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为什么只有“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后面就没了
推荐阅读:神农道君、道与天齐、宅男侵入動漫世界、浪痞、天倾之后、逆天邪神、夜无疆、剑修来自合欢宗(高h np)、快跑,这个文明开挂了!、山海提灯、
第855章为什么只有“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后面就没了
刘备作为一个汉朝皇帝,为了设计一套“正统性足够的君主,与武将互相保持信任制衡”的环境,连秦始皇都拿出来做思想实验了,可见他确实是非常急切想要个一劳永逸的答案。
在问出这个问题时,刘备自己心里其实是有倾向性答案的,那就是觉得“秦始皇似乎希望也不大”。
因为在秦之前,虽然没有皇帝,却有那么多诸侯国王,王背信弃义的历史太多了,武将不可能不担心的。
而李素回答之后,给的答案也是跟刘备预期相似:秦始皇也不行。
但是,李素给出的理由,却跟刘备一开始预想的不一样,这又给了刘备一些希望,和一些启发。
只要不是他内心预期那种失败的理由,而是别的理由,那咱就学习,就改嘛!
秦始皇和高祖没做到的,咱多施仁政,把短板补上,不就好了?
因为历史刻痕而导致君臣无法互信,那是无解的。
因为历史没法改变,发生过的劣迹就是发生了,你堵不住学过史的人脑子往那个方向联想。哪怕不是当朝皇帝做过的坏事,而是前朝皇帝做的,只要有,后人就会借鉴,形成猜疑链。
但其他原因导致的君臣无法互信,或者说帝国崩溃,那是可以吸取前人经验教训的嘛。
刘备酒意都微醒了一些,正襟危坐,揖手正色请教:
“贤弟快说说,秦始皇背信与春秋战国那些诸侯王背信,其对后世君臣互信的长远影响,究竟有多大不同?贤弟可是要重新论证一遍秦亡的教训么?”
李素摇摇头:“秦亡的教训理由太多了,不可一概而论,前人分析了三百余年,太史公在《秦始皇本纪》末尾的‘太史公言’部分,全篇引用贾谊《过秦论》。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些评论虽是老生常谈,却也至今有效。其后大儒的分析,也多有可圈可点。
陛下非要臣说,以臣之智数,只能说清其中一点,那就是秦之失信的影响——臣详述之前,请陛下先思考一个问题。
秦灭六国后,那六国之中,哪些是秦如果改行仁政、不用民过重,百姓就相对有可能归附的、渐渐承认秦对其的统治合法性。而又有哪些国家,是相对誓死不从的,哪怕秦不虐民、横征暴敛,他们依然想要灭秦?”
这个问题,刘备如今的读史水平,想都不用想:“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显然是楚人了。陈涉首义,就是楚人,怀王之约也是楚王所定,项羽和高祖,都是楚人。”
李素进一步诱导:“除楚之外,再选一个呢?”
这次刘备想了想,用讨论的语气自言自语:“韩灭国最早,被秦同化也最久。秦末大乱之初,陈涉一系也没有人重建韩国,还是后来项梁才让张良辅韩成复韩,这应该是最懒得反抗的了。
其余赵、魏、燕都是陈涉时就被陈涉部将复国,反抗性应该高于韩一些。而齐人是杀了陈涉派去的将领,自立复国,不愿受制于楚,坚持自发抗秦,反抗性应该更高一些。
后来项羽建立霸政,诸国皆服,唯齐不服,牵制项羽兵力多年。高祖践祚后,天下皆归汉,唯齐还有田横五百士,宁死不辱。
由此观之,誓死不降秦者,以楚为最烈,齐次之,赵魏韩燕皆碌碌——嗯,魏韩燕遇秦师平叛皆不堪一击,反而复降者众多,赵好歹还巨鹿死战了,那就赵排第三,略高于剩余三国。不过这个结论,对贤弟要说明的道理,又有什么关系呢?”
李素很满意刘备的自学结果,循循善诱地解答:“陛下能看出这里面的差别,着实眼界不凡,臣也是这么觉得的。
所以,秦不管统一后行不行仁政,最多只是改变韩魏燕三国百姓的抵抗态度,如果秦始皇温和一些,这三地的百姓是可以渐渐软化承认秦的统治合法性或者说正统性的。
而赵就难办一些,楚齐更难办,这些根子,已经不是秦统一后是否仁政的问题了,而是在统一过程中,秦使用的那些卑鄙手段埋下的恶果。而具体的手段,其实前面已经说过,一言以蔽之,就是‘无信’。
而天子的无信,和诸侯王的无信,臣已经说过了,是不一样的。诸侯王无信,还可以被‘国际谴责’,有其他大国制衡,吊民伐罪灭此无信之国,古人会认为这是天谴,是天在自我纠正。
而天子无信,无外力可以纠正,那就是天无信,从此对天下百姓世世代代的守信影响,是巨大的,指望他们来建立君主和武将的长期互信,只能是缘木求鱼、问道于盲。
秦始皇乃至他继承的‘六世余烈’的那六世,始终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他们不觉得天子之信值得维护,只想最快最省力地统一六国。
赵为什么不甘?其实有长平之战,降而坑杀之失信,当然这不是秦始皇时候的事儿,是他那些先王欠下的的信用债。
如果白起堂堂正正不受降,硬战击杀这四十万人,那也是无话可说的,说不定赵人就会跟韩魏燕一样,被武力杀得心服口服。
因为他们是战不如人,不是被背信弃义、立诺而后毁诺,那是可以咽下这口气的。战国之时,堂堂正正厮杀不如敌而灭国,这是正统的统治权建立手段,《孟子.梁惠王》便言。
孟子见于梁惠王,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曰:定于一。梁惠王:孰能一之?孟子: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此后公孙弘等从《春秋》寻找大统一之德,那也是舍近求远了,盖先汉之初,孟子之言还未提高到与五经并列的程度。
但由此可以看出,天下统一乃是定的前提,能武力统一就是让百姓免于再打仗残杀,这是德,没问题。
秦堂堂正正武力统一,是可以得到正统性的,但卑劣就卑劣在他用了立约而后背约的违信手段。
长平背信是三次背信中最轻的,张仪对楚怀王承诺割让商於之地六百里骗齐楚绝交,而后出尔反尔,这是三次背信中较重的。所以赵、楚心有不甘,他们想要为天下信义而战,诛灭天下信用之秦。
而齐是怎么亡的?其实还是秦始皇自掘坟墓,他明明可以硬战攻下齐,就以‘天下一统,让天下百姓不再内战’为理由,打就完了。
但秦始皇又听了说客邀功之言,许了齐王建投降后给五百里封地,但实则耍诈,在骗得齐王建不战而降后,把齐王流放到五百里荒林里,无耕无民,不给口粮,让齐王建自行活活饿死。
这些行径,天下尚信之人,怎能不以灭秦为己任?关键是秦始皇最后膨胀,他之所以要反复无信,其实是因为他已经觉得‘天下一统,外无文字,古人如何做的,都是朕说了算,所以无需注意守信’。天下有识之士都知道,如果让秦这样活住了,那就天下再无信用。”
刘备觉得思路有点跟不上,希望李素给他讲得通俗一点。
李素就花了好大的精力,给刘备讲了一个刘备尽量能听懂的故事——里面很多因素刘备还不容易理解,因为李素借用的素材有点现代了,修饰过来还是有点似是而非。
这里面的道理,其实用后世外交学院博弈论的课程,是最好解释的,秦始皇其实就是犯了一个膨胀后觉得“不需要重复博弈”的错误。
用现代人都听得懂的人话翻译一下,就是这样的:
你去你家楼下的小卖部买东西,小卖部阿姨大概率不会坑你,因为她知道大家邻里隔壁的,低头不见抬头见,想做你一辈子长久生意呢。这时候骗你一次,划不来,以后你都不去她家买东西了。
这就是重复博弈,有后续的长线生意吊着,人就要脸讲信用。
而单次博弈,就是一锤子买卖,好比你去旅游景点买东西,无论是吃喝还是纪念品,都贼坑,尤其是华人经营的旅游区,几乎无有不坑,就是因为华夏历史已经把单次博弈教得很好了。
大家都知道,一锤子的买卖就要狠狠宰客到利益最大化,因为华人游客基本上一辈子也不会来同一个打卡型景点玩第二次了(重复度假型景区不算,那些地方还是要信誉的,因为指望你多次去)
而秦始皇膨胀后受到的引诱,就是他第一次发现,自己原来有希望不用再重复博弈了,只要一统天下,最后过程中可以用很多一锤子买卖的手段——
秦惠文王的时候,让张仪诈骗违诺毁誓为代价破了齐楚联盟,就是因为知道这一次诈骗得手之后,仅有的两个可以和秦抗衡的大国就被坑了,秦以后统一的大势几乎不可逆转,所以把秦的信用像草纸一样扔掉也无所谓。
那就是一个单次旅游景点宰客黑店的心态:打完这次交道你就必死无疑了,老子不跟死人讲信用,反正你死都死了也没人知道老子曾经不讲信用。
秦的情况就是这样:原先要脸,重合同守信用,是因为要一直跟“国际关系”打交道。忽然哪一天发现,我干完这一票不讲信用的事儿之后,“国际”这个东西本身就不存在了。所以这是最后一次国际交涉,不要脸把利益最大化即可。
(注:再强调一下,这里是李素给刘备分析皇帝信用的建立过程和推演,不是想黑秦始皇。也不用责怪秦始皇不讲信用,因为他之前没有人受到过他这么大的诱惑,秦始皇也没有经验。凭心而论,换个人如果受到这种诱惑,估计也会不要脸。
西方的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里也有一个隐身人的隐喻,说一个人一旦得到了隐身的异能,原本遵守的道德法律就会自然不去遵守,西方哲学后来有此引申出‘绝对的权力绝对的恶’。而秦亡给了这种经不住诱惑的下场一个反面教材案例。)
最后骗饿死齐王建,就更是如此了,完全嚣张膨胀到“天下都一统了,所有文字记载和史书都被我秦控制了,秦以外都是不识字的胡人蛮夷,所以我不怕”。
秦始皇最后的很多走样的操作,都符合“单次博弈、有限游戏”的心态,而不是“重复博弈、无限游戏”的心态。
不是说他这个人多么残暴不仁,而是他走到了这个历史路口,发现了这个“统一后可以自己随便改历史,只要万世一系,之前的丑事都无所谓”的诱惑后,他没扛住。
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弱点,比如打《三国志》系列游戏的玩家,很多都喜欢敌人只剩最后一个城时,把全国地图上的部队都调过去、精兵猛将都拉到前线,然后滔天碾压优势打完最后一战。
但现实生活中冷静的君主,肯定不能这么干,这是多大的浪费和损耗啊,简直跟杨广打高句丽一样浪费。打完这一仗之后国家的日子就不过了么?游戏结束了么?
没有啊!生活不是有限有终局的战略游戏,生活是无限游戏,统一了还得继续过下去呢!
而游戏玩家都玩到这个份上了,你能不让他在终场前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爽一把吗?
但可惜秦始皇之前没人经历过这些,秦始皇很多做派都符合“统一之后历史就结束了,所以临门一脚怎么都行,反正后面我说了算,永远说了算”。
焚书坑术,这事儿被很多人洗,但有一点其实不该洗,焚书是焚什么?百家语,还有一句“偶语诗、书者弃市”。
什么叫偶语诗、书?就是谈论诗经、尚书,这两部书是《秦始皇本纪》里明明白白写了私下谈论要直接杀的,其他书还没那么重罪。
诗经是先秦社会生活的诗歌表现,尚书是古代的历史书,秦控制这些书,心态就是“我统一之后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因为没有‘外国’这个历史载体来戳穿我了,所以饿死齐王建没什么大不了的。”
后世文天祥写的《正气歌》里,有一段四联八句,写的是古代正气气节之人,其中写到“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后面还有几个汉之后的人,无须赘述。
但只看前四句,就可以看出一个端倪:为什么先秦的气节都是太史简、董狐笔?都是宁死也要写真相的铁骨铮铮史官?秦汉就是张良苏武这些实干家了?
因为大统一之后,没有一个“外国”作为史料的载体,所以你史官再跟齐太史那样全家为了写一句话而被杀,没有意义了嘛。
齐的时候,齐太史宁死不屈,他是知道“就算你杀尽齐国史官,天下他国还有人记载”,所以他有精神信仰支撑下去。
说到底,是第一次绝对大统一,让秦始皇产生了“可以绝对终结历史”的膨胀幻想,所以很多操作走样了,他不担心失信,没有国际监督了。
不光秦始皇这样,后世丑国在苏联解体后的20世纪90年代,也有几个狗屎所谓历史学者跳出来,叫嚣《历史终结论》,然后就膨胀到彻底不要脸了。
但历史最终会证明,所有抱着历史终结论幻想的人,不管你是谁,你终结不了历史,反而会被历史终结掉。
万物皆会亡,而史不会亡,也不会忘,所以别飘。
秦亡之后,对历代皇帝最大的约束,其实也就是畏惧自己将来被历史书写得污秽,毕竟当时已经没有权力可以约束皇帝了,只能指望后世。
尤其改朝换代多了之后,皇帝心里也清楚,自己的朝代不可能万年无疆的,既然有新的朝代,被黑肯定是多多少少的,要注意收敛点。
……
刘备原来没怎么好好读书,现在就算恶补了历史,但对于逻辑和博弈论肯定是完全不在行的。
所以听李素用“单次博弈”和“重复博弈”来分析秦始皇和秦帝国的信用崩塌后,刘备简直是被刷新了三观。
原来信、义二字,还可以这样解读?齐楚和一部分的赵人,反秦还间接救回了一些华夏的民族信用?至少让后人记得一个警戒:终结历史不怕丢人的人,自己会被终结。
刘备呆滞怔怔了半晌,长叹一声:“原先朕只是觉得高祖得天下是该的,但对于高祖是楚人这一点,只是觉得是偶然。
现在才知道,秦亡于楚、齐之手,才是天道循环,足以警戒天下后人,历史还真是侥幸啊,把华夏的信用勉强维持住、一直交到朕的手上。
如此说来,当初义帝要是没有被项羽所害,义帝要是真成了天下共主,天下的信义有没有可能复萌到春秋时那种重诺轻生的状态?”
李素摇摇头:“义帝不配,他不过是怀王之后。楚人怀念怀王,正是因为他当初是被秦之张仪诈术所骗的受害者,所以楚人不服一直郁结百年不散。
但楚怀王自己其实也是贪鄙小人,不足以言信,他如果不贪,怎么会被张仪所骗绝交齐国?更重要的是,秦后来又有求于出,怀王明明说‘不愿得其余,愿得张仪’,想把张仪弄到楚国法办泄恨。
但怀王最后杀了张仪么?没有!他又中了张仪的诈骗之计,还被张仪勾结后宫郑袖谗言脱身。屈原苦苦劝谏怀王杀张仪、以天下信义为先,结果屈原还被郑袖陷害。
所以说,怀王一系,不过是群贪鄙的受害人,算不上义士。从头到尾心心念念以民族信用为上的,只有屈原一人而已。
陛下也不必假设和期待利用秦了,高祖留给陛下的信用遗产,虽然不是至善,却也大多可用,就靠现有的,把陛下前面说的修修补补都做了,让汉室三兴之后,天下信用渐渐恢复、天子与武将互不忌惮对方谋反、擅杀,就很不错了。”
最后这番讨论,其实严格来说没有必要,因为不怎么影响刘备的决策,只是去了刘备的一块心病,让他不至于对其他历史假设路线心存期待。
原来,今天的形势,今天之前经历的那些历史,已经是一笔非常宝贵的遗产了,劣迹不算多,想更少也不太可能。还是向前看,把历史里面正面的部分保护好,弘扬好。
到了这一刻,刘备自己也对于学史的价值,有了彻底全面的认识——当然了,其实这个认识不是他自发的,是李素潜移默化影响他形成的。
史的第一层价值,也是字面价值,是如实记载古事。
第二层价值,到了“以史为鉴,有资于治道。”
第三层价值,到了以史造时间正统、造空间地理核心。
第四层价值,是警诫皇帝,让皇帝认识到历史永远不可消灭不可断绝,所以别再动“我统一了整个文明世界,我就可以终结和操纵历史、也就不用在乎自己的肆意妄为丑闻”的念头。
也别想着再搞“单次博弈”那种不要脸的一锤子买卖花活,日子会永远过下去的。把施政的底线,拉回“重复博弈”的敬畏状态,那多多少少还能对百姓少一点暴政。
前三层,刘备今天之前就知道。
这最后一层,是李素今天给他开的脑洞,他决定要好好引以为戒,成为后世子孙的祖训,一定要听,学不好的不能当皇帝。
这不是刘备尊重李素,他这是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好,他知道听了这话他的朝代才能在原有基础条件下再尽量多活久一点。
“朕还以为,让你当丞相只是走个过场。是真没想到,直到今日,你还有东西可以如此高屋建瓴地教朕,竟不亚于‘殿兴有福’和‘修史服夷’,这丞相给得值。”
刘备彻底想通一切疑虑之后,释然长叹,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这场自袁绍遗产被瓜分而引发的治道循环恐惧,也总算是以建设性的姿态化解了。
“陛下原来不好读书,没问过这些,并非臣藏私。”李素很优雅地撇清了自己,因为有些东西,如果皇帝自己没有意识到问题,不来请教你,你逼着皇帝提前学习、超前学习,那价值也是很低的。
学习永远是要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后、带着问题去学,效率最高。
刘备也意识到自己要继续加强学习,而且是以皇帝的要求来要求自己,专学那些有利于建设长期制度的东西。
另外,作为一个立竿见影的措施,刘备决定在微修史书、给韩信窦宪平反的同时,今天再加两条。
首先,查一下天下还有何处有纪念张仪及其行径的民间行为,全部禁止掉。史记里那些纵横家列传,也要把张仪的部分极尽贬辱,那是民族败类。
口才好也有口才好的用法,那些发挥“重复博弈切换到单次博弈”的投机取巧一锤子买卖,就该贬低到无以复加。
当然了,也亏得汉朝还没有旅游业,否则的话那些专门在旅游景区宰客一锤子买卖的奸商,估计都会被刘备抓起来杀了——不是奸商的问题,而是这种东西的存在,提醒了人民“单次博弈”这种奸行存在的可能性。
刘备要的是从君到臣到民,脑子里都不要有这个念头概念,虽然效果如何不好说,但皇帝能做的事情还是要做。
而且从此以后,刘备也绝对不会再夸李素的口才是“仪秦之舌”了,那不成侮辱李素了,李素从来都是长远买卖,不搞一锤子诈骗的,只说他苏秦就行,张仪要消失掉。
另外,既然需要一褒一贬,当然要把屈原这个铁骨铮铮劝楚怀王杀张仪的天下信义楷模立起来。
刘备下令荆州立刻奉祀屈原,设立庙宇,待遇要高于汉朝皇帝之前对陈涉奉祀的程度(灵帝之后因为李素的御前舌战群儒,陈涉已经被取消奉祀了)
同时,还要求微修史书,把对“义帝”的评价也微调一下。
之前汉朝史书对于义帝都是完全褒奖的,认为他被杀是项羽残暴的体现,这样好把项羽压得更罪孽深重一点。
现在刘备觉得,项羽都被压了四百年了,也没人怀念项羽了,让项羽稍稍被抬一些,正面承认其反秦的历史功绩,也没什么。
同时对义帝被项羽所杀、楚怀王之后不能为天下之主,也有了新的解释。
要强调楚怀王一系及其全部子孙,都是有一个原罪失德的,那就是当年怀王第二次有机会杀张仪而不杀。甚至屈原劝谏他杀他都不肯,还贪小,甚至迫害屈原。
怀王不杀张仪之罪,导致怀王从纯粹的受害人变成了有一定的帮凶属性。义帝被项羽杀怀王绝后,那也是天意,是天对于不杀张仪的罪人之后的天谴。
所以项羽的罪没那么重了,怀王和义帝的善也不是完美的,都有瑕疵,高祖才该得天下。
这等于是对刘邦得天下的《殿兴有福》模型外面,又加了一层补丁,劝天下人人守信,包括皇帝和大臣武将都要守。
天子不守信,也是要被天谴的。
屈原被后世帝王追封,主要是晚唐到宋开始才有,汉朝原本是没有的。历史上刚被追封的时候,也只是侯,到宋升到公,才开始强调那些“忠节清烈”的属性。
现在刘备决定直接把屈原追封为王,但不需要屈原来强调忠,只要强调信、义即可,封为“义信王”。争取把家天下几百年来的民族风气整顿一下。
最后,刘备决定统一之后,把《罗马史》全部翻译成汉语,留在华夏收藏几套。再把李素蔡邕索隐过的《史记》、他们修的《汉纪》、《后汉书》,也翻译成罗马人的文字(刘备不知道罗马人用拉丁文/希腊文),将来让国使送几套存在外国。
这么做的目的,当然是提醒警诫子孙:千万别再犯傻了,以为能和秦始皇时期那样统一了六国就没有“国际环境”,然后你做什么都没后人知道,你想让人知道的后人才能知道。
现在是有“外国”的!有“国际环境”的!要开眼看世界,天下是多个有文字和历史记载的文明并存,只要你统一不了全球,你做的丑事国内没人敢写还有外国人会写!
所以小心点吧!不要做不择手段的一锤子买卖!遮不住的!
让所有文明国家都知道还有外国的存在,一个会记录你丑事的外国,那么皇帝做事多多少少会更收敛一点,不敢虐民。
——
PS:有点水,下午第二章开始打仗。不想再让大家忍受好几章没有主线推进的了,所以这些涉及到政治哲学的一次性七千字写完。
www.bq46.cc。m.bq46.cc
刘备作为一个汉朝皇帝,为了设计一套“正统性足够的君主,与武将互相保持信任制衡”的环境,连秦始皇都拿出来做思想实验了,可见他确实是非常急切想要个一劳永逸的答案。
在问出这个问题时,刘备自己心里其实是有倾向性答案的,那就是觉得“秦始皇似乎希望也不大”。
因为在秦之前,虽然没有皇帝,却有那么多诸侯国王,王背信弃义的历史太多了,武将不可能不担心的。
而李素回答之后,给的答案也是跟刘备预期相似:秦始皇也不行。
但是,李素给出的理由,却跟刘备一开始预想的不一样,这又给了刘备一些希望,和一些启发。
只要不是他内心预期那种失败的理由,而是别的理由,那咱就学习,就改嘛!
秦始皇和高祖没做到的,咱多施仁政,把短板补上,不就好了?
因为历史刻痕而导致君臣无法互信,那是无解的。
因为历史没法改变,发生过的劣迹就是发生了,你堵不住学过史的人脑子往那个方向联想。哪怕不是当朝皇帝做过的坏事,而是前朝皇帝做的,只要有,后人就会借鉴,形成猜疑链。
但其他原因导致的君臣无法互信,或者说帝国崩溃,那是可以吸取前人经验教训的嘛。
刘备酒意都微醒了一些,正襟危坐,揖手正色请教:
“贤弟快说说,秦始皇背信与春秋战国那些诸侯王背信,其对后世君臣互信的长远影响,究竟有多大不同?贤弟可是要重新论证一遍秦亡的教训么?”
李素摇摇头:“秦亡的教训理由太多了,不可一概而论,前人分析了三百余年,太史公在《秦始皇本纪》末尾的‘太史公言’部分,全篇引用贾谊《过秦论》。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些评论虽是老生常谈,却也至今有效。其后大儒的分析,也多有可圈可点。
陛下非要臣说,以臣之智数,只能说清其中一点,那就是秦之失信的影响——臣详述之前,请陛下先思考一个问题。
秦灭六国后,那六国之中,哪些是秦如果改行仁政、不用民过重,百姓就相对有可能归附的、渐渐承认秦对其的统治合法性。而又有哪些国家,是相对誓死不从的,哪怕秦不虐民、横征暴敛,他们依然想要灭秦?”
这个问题,刘备如今的读史水平,想都不用想:“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显然是楚人了。陈涉首义,就是楚人,怀王之约也是楚王所定,项羽和高祖,都是楚人。”
李素进一步诱导:“除楚之外,再选一个呢?”
这次刘备想了想,用讨论的语气自言自语:“韩灭国最早,被秦同化也最久。秦末大乱之初,陈涉一系也没有人重建韩国,还是后来项梁才让张良辅韩成复韩,这应该是最懒得反抗的了。
其余赵、魏、燕都是陈涉时就被陈涉部将复国,反抗性应该高于韩一些。而齐人是杀了陈涉派去的将领,自立复国,不愿受制于楚,坚持自发抗秦,反抗性应该更高一些。
后来项羽建立霸政,诸国皆服,唯齐不服,牵制项羽兵力多年。高祖践祚后,天下皆归汉,唯齐还有田横五百士,宁死不辱。
由此观之,誓死不降秦者,以楚为最烈,齐次之,赵魏韩燕皆碌碌——嗯,魏韩燕遇秦师平叛皆不堪一击,反而复降者众多,赵好歹还巨鹿死战了,那就赵排第三,略高于剩余三国。不过这个结论,对贤弟要说明的道理,又有什么关系呢?”
李素很满意刘备的自学结果,循循善诱地解答:“陛下能看出这里面的差别,着实眼界不凡,臣也是这么觉得的。
所以,秦不管统一后行不行仁政,最多只是改变韩魏燕三国百姓的抵抗态度,如果秦始皇温和一些,这三地的百姓是可以渐渐软化承认秦的统治合法性或者说正统性的。
而赵就难办一些,楚齐更难办,这些根子,已经不是秦统一后是否仁政的问题了,而是在统一过程中,秦使用的那些卑鄙手段埋下的恶果。而具体的手段,其实前面已经说过,一言以蔽之,就是‘无信’。
而天子的无信,和诸侯王的无信,臣已经说过了,是不一样的。诸侯王无信,还可以被‘国际谴责’,有其他大国制衡,吊民伐罪灭此无信之国,古人会认为这是天谴,是天在自我纠正。
而天子无信,无外力可以纠正,那就是天无信,从此对天下百姓世世代代的守信影响,是巨大的,指望他们来建立君主和武将的长期互信,只能是缘木求鱼、问道于盲。
秦始皇乃至他继承的‘六世余烈’的那六世,始终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他们不觉得天子之信值得维护,只想最快最省力地统一六国。
赵为什么不甘?其实有长平之战,降而坑杀之失信,当然这不是秦始皇时候的事儿,是他那些先王欠下的的信用债。
如果白起堂堂正正不受降,硬战击杀这四十万人,那也是无话可说的,说不定赵人就会跟韩魏燕一样,被武力杀得心服口服。
因为他们是战不如人,不是被背信弃义、立诺而后毁诺,那是可以咽下这口气的。战国之时,堂堂正正厮杀不如敌而灭国,这是正统的统治权建立手段,《孟子.梁惠王》便言。
孟子见于梁惠王,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曰:定于一。梁惠王:孰能一之?孟子: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此后公孙弘等从《春秋》寻找大统一之德,那也是舍近求远了,盖先汉之初,孟子之言还未提高到与五经并列的程度。
但由此可以看出,天下统一乃是定的前提,能武力统一就是让百姓免于再打仗残杀,这是德,没问题。
秦堂堂正正武力统一,是可以得到正统性的,但卑劣就卑劣在他用了立约而后背约的违信手段。
长平背信是三次背信中最轻的,张仪对楚怀王承诺割让商於之地六百里骗齐楚绝交,而后出尔反尔,这是三次背信中较重的。所以赵、楚心有不甘,他们想要为天下信义而战,诛灭天下信用之秦。
而齐是怎么亡的?其实还是秦始皇自掘坟墓,他明明可以硬战攻下齐,就以‘天下一统,让天下百姓不再内战’为理由,打就完了。
但秦始皇又听了说客邀功之言,许了齐王建投降后给五百里封地,但实则耍诈,在骗得齐王建不战而降后,把齐王流放到五百里荒林里,无耕无民,不给口粮,让齐王建自行活活饿死。
这些行径,天下尚信之人,怎能不以灭秦为己任?关键是秦始皇最后膨胀,他之所以要反复无信,其实是因为他已经觉得‘天下一统,外无文字,古人如何做的,都是朕说了算,所以无需注意守信’。天下有识之士都知道,如果让秦这样活住了,那就天下再无信用。”
刘备觉得思路有点跟不上,希望李素给他讲得通俗一点。
李素就花了好大的精力,给刘备讲了一个刘备尽量能听懂的故事——里面很多因素刘备还不容易理解,因为李素借用的素材有点现代了,修饰过来还是有点似是而非。
这里面的道理,其实用后世外交学院博弈论的课程,是最好解释的,秦始皇其实就是犯了一个膨胀后觉得“不需要重复博弈”的错误。
用现代人都听得懂的人话翻译一下,就是这样的:
你去你家楼下的小卖部买东西,小卖部阿姨大概率不会坑你,因为她知道大家邻里隔壁的,低头不见抬头见,想做你一辈子长久生意呢。这时候骗你一次,划不来,以后你都不去她家买东西了。
这就是重复博弈,有后续的长线生意吊着,人就要脸讲信用。
而单次博弈,就是一锤子买卖,好比你去旅游景点买东西,无论是吃喝还是纪念品,都贼坑,尤其是华人经营的旅游区,几乎无有不坑,就是因为华夏历史已经把单次博弈教得很好了。
大家都知道,一锤子的买卖就要狠狠宰客到利益最大化,因为华人游客基本上一辈子也不会来同一个打卡型景点玩第二次了(重复度假型景区不算,那些地方还是要信誉的,因为指望你多次去)
而秦始皇膨胀后受到的引诱,就是他第一次发现,自己原来有希望不用再重复博弈了,只要一统天下,最后过程中可以用很多一锤子买卖的手段——
秦惠文王的时候,让张仪诈骗违诺毁誓为代价破了齐楚联盟,就是因为知道这一次诈骗得手之后,仅有的两个可以和秦抗衡的大国就被坑了,秦以后统一的大势几乎不可逆转,所以把秦的信用像草纸一样扔掉也无所谓。
那就是一个单次旅游景点宰客黑店的心态:打完这次交道你就必死无疑了,老子不跟死人讲信用,反正你死都死了也没人知道老子曾经不讲信用。
秦的情况就是这样:原先要脸,重合同守信用,是因为要一直跟“国际关系”打交道。忽然哪一天发现,我干完这一票不讲信用的事儿之后,“国际”这个东西本身就不存在了。所以这是最后一次国际交涉,不要脸把利益最大化即可。
(注:再强调一下,这里是李素给刘备分析皇帝信用的建立过程和推演,不是想黑秦始皇。也不用责怪秦始皇不讲信用,因为他之前没有人受到过他这么大的诱惑,秦始皇也没有经验。凭心而论,换个人如果受到这种诱惑,估计也会不要脸。
西方的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里也有一个隐身人的隐喻,说一个人一旦得到了隐身的异能,原本遵守的道德法律就会自然不去遵守,西方哲学后来有此引申出‘绝对的权力绝对的恶’。而秦亡给了这种经不住诱惑的下场一个反面教材案例。)
最后骗饿死齐王建,就更是如此了,完全嚣张膨胀到“天下都一统了,所有文字记载和史书都被我秦控制了,秦以外都是不识字的胡人蛮夷,所以我不怕”。
秦始皇最后的很多走样的操作,都符合“单次博弈、有限游戏”的心态,而不是“重复博弈、无限游戏”的心态。
不是说他这个人多么残暴不仁,而是他走到了这个历史路口,发现了这个“统一后可以自己随便改历史,只要万世一系,之前的丑事都无所谓”的诱惑后,他没扛住。
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弱点,比如打《三国志》系列游戏的玩家,很多都喜欢敌人只剩最后一个城时,把全国地图上的部队都调过去、精兵猛将都拉到前线,然后滔天碾压优势打完最后一战。
但现实生活中冷静的君主,肯定不能这么干,这是多大的浪费和损耗啊,简直跟杨广打高句丽一样浪费。打完这一仗之后国家的日子就不过了么?游戏结束了么?
没有啊!生活不是有限有终局的战略游戏,生活是无限游戏,统一了还得继续过下去呢!
而游戏玩家都玩到这个份上了,你能不让他在终场前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爽一把吗?
但可惜秦始皇之前没人经历过这些,秦始皇很多做派都符合“统一之后历史就结束了,所以临门一脚怎么都行,反正后面我说了算,永远说了算”。
焚书坑术,这事儿被很多人洗,但有一点其实不该洗,焚书是焚什么?百家语,还有一句“偶语诗、书者弃市”。
什么叫偶语诗、书?就是谈论诗经、尚书,这两部书是《秦始皇本纪》里明明白白写了私下谈论要直接杀的,其他书还没那么重罪。
诗经是先秦社会生活的诗歌表现,尚书是古代的历史书,秦控制这些书,心态就是“我统一之后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因为没有‘外国’这个历史载体来戳穿我了,所以饿死齐王建没什么大不了的。”
后世文天祥写的《正气歌》里,有一段四联八句,写的是古代正气气节之人,其中写到“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后面还有几个汉之后的人,无须赘述。
但只看前四句,就可以看出一个端倪:为什么先秦的气节都是太史简、董狐笔?都是宁死也要写真相的铁骨铮铮史官?秦汉就是张良苏武这些实干家了?
因为大统一之后,没有一个“外国”作为史料的载体,所以你史官再跟齐太史那样全家为了写一句话而被杀,没有意义了嘛。
齐的时候,齐太史宁死不屈,他是知道“就算你杀尽齐国史官,天下他国还有人记载”,所以他有精神信仰支撑下去。
说到底,是第一次绝对大统一,让秦始皇产生了“可以绝对终结历史”的膨胀幻想,所以很多操作走样了,他不担心失信,没有国际监督了。
不光秦始皇这样,后世丑国在苏联解体后的20世纪90年代,也有几个狗屎所谓历史学者跳出来,叫嚣《历史终结论》,然后就膨胀到彻底不要脸了。
但历史最终会证明,所有抱着历史终结论幻想的人,不管你是谁,你终结不了历史,反而会被历史终结掉。
万物皆会亡,而史不会亡,也不会忘,所以别飘。
秦亡之后,对历代皇帝最大的约束,其实也就是畏惧自己将来被历史书写得污秽,毕竟当时已经没有权力可以约束皇帝了,只能指望后世。
尤其改朝换代多了之后,皇帝心里也清楚,自己的朝代不可能万年无疆的,既然有新的朝代,被黑肯定是多多少少的,要注意收敛点。
……
刘备原来没怎么好好读书,现在就算恶补了历史,但对于逻辑和博弈论肯定是完全不在行的。
所以听李素用“单次博弈”和“重复博弈”来分析秦始皇和秦帝国的信用崩塌后,刘备简直是被刷新了三观。
原来信、义二字,还可以这样解读?齐楚和一部分的赵人,反秦还间接救回了一些华夏的民族信用?至少让后人记得一个警戒:终结历史不怕丢人的人,自己会被终结。
刘备呆滞怔怔了半晌,长叹一声:“原先朕只是觉得高祖得天下是该的,但对于高祖是楚人这一点,只是觉得是偶然。
现在才知道,秦亡于楚、齐之手,才是天道循环,足以警戒天下后人,历史还真是侥幸啊,把华夏的信用勉强维持住、一直交到朕的手上。
如此说来,当初义帝要是没有被项羽所害,义帝要是真成了天下共主,天下的信义有没有可能复萌到春秋时那种重诺轻生的状态?”
李素摇摇头:“义帝不配,他不过是怀王之后。楚人怀念怀王,正是因为他当初是被秦之张仪诈术所骗的受害者,所以楚人不服一直郁结百年不散。
但楚怀王自己其实也是贪鄙小人,不足以言信,他如果不贪,怎么会被张仪所骗绝交齐国?更重要的是,秦后来又有求于出,怀王明明说‘不愿得其余,愿得张仪’,想把张仪弄到楚国法办泄恨。
但怀王最后杀了张仪么?没有!他又中了张仪的诈骗之计,还被张仪勾结后宫郑袖谗言脱身。屈原苦苦劝谏怀王杀张仪、以天下信义为先,结果屈原还被郑袖陷害。
所以说,怀王一系,不过是群贪鄙的受害人,算不上义士。从头到尾心心念念以民族信用为上的,只有屈原一人而已。
陛下也不必假设和期待利用秦了,高祖留给陛下的信用遗产,虽然不是至善,却也大多可用,就靠现有的,把陛下前面说的修修补补都做了,让汉室三兴之后,天下信用渐渐恢复、天子与武将互不忌惮对方谋反、擅杀,就很不错了。”
最后这番讨论,其实严格来说没有必要,因为不怎么影响刘备的决策,只是去了刘备的一块心病,让他不至于对其他历史假设路线心存期待。
原来,今天的形势,今天之前经历的那些历史,已经是一笔非常宝贵的遗产了,劣迹不算多,想更少也不太可能。还是向前看,把历史里面正面的部分保护好,弘扬好。
到了这一刻,刘备自己也对于学史的价值,有了彻底全面的认识——当然了,其实这个认识不是他自发的,是李素潜移默化影响他形成的。
史的第一层价值,也是字面价值,是如实记载古事。
第二层价值,到了“以史为鉴,有资于治道。”
第三层价值,到了以史造时间正统、造空间地理核心。
第四层价值,是警诫皇帝,让皇帝认识到历史永远不可消灭不可断绝,所以别再动“我统一了整个文明世界,我就可以终结和操纵历史、也就不用在乎自己的肆意妄为丑闻”的念头。
也别想着再搞“单次博弈”那种不要脸的一锤子买卖花活,日子会永远过下去的。把施政的底线,拉回“重复博弈”的敬畏状态,那多多少少还能对百姓少一点暴政。
前三层,刘备今天之前就知道。
这最后一层,是李素今天给他开的脑洞,他决定要好好引以为戒,成为后世子孙的祖训,一定要听,学不好的不能当皇帝。
这不是刘备尊重李素,他这是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好,他知道听了这话他的朝代才能在原有基础条件下再尽量多活久一点。
“朕还以为,让你当丞相只是走个过场。是真没想到,直到今日,你还有东西可以如此高屋建瓴地教朕,竟不亚于‘殿兴有福’和‘修史服夷’,这丞相给得值。”
刘备彻底想通一切疑虑之后,释然长叹,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这场自袁绍遗产被瓜分而引发的治道循环恐惧,也总算是以建设性的姿态化解了。
“陛下原来不好读书,没问过这些,并非臣藏私。”李素很优雅地撇清了自己,因为有些东西,如果皇帝自己没有意识到问题,不来请教你,你逼着皇帝提前学习、超前学习,那价值也是很低的。
学习永远是要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后、带着问题去学,效率最高。
刘备也意识到自己要继续加强学习,而且是以皇帝的要求来要求自己,专学那些有利于建设长期制度的东西。
另外,作为一个立竿见影的措施,刘备决定在微修史书、给韩信窦宪平反的同时,今天再加两条。
首先,查一下天下还有何处有纪念张仪及其行径的民间行为,全部禁止掉。史记里那些纵横家列传,也要把张仪的部分极尽贬辱,那是民族败类。
口才好也有口才好的用法,那些发挥“重复博弈切换到单次博弈”的投机取巧一锤子买卖,就该贬低到无以复加。
当然了,也亏得汉朝还没有旅游业,否则的话那些专门在旅游景区宰客一锤子买卖的奸商,估计都会被刘备抓起来杀了——不是奸商的问题,而是这种东西的存在,提醒了人民“单次博弈”这种奸行存在的可能性。
刘备要的是从君到臣到民,脑子里都不要有这个念头概念,虽然效果如何不好说,但皇帝能做的事情还是要做。
而且从此以后,刘备也绝对不会再夸李素的口才是“仪秦之舌”了,那不成侮辱李素了,李素从来都是长远买卖,不搞一锤子诈骗的,只说他苏秦就行,张仪要消失掉。
另外,既然需要一褒一贬,当然要把屈原这个铁骨铮铮劝楚怀王杀张仪的天下信义楷模立起来。
刘备下令荆州立刻奉祀屈原,设立庙宇,待遇要高于汉朝皇帝之前对陈涉奉祀的程度(灵帝之后因为李素的御前舌战群儒,陈涉已经被取消奉祀了)
同时,还要求微修史书,把对“义帝”的评价也微调一下。
之前汉朝史书对于义帝都是完全褒奖的,认为他被杀是项羽残暴的体现,这样好把项羽压得更罪孽深重一点。
现在刘备觉得,项羽都被压了四百年了,也没人怀念项羽了,让项羽稍稍被抬一些,正面承认其反秦的历史功绩,也没什么。
同时对义帝被项羽所杀、楚怀王之后不能为天下之主,也有了新的解释。
要强调楚怀王一系及其全部子孙,都是有一个原罪失德的,那就是当年怀王第二次有机会杀张仪而不杀。甚至屈原劝谏他杀他都不肯,还贪小,甚至迫害屈原。
怀王不杀张仪之罪,导致怀王从纯粹的受害人变成了有一定的帮凶属性。义帝被项羽杀怀王绝后,那也是天意,是天对于不杀张仪的罪人之后的天谴。
所以项羽的罪没那么重了,怀王和义帝的善也不是完美的,都有瑕疵,高祖才该得天下。
这等于是对刘邦得天下的《殿兴有福》模型外面,又加了一层补丁,劝天下人人守信,包括皇帝和大臣武将都要守。
天子不守信,也是要被天谴的。
屈原被后世帝王追封,主要是晚唐到宋开始才有,汉朝原本是没有的。历史上刚被追封的时候,也只是侯,到宋升到公,才开始强调那些“忠节清烈”的属性。
现在刘备决定直接把屈原追封为王,但不需要屈原来强调忠,只要强调信、义即可,封为“义信王”。争取把家天下几百年来的民族风气整顿一下。
最后,刘备决定统一之后,把《罗马史》全部翻译成汉语,留在华夏收藏几套。再把李素蔡邕索隐过的《史记》、他们修的《汉纪》、《后汉书》,也翻译成罗马人的文字(刘备不知道罗马人用拉丁文/希腊文),将来让国使送几套存在外国。
这么做的目的,当然是提醒警诫子孙:千万别再犯傻了,以为能和秦始皇时期那样统一了六国就没有“国际环境”,然后你做什么都没后人知道,你想让人知道的后人才能知道。
现在是有“外国”的!有“国际环境”的!要开眼看世界,天下是多个有文字和历史记载的文明并存,只要你统一不了全球,你做的丑事国内没人敢写还有外国人会写!
所以小心点吧!不要做不择手段的一锤子买卖!遮不住的!
让所有文明国家都知道还有外国的存在,一个会记录你丑事的外国,那么皇帝做事多多少少会更收敛一点,不敢虐民。
——
PS:有点水,下午第二章开始打仗。不想再让大家忍受好几章没有主线推进的了,所以这些涉及到政治哲学的一次性七千字写完。
www.bq46.cc。m.bq46.cc
本文网址:http://www.hxqgjx.com/xs/0/91/11712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hxqgjx.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