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出现的人物

推荐阅读:豪门未婚夫有了读心术生子当如孙仲谋乔梁叶心仪赤心巡天叶辰陈一诺极道天魔大奉打更人九天斩神诀猎魔手记宿主被guan满的日常

    刘尚清(1868—1947),字海泉。1868年(清同治七年),生于辽宁省铁岭县镇西堡乡果子园村一个农家。兄弟三人,刘尚清居长。其弟皆务农,独刘尚清读书走仕途路。

    刘尚清幼入私塾启蒙,稍长诵读四书五经。刘勤奋好学,年20已博学多闻,学识优异居全县数十名附生(秀才)之首。1911年3月,赵尔巽再次出关赴任东三省总督。督署设度支等七局,选用地方贤能充任干部,刘尚清入选度支局任职。年内升迁科长,并入奉天法政学堂甲班深造。1913年,任奉天财政司科长。1914年春,刘尚清于法政学堂学成毕业,被派赴东三省官银号工作,不久升任总办。

    1916年4月,张作霖驱逐段芝贵,受封为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代巡按使,执掌奉天军政人权。就任之初,张作霖委王树翰为财政厅长,刘尚清继续留任东三省官银号总办。当时东三省金融紊乱,纸币复杂,特别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奉天小洋票酿成挤兑形势。张作霖一面指示印发纸币,一面没收私帖,但收效不大,到10月奉天小洋票挤兑日益严重。张作霖为稳定金融物价,巩固其统治地位,将勾结日人进行挤兑活动的兴业银行副经理刘鸣岐,“瑞桓昌”金店执事黄献廷等5人,在大西边门处决,以示镇压。枪毙5人,只是一度平息挤兑之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事隔不久,挤兑风潮又刮了起来。

    1917年11月,东三省官银号总办刘尚清,决定以小洋为基础,规定十二角作大洋一元,名之曰“一二大洋汇兑券”。其具体办法是储置现银于上海,以为汇本,另发新券,每元折合现银七角二分,任凭商民在上海购货,就地划拨现银,但不得在奉天索兑。官银号的小洋票,不准在奉天市面通用,因而这种汇兑券,也就代替了小洋票,在东北三省境内通用。至于奉天兴业银行发行的小洋票,则改称债券,一年付利息两次,仍旧流通于市面,不汇兑也不兑现。“一二大洋汇兑券”,于1917年计划呈准,到1918年7月始发行,它对平抑奉票挤兑风潮、缓和金融危机,起到很大作用。刘尚清因此深得张作霖的信任。

    1918年11月,刘尚清以奉票25万元在奉天大北关开办纯益缫丝公司,生产花素绸和纯丝。1919年6月,孙烈臣被北洋政府任命为黑龙江省督军兼省长。9月24日,刘尚清被张作霖派往黑龙江省署理财政厅长。1920年,兼鹤岗煤矿公司总办。6月5日,任黑龙江省财政厅长兼任吉林永济官银号总办。1921年5月免去黑龙江省财政厅长职。

    张作霖随着政治权势延伸到东三省全境,愈感到财政金融混乱造成的危害,为进一步巩固其统治,扩大地盘,决定改变原有钱法各自为政的局面,设立一联合金融机构,使金融灵活变通。1922年1月,筹建东三省银行,行址设在哈尔滨。11月,委任刘尚清兼该行总办。1924年7月,为统一东三省币制,东三省官银号将东三省银行、兴业银行合并,增资奉大洋2000万元。刘尚清复出任东三省官银号总办。1925年,刘尚清任奉天商埠局局长。9月,兼任中东路督办。

    张作霖穷兵黩武,军费无定数,更不受预算限制。刘尚清当政省长以后,月军费约需现洋750万元,年军费需现洋9000万元。为渡过财政危机,1928年3月7日,刘尚清下令增加地亩税,上等地每亩由现洋元增至元;中等地每亩由1元增至元;下等地每亩由元增至元。刘尚清感到军费必须有定数,并纳入财政预算,方可求得财政根本解决,现有军费数目过大必须削减。3月中旬,刘尚清偕官银号总办彭贤赴北京谒见张作霖,力陈应裁减军费,并将其纳入政府预算;还张罗借款3000万元为目前金融之急救。张作霖对刘尚清此举非常不满。为此刘尚清在北京守候46天。经过激烈争执,张作霖始压到每年现大洋5000万元。

    1928年6月4日“皇姑屯事件”发生后,省长刘尚清、参议长藏式毅,商议决定派奉天兵工厂几个俄国籍工程师会同地方军政官员,前往出事地点进行调查。同时由刘尚清、藏式毅等做主一面佯称张作霖受轻伤,严密封锁消息,密不发丧;一面急促张学良返奉。尽管日本驻奉天总领事、町野顾问千方百计以探病为由,要亲视张作霖的伤势以探明虚实。刘尚清仍固示镇静,回答:“大帅精神很好,饮食喝牛奶。”日本的松井、本庄繁、荒木等人也频频前来探视,刘尚清也都如此回答。6月9日,刘尚清在省署宴请日本要人,他在宴会上发表演说:“愿中日两国继续‘亲善’,勿因无根之言,致生疑虑。”以此来稳住日本人。同月,刘尚清致电南京政府,表示愿改悬青天白日旗,服从国民政府,望勿对东三省用兵,在电文中申明大义,避免此时发生兄弟阋于墙之不快事情,让日本人得利。刘尚清等人还导演一幕病榻乔装的悲喜剧,瞒过日本人的耳目,使日本关东军一直弄不清事情真相,不敢轻举妄动。

    1928年6月18日,张学良返抵奉天,18日奉天宣布张作霖死耗。20日,张学良通电就任奉天督办,刘尚清辞去省长职。7月4日,张学良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7月19日成立东北临时保安委员会,公推张学良为委员长,刘尚清为委员。东北保安委员会任命张学良为东北大学校长,刘尚清辞去东北大学校长职。

    张学良主政东北后,决心息兵罢战,集中全力建设东北。对各方面进行整顿。在整顿军事的同时,积极进行理政建政工作。为加强统一领导,东北保安委员会于1929年1月9日改为东北政务委员会,刘尚清被聘为委员。

    1928年12月29日,东北改旗易帜,刘尚清代表东北方面进入南京国民政府任委员。1930年12月,刘尚清就任南京国民党政府内政部长,是各部部长中唯一的东北人。1933年5月,刘尚清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军分会委员。

    1937年“二二事件”后,东北军分裂,蒋介石将刘尚清从西北调往江苏、安徽。4月28日,刘尚清为安徽省主席,以便妥善安置东北流亡关内人员以及东北军政人员的家属。11月,刘尚清辞职。1941年12月,刘尚清任国民政府监察院副院长职,同时免兼国民政府委员。抗战末期,刘尚清患喉癌,由其子刘致祥陪伴赴美国就医。1947年2月20日,刘尚清在美国病逝,终年78岁。

    袁金铠(1869—1946),字洁珊。1869年,生于辽阳县山岳铺。19岁中秀才。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地方盗匪横行,各地纷纷组织保甲,办理团练。袁金铠以妻兄苏会忱之力得任北路保甲局总办,后任团练团董。1904年,出任辽阳警务提调。后结交赵尔巽,受赵尔巽关爱,认作门生。赵尔巽任东三省总督时,袁金铠入督幕,参与政事。在赵尔巽的支持下,袁金铠任咨议局副议长。

    武昌起义发生后,袁金铠向赵尔巽进策,赵尔巽采纳之。当袁金铠得知张榕等密谋驱逐赵尔巽,宣布独立的消息时,马上建议赵尔巽电召张作霖带队来奉天护驾,并迅速成立东三省保安会。此举促成赵尔巽继续控制东三省的局面,袁金铠由此受清廷赏四品京堂,襄办关外练兵事宜。

    1914年赵尔巽任清史馆馆长时,袁金铠赴京任清史馆编纂。后经赵尔巽推荐,任约法会议议员,旋改为参政院参政。1915年,袁金铠在京不得志,遂返奉投靠张作霖,为张作霖出谋划策,设谋逼走段芝贵,深得张作霖信任。张作霖任命袁金铠为军政两署秘书长。张作霖对袁金铠说:“我之有今日,实赖六兄……”。袁金铠任两署秘书长时,过度揽权,引起张作霖不满。袁金铠转而出任哈尔滨东省铁路公司理事会理事长。

    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奉系战败,张作霖被北洋政府免去本兼各职,任命吴俊升为奉天督军,袁金铠为奉天省长。袁金铠深恐张作霖对其怀疑,为避免不测,暂时避居大连。奉系主要将领纷纷拥张自治,张作霖宣布东三省自治,自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特设东三省保安联合会,袁金铠任委员长,再次得到张作霖的重用。1927年,张作霖就任陆海军大元帅时,袁金铠任参议。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被炸死后,袁金铠支持张学良继承父业,统治东北。张学良主政期间,袁金铠任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参议。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袁金铠投靠日本帝国主义成为汉奸,组织辽宁地方维持会任委员长。伪满洲国成立后,袁金铠任尚书府大臣。1943年,袁金铠因病辞官返乡,伪满洲国政府赐以前官礼遇。1945年抗战胜利后,作为国民党政府下令通缉的东北十大汉奸之一,袁金铠被抄家。1946年冬,袁金铠在辽阳死去,终年77岁。

    郑谦(1870—1929),字鸣之,号觉公。1870年,生于江苏溧阳。早年入日本法政大学学习,毕业后曾任宪政筹备处参事,皖北税务局局长。1917年6月,任黑龙江督署秘书长,不久转任黑龙江省政务厅厅长。1921年1月,任国务院陆军部参事。

    1922年6月,郑谦接替谈国桓任东三省保安司令部秘书长。1925年5月,张作霖保荐杨宇霆为江苏督办,郑谦为江苏省长。郑谦与杨宇霆的关系十分密切。8月,郑谦兼任江苏省督办。1926年5月,被任命为颜惠庆内阁内务部总长,因张作霖消极反对颜内阁,郑谦未就职。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被炸身亡,张学良开始主政东北。郑谦被召至奉天,任东北保安司令部秘书长,协助张学良处理军内日常事务。1929年1月10日,张学良秘密地将杨宇霆、常荫槐二人枪杀于“老虎厅”内。翌晨天还未亮,张学良召集张作相、翟文选、王树翰、郑谦等人进大帅府,宣布此事经过。这些人乍闻此事,面面相觑。郑谦因是杨宇霆的亲信,更是惊恐万状。当张学良嘱咐他草拟电报,正式报告南京并昭告东北各县市时,他提起笔只是摇头沉吟,一个字也写不出来。过了片刻,起身要走,警务处长高纪毅正色告知:“现在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都不能离开。”他只得重新坐下,呆然不动,仍写不出一个字。最后由实业厅厅长刘鸣九代替他完成草拟文告的任务。郑谦受此惊吓,一病不起,4月病故于沈阳。当时社会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枪毙杨常,吓死郑谦”。

    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张景惠被委以重任,担当奉军西路总司令。但他行动迟缓,整个战局因西路溃败而败。战争结束后,张景惠寓居北京,直系曹锟贿选为大总统后,新设全国国道局,特任他为督办,张作霖深恨之。1925年冬,张景惠因母病故,不敢奔丧,求张作相、吴俊升说情,张作霖乃准其回籍治丧。张景惠回来先到沈阳,见到张作霖就痛哭流涕、叩头谢罪。张作霖原谅了他,委任其为奉天督军署参议,作为张作霖的代表,奔走于京、津之间。1926年以后,先后任陆军总长、实业总长。1928年6月4日,随张作霖返奉时,被炸成重伤。1928年底,张学良任用他为东省特别区长官。因与张学良意见相悖,“东北易帜”后,到南京任军事参议院院长之职。

    “九一八”事变后,公开投敌,先后任伪参议府议长兼东省特别行政区长官、伪军政部总长、伪满国务总理大臣等职,成为日本帝国主义最忠实走狗。“八一五”抗战胜利后,被苏军逮捕,关押于抚顺战犯管理所。1957年,死于战犯管理所。终年86岁。

    刘哲(1880—1954),字敬舆。1880年,生于吉林永吉。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师范科、北京政法大学堂。历任吉林省议会议员、议长、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参议院议员、奉天法政专门学校校长、大总统府顾问、中东铁路理事、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

    1927年6月,张作霖组织军政府时,刘哲任潘复内阁教育总长兼京师大学堂校长、京大美专部学长。1928年6月“皇姑屯事件”中,因陪张作霖同行被炸成重伤。1928年12月29日,东北易帜后任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参议。1935年,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教育委员会委员长。“西安事变”后,1937年1月,偕同莫德惠、刘尚清、王树翰、王树常等去奉化溪口,探望被幽禁的张学良。

    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参议员及驻会办事处委员、监察院副院长等职。1945年“八一五”抗战胜利后,任长春铁路理事会理事。新中国成立前夕去台湾。1954年,刘哲逝世,享年74岁。

    沈鸿烈(1882—1969),字成章。1882年12月7日,生于湖北天门村。沈鸿烈出身于书香门第。幼年“承庭训,好学敏求”,跟其父读书6年,汉学基础很深。1905年冬,沈鸿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留日海军,在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归国后不久,武昌起义爆发,因沈鸿烈是黎元洪的部下,被黎元洪任命为海军宣慰使,奉命策动长江中的清军舰只起义,喜获成功。随后不久,他即被任命为海军部军机处参谋。1913年,北上调任北京参谋本部上校科长,主持海军作战及海防事宜。1920年春,海军部特颁吉黑江防司令公署编制令,委任王崇文为司令,沈鸿烈为司令公署参谋长。吉黑舰队原直属于北洋政府海军部,后由于经费问题,1922年4月,海军部明令将舰队划归东三省巡阅使公署领辖,从此东北有了海军。沈鸿烈由此成为奉系将领,开始得到张作霖的注目。

    第一次直奉战争,奉系战败。张作霖得知沈鸿烈与黎元洪之间的关系,遂派他进京斡旋,使紧张形势缓解。这之后不久,张作霖看中沈鸿烈的才干。同时,沈鸿烈与张作霖左右的人关系密切,与多位重要人物磕头拜把子,深相结交,尤其与张作霖的总参议杨宇霆关系更是非同一般。沈鸿烈把家眷接到法库居住,试图把自己变成一位东北籍人士,此举更使张作霖对他深信不疑。海军划归东三省后,作为东三省巡阅使的张作霖决定筹建东北海军,于是任命沈鸿烈为镇威上将军公署航警处处长,负责东三省江海防务、水道、渔业、航政等事宜。沈鸿烈成为东北海军的创始人。沈鸿烈作为一个非东北籍的海军军官被如此提升在奉系中是不多见的。沈鸿烈任航警处处长后,设立东三省航警学校,培养自己的海军军官。1923年,东北海防舰队成立,张作霖任命他为中将司令。任职期间,设法吞并渤海舰队,东北海军实力大增。张作霖遂成立联合舰队,自任总司令,沈鸿烈为副总司令,代总司令。

    在郭松龄反奉事件中,沈鸿烈对张作霖忠心耿耿。当奉天吃紧,张作霖的左右纷纷逃遁之际,沈鸿烈不仅未逃,而且还为张作霖多方奔走,并号召海军官兵为张作霖而战。他说:“就是老将下野,也能维持我们十年。”这次事变,他的表现为日后得到张氏父子的重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29年12月“东北易帜”,沈鸿烈支持张学良,力促其成。易帜后,沈鸿烈仍统辖东北海军。他忠实于张学良,反对国民党中央将东北海军划归海军部指挥。

    “九一八”事变后,沈鸿烈任青岛特别市市长兼东北海军司令。后来,东北海军分裂,沈鸿烈引咎辞去海军司令职务。抗战期间,沈鸿烈继韩复榘之后出任山东省省长,制造一系列反共惨案。公然叫嚣“宁匪化,勿赤化”、“宁亡于日,勿亡于共”。1941年冬,调任农林部长,次年兼国家动员会议秘书长。1946年3月出任浙江省主席,1948年调任考试院铨叙部部长。新中国成立前夕,随蒋介石到台湾。1969年3月病逝,终年87岁。

    莫德惠(1883—1968),字柳忱。1883年4月16日,生于新疆其父的军营中。后举家迁入吉林双城(今属黑龙江省)。1904年,在吉林省警察厅西局担任局员。1910年在滨江巡警局任局长。1912年冬,任众议院议员、蒙藏院副总裁。国会解散后,莫德惠受奉天督军张锡銮之邀出任双山县知事并兼理司法。后莫德惠出任吉林官产处处长,兼官银号监理官。1918年年末,徐世昌亲信徐鼐霖任吉林省长,邀请莫德惠加入安福系,并以实业厅长相许,莫婉言拒之。不久调任榆树县知事。1921年春,莫德惠充任滨江县知事,与带兵到此剿匪的张学良相识。

    1925年5月,莫德惠出任农商部次长,代理部务。1926年春,张作霖任命莫德惠为奉天省财政厅长,代理奉天省省长,后与农工总长刘尚清对调,入北平就任。莫德惠主理奉天省时期,对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甚为重视,严令各县在各乡村普设小学。对中学、师范及东北大学也极力扩充,保证经费如数拨给。

    1928年6月,莫德惠随张作霖返奉,被炸伤。在张学良执掌东北政权后,他任东北保安、政务、外交各委员会委员,是张学良亲近的合作者之一。“中东路事件”发生后,他被委派为东三省铁路公司理事长兼督办,以中国方面首席代表身份赴莫斯科参加中苏谈判。谈判取得成效,后因“九一八”事变,协议夭折。

    抗日战争时期,莫德惠任国民参政员、国民参政会主席。1945年任国民大会代表,同年10月任东北宣慰使、东北救济会副会长。1946年任“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8年任国民党政府宪政督导委员会会长。

    1949年,莫德惠去台湾。3月21日,莫德惠任“行政院”政务委员。1954年8月,改任“考试院”院长。1966年5月,转任“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年6月20日,任“总统府资政”。张学良被幽禁期间,莫德惠曾多次探望过张学良。1968年4月17日,莫德惠逝世于台北,终年85岁。

    王家桢(1899—1984),字树人,出生于吉林省双城县(今黑龙江省双城市),祖籍山东省文登县,中华民国外交官。

    王家桢早年自北京大学法学科肄业后前往日本留学,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经济科。回国后曾历任北京政府交通部法律编辑局书记官、广州大元帅府秘书。1927年投靠奉军,担任过北京政府外交部秘书、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外交机要处主任等职,成为张学良的心腹。1928年,蔡智堪曾通过王家桢将田中奏折转交张学良后公开。1929年,张学良支付床次竹二郎50万银元,即由王家桢拿着张良学领款的条子到东三省官银号总办鲁穆庭处取出来。之后,床次的代表赤冢、鹤见打了收款的条子。以后条子即存放在大青楼二楼张学良的卧室保险柜中,“九一八”事变后,为抢劫帅府的日本军人发现。

    1930年,王家桢出任国民政府外交部常务次长,并任特派威海卫接收专员、日本租界收回委员会委员长。1931年起,历任外交部顾问、中国出席国际联盟会议代表、中央政治委员会外交委员会委员、东北行营经济委员会委员等。1935年,出任监察院监察委员。

    www.bq46.cc。m.bq46.cc

本文网址:http://www.hxqgjx.com/xs/3/3716/261665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hxqgjx.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