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七
推荐阅读:反派:开局喂萝莉女主吃进口糖、人族镇守使、仙子,请听我解释、宿命之环、天人图谱、临安不夜侯、高武纪元、华娱之流量之战、南锦锦作品、人道大圣、
杨太后初到陈家时,陈氏待她还亲昵过一阵。
毕竟那时都是才几岁的小姑娘,心思浅,听说是父亲旧友家的孩子,家中生变,被领了回来,只想是多了个玩伴,并不作他想。
然而陈家的妻妾明争暗斗得厉害,杨氏初来乍到哪里知道深浅,同两个庶出的女孩儿说了两回话,便被正房夫人记在了心里。
更不要说陈家男主人陈纵原本就是知道杨家小儿子是个读书种子,如今帮衬一二,结个善缘,来日或许就多一股助力,故而将杨氏这女孩儿只视作添头,可有可无的罢了。夫妻俩待杨氏虽不至虐待,但也不曾放在心上,陈氏暗暗觉察出双亲的态度,不禁也渐渐地同杨氏疏远了。
后来得知父母有心将自己许给杨家儿郎,陈氏更是满心里不情愿,愈发厌恶起姓杨的两个乞儿,就连杨氏代她参选,被送入宫中待年,也未令她这份抵触之心稍减。
直到杨氏未承宠便被老皇爷看中,后来又得封妃位,恩及陈家。
这是陈氏第二次进宫。
一切都和第一次不同了。陈氏心想。
她第一次见“杨淑妃”,是在规制命名都与别不同的鹿鸣宫,因得知老皇爷原本打算赐爵给父亲陈纵,却被杨氏阻拦,改封了杨家独子,陈氏与她闹得不欢而散,竟不管什么君臣尊卑,拂袖而去。
第二次,陈氏不比年少时恣睢无知。她已明白不管当初的杨淑妃是记恨也好,扬威也罢,她身为沐恩伯夫人,自是比沐恩伯之女要风光。她更明白,不管今日的杨太后如何待她,她的目的都是为陈家求情。
宫人引着她进了天和宫。
因为先帝大丧,宫中有近三载不曾兴过土木,天和宫正殿看起来略显陈旧,却并未因此失去肃穆典雅气象,两旁青松葱郁,玉兰素净,端的是一派幽静庄严。
陈氏眼观鼻鼻观心地拾阶而上,钗环玉佩不见一丝摆动,进了殿中,杨太后还未露面,她也不敢失礼,面对空位行了大礼,而后才站起身,于侧旁立定。
她心中并不焦躁,毕竟,相比专宠一时,成为太后方是真正站在了不败之地,杨氏既有今日造化,那么对于自己将要面对的局面,她早有足够的准备。
而真正等待的时间比她预计得要短些。
杨太后由两位嬷嬷扶着,徐徐步出,于主位落座。
陈氏便再度上前,将全套大礼又一丝不苟地行了一遍,等候杨太后叫起。
杨太后无意刁难她,轻轻一抬手,又令赐座。
陈氏一瞬意外之余,不免涌上些微唏嘘。面色不动地谢过恩坐下,她抬起头,用短暂而柔和的注视将杨太后端详了一通,微微含笑道:“许久不曾来向您问安,家中都挂念得很,想来一切都好么?”
“未亡之人,有什么好与不好?”杨太后扫向陈氏的目光不算多么冰冷,却仍足够令她绷起十二分精神,“沐恩伯近来忙什么呢?”
说到自家弟弟都只以爵位称呼,陈氏闻声忙站起身来,恭顺道:“伯爷每常在家读书习字,因为畏热,近来鲜少出门。”
“那怎么不带两副来,让我也好看看。”杨太后似嗔非嗔,陈氏一时拿不准她究竟是否别有深意,只得含了一分隐约的酸意,笑道:“伯爷的墨宝,妾身难得有幸一观呢,红袖添香么,总是年轻的美人儿们做起来才合宜。”
说完这话,陈氏没能从杨太后脸上找到她预料之中的反应,不管是回护自己兄弟,怪她忌妒,还是站在同为女子的立场上,一起太息一回。
那是一种陈氏说不明白的神情,既似释然,又似怅惘——她皆不知从何而起。
所幸,杨太后很快收起了这样的情态,又道:“妙仪、妙柔两位姐姐近来如何?”
听她提及两位庶出妹妹,陈氏的脸色仍有一瞬的不自然,但比起从前,她的掩饰工夫无疑进益太多,转瞬便将笑容重新扬起:“听说二妹夫放了外任,二妹想是也跟去了。三妹么,前些日才又生了个姑娘,母亲还张罗人送了礼去呢。”
杨太后不禁轻嗤,听闻如今种种,念及当日种种,忽然觉得再要耿耿于怀,也无甚意趣,便将手中茶盏一合,搁在身旁几上,道:“多谢你殷勤来看我,日头也渐高了,就不虚留你。”又吩咐:“付嬷嬷,取一串香花珠链来,赠予夫人,另外一套文房四宝,请夫人代我捎与沐恩伯。”
香花珠链原是昔日六王府的旧例,用沉、檀、速等香木雕磨成镂空图案的圆珠,间以齐整干花,佩在胸前,不过是夏日驱虫宁神的应季之物,算不得贵重——即便如今宫中选料尽是上好的整块香木,有悖于从前六王妃偶然兴起、仅用零星碎料的原意,这些损耗,于四海而言,也不足九牛一毛。
文房四宝也是这般,虽精美,但也不至价值连城。内宫女眷们,能赏赐娘家人的,无非就是此类小物,难道真如话本上所言,出了一个娘娘,皇爷的金山银山都可往自家搬了?
便真有,那也是昏君奸妃,岂有传为美谈的理?
陈氏闻言,忙行礼谢恩,只是正事未成,哪肯告退,便以退为进,再拜道:“宫墙相隔,骨肉亲眷难常相见,万望娘娘保重凤体,常日喜乐,家中父母并伯爷与妾身夙夜牵挂之心,方能稍安。”
杨太后竟笑了一声,唤道:“妙华姐姐…”未待陈氏露出动容之状,又愀然变色:“这一番好话,莫说是在我刚进陈家门时,便是当日我代你报选入宫,若能得这等真心相待,怕也要满心惶恐、感恩涕零呢!”
她召来候命多时的席嬷嬷:“你不提令尊令堂也就罢了,我只当你同旁的诰命一样,还要念着姑嫂之情更亲近些。既要提,便别怨我冷心无情,翻脸不认!”
陈氏原以为她已成了太后,此生再无不足之事,作也多少要作两分宽和之态来,谁想依旧是如此呢?
既已说破,陈氏也不佯装无事了,慨然道:“当初家中不比今日富裕,或有怠慢娘娘与伯爷之处,妾身先代家父母赔罪。可求娘娘细想,娘娘与伯爷既为故友之后,父母怜惜疼爱还恐不足,难道竟有嫌隙心么?倘真如此,妾身也不能有幸嫁与伯爷了。陈家不幸,家风未肃,偶或有奸人进谗,烦扰圣心,请娘娘勿以为念。”
她说到此处,不禁落下泪来,又顺势俯身跪拜,极尽谦恭:“寒门草芥,德浅福薄,侥幸有今日荣光,全赖娘娘天泽荫庇。家父母并妾身,无不感念娘娘洪恩,一刻也未敢忘怀,概因从前有栖凤之幸,未能入朝出仕,在外为天子效力,在内为娘娘尽忠,唯有谨小慎微,恪守本分……”
“好一个恪守本分!”杨太后终究冷笑连连:“夫人的辞令才情,尚在沐恩伯之上呢——只是若陈家真如夫人所言那般,‘恪守本分’,夫人今日,又究竟为何而来?”
陈氏还要开口,被她略一抬手止住了:“你要说的话,我全都知道。”
席嬷嬷得了杨太后示意,方才走上前,语调平缓地将方内侍所知一一道来:某年月日,陈家强买某家良田若干亩,低于市价几何,类似之事总计竟有近二十桩,凡涉细微之处,无不详尽。
“夫人,”待席嬷嬷说完,杨太后问陈氏,“嬷嬷所言,可有不实之处?”
陈氏能撑到此处,已是勉力而为,衣衫汗透,只得强撑着仪态,答道:“回娘娘,句句属实,妾身不敢抵赖。”
杨太后神色冷淡地看了她一会儿,方才缓缓道:“历朝历代,皇亲权臣占田圈地都是国民大患,新皇有心扼止此等歪风邪气,陈家便该谨遵圣意,将强占的田地都还回去,好生安抚补偿百姓佃户。知罪能改,想来圣上总会从轻发落。”
陈氏心念一动,连忙道:“陈家怎敢忝称皇亲?皆因父亲为人疏旷,庶务上少有留心,难免有一二佃户白衣前来自请依附,时常以土地出息相赠,长此以往,保不齐有宵小之徒,借陈家名义为非作歹,望娘娘明察。”
杨太后便道:“我明不明察有何用?如何断案,自有国法,如何裁决,自有圣意。”
陈氏不意她仍旧不肯松口,才要继续回忆旧日情谊,就听杨太后又问:“除席嬷嬷所说以外,还有别的么?”
“别的?”陈氏拿不准她的意图,思忖片刻,道:“实在没有别的了。娘娘…”
杨太后皱起眉头:“譬如,八王?”
“瑞王殿下?”陈氏一听,竟臊红了脸,环视左右,见杨太后无意摈退宫人,只好硬着头皮道:“娘娘,当初曾姨娘为二妹的终身大计,确实闹过些不成体统的事儿,可如今,二妹既已嫁作他人妇,家里总不至于还存着攀龙附凤的妄念。”
杨太后心中略惊:她倒不知昔年陈家还有此等举动。再一想,彼时自己一介孤女,乍然得了老皇爷纵容娇惯,有求必应,到底是忍不住,有心彰显于人前。既有人送来洋狗儿解闷,又不是什么奇珍异宝,连皇爷都点头允准,收也就收了,哪管什么八王不八王呢?
而今看来,不但是她,便是皇爷这作父皇的,都将瑞王殿下错认成了寻常纨绔。
她抬眸,将陈氏的神色举止都深深审视一通:“你敢以陈家老少的性命和你沐恩伯夫人的尊荣起誓么,陈家除占人田地以外,再无伤天害理之举?”
陈氏暗震,咬咬牙,迟疑片刻,道:“娘娘,妾身深宅妇人,又是嫁出之女,对娘家之事,实在无法不分巨靡,皆了若指掌。但求娘娘,念在当年同食同住的微薄情分,顾怜妾身娘家一二。”
杨太后不为所动:“我虽为太后,又如何能左右朝政?若为财帛来求我,我倒很帮得上,若为这个,着实爱莫能助了。”
她扬扬手:“付嬷嬷,东西还没有备好么?”
付嬷嬷捧着推光漆盒,上前蹲一蹲礼:“回娘娘,早已备妥了。”
陈氏见她这样薄情寡恩,便知凭己之力,于此地已然无计可施,只得接过赏赐,谢恩告辞。
“娘娘,”付嬷嬷送客返来,又将抱着偷炭郎往这殿里来的卜儿赶下去了,这才问杨太后,“您看伯夫人她,究竟是真不知,还是…”
杨太后笑起来:“真不知还是假不知都不打紧——我虽不愿见到陈家兴盛荣耀,也不至于叫他们家业凋零,岂不显得是我命中犯煞,带累了他们似的?”
“娘娘这是说哪里的话!”付嬷嬷赶紧阻拦,席嬷嬷倒不比她慌忙,笑道:“陈家莫说往时今日,连着将来,全仰仗娘娘这颗福星呢。”
杨太后神色不快:“若不是八王自己生事又来寻旁人顶罪,只为圈地这一桩,我理会它呢!就该罚狠些,叫这些仗势欺人的贵人们,也尝尝被夺了田地、撵出家门是什么滋味!”
付嬷嬷垂着眼,道:“如今御前近侍,都是皇爷从王府便使唤的旧心腹,圣意如何,只怕就连方内侍,也得等到拟旨抄出的时候才知晓呢。”
杨太后不免自嘲道:“从前别说我不屑,就是余才人,也干不来这等窥探圣意的事儿,如今倒越活越回去了。”
“娘娘千万别这么想。”席嬷嬷素知她是个嘴硬心软的性子,又不肯和光同尘,待人待己都过于苛刻,未免时有自苦。
“您做这样的事儿,并不是为自己牟利,而是为报陈家养育之恩,虽然手段…不算光彩,但也不必心中有愧……”
“陈家于我有何大恩?”杨太后立即反问道:“不过是蒙他们家施舍,我当年不至于饿死罢了。借着将此事了结,就可把恩恩怨怨都一笔勾销,往后老死也不必再往来。”
付嬷嬷听到这儿,不禁抿嘴忍笑——怪道席姐姐怎么比她说话还直愣愣呢,原来是为这个,也忒可恶。两个老姊妹暗暗对视一眼,都是又好笑,又心酸。
“走罢,”杨太后摇摇站起身,理一理衣裾,“随我挟恩图报去罢。”
。
www.bq46.cc。m.bq46.cc
毕竟那时都是才几岁的小姑娘,心思浅,听说是父亲旧友家的孩子,家中生变,被领了回来,只想是多了个玩伴,并不作他想。
然而陈家的妻妾明争暗斗得厉害,杨氏初来乍到哪里知道深浅,同两个庶出的女孩儿说了两回话,便被正房夫人记在了心里。
更不要说陈家男主人陈纵原本就是知道杨家小儿子是个读书种子,如今帮衬一二,结个善缘,来日或许就多一股助力,故而将杨氏这女孩儿只视作添头,可有可无的罢了。夫妻俩待杨氏虽不至虐待,但也不曾放在心上,陈氏暗暗觉察出双亲的态度,不禁也渐渐地同杨氏疏远了。
后来得知父母有心将自己许给杨家儿郎,陈氏更是满心里不情愿,愈发厌恶起姓杨的两个乞儿,就连杨氏代她参选,被送入宫中待年,也未令她这份抵触之心稍减。
直到杨氏未承宠便被老皇爷看中,后来又得封妃位,恩及陈家。
这是陈氏第二次进宫。
一切都和第一次不同了。陈氏心想。
她第一次见“杨淑妃”,是在规制命名都与别不同的鹿鸣宫,因得知老皇爷原本打算赐爵给父亲陈纵,却被杨氏阻拦,改封了杨家独子,陈氏与她闹得不欢而散,竟不管什么君臣尊卑,拂袖而去。
第二次,陈氏不比年少时恣睢无知。她已明白不管当初的杨淑妃是记恨也好,扬威也罢,她身为沐恩伯夫人,自是比沐恩伯之女要风光。她更明白,不管今日的杨太后如何待她,她的目的都是为陈家求情。
宫人引着她进了天和宫。
因为先帝大丧,宫中有近三载不曾兴过土木,天和宫正殿看起来略显陈旧,却并未因此失去肃穆典雅气象,两旁青松葱郁,玉兰素净,端的是一派幽静庄严。
陈氏眼观鼻鼻观心地拾阶而上,钗环玉佩不见一丝摆动,进了殿中,杨太后还未露面,她也不敢失礼,面对空位行了大礼,而后才站起身,于侧旁立定。
她心中并不焦躁,毕竟,相比专宠一时,成为太后方是真正站在了不败之地,杨氏既有今日造化,那么对于自己将要面对的局面,她早有足够的准备。
而真正等待的时间比她预计得要短些。
杨太后由两位嬷嬷扶着,徐徐步出,于主位落座。
陈氏便再度上前,将全套大礼又一丝不苟地行了一遍,等候杨太后叫起。
杨太后无意刁难她,轻轻一抬手,又令赐座。
陈氏一瞬意外之余,不免涌上些微唏嘘。面色不动地谢过恩坐下,她抬起头,用短暂而柔和的注视将杨太后端详了一通,微微含笑道:“许久不曾来向您问安,家中都挂念得很,想来一切都好么?”
“未亡之人,有什么好与不好?”杨太后扫向陈氏的目光不算多么冰冷,却仍足够令她绷起十二分精神,“沐恩伯近来忙什么呢?”
说到自家弟弟都只以爵位称呼,陈氏闻声忙站起身来,恭顺道:“伯爷每常在家读书习字,因为畏热,近来鲜少出门。”
“那怎么不带两副来,让我也好看看。”杨太后似嗔非嗔,陈氏一时拿不准她究竟是否别有深意,只得含了一分隐约的酸意,笑道:“伯爷的墨宝,妾身难得有幸一观呢,红袖添香么,总是年轻的美人儿们做起来才合宜。”
说完这话,陈氏没能从杨太后脸上找到她预料之中的反应,不管是回护自己兄弟,怪她忌妒,还是站在同为女子的立场上,一起太息一回。
那是一种陈氏说不明白的神情,既似释然,又似怅惘——她皆不知从何而起。
所幸,杨太后很快收起了这样的情态,又道:“妙仪、妙柔两位姐姐近来如何?”
听她提及两位庶出妹妹,陈氏的脸色仍有一瞬的不自然,但比起从前,她的掩饰工夫无疑进益太多,转瞬便将笑容重新扬起:“听说二妹夫放了外任,二妹想是也跟去了。三妹么,前些日才又生了个姑娘,母亲还张罗人送了礼去呢。”
杨太后不禁轻嗤,听闻如今种种,念及当日种种,忽然觉得再要耿耿于怀,也无甚意趣,便将手中茶盏一合,搁在身旁几上,道:“多谢你殷勤来看我,日头也渐高了,就不虚留你。”又吩咐:“付嬷嬷,取一串香花珠链来,赠予夫人,另外一套文房四宝,请夫人代我捎与沐恩伯。”
香花珠链原是昔日六王府的旧例,用沉、檀、速等香木雕磨成镂空图案的圆珠,间以齐整干花,佩在胸前,不过是夏日驱虫宁神的应季之物,算不得贵重——即便如今宫中选料尽是上好的整块香木,有悖于从前六王妃偶然兴起、仅用零星碎料的原意,这些损耗,于四海而言,也不足九牛一毛。
文房四宝也是这般,虽精美,但也不至价值连城。内宫女眷们,能赏赐娘家人的,无非就是此类小物,难道真如话本上所言,出了一个娘娘,皇爷的金山银山都可往自家搬了?
便真有,那也是昏君奸妃,岂有传为美谈的理?
陈氏闻言,忙行礼谢恩,只是正事未成,哪肯告退,便以退为进,再拜道:“宫墙相隔,骨肉亲眷难常相见,万望娘娘保重凤体,常日喜乐,家中父母并伯爷与妾身夙夜牵挂之心,方能稍安。”
杨太后竟笑了一声,唤道:“妙华姐姐…”未待陈氏露出动容之状,又愀然变色:“这一番好话,莫说是在我刚进陈家门时,便是当日我代你报选入宫,若能得这等真心相待,怕也要满心惶恐、感恩涕零呢!”
她召来候命多时的席嬷嬷:“你不提令尊令堂也就罢了,我只当你同旁的诰命一样,还要念着姑嫂之情更亲近些。既要提,便别怨我冷心无情,翻脸不认!”
陈氏原以为她已成了太后,此生再无不足之事,作也多少要作两分宽和之态来,谁想依旧是如此呢?
既已说破,陈氏也不佯装无事了,慨然道:“当初家中不比今日富裕,或有怠慢娘娘与伯爷之处,妾身先代家父母赔罪。可求娘娘细想,娘娘与伯爷既为故友之后,父母怜惜疼爱还恐不足,难道竟有嫌隙心么?倘真如此,妾身也不能有幸嫁与伯爷了。陈家不幸,家风未肃,偶或有奸人进谗,烦扰圣心,请娘娘勿以为念。”
她说到此处,不禁落下泪来,又顺势俯身跪拜,极尽谦恭:“寒门草芥,德浅福薄,侥幸有今日荣光,全赖娘娘天泽荫庇。家父母并妾身,无不感念娘娘洪恩,一刻也未敢忘怀,概因从前有栖凤之幸,未能入朝出仕,在外为天子效力,在内为娘娘尽忠,唯有谨小慎微,恪守本分……”
“好一个恪守本分!”杨太后终究冷笑连连:“夫人的辞令才情,尚在沐恩伯之上呢——只是若陈家真如夫人所言那般,‘恪守本分’,夫人今日,又究竟为何而来?”
陈氏还要开口,被她略一抬手止住了:“你要说的话,我全都知道。”
席嬷嬷得了杨太后示意,方才走上前,语调平缓地将方内侍所知一一道来:某年月日,陈家强买某家良田若干亩,低于市价几何,类似之事总计竟有近二十桩,凡涉细微之处,无不详尽。
“夫人,”待席嬷嬷说完,杨太后问陈氏,“嬷嬷所言,可有不实之处?”
陈氏能撑到此处,已是勉力而为,衣衫汗透,只得强撑着仪态,答道:“回娘娘,句句属实,妾身不敢抵赖。”
杨太后神色冷淡地看了她一会儿,方才缓缓道:“历朝历代,皇亲权臣占田圈地都是国民大患,新皇有心扼止此等歪风邪气,陈家便该谨遵圣意,将强占的田地都还回去,好生安抚补偿百姓佃户。知罪能改,想来圣上总会从轻发落。”
陈氏心念一动,连忙道:“陈家怎敢忝称皇亲?皆因父亲为人疏旷,庶务上少有留心,难免有一二佃户白衣前来自请依附,时常以土地出息相赠,长此以往,保不齐有宵小之徒,借陈家名义为非作歹,望娘娘明察。”
杨太后便道:“我明不明察有何用?如何断案,自有国法,如何裁决,自有圣意。”
陈氏不意她仍旧不肯松口,才要继续回忆旧日情谊,就听杨太后又问:“除席嬷嬷所说以外,还有别的么?”
“别的?”陈氏拿不准她的意图,思忖片刻,道:“实在没有别的了。娘娘…”
杨太后皱起眉头:“譬如,八王?”
“瑞王殿下?”陈氏一听,竟臊红了脸,环视左右,见杨太后无意摈退宫人,只好硬着头皮道:“娘娘,当初曾姨娘为二妹的终身大计,确实闹过些不成体统的事儿,可如今,二妹既已嫁作他人妇,家里总不至于还存着攀龙附凤的妄念。”
杨太后心中略惊:她倒不知昔年陈家还有此等举动。再一想,彼时自己一介孤女,乍然得了老皇爷纵容娇惯,有求必应,到底是忍不住,有心彰显于人前。既有人送来洋狗儿解闷,又不是什么奇珍异宝,连皇爷都点头允准,收也就收了,哪管什么八王不八王呢?
而今看来,不但是她,便是皇爷这作父皇的,都将瑞王殿下错认成了寻常纨绔。
她抬眸,将陈氏的神色举止都深深审视一通:“你敢以陈家老少的性命和你沐恩伯夫人的尊荣起誓么,陈家除占人田地以外,再无伤天害理之举?”
陈氏暗震,咬咬牙,迟疑片刻,道:“娘娘,妾身深宅妇人,又是嫁出之女,对娘家之事,实在无法不分巨靡,皆了若指掌。但求娘娘,念在当年同食同住的微薄情分,顾怜妾身娘家一二。”
杨太后不为所动:“我虽为太后,又如何能左右朝政?若为财帛来求我,我倒很帮得上,若为这个,着实爱莫能助了。”
她扬扬手:“付嬷嬷,东西还没有备好么?”
付嬷嬷捧着推光漆盒,上前蹲一蹲礼:“回娘娘,早已备妥了。”
陈氏见她这样薄情寡恩,便知凭己之力,于此地已然无计可施,只得接过赏赐,谢恩告辞。
“娘娘,”付嬷嬷送客返来,又将抱着偷炭郎往这殿里来的卜儿赶下去了,这才问杨太后,“您看伯夫人她,究竟是真不知,还是…”
杨太后笑起来:“真不知还是假不知都不打紧——我虽不愿见到陈家兴盛荣耀,也不至于叫他们家业凋零,岂不显得是我命中犯煞,带累了他们似的?”
“娘娘这是说哪里的话!”付嬷嬷赶紧阻拦,席嬷嬷倒不比她慌忙,笑道:“陈家莫说往时今日,连着将来,全仰仗娘娘这颗福星呢。”
杨太后神色不快:“若不是八王自己生事又来寻旁人顶罪,只为圈地这一桩,我理会它呢!就该罚狠些,叫这些仗势欺人的贵人们,也尝尝被夺了田地、撵出家门是什么滋味!”
付嬷嬷垂着眼,道:“如今御前近侍,都是皇爷从王府便使唤的旧心腹,圣意如何,只怕就连方内侍,也得等到拟旨抄出的时候才知晓呢。”
杨太后不免自嘲道:“从前别说我不屑,就是余才人,也干不来这等窥探圣意的事儿,如今倒越活越回去了。”
“娘娘千万别这么想。”席嬷嬷素知她是个嘴硬心软的性子,又不肯和光同尘,待人待己都过于苛刻,未免时有自苦。
“您做这样的事儿,并不是为自己牟利,而是为报陈家养育之恩,虽然手段…不算光彩,但也不必心中有愧……”
“陈家于我有何大恩?”杨太后立即反问道:“不过是蒙他们家施舍,我当年不至于饿死罢了。借着将此事了结,就可把恩恩怨怨都一笔勾销,往后老死也不必再往来。”
付嬷嬷听到这儿,不禁抿嘴忍笑——怪道席姐姐怎么比她说话还直愣愣呢,原来是为这个,也忒可恶。两个老姊妹暗暗对视一眼,都是又好笑,又心酸。
“走罢,”杨太后摇摇站起身,理一理衣裾,“随我挟恩图报去罢。”
。
www.bq46.cc。m.bq46.cc
本文网址:http://www.hxqgjx.com/xs/3/3552/255113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hxqgjx.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