场上。
这时候,以弱胜强的一方取得局部优势、击溃人多势众一方的先锋后,人多一方就容易因为后续堆叠无法投入,被裹挟溃败。
当然,诸葛亮不可能知道这些还没发生的事情,所以他在兵法比对中,是拿刘邦项羽的彭城之战来总结的——
项羽毫无疑问是“内线作战、实现局部集中优势兵力”的顶级天才,带着三万骑兵始终拧成一股铁拳,把五十六万人无法集结无法同时抵达战场的刘邦,杀得几乎覆灭。
而刘邦彭城之败,也是因为他人多,而无法发挥外线优势,无法让他的五十六万人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从不同方向向同一目标发力,所以多出来的人力暂时成了无效人力。
但是,诸葛亮也敏锐地指出:想要在人数远超十万人时,如臂使指精确到毫厘地让大军从不同方向同时对同一目标发力,难度简直难如登天!
或许,未来有更好的远程军令通讯手段、或者更快捷的外线兵力调度集结手段,那就能把这事儿的容错性提升,降低被敌方的内线神将打时间差、实现局部优势兵力的概率。
这个兵法论述,同样是石破天惊。如果让李素看到了,肯定会惊叹:这不就是1860年代后,随着铁路、电报等技术发展后,德军总参谋长毛奇对约米尼、克劳塞维茨等旧时代军事理论的升级么!
毛奇就是看到了电报和铁路的出现,意识到“几十万大军精确约定一个时刻、从不同方向抵达同一目标并同时总攻”成为了可能,才一改约氏克氏强调“要抢内线便于集中兵力”的旧军事论调。
事实上,毛奇后来也用历史证明了他外线战略思路的优势——他的敌人,奥地利的阿尔布雷希特大公,乃至法国的拿破仑三世,信仰的都还是六十年前拿皇的内线思路。可是铁路电报一出现,内线动员集结的效率就不如外线了。
拿破仑三世学他亲叔叔,结果就是色当战役只能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集结12万人,而毛奇能集结20万人、同时不同方向合围他,还不给他时间差。
后来的历史也一再证明,在没有机械化部队出现之前,内线作战单一阵营的最高集结效率极限,也就是十来万人,再多就堆叠不到单一战场上了——不光色当战役如此,更早的滑铁卢战役也是如此。滑铁卢时法军才8万,英普等反法同盟军加起来12万。
双方都不会外线分进合击,那就是双方都只能投入10万人量级。其中一方学会了外线分进合击同时到达,那学会的一方可以多投入数倍,比如毛奇的20万。
不过,或许有人会奇怪:诸葛亮又不可能预测毛奇的存在,他如何会预测出“通讯和交通科技的进步,能增加外线优势一方的容错性,而且内线优势和外线优势转变的临界点,是每一方兵力达到十万人”呢?
答案是:诸葛亮依然是从历史中找答案,比对思索之后,才这么写的。
不得不承认,华夏悠久的历史是一个宝库,哪怕是汉末的人,能够找的前人经验也已经足够用了,关键只是看读史的人自己智商如何、会不会触类旁通总结。
诸葛亮从历史上找到的那个“毛奇型”的人物,便是韩信。
理由很简单:垓下之战,楚军十万,汉军三十万。而韩信是扎扎实实做到了“三十万人分进合击、同时对项羽输出,不给内线的项羽抓住各个击破的时间差”。
可见,韩信是一个不需要电报和火车等技术手段辅助,也能如臂使指精确把三十万人同时、不同方向投入同一战场地点的人。
反观韩信用兵,其实动辄是几十万一起用,微操不用太好。当己方兵力超过十万时,微操不是最重要的,让几十万人同时进入站桩输出位置才是最重要的,剩下的只要F2A上去就可以了。
对面的项羽,是当时天下第一的内线名将,一辈子其实没有发挥出过几十万人群殴的完全威力过,项羽能做到带十万人时、遇到同样数量级的对手天下无敌。
遇到有好几十万人的对手时(刘邦、章邯),项羽能做到“不让敌人的几十万人同时堆到我面前,让敌人被我杀了十万后再上十万,后续敌军还没打先因为先锋被灭士气狂降,这样不管敌人是三十万还是五十万我都能慢慢灭完”。
韩信的微操其实远不如项羽,但韩信能让三十万人同一瞬间堆到项羽脸上、让三十万人同时站桩输出十万楚军,而不是“后排二十万堵在射程外逛GAI、前排十万死光了后排才有位置输出”,做到这一点就赢了。
诸葛亮结合今日的实战收获,以及与历史的比对,写到这儿时,他甚至忽然灵光一闪,对《史记》上一句本已耳熟能详至极的老生常谈,有了新的认识:
《史记.淮阴侯列传》里写刘邦跟韩信聊众人带兵才能、韩信评价刘邦说“陛下将兵、不过十万。臣之将兵,多多益善”这番话,基本上是个读书人都知道。
诸葛亮原本读书,读到这里,也无非是觉得这说明刘邦虽不擅用兵却善于用人、善于驾驭文臣武将。
但此时此刻,随着他自己也在写总结野王之战的兵法,再回忆起淮阴侯列传里这句话时,他豁然开朗:
韩信评刘邦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刘邦和项羽,都是内线作战型将领,他们外线分进合击统兵的才能还有所缺陷!(刘邦的外线当然比项羽的外线更烂得多)
韩信这番话是他自己对内线将领和外线将领用兵效率临界规模的朴素认知!只不过韩信不会写兵法,没有把这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经验总结出来!(也可能是韩信不想总结,想敝帚自珍作为独门经验)
“双方各自兵力规模十万以下,内线名将的指挥上限更高。双方各自兵力规模远超十万,外线名将的指挥上限更高。但能驾驭这种程度的外线名将,数代难遇。
有汉以来,仅有韩信。便是卫青也做不到千里奔袭、分进合击同时抵达,故时有李广迷路误期等历史教训。而霍去病更是只能做到项羽型的单路出击内线名将,战术还远不如项羽,多线战略统筹无从谈起。
若无妙到毫巅的通讯和交通掌控力,就只能指望后勤与军情传递技术的进步,来弥补短板。此番我军有望弥补外线诸军合击的时机把控,也得仰赖我军比袁绍军更快的军情传递和后勤行军速度。
未来,要进一步发挥这方面的优势,就得在传信和运兵速度上多下苦功,用新技术赢得更多战略集结效率优势。”
诸葛亮洋洋洒洒写完这些心得,一边已经在揣摩,如何在后续“刘备、袁绍两大阵营都要调集二三十万大军增援前线”的情况下,让己方阵营获取更大的兵力集结堆叠效率优势。
有了颠扑不破的真理级先进战略指导思想,实际微操方面反而没那么多纠结了。
诸葛亮觉得自己跟着打了短短几个月仗,对整体战略思想的把握,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www.bq46.cc。m.bq46.cc
本文网址:http://www.hxqgjx.com/xs/0/91/11697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hxqgjx.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