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有人抢咱们的地盘!
推荐阅读:请天下赴死、神话之后、仙工开物、我是仙、苟成神君,宗门让我入赘、万世之名、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我每周随机一个新职业、四合院里的读书人、反派:开局喂萝莉女主吃进口糖、
沉墨如今占据的来州府位于山东东部,但是却又不是最东边府,而是夹在了登州府和青州府之间。
青州府在来州府西边,是山东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府。古代天下分九州,其中就有青州。
可见青州干系之重大。
青州领一州十三县,治所在益都城,土地广阔,人口众多,商贸繁华,是山东的腹心之地。
如果说山东是大明北方最重要的粮食基地,那么青州就是山东最重要的产粮区。
所以要想控制整个山东,青州必须先掌握在手中。占据了青州之后,沉墨的实力会极大地增强,无论是人口还是粮草都会得极大的补充。
而登州府则是在来州府东边,也是山东最靠边的一个府,三面临海,周边岛屿众多,大明沿着海岸线建立了许多卫所,是大明在东海的最重要的前哨基地。
登州府治所在蓬来,蓬来沿海而建,是大明到辽东海上距离最近的边境城池。
若是将来攻打满清,以蓬来作为前进基地,将会非常的方便。而且沿途还有诸多岛屿可以作为中转站,因此登州府战略地位非常的重要。
欲称霸北方,必取山东山西。
山东为粮道,山西为商道。
而欲占据山东,则必取青州和登州。
这是沉墨集团所有人的共识。
在沉墨决定了派遣那些前来投奔的士子们去徇县之后,青州府和登州府各县就成了第一批要徇的目标。
青州府一州十三县,登州府则是一州九县,因此沉墨将手下的士子们分成了二十二队,每一组由三名士子组成,一人为首,两人为辅,再派数十名护卫随性保护,让他们带着由傅建道拟写,沉墨盖章的招抚书前去各县招降,并且承诺只要成功招降,就会任命他们为该县的主官。
沉墨给他们亲自送行,并且每人赐酒一觞,这让士子们更加意气风发,满怀信心的离开了来州府,向着自己的目的地而去。
时间关系,以下内容非正式更新内容。看到这里的兄弟们明天刷新再看正式更新内容。
定陶大战之后,山东复辟势力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
依大势说,这一转折是中国历史的又一个堪为十字路口而可供假想的选择点。若章邯具有一流名将的大局洞察力,认准了楚乱乃天下乱源之根,一鼓作气继续追杀项羽刘邦余部并擒获楚怀王复辟王室,彻底根除楚乱根基,则秦政依然有再度中兴可能。毕竟,胡亥赵高的倒行逆施在最混乱最危急的情势下尚被秦政余脉所清除,若章邯大军能稳住山东战场大局,帝国庙堂在震荡中恢复活力并非没有可能。
然则,秦军大胜项楚军主力后,章邯秉持了古老的“穷寇母追”兵训,放弃了追杀楚军,立即举兵北上对赵作战了。
这一方略,是章邯在平乱大战场最根本的战略失策,其后患之深,不久便被接踵而来的酷烈演化所证实。
然则以实情论之,也有迫不得已的缘由:其一,当时天下烽烟四起,章邯身负平乱重责,急于首先扑灭已经复辟的六国主力军,使天下大体先安定下来;
其二,章邯职任九卿之一的少府,对皇室府库与国家府库的粮草财货存储很知底细,更知四海大乱之时的输送艰辛,若立即追杀残余楚军则必然要深入南楚山川,粮草接济实在无法确保;
其三,其时项梁为名将,而项羽刘邦等尚是无名之辈,击杀项梁后则楚军已不足为虑,是章邯与秦军将领的一致评判;其四,当章邯秦军与项楚军在中原大战时,复辟的赵国势力大涨,号为“河北之军”的赵军已经成为北方最大的动乱力量。
须当留意的是,此时天下兵家对各方军力的评判,依旧是战国之世的传统眼光:除秦之外,赵楚两大国的军力最强,战力最持久。身为老秦军主力大将之一的章邯,亲历灭六国之战,自然有着秦军将士最强烈的直觉,认定楚军赵军是秦军大敌,击溃楚军之后必得立即转战赵军,绝不能使复辟的河北赵军继续扩张。
“击溃楚赵,先解当胸之危,余皆可从容而为也!”
幕府聚将,章邯的这一大局方略人人由衷赞同。将士同心,章邯立即乘着战胜之威开始铺排大军北上事宜。此前,尚未入狱的李斯已经请准了胡亥诏书,授章邯以“总司天下平盗战事”的大权,统辖山东战事。定陶之战时,帝国庙堂格局已经倏忽大变:李斯骤然下狱,冯去疾冯劫骤然自杀,赵高忙于坑害李斯,胡亥忙于昼夜享乐,天下大政处于无人统辖的瘫痪状态。定陶之战后的章邯,面临极大的两难抉择:停止平乱而过问朝局,则山东乱军立即卷土重来,大秦便是灭顶之灾;不问朝局而一心平乱,则李斯无以复出,庙堂无法凝聚国力撑持战场,大秦立即可能自毁。
为解危局,章邯亲率一支精锐马队星夜北上九原,要与王离会商出路。
此时的王离,是九原三十万大军的统帅。
依照秦军法度传统,九原抗胡大军历来直接受命于皇帝,不属任何人统辖。
更有一点,王离乃两世名将之后,又承袭了大父王翦的武成侯爵位,且手握秦军最后一支精锐大军,可谓拥有动则倾覆乾坤的绝大力量。
章邯则除了老将声望、九卿重职与年余平乱的赫赫战绩之外,爵位不如王离高,刑徒军的实力分量更不能与九原大军比肩。
更有一点,章邯素来敬重靠拢李斯,与王翦王贲父子并无深厚交谊,一统天下后章邯又做了朝官脱离了军旅,与九原将士也远不如原先那般熟悉了。
大秦固然法度森严,素无私交坏公之风,然则,章邯此来并非奉诏,而是要以自己对大局的评判说动王离合力,当此之时,私交之深浅几乎是举足轻重了。这一切,章邯都顾不得了,章邯必须尽最后一分心力,若王离公事公办地说话,章邯也只有孤身奋战了。
“前辈远来,王离不胜心感也!”
“穷途末路,老夫惭愧矣!”
洗尘军宴上,一老一少两统帅饮得两三大碗马奶酒,相对无言了。已经蓄起了连鬓胡须的王离显然成熟了,如乃父乃祖一般厚重寡言,炯炯目光中不期然两汪泪光。
不用说,一年多的连番剧变,王离都在默默咀嚼中淤积着难以言状的愁苦。看着正在英年的王离无可掩饰的悲凉,章邯心头怦然大动了。一进九原幕府之地,远远飞马迎来的王离高喊了一声前辈,章邯便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了。弥漫九原军营的肃杀悲凉,使久历军旅的章邯立即找到了久违的老秦主力大军的气息,一种莫名的壮烈悲怆无可遏制地在心中激荡开来。
“长公子去矣!蒙公去矣!九原大军,今非昔比也……”
王离一句低沉的感喟,两眼热泪骤然涌出,一拳砸得桉上的酒碗也飞了起来。章邯起身,亲自拿来一只大陶碗,又拿起酒袋为王离咕都都倾满了一大碗马xx子酒,慨然举起自己的大酒碗道:“少将军,饮下此碗,容老夫一言也!”王离肃然起身,双手举起酒碗对章邯一照,二话不说便汩汩痛饮而下。饮罢,王离庄重地深深一躬道:“敢请前辈教我。”章邯扶住了王离道:“少将军且入座,此事至大,容老夫从头细说。”王离就座。章邯从扶苏蒙恬被杀后的朝局说起,说了陈胜吴广的暴乱举事,说了楚地乱局引发的天下大乱,说了丞相李斯如何力主平乱并力主由他来组建刑徒军平乱,又说了刑徒军平乱以来的每一场战事,一直说到定陶大战,一直说到李斯入狱两冯自杀与目下困局。
“少将军,目下大秦,真正存亡关头也!”末了,章邯拍着大桉,老眼中闪烁着泪光慨然道,“你我处境大同小异:勒兵西进问政,则山东兵祸与北地胡患弥天而来,秦有灭顶之灾也!全力东向平乱,则庙堂奸佞作乱,秦政有倾覆之危也!西亦难,东亦难,老夫奈何哉!少将军奈何哉!”
“前辈所言大是!愿闻长策。”王离显然深有同感。
“目下之策,唯有一途:以快制变。尽快安定山东,而后回兵问政!”
“何以尽快安定山东?”
“老夫北上,少将军南下,合力夹击赵军,一战平定河北!”
“前辈是说,出动九原大军平乱?……”一时间,王离沉吟了。
身为秦军老将后裔中唯一一位后起统帅,王离很是敬佩这位老将章邯。
在秦军老将中,章邯是一位特异人物:知兵,善工,又通政,是难得的兼才。章邯长期执掌秦军大型器械营,是当时名副其实的特种兵司令。
由于章邯的有效治理,秦军以大型连弩为轴心的器械兵每每大展神威,震慑天下。一统六国之后,章邯与杨端和,是秦军非统帅主将中进入九卿的两个重臣。
然则章杨职司不同,杨端和职司卫尉,实际执掌还是军事,无非更换了一种方式而已。
章邯不同,执掌的是直属于皇室的山海园林府库工商,是经济大臣,与战场军事全然不同。
军旅大将而能成为经济大臣,当时可谓一奇也。更有奇者,这个章邯越老越见光彩。在一班秦军老将纷纷零落之时,天下暴乱骤发,陈胜的周文大军以数十万之众攻破函谷关,关中立见危机。
其时,秦军两大主力一在南海,一在九原,真正鞭长莫及。当此之时,老将章邯得李斯一力支持,共谋平盗紧急对策。
会商之日,章邯提出了一则堪称空前绝后的奇谋:以骊山刑徒与官府奴隶子弟成军,迎击山东乱军!这一主张可谓不可思议之极:刑徒原本便是最仇恨官府的洪水勐兽,而奴隶子弟则也是素来最受官府遏制的人口,一旦两者联合成军,谁能保得不出战场倒戈的大事?李斯等重臣沉吟不能决断之际,章邯康慨激昂地拍桉说:“刑徒,人也!奴产子,人也!只要赦免刑徒之罪,除却人奴产子隶籍,以大秦军功法同等激赏之,使其杀敌立功光大门庭,何人不为也?丞相何疑之有哉!”
时势十万火急,李斯两冯三位重臣半信半疑地赞同了,胡亥赵高也迫不得已地首肯了。谁也没有料到的是,一个月后,这支刑徒军一开上战场,竟然立即显示出挥洒亡命者本色的巨大战力,非但一战击溃了周文数十万大军,且径出山东横扫乱军所向披靡。
自此,人们看到了老将章邯在危难之时独特的将兵才能,一时将章邯视为帝国栋梁了……对如此一个章邯,王离没有理由不敬重,也没有理由不认真思虑其提出的“以快制慢”方略。
然则,这位尚未在大政风浪与严酷战场反复磨砺的年青统帅,也确实有着难以权衡的诸多制约。一则,目下匈奴新单于冒顿的举兵复仇之心大为昭彰,若救援大军卷入平乱,匈奴飞骑趁机南下而致阴山失守,王离的罪责便无可饶恕了。二则,九原大军素来不为任何中原战事所动,始皇帝在灭六国大战的最艰难时期,也没有调九原大军南下。蒙恬一生将才,死死守定九原而无灭国之功。凡此等等,皆见九原大军之特异。此时,章邯军平乱正在势如破竹之际,果真需要九原大军南下么?三则,王离秉性远非其父王贲那般天赋明锐果决,对大局能立判轻重,用兵敢铤而走险。王离思虑权衡的轴心,一面确实觉得章邯说得有理,一面又为匈奴军情与九原大军之传统所困扰,实在难以断然决策。
“少将军若有难处,老夫亦能体察也!”章邯长长一叹。
“敢问前辈,九原军南下,大体须兵力几多?”王离目光闪烁着。
“步骑各半,十万足矣!”
“十万?河北赵军号称数十万众也……”
“就张耳陈余两个贵公子,百万之众也没用!”章邯轻蔑地笑了。
www.bq46.cc。m.bq46.cc
青州府在来州府西边,是山东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府。古代天下分九州,其中就有青州。
可见青州干系之重大。
青州领一州十三县,治所在益都城,土地广阔,人口众多,商贸繁华,是山东的腹心之地。
如果说山东是大明北方最重要的粮食基地,那么青州就是山东最重要的产粮区。
所以要想控制整个山东,青州必须先掌握在手中。占据了青州之后,沉墨的实力会极大地增强,无论是人口还是粮草都会得极大的补充。
而登州府则是在来州府东边,也是山东最靠边的一个府,三面临海,周边岛屿众多,大明沿着海岸线建立了许多卫所,是大明在东海的最重要的前哨基地。
登州府治所在蓬来,蓬来沿海而建,是大明到辽东海上距离最近的边境城池。
若是将来攻打满清,以蓬来作为前进基地,将会非常的方便。而且沿途还有诸多岛屿可以作为中转站,因此登州府战略地位非常的重要。
欲称霸北方,必取山东山西。
山东为粮道,山西为商道。
而欲占据山东,则必取青州和登州。
这是沉墨集团所有人的共识。
在沉墨决定了派遣那些前来投奔的士子们去徇县之后,青州府和登州府各县就成了第一批要徇的目标。
青州府一州十三县,登州府则是一州九县,因此沉墨将手下的士子们分成了二十二队,每一组由三名士子组成,一人为首,两人为辅,再派数十名护卫随性保护,让他们带着由傅建道拟写,沉墨盖章的招抚书前去各县招降,并且承诺只要成功招降,就会任命他们为该县的主官。
沉墨给他们亲自送行,并且每人赐酒一觞,这让士子们更加意气风发,满怀信心的离开了来州府,向着自己的目的地而去。
时间关系,以下内容非正式更新内容。看到这里的兄弟们明天刷新再看正式更新内容。
定陶大战之后,山东复辟势力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
依大势说,这一转折是中国历史的又一个堪为十字路口而可供假想的选择点。若章邯具有一流名将的大局洞察力,认准了楚乱乃天下乱源之根,一鼓作气继续追杀项羽刘邦余部并擒获楚怀王复辟王室,彻底根除楚乱根基,则秦政依然有再度中兴可能。毕竟,胡亥赵高的倒行逆施在最混乱最危急的情势下尚被秦政余脉所清除,若章邯大军能稳住山东战场大局,帝国庙堂在震荡中恢复活力并非没有可能。
然则,秦军大胜项楚军主力后,章邯秉持了古老的“穷寇母追”兵训,放弃了追杀楚军,立即举兵北上对赵作战了。
这一方略,是章邯在平乱大战场最根本的战略失策,其后患之深,不久便被接踵而来的酷烈演化所证实。
然则以实情论之,也有迫不得已的缘由:其一,当时天下烽烟四起,章邯身负平乱重责,急于首先扑灭已经复辟的六国主力军,使天下大体先安定下来;
其二,章邯职任九卿之一的少府,对皇室府库与国家府库的粮草财货存储很知底细,更知四海大乱之时的输送艰辛,若立即追杀残余楚军则必然要深入南楚山川,粮草接济实在无法确保;
其三,其时项梁为名将,而项羽刘邦等尚是无名之辈,击杀项梁后则楚军已不足为虑,是章邯与秦军将领的一致评判;其四,当章邯秦军与项楚军在中原大战时,复辟的赵国势力大涨,号为“河北之军”的赵军已经成为北方最大的动乱力量。
须当留意的是,此时天下兵家对各方军力的评判,依旧是战国之世的传统眼光:除秦之外,赵楚两大国的军力最强,战力最持久。身为老秦军主力大将之一的章邯,亲历灭六国之战,自然有着秦军将士最强烈的直觉,认定楚军赵军是秦军大敌,击溃楚军之后必得立即转战赵军,绝不能使复辟的河北赵军继续扩张。
“击溃楚赵,先解当胸之危,余皆可从容而为也!”
幕府聚将,章邯的这一大局方略人人由衷赞同。将士同心,章邯立即乘着战胜之威开始铺排大军北上事宜。此前,尚未入狱的李斯已经请准了胡亥诏书,授章邯以“总司天下平盗战事”的大权,统辖山东战事。定陶之战时,帝国庙堂格局已经倏忽大变:李斯骤然下狱,冯去疾冯劫骤然自杀,赵高忙于坑害李斯,胡亥忙于昼夜享乐,天下大政处于无人统辖的瘫痪状态。定陶之战后的章邯,面临极大的两难抉择:停止平乱而过问朝局,则山东乱军立即卷土重来,大秦便是灭顶之灾;不问朝局而一心平乱,则李斯无以复出,庙堂无法凝聚国力撑持战场,大秦立即可能自毁。
为解危局,章邯亲率一支精锐马队星夜北上九原,要与王离会商出路。
此时的王离,是九原三十万大军的统帅。
依照秦军法度传统,九原抗胡大军历来直接受命于皇帝,不属任何人统辖。
更有一点,王离乃两世名将之后,又承袭了大父王翦的武成侯爵位,且手握秦军最后一支精锐大军,可谓拥有动则倾覆乾坤的绝大力量。
章邯则除了老将声望、九卿重职与年余平乱的赫赫战绩之外,爵位不如王离高,刑徒军的实力分量更不能与九原大军比肩。
更有一点,章邯素来敬重靠拢李斯,与王翦王贲父子并无深厚交谊,一统天下后章邯又做了朝官脱离了军旅,与九原将士也远不如原先那般熟悉了。
大秦固然法度森严,素无私交坏公之风,然则,章邯此来并非奉诏,而是要以自己对大局的评判说动王离合力,当此之时,私交之深浅几乎是举足轻重了。这一切,章邯都顾不得了,章邯必须尽最后一分心力,若王离公事公办地说话,章邯也只有孤身奋战了。
“前辈远来,王离不胜心感也!”
“穷途末路,老夫惭愧矣!”
洗尘军宴上,一老一少两统帅饮得两三大碗马奶酒,相对无言了。已经蓄起了连鬓胡须的王离显然成熟了,如乃父乃祖一般厚重寡言,炯炯目光中不期然两汪泪光。
不用说,一年多的连番剧变,王离都在默默咀嚼中淤积着难以言状的愁苦。看着正在英年的王离无可掩饰的悲凉,章邯心头怦然大动了。一进九原幕府之地,远远飞马迎来的王离高喊了一声前辈,章邯便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了。弥漫九原军营的肃杀悲凉,使久历军旅的章邯立即找到了久违的老秦主力大军的气息,一种莫名的壮烈悲怆无可遏制地在心中激荡开来。
“长公子去矣!蒙公去矣!九原大军,今非昔比也……”
王离一句低沉的感喟,两眼热泪骤然涌出,一拳砸得桉上的酒碗也飞了起来。章邯起身,亲自拿来一只大陶碗,又拿起酒袋为王离咕都都倾满了一大碗马xx子酒,慨然举起自己的大酒碗道:“少将军,饮下此碗,容老夫一言也!”王离肃然起身,双手举起酒碗对章邯一照,二话不说便汩汩痛饮而下。饮罢,王离庄重地深深一躬道:“敢请前辈教我。”章邯扶住了王离道:“少将军且入座,此事至大,容老夫从头细说。”王离就座。章邯从扶苏蒙恬被杀后的朝局说起,说了陈胜吴广的暴乱举事,说了楚地乱局引发的天下大乱,说了丞相李斯如何力主平乱并力主由他来组建刑徒军平乱,又说了刑徒军平乱以来的每一场战事,一直说到定陶大战,一直说到李斯入狱两冯自杀与目下困局。
“少将军,目下大秦,真正存亡关头也!”末了,章邯拍着大桉,老眼中闪烁着泪光慨然道,“你我处境大同小异:勒兵西进问政,则山东兵祸与北地胡患弥天而来,秦有灭顶之灾也!全力东向平乱,则庙堂奸佞作乱,秦政有倾覆之危也!西亦难,东亦难,老夫奈何哉!少将军奈何哉!”
“前辈所言大是!愿闻长策。”王离显然深有同感。
“目下之策,唯有一途:以快制变。尽快安定山东,而后回兵问政!”
“何以尽快安定山东?”
“老夫北上,少将军南下,合力夹击赵军,一战平定河北!”
“前辈是说,出动九原大军平乱?……”一时间,王离沉吟了。
身为秦军老将后裔中唯一一位后起统帅,王离很是敬佩这位老将章邯。
在秦军老将中,章邯是一位特异人物:知兵,善工,又通政,是难得的兼才。章邯长期执掌秦军大型器械营,是当时名副其实的特种兵司令。
由于章邯的有效治理,秦军以大型连弩为轴心的器械兵每每大展神威,震慑天下。一统六国之后,章邯与杨端和,是秦军非统帅主将中进入九卿的两个重臣。
然则章杨职司不同,杨端和职司卫尉,实际执掌还是军事,无非更换了一种方式而已。
章邯不同,执掌的是直属于皇室的山海园林府库工商,是经济大臣,与战场军事全然不同。
军旅大将而能成为经济大臣,当时可谓一奇也。更有奇者,这个章邯越老越见光彩。在一班秦军老将纷纷零落之时,天下暴乱骤发,陈胜的周文大军以数十万之众攻破函谷关,关中立见危机。
其时,秦军两大主力一在南海,一在九原,真正鞭长莫及。当此之时,老将章邯得李斯一力支持,共谋平盗紧急对策。
会商之日,章邯提出了一则堪称空前绝后的奇谋:以骊山刑徒与官府奴隶子弟成军,迎击山东乱军!这一主张可谓不可思议之极:刑徒原本便是最仇恨官府的洪水勐兽,而奴隶子弟则也是素来最受官府遏制的人口,一旦两者联合成军,谁能保得不出战场倒戈的大事?李斯等重臣沉吟不能决断之际,章邯康慨激昂地拍桉说:“刑徒,人也!奴产子,人也!只要赦免刑徒之罪,除却人奴产子隶籍,以大秦军功法同等激赏之,使其杀敌立功光大门庭,何人不为也?丞相何疑之有哉!”
时势十万火急,李斯两冯三位重臣半信半疑地赞同了,胡亥赵高也迫不得已地首肯了。谁也没有料到的是,一个月后,这支刑徒军一开上战场,竟然立即显示出挥洒亡命者本色的巨大战力,非但一战击溃了周文数十万大军,且径出山东横扫乱军所向披靡。
自此,人们看到了老将章邯在危难之时独特的将兵才能,一时将章邯视为帝国栋梁了……对如此一个章邯,王离没有理由不敬重,也没有理由不认真思虑其提出的“以快制慢”方略。
然则,这位尚未在大政风浪与严酷战场反复磨砺的年青统帅,也确实有着难以权衡的诸多制约。一则,目下匈奴新单于冒顿的举兵复仇之心大为昭彰,若救援大军卷入平乱,匈奴飞骑趁机南下而致阴山失守,王离的罪责便无可饶恕了。二则,九原大军素来不为任何中原战事所动,始皇帝在灭六国大战的最艰难时期,也没有调九原大军南下。蒙恬一生将才,死死守定九原而无灭国之功。凡此等等,皆见九原大军之特异。此时,章邯军平乱正在势如破竹之际,果真需要九原大军南下么?三则,王离秉性远非其父王贲那般天赋明锐果决,对大局能立判轻重,用兵敢铤而走险。王离思虑权衡的轴心,一面确实觉得章邯说得有理,一面又为匈奴军情与九原大军之传统所困扰,实在难以断然决策。
“少将军若有难处,老夫亦能体察也!”章邯长长一叹。
“敢问前辈,九原军南下,大体须兵力几多?”王离目光闪烁着。
“步骑各半,十万足矣!”
“十万?河北赵军号称数十万众也……”
“就张耳陈余两个贵公子,百万之众也没用!”章邯轻蔑地笑了。
www.bq46.cc。m.bq46.cc
本文网址:http://www.hxqgjx.com/xs/2/2985/215673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hxqgjx.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