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节 军工业
推荐阅读:叩问仙道、总有仙子对我图谋不轨、大明:嘉靖修仙啦、话筒给你们尽管唱,会唱算我输!、踏星、我在前世命格成圣、星武纪元、1982从香江开始、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剑走偏锋的大明、
蒋纬国说道:“根据我父亲的命令,兵工署原本隶属于军政部、资源委员会原本隶属于军事委员会,这两个部门都要独立出来,并且合并为‘军工部’,专门负责国内的资源勘探、研究、开发、建设和发展重工业、扩建军工业等事务,一切都是为抗日战备而服务。俞署长,我父亲打算任命你为军工部部长,全权负责我国的军工事务,原资源委员会主任朱家骅先生担任军工部副部长。说白了,俞署长你负责建厂,朱先生负责开矿。”
俞大维神色肃然:“我明白了,卑职服从委员长的安排,不负所托,为国效力。”
蒋纬国接下来跟俞大维商谈了三个多小时,为中国军工业的发展方向“做出重要指导”。
中国的现代化军工业诞生于清末的洋务运动,延绵数十年进入民国时期,由于国内局势长期动荡混乱,所以并没有发展成一套结构完整的、机制完善的、部门齐全的真正军工体系,其现状堪称七零八落、散乱不堪。总体而言,在“九一八事变”前,中国国内规模比较大的兵工厂共五座,按规模大小依次是:沈阳兵工厂(张作霖所创)、太原兵工厂(阎锡山所创)、汉阳兵工厂(张之洞所创)、巩县兵工厂(袁世凯所创)、金陵兵工厂(李鸿章所创,原址在上海,后迁至南京)。五大兵工厂里,沈阳兵工厂无论是工厂规模还是军械产量都位居第一,并且不只是中国第一,更是亚洲第一,连亚洲头号列强日本的国内都没有这么强大的兵工厂。东北兵工厂在“九一八事变”前夕能够年产大口径火炮150门、炮弹20万发、步枪6万支、子弹亿发、轻重机枪1000多挺,还能制造口径100毫米以上的火炮,甚至能制造口径达到240毫米的重型榴弹炮,并且该厂具备自主研制枪炮的能力,奉军和东北军普遍使用“辽十三年式步枪”就是该厂自己研制出的,该厂还是当时中国国内唯一能制造加农炮的兵工厂,也是中国最早实现机枪和榴弹炮量产的兵工厂,“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光是在沈阳附近的东北军兵营里,日本人就得到了包括吨黄金、2000多万银圆、35万支各型步枪、6万多支各型手枪、1万多挺轻机枪、4000多挺重机枪、400多门各型火炮和迫击炮、89辆坦克、1500多万发子弹、2万多发各型炮弹、85万枚手榴弹、80万套军装、可供30万人吃三年的粮食等巨量物资,这些物资里的武器装备都是沈阳兵工厂生产出来的。
当然了,此时的沈阳兵工厂已经在日本人的手里了,因为张学良,所以中国规模最大的兵工厂正日夜为日本人生产杀中国人的武器弹药(蒋纬国第N+2次在心里问候张学良全家)。
沈阳兵工厂之下,就是太原兵工厂。因为阎锡山的苦心经营,太原兵工厂的工厂规模和军械产量也是非常庞大的,该厂能够年产火炮400多门、迫击炮1000多门、步枪3万多支、机枪150多挺、冲锋枪1万多支、炮弹15万多发、迫击炮弹10万多发、子弹5000多万发。
沈阳兵工厂以前在张学良手里,现在在日本人手里,太原兵工厂此时仍然在阎锡山手里,蒋介石中央军手里此时掌握着汉阳兵工厂(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巩县兵工厂(位于河南省巩县)、金陵兵工厂(位于南京市),除此之外,还有蒋纬国刚刚开始新建的几个新式兵工厂。
“俞署长,我觉得眼下的军工业需要做两件大事。”蒋纬国摊开一张民国地图,“第一是竭尽全力地进行发展和扩建,第二是开始着手搬迁。”
俞大维点点头:“二公子有何高见?”
蒋纬国已经深入浅出地思考过这个问题:“俞署长,中日开战后,日军必然在开战初期攻陷我国沿海地区,所以我们要把手里的兵工厂、军工业都往内陆迁移,这事自然越早越好,免得战事爆发时太仓促,但在沿海地区也要保留一个兵工厂,能生产弹药和维修军械就够了,不需生产枪炮。张学良的沈阳兵工厂已经在日本人手里,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不会交给我们,那两个兵工厂就算了。我设想的是,南京一个前线兵工厂,武汉一个大型兵工厂,重庆一个大型兵工厂,福州一个中大型的兵工厂。其实,武汉、重庆、福州三地的兵工厂就是我们的以后抗战的三大军工基地。”他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因为他早就在这方面进行过详细构思。
俞大维问道:“为什么要在福州也建立一个军工基地?”
“两个原因。”蒋纬国回答道,“第一,福州是海军总部所在地,需要海军兵工厂;第二,假如日军对我国东南地区或华南地区下手,南方也需要一个前线兵工厂。”他补充道,“对了,俞署长,玉门油矿、攀枝花铁矿、六盘水煤矿都会优先为军工业服务,汽车厂也属于军工部。”
俞大维开始对蒋纬国感到钦佩了:“二公子为我国军工业如此呕心沥血,大维深感佩服。”他本来对蒋纬国既不轻视也不高看,但跟蒋纬国进行过深入接触后,不由也对他刮目相看了。
在蒋纬国、俞大维、朱家骅、徐培根(兵工署机械司司长、著名军事学家)、陈修和(军工专家、陈毅元帅的堂兄)、李待琛(军工专家、武器专家)、李承干(军工专家、枪炮专家)、沈正功(机械专家)、钟以文(炸药专家)等军工业工作者们的努力奋斗下,经过短短半年,这项庞大的军工业搬迁工作就完成了,并且跟蒋纬国构思的一样,共建立了三大军工基地和一个前线兵工厂。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十多个兵工厂,除了落入日本人手里的沈阳兵工厂和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外,其余都由军工部进行了全面整顿,化零为整,走向正规化和制式化。三大军工基地分别是:位于武汉的汉武兵工厂(这个名字是蒋纬国取的,他把“武汉”二字颠倒一下,变成了更有意义的“汉武”)、位于重庆的山城兵工厂(这个名字也是蒋纬国取的)、位于福州的福州兵工厂;一个前敌兵工厂是位于南京的金陵兵工厂。这四大兵工厂里,山城兵工厂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产量最高,因为重庆位置最安全,其次是汉武兵工厂和福州兵工厂,金陵兵工厂规模最小,因为蒋纬国知道南京在开战后没多久就沦陷了。原先历史上,由于高层的迟疑不决,所以中国军工业的搬迁工作一直磨磨蹭蹭,导致搬迁过程中损失很大。抗战期间,中国最大的军工基地是“重庆兵工基地”,集中了全国绝大部分兵工厂、钢铁厂、全部的兵器科研机构以及全国唯一的兵工专门学校,拥有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机器设备,掌握当时中国最尖端的制造技术,除了重庆兵工基地之外,当时全国其它地方也有兵工厂,云南有2个、贵州有3个、湖南1个、浙江1个、山西1个、甘肃1个、新疆1个,但武器产量都很低(山西那个兵工厂不是太原兵工厂,是八路军的黄崖洞兵工厂,原先那个太原兵工厂的大部分机器设备都落入日军手里,只有少部分机器设备被迁运到了陕西、四川、晋南等地,基本上算是瓦解了)。国军在八年抗战里,绝大部分的本土自产武器都来自“重庆兵工基地”。
蒋纬国的“高瞻远瞩”以及放血式的资金投入,使得中国此时的军工业要比历史上同期好多了,并且是翻倍地好。在抗战爆发时,山城军工基地能够制造或生产飞机、坦克、枪炮、弹药(炮弹、子弹、手榴弹、地雷、炸弹)、防毒面具、钢盔、毒气弹、炸药、火药(黑色火药和无烟火药)、汽车,能够维修各种军械;汉武军工基地能够制造或生产枪炮、弹药、炸药、火药、鱼雷艇、鱼雷、水雷,能够维修各种军械;福州军工基地能够制造或生产枪炮、弹药、炸药、火药、鱼雷艇、鱼雷、水雷,能够维修各种军械,并有一个秘密潜艇基地(潜艇工厂);金陵兵工厂能够生产各种弹药、炸药、火药,能够维修各种军械。军政部原有一个“军政部兵工学校”,这是全国唯一的一座用于培养军工技术人才的高等学府。该校也被迁移到重庆,改名为“军工部军工学校”,并且扩大规模、聘请大批外教,用于培养更多更好的军工人才。
军工部、海外部,成为蒋纬国手里的两大政府部门。军工部负责开矿、建厂、生产武器,海外部负责海外华侨援助祖国抗战、中德合作、中犹合作这三件大事。军工部部长是俞大维,副部长是朱家骅,海外部部长是蒋百里,副部长还是朱家骅,但两部门的真正主人是蒋纬国。
带着装满几十辆大卡车的一千万发子弹(五百万发是蒋纬国敲蒋介石竹杠得到的,还有五百万发是蒋纬国掏腰包买的),蒋纬国兴冲冲地准备返回部队营地。离开马上就要变成“军工部”的兵工署时,蒋纬国迎面走来一个身材魁梧、浓眉大眼、仪表堂堂、国字脸、三十岁出头的陆军上校。蒋纬国以为这个上校是找俞大维的,因此从对方身边让开走过,但没想到对方却拦在他面前。
蒋纬国惊讶地看着这位上校。
上校满脸堆笑:“二公子…”
蒋纬国觉得对方表情很奇怪,也很直接,完全就是一个宁折不弯的刚烈大汉在走投无路、不得不低头求人时的那种诚恳混合着无奈:“你是…”
上校给蒋纬国敬礼:“二公子,我叫李忍涛。”
www.bq46.cc。m.bq46.cc
俞大维神色肃然:“我明白了,卑职服从委员长的安排,不负所托,为国效力。”
蒋纬国接下来跟俞大维商谈了三个多小时,为中国军工业的发展方向“做出重要指导”。
中国的现代化军工业诞生于清末的洋务运动,延绵数十年进入民国时期,由于国内局势长期动荡混乱,所以并没有发展成一套结构完整的、机制完善的、部门齐全的真正军工体系,其现状堪称七零八落、散乱不堪。总体而言,在“九一八事变”前,中国国内规模比较大的兵工厂共五座,按规模大小依次是:沈阳兵工厂(张作霖所创)、太原兵工厂(阎锡山所创)、汉阳兵工厂(张之洞所创)、巩县兵工厂(袁世凯所创)、金陵兵工厂(李鸿章所创,原址在上海,后迁至南京)。五大兵工厂里,沈阳兵工厂无论是工厂规模还是军械产量都位居第一,并且不只是中国第一,更是亚洲第一,连亚洲头号列强日本的国内都没有这么强大的兵工厂。东北兵工厂在“九一八事变”前夕能够年产大口径火炮150门、炮弹20万发、步枪6万支、子弹亿发、轻重机枪1000多挺,还能制造口径100毫米以上的火炮,甚至能制造口径达到240毫米的重型榴弹炮,并且该厂具备自主研制枪炮的能力,奉军和东北军普遍使用“辽十三年式步枪”就是该厂自己研制出的,该厂还是当时中国国内唯一能制造加农炮的兵工厂,也是中国最早实现机枪和榴弹炮量产的兵工厂,“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光是在沈阳附近的东北军兵营里,日本人就得到了包括吨黄金、2000多万银圆、35万支各型步枪、6万多支各型手枪、1万多挺轻机枪、4000多挺重机枪、400多门各型火炮和迫击炮、89辆坦克、1500多万发子弹、2万多发各型炮弹、85万枚手榴弹、80万套军装、可供30万人吃三年的粮食等巨量物资,这些物资里的武器装备都是沈阳兵工厂生产出来的。
当然了,此时的沈阳兵工厂已经在日本人的手里了,因为张学良,所以中国规模最大的兵工厂正日夜为日本人生产杀中国人的武器弹药(蒋纬国第N+2次在心里问候张学良全家)。
沈阳兵工厂之下,就是太原兵工厂。因为阎锡山的苦心经营,太原兵工厂的工厂规模和军械产量也是非常庞大的,该厂能够年产火炮400多门、迫击炮1000多门、步枪3万多支、机枪150多挺、冲锋枪1万多支、炮弹15万多发、迫击炮弹10万多发、子弹5000多万发。
沈阳兵工厂以前在张学良手里,现在在日本人手里,太原兵工厂此时仍然在阎锡山手里,蒋介石中央军手里此时掌握着汉阳兵工厂(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巩县兵工厂(位于河南省巩县)、金陵兵工厂(位于南京市),除此之外,还有蒋纬国刚刚开始新建的几个新式兵工厂。
“俞署长,我觉得眼下的军工业需要做两件大事。”蒋纬国摊开一张民国地图,“第一是竭尽全力地进行发展和扩建,第二是开始着手搬迁。”
俞大维点点头:“二公子有何高见?”
蒋纬国已经深入浅出地思考过这个问题:“俞署长,中日开战后,日军必然在开战初期攻陷我国沿海地区,所以我们要把手里的兵工厂、军工业都往内陆迁移,这事自然越早越好,免得战事爆发时太仓促,但在沿海地区也要保留一个兵工厂,能生产弹药和维修军械就够了,不需生产枪炮。张学良的沈阳兵工厂已经在日本人手里,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不会交给我们,那两个兵工厂就算了。我设想的是,南京一个前线兵工厂,武汉一个大型兵工厂,重庆一个大型兵工厂,福州一个中大型的兵工厂。其实,武汉、重庆、福州三地的兵工厂就是我们的以后抗战的三大军工基地。”他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因为他早就在这方面进行过详细构思。
俞大维问道:“为什么要在福州也建立一个军工基地?”
“两个原因。”蒋纬国回答道,“第一,福州是海军总部所在地,需要海军兵工厂;第二,假如日军对我国东南地区或华南地区下手,南方也需要一个前线兵工厂。”他补充道,“对了,俞署长,玉门油矿、攀枝花铁矿、六盘水煤矿都会优先为军工业服务,汽车厂也属于军工部。”
俞大维开始对蒋纬国感到钦佩了:“二公子为我国军工业如此呕心沥血,大维深感佩服。”他本来对蒋纬国既不轻视也不高看,但跟蒋纬国进行过深入接触后,不由也对他刮目相看了。
在蒋纬国、俞大维、朱家骅、徐培根(兵工署机械司司长、著名军事学家)、陈修和(军工专家、陈毅元帅的堂兄)、李待琛(军工专家、武器专家)、李承干(军工专家、枪炮专家)、沈正功(机械专家)、钟以文(炸药专家)等军工业工作者们的努力奋斗下,经过短短半年,这项庞大的军工业搬迁工作就完成了,并且跟蒋纬国构思的一样,共建立了三大军工基地和一个前线兵工厂。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十多个兵工厂,除了落入日本人手里的沈阳兵工厂和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外,其余都由军工部进行了全面整顿,化零为整,走向正规化和制式化。三大军工基地分别是:位于武汉的汉武兵工厂(这个名字是蒋纬国取的,他把“武汉”二字颠倒一下,变成了更有意义的“汉武”)、位于重庆的山城兵工厂(这个名字也是蒋纬国取的)、位于福州的福州兵工厂;一个前敌兵工厂是位于南京的金陵兵工厂。这四大兵工厂里,山城兵工厂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产量最高,因为重庆位置最安全,其次是汉武兵工厂和福州兵工厂,金陵兵工厂规模最小,因为蒋纬国知道南京在开战后没多久就沦陷了。原先历史上,由于高层的迟疑不决,所以中国军工业的搬迁工作一直磨磨蹭蹭,导致搬迁过程中损失很大。抗战期间,中国最大的军工基地是“重庆兵工基地”,集中了全国绝大部分兵工厂、钢铁厂、全部的兵器科研机构以及全国唯一的兵工专门学校,拥有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机器设备,掌握当时中国最尖端的制造技术,除了重庆兵工基地之外,当时全国其它地方也有兵工厂,云南有2个、贵州有3个、湖南1个、浙江1个、山西1个、甘肃1个、新疆1个,但武器产量都很低(山西那个兵工厂不是太原兵工厂,是八路军的黄崖洞兵工厂,原先那个太原兵工厂的大部分机器设备都落入日军手里,只有少部分机器设备被迁运到了陕西、四川、晋南等地,基本上算是瓦解了)。国军在八年抗战里,绝大部分的本土自产武器都来自“重庆兵工基地”。
蒋纬国的“高瞻远瞩”以及放血式的资金投入,使得中国此时的军工业要比历史上同期好多了,并且是翻倍地好。在抗战爆发时,山城军工基地能够制造或生产飞机、坦克、枪炮、弹药(炮弹、子弹、手榴弹、地雷、炸弹)、防毒面具、钢盔、毒气弹、炸药、火药(黑色火药和无烟火药)、汽车,能够维修各种军械;汉武军工基地能够制造或生产枪炮、弹药、炸药、火药、鱼雷艇、鱼雷、水雷,能够维修各种军械;福州军工基地能够制造或生产枪炮、弹药、炸药、火药、鱼雷艇、鱼雷、水雷,能够维修各种军械,并有一个秘密潜艇基地(潜艇工厂);金陵兵工厂能够生产各种弹药、炸药、火药,能够维修各种军械。军政部原有一个“军政部兵工学校”,这是全国唯一的一座用于培养军工技术人才的高等学府。该校也被迁移到重庆,改名为“军工部军工学校”,并且扩大规模、聘请大批外教,用于培养更多更好的军工人才。
军工部、海外部,成为蒋纬国手里的两大政府部门。军工部负责开矿、建厂、生产武器,海外部负责海外华侨援助祖国抗战、中德合作、中犹合作这三件大事。军工部部长是俞大维,副部长是朱家骅,海外部部长是蒋百里,副部长还是朱家骅,但两部门的真正主人是蒋纬国。
带着装满几十辆大卡车的一千万发子弹(五百万发是蒋纬国敲蒋介石竹杠得到的,还有五百万发是蒋纬国掏腰包买的),蒋纬国兴冲冲地准备返回部队营地。离开马上就要变成“军工部”的兵工署时,蒋纬国迎面走来一个身材魁梧、浓眉大眼、仪表堂堂、国字脸、三十岁出头的陆军上校。蒋纬国以为这个上校是找俞大维的,因此从对方身边让开走过,但没想到对方却拦在他面前。
蒋纬国惊讶地看着这位上校。
上校满脸堆笑:“二公子…”
蒋纬国觉得对方表情很奇怪,也很直接,完全就是一个宁折不弯的刚烈大汉在走投无路、不得不低头求人时的那种诚恳混合着无奈:“你是…”
上校给蒋纬国敬礼:“二公子,我叫李忍涛。”
www.bq46.cc。m.bq46.cc
本文网址:http://www.hxqgjx.com/xs/5/5472/331511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hxqgjx.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