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页
推荐阅读:叩问仙道、总有仙子对我图谋不轨、大明:嘉靖修仙啦、话筒给你们尽管唱,会唱算我输!、踏星、我在前世命格成圣、星武纪元、1982从香江开始、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剑走偏锋的大明、
百官们面上不显,但是心里都有自己的计较——要知道自从西凉被灭国之后,李安然就很少再外出带兵打仗,她留在天京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朝堂上和皇帝一起处理政务。虽然是皇帝和宁王殿下都没有宣之于口,但是百官们都是人精,揣测君心这事,嘴上说着不敢,私底下却是揣测了一遍又一遍,几乎所有人都默认皇帝想要将储君的位置交给宁王殿下。
但是这一次不太一样,区区一个象雄,居然需要大殿下这样的主帅出征,大殿下这一走带走了十万精锐,几乎都是分散在禁军之中的赤旗旧部,又懂行的武将稍稍分析了一下这支队伍的战斗力——这么说吧,这支精锐若还是当年的那一支,足够把全胜时期的东胡再灭个三四遍。
这种级别的精锐队伍带到河西三州去,只是为了抗击区区一个象雄?这话说出来谁信啊?
原本在河西三州驻防的边防军队就属于在边防军中较为精锐的部队,挡住象雄的攻势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困难,皇上派出这样一支雄师,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正当百官们纷纷猜测皇帝用意的时候,一边的章松寿却在思考别的事情。
他作为皇帝亲自指给三皇子的老师,对于他来说,三皇子栾雀是他的“奇货可居”,加上栾雀和自己很亲近,李安然离开天京,长久留在西域对于他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
——他一开始是这样想的。
但是他没有想到,李安然这一次出征,居然还和皇帝要求带了栾雀。
最离谱的是,皇帝居然还同意了。
要知道,李周王室的宗师虽然尚武,几乎人人都会弓马,但栾雀是个例外,他马术不精也就算了,因为自小身体不好,连弓术、剑术都很少修习,这把人带到西域去,这不是坑弟么?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章松寿担心栾雀跟着长姐去边疆多呆些时日,保不住会更加亲近李安然,这样一来对于他自己来说是不利的。
虽然之前和李安然短暂握手言和,只要自己不再继续试探大殿下的底线,她就依然把自己当做长辈看待,但是章松寿太了解李安然这种性格的人,她嘴里就没有一个字是长久的,只要自己还挡在她压制世家门阀的路上,他迟早是要被李安然扳下去的。
而栾雀,是打破自己和狻猊之间这种微妙平衡的最佳砝码。
他章松寿是忠于李周王室的,只要在那个九五之尊位置上坐着的人,不是狻猊。
百官在多番猜测、思忖之下,最终还是由一些老臣出头上奏,请皇上收回成命,不要令三皇子同大殿下一起前往边关。
用的理由自然是皇帝已经是天命之年,尚且没有立下储君,大殿下又要出征在外,二皇子被废为庶人圈禁府中,三皇子作为最为年长的皇子实在是不应该再同大殿下一样前往边关了。
没想到皇帝这一次并没有听从老臣们的建议,只是将这奏疏压着,不批阅也不回复,只是权当自己没有收到过这份奏疏,另一方面紧锣密鼓的准备着运往边关的粮草。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河西三州虽然并不缺粮饷,但是骤然多了十万人马驻扎,光靠他们本地储备的粮饷必然是不够的。
老臣们见奏疏劝不动皇帝,便纷纷在朝堂之上劝谏,皇帝依然采取之前的应对方式,依然是不理不睬。
大部分的官员见皇帝这种态度,自己也就大了退堂鼓,偏偏有些上了年纪,脾气执拗的老臣,见皇帝不愿意接受他们的进谏,又觉得自己是怀着一片对李周王室,大周江山社稷的忠诚之心,依然坚持上书建言。
直到只剩下了那么几个硬骨头,皇帝才笑嘻嘻的表示:自己派遣栾雀随姐姐一起去边关,为的是多多锻炼栾雀,更何况他只是负责押运粮草,并不需要上前线去打仗——身为皇子,自然应该识战、知战,晓得一场胜仗应该怎么打才是。
这回答,又引起了朝中不少官员的猜测——什么样的皇子,需要知道一场战争打下来需要多少人力,多少物力?
莫非……皇上终于松了口,打算借着三皇子开始制衡大殿下了?
先压下官员们的猜测不提,皇帝现在却陷入了一个和政务完全无关的烦恼之中。
他年纪大了,这些年批阅奏章越发容易眼花,便养成了批阅奏疏之后,便盖着鹿绒毯在贵妃榻上小憩一会的习惯。
自从李安然找他开诚布公,把自己接下来想要长留安西大都护府的打算和他说了一通之后,他就有些魔怔了。
这几日照常批完奏章,喝一碗羊奶羹补补身子,便拉上绒毯窝在美人榻上小憩,只是翻来覆去睡不着,一连几日,整个人都变得有些暴躁。
“不行,眼不见为净。”
“不行,朕得收拾他。”
李昌脑子里循环往复的也就只有这两个想法。
一方面,他是知道李安然的,狻猊儿从小大对于男女之事向来不甚上心,她若说是喜欢那就是真喜欢,皇帝自己也十分欣赏荣枯的胆量和学识,只是作为一个老父亲,他犯了全天下老父亲都会犯的错。
——他向来是觉得自己看上的才是最好的,女儿自己看上的就不行。
而且觉得靠近自己女儿的臭小子,都是别有用心。
另一方面,他又是个冷酷,且精于算计的上位者,知道想要稳定西域这一块对于大周万分重要的土地,这个胡僧的身份、地位又是无比重要的一环。
www.bq46.cc。m.bq46.cc
但是这一次不太一样,区区一个象雄,居然需要大殿下这样的主帅出征,大殿下这一走带走了十万精锐,几乎都是分散在禁军之中的赤旗旧部,又懂行的武将稍稍分析了一下这支队伍的战斗力——这么说吧,这支精锐若还是当年的那一支,足够把全胜时期的东胡再灭个三四遍。
这种级别的精锐队伍带到河西三州去,只是为了抗击区区一个象雄?这话说出来谁信啊?
原本在河西三州驻防的边防军队就属于在边防军中较为精锐的部队,挡住象雄的攻势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困难,皇上派出这样一支雄师,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正当百官们纷纷猜测皇帝用意的时候,一边的章松寿却在思考别的事情。
他作为皇帝亲自指给三皇子的老师,对于他来说,三皇子栾雀是他的“奇货可居”,加上栾雀和自己很亲近,李安然离开天京,长久留在西域对于他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
——他一开始是这样想的。
但是他没有想到,李安然这一次出征,居然还和皇帝要求带了栾雀。
最离谱的是,皇帝居然还同意了。
要知道,李周王室的宗师虽然尚武,几乎人人都会弓马,但栾雀是个例外,他马术不精也就算了,因为自小身体不好,连弓术、剑术都很少修习,这把人带到西域去,这不是坑弟么?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章松寿担心栾雀跟着长姐去边疆多呆些时日,保不住会更加亲近李安然,这样一来对于他自己来说是不利的。
虽然之前和李安然短暂握手言和,只要自己不再继续试探大殿下的底线,她就依然把自己当做长辈看待,但是章松寿太了解李安然这种性格的人,她嘴里就没有一个字是长久的,只要自己还挡在她压制世家门阀的路上,他迟早是要被李安然扳下去的。
而栾雀,是打破自己和狻猊之间这种微妙平衡的最佳砝码。
他章松寿是忠于李周王室的,只要在那个九五之尊位置上坐着的人,不是狻猊。
百官在多番猜测、思忖之下,最终还是由一些老臣出头上奏,请皇上收回成命,不要令三皇子同大殿下一起前往边关。
用的理由自然是皇帝已经是天命之年,尚且没有立下储君,大殿下又要出征在外,二皇子被废为庶人圈禁府中,三皇子作为最为年长的皇子实在是不应该再同大殿下一样前往边关了。
没想到皇帝这一次并没有听从老臣们的建议,只是将这奏疏压着,不批阅也不回复,只是权当自己没有收到过这份奏疏,另一方面紧锣密鼓的准备着运往边关的粮草。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河西三州虽然并不缺粮饷,但是骤然多了十万人马驻扎,光靠他们本地储备的粮饷必然是不够的。
老臣们见奏疏劝不动皇帝,便纷纷在朝堂之上劝谏,皇帝依然采取之前的应对方式,依然是不理不睬。
大部分的官员见皇帝这种态度,自己也就大了退堂鼓,偏偏有些上了年纪,脾气执拗的老臣,见皇帝不愿意接受他们的进谏,又觉得自己是怀着一片对李周王室,大周江山社稷的忠诚之心,依然坚持上书建言。
直到只剩下了那么几个硬骨头,皇帝才笑嘻嘻的表示:自己派遣栾雀随姐姐一起去边关,为的是多多锻炼栾雀,更何况他只是负责押运粮草,并不需要上前线去打仗——身为皇子,自然应该识战、知战,晓得一场胜仗应该怎么打才是。
这回答,又引起了朝中不少官员的猜测——什么样的皇子,需要知道一场战争打下来需要多少人力,多少物力?
莫非……皇上终于松了口,打算借着三皇子开始制衡大殿下了?
先压下官员们的猜测不提,皇帝现在却陷入了一个和政务完全无关的烦恼之中。
他年纪大了,这些年批阅奏章越发容易眼花,便养成了批阅奏疏之后,便盖着鹿绒毯在贵妃榻上小憩一会的习惯。
自从李安然找他开诚布公,把自己接下来想要长留安西大都护府的打算和他说了一通之后,他就有些魔怔了。
这几日照常批完奏章,喝一碗羊奶羹补补身子,便拉上绒毯窝在美人榻上小憩,只是翻来覆去睡不着,一连几日,整个人都变得有些暴躁。
“不行,眼不见为净。”
“不行,朕得收拾他。”
李昌脑子里循环往复的也就只有这两个想法。
一方面,他是知道李安然的,狻猊儿从小大对于男女之事向来不甚上心,她若说是喜欢那就是真喜欢,皇帝自己也十分欣赏荣枯的胆量和学识,只是作为一个老父亲,他犯了全天下老父亲都会犯的错。
——他向来是觉得自己看上的才是最好的,女儿自己看上的就不行。
而且觉得靠近自己女儿的臭小子,都是别有用心。
另一方面,他又是个冷酷,且精于算计的上位者,知道想要稳定西域这一块对于大周万分重要的土地,这个胡僧的身份、地位又是无比重要的一环。
www.bq46.cc。m.bq46.cc
本文网址:http://www.hxqgjx.com/xs/4/4409/289147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hxqgjx.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