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节 保卫南京 10
推荐阅读:叩问仙道、总有仙子对我图谋不轨、大明:嘉靖修仙啦、话筒给你们尽管唱,会唱算我输!、踏星、我在前世命格成圣、星武纪元、1982从香江开始、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剑走偏锋的大明、
10月15日中午十二时,镇江战役爆发。
费了一番波折后总算顺利渡江的日军第2师团先是在桥头镇(南京和镇江之间的镇子)一带休息了一上午的时间,然后从容不迫地一路向东,兵锋直指镇江。师团长冈村宁次中将也在江南岸,亲自坐镇指挥,渡江时,他坐着一艘小渔船,当时不少军官劝他换坐一艘大船,但他笑着道“船越小越安全”,事实证明了他的判断,大同号炮舰在最近时距冈村中将所在渔船只有三百多米,完全可以一炮将渔船和渔船上的冈村中将炸得粉身碎骨,但大同号完全没把那艘藏着大鱼的小渔船放在眼里,只顾攻击吨位较大的船只,从而错失了一举击毙冈村中将的大好机会,但这也是必然的事。第2师团踏上江南岸后,冈村中将命令部队全体官兵就地休息,他这个命令有两个目的,一是第2师团经过一夜激烈运动确实已筋疲力尽,必须要好好地休息一阵子才能养精蓄锐、投入战斗,二是进行一种很微妙的“等待”。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日军第2师团暴露在江南的郊区野地上并不危险,一是中国空军十分缺乏轰炸机,二是日军登陆点附近就是森林覆盖率高达95%以上的宝华山(该山其实是一片江南小丘陵),日军躲在山林里休息,使得中国空军出动的几架轰炸机基本上无功而返。
休息了一上午后,第2师团的一万八千精兵犹如恶龙舞动身躯般扑向镇江。
在这个上午里,南京、镇江都抓紧极度宝贵的时间,急忙进行临阵磨枪式的战备工作。镇江是有国军部队的,但战斗力非常不容乐观,镇江国军包括两部分,一是镇江当地保安团,五千余人,基本上都是没上过战场的新兵,虽然接受过一定军事训练,但武器装备非常低劣,大部分枪是汉阳造,小部分枪是中正式,机枪、迫击炮、掷弹筒都非常少,重武器基本没有;另一部分是从上海撤回来的国军部队。众所周知,上海战事极度吃紧,蒋介石恨不得把老本一股脑地扔进上海,开赴上海的部队都是“只准前进,不许后退”,所以能从上海撤回来的部队都是已经拼得油尽灯枯的部队,伤亡率起码要超过九成,全师全旅全团清一色都是伤兵,撤到上海后方的苏州、昆山、太仓、无锡、常州、江阴、镇江等城市只是为了养伤。镇江的国军部队跟其它上海后方城市一样,番号编制非常杂乱,来自天南海北十几支部队,主要的包括第18师、第88师第264旅、第67师第201旅、第98师第538团、第170师等,这些部队有一个共同点:都在上海战场上打得近乎精光。原本上千、几千、上万人的部队,此时只剩下两种人:死人、伤兵。在镇江养伤的国军伤兵超过一万五千人,其中,快痊愈的不足三千,轻中度伤员四五千,中重度伤员六七千,并且没什么武器,因为阵亡者和伤兵的武器是要交给下一批参战官兵使用的。
临时负责领导镇江部队的是第18师师长朱耀华少将,他手里只有两种兵:杂兵、伤兵,而他要面对的是日军最强悍的第2师团的一万八千精兵,镇江守军不但在“质量上”大不如日军,在数量上也居于劣势。
朱耀华深知自己突然间要承担起的重大使命的重要性,日军横渡长江,危害巨大无比,一方面会截断宁沪运输线,一方面会威逼到国都南京,必须要把日军从江南赶回江北,即便不能赶回去,也不能让日军攻占镇江这样的城市。朱耀华对日军的战斗力是有着刻骨铭心的认识的,他的18师在投入淞沪战场前拥有一万余兵力,但从上海撤到镇江时,全师只剩下五千余伤兵,还有约五千袍泽手足已经长眠在上海前线。日军打防御战,一个师团能扛得住六七万国军,并且这是野地上的数据,如果日军占据着险峻的大山大河、较大的城镇建筑群,那么,国军起码要十万以上兵力才能将其攻占,因为得到大山大河、城镇建筑群的日军等于获得了地理优势,防御力和抗打击力自然大大增加。朱耀华知道,一旦让第2师团攻占镇江,第2师团就彻底站稳了脚跟,国军就别想再把这股附骨之疽、脏腑毒瘤般的日军再赶回江北。
“必须挡住日军!把日军挡在城外!阻止日军占领镇江!”朱耀华握紧拳头。
朱耀华一方面向南京火速求援一方面召集镇江各部队主官商议战事。此时有五位将军在镇江,都是少将,镇江不是前线城市,也不是大城市,居然有五位将军在这里,让人觉得中国的将军未免也太多了,但实际上,五位将军都是在这里养伤的伤员,分别是朱耀华本人、第88师第264旅旅长黄梅兴、第67师第201旅旅长蔡炳炎、第98师参谋长路景荣、第旅旅长庞汉祯。五位将军里,朱耀华左臂被日军炮弹碎片打断,黄梅兴腹部中一枪,蔡炳炎被日军手榴弹炸断了两腿,路景荣被日军迫击炮弹炸瞎了眼睛,庞汉祯被日军狙击手打飞右耳并打裂右边的一块颅骨,那颗子弹差半厘米就要了他的命。
“兵力、火力,我们都不如日军。”黄梅兴神色凝重但目光坚毅,“唯一的办法,就是死缠烂打,争取后续部队赶来增援。”
朱耀华拿出一份电报,上面签着蒋介石的名字:“委员长说了,他手头上没有多余部队,但军械弹药可以增援我们,军政部已经装了十条大船的武器装备,顺长江从南京送到镇江来。至于其它的,只能靠我们自己。”
“竭尽全力地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是我们这支‘老弱病残部队’在眼下唯一能做的。”蔡炳炎说道,“我们只能打一场不要命的死仗了。”
“我们都是已经死过一次的人了,能为国家再死一次,何其荣耀!”路景荣笑着道。
“跟日军一命换一命!”庞汉祯怒发冲冠,“让第2师团就是进镇江城也剩不了几个人!这样,即便镇江丢了,国军以后收复镇江好歹也能容易一些。”
第2师团兵临镇江城下后,发现拦在他们入城道路上的是一支“非常奇怪的中国军队”。美国的《洛杉矶时报》在次日是这样报道的:
“…相比于北平、天津、上海、南京这几个依次地燃烧起战火的中国重大城市,镇江这个位于中国江苏省南部、坐落在长江边上的江南小城是默默无名的,实际上它也不是战事的焦点,但这座依偎着长江、被几片小丘陵环绕、风景如画的中国城市却在昨天迎来了一场令人不得不落泪的悲壮战斗。号称日本陆军两大最强部队之一的第二师团在昨天凌晨巧妙地躲开中国军队在南京的主力部队,横渡长江,出现在了南京以东约四十公里外的镇江的附近,如果镇江被日军占领,给中国军队在军事上带来的各方面负面影响是巨大的,中国军队必须坚守住镇江。保卫镇江的中国军队是什么样的部队呢?一支杂七杂八的部队,都没有统一的番号,其中的九千多人是镇江当地的青壮年居民(镇江保安团原本是五千余人,在日军兵临家乡城下时又有四千多名青壮年居民义无反顾地加入了保安团),还有一万多人是中国军队正规军部队的伤兵,都是从上海前线撤到镇江接受治疗、来自不同部队的受伤军人。在镇江的中国军队伤兵有一万五千多人,其中的一万多人参加了战斗,还有五千人没有参加,因为那五千伤兵要么是躺在床上不能动的重伤员,要么是断了腿无法走路的伤员。我们看到镇江的中国军队里到处都是浑身缠着绷带的伤兵,有的胳膊用绷带吊在脖子上,有的已经没有了一条胳膊或没有了一只手,甚至还有失明瞎眼的士兵。为什么这些伤兵会如此的奋不顾身?因为他们的长官、五位中国将军在队伍最前面带头冲锋。五位将军也都是伤员,朱将军左臂断了,黄将军腹部缠着厚厚的绷带,由两名卫兵小心地搀扶着坚持走路,蔡将军坐在轮椅上,由他的卫兵推着上战场,路将军的眼睛已经瞎了,庞将军头部缠着厚厚的绷带。五位将军的行为使得由伤兵、民兵组成的守城部队在士气上得到前所未有的振奋,近乎疯狂的汉语吼叫呐喊声响彻长江边的这座美丽小城,他们的战斗意志甚至毫不输给他们的敌人——日本陆军两大最强部队之一的第二师团。如此羸弱但却又如此顽强的敌人,让第二师团的日本军人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惊诧。五位将军一起身先士卒地带头冲锋,这种事在战争史上确实是非常罕见的,一支由伤兵、民兵组成的部队面对敌国最强悍刚猛的军队时却毫无惧色、奋勇迎战,这种事在战争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我们不得不为中国人这种为了保卫国家而哪怕受伤都要继续上战场参战的超人般的精神而感到巨大的震撼(真相是: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国军伤兵义无反顾地再上战场,一方面是爱国精神为动力,一方面是朱耀华等将军们以身作则的激励,还有一个很令人不忍面对的原因是此时中国军队的医疗条件很低,缺乏止痛药、缺乏消炎药、缺乏手术器材、缺乏医生…导致大部分伤兵都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医治,处于一种“既死不了又活不了、每天都苦熬日子”、伤口发炎溃烂、不停地流脓流血的极度痛苦而绝望的状态中,与其这样生不如死,还不如轰轰烈烈地为国捐躯、痛快了结。)。”
镇江战役正式爆发后,局势毫无悬念的一边倒,但也不是彻底一边倒,完全处于下风的守城部队勉强还是拥有二三个“优势”的,镇江北面是长江,东西南三面有一些小山丘陵,植被如荫、溪流如网,使得守军稍微有一些“地理优势”,另外,深知镇江得失意义重大的蒋介石命令周至柔“空军务必竭尽全力增援镇江守军”,周至柔硬着头皮,硬生生地从完全就是疲于奔命的空军里抽调了三五架已经放进仓库里等着拆解的老式轰炸机飞赴镇江助战,或多或少地帮助了镇江守军;除此之外,镇江守军最大的优势就是日军火力不足。
造成第2师团火力不足现状的“罪魁祸首”自然就是让日军恨得牙疼的大同号炮舰了,这艘放在大海上绝对在五分钟内就会被日本海军随便拎出来一艘驱逐舰给打得粉碎的清末老舰在长江上活生生的、""裸的就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把威风八面几十年的第2师团“欺负”得狼狈不堪,大口径重炮不敢运过长江(曾以鼎调遣了十多艘鱼雷艇负责协助大同号在长江上进行搜索警戒,这使得大同号对几十公里范围内的江段了如指掌,日军炮兵部队如果渡江,鱼雷艇就会发现,然后飞奔报告给大同号),还有师团一半的武器弹药被它送进了江底,使得第2师团的战斗力起码锐减了三分之一。
尽管如此,镇江战场上的中日两军伤亡比例还是高达惊人的近十比一,镇江的民兵们、伤兵们以及镇江的百姓们完全是在用血肉之躯拖延着日军攻占镇江的时间。战斗过程悲壮得催人泪下,《救亡日报》是这样报道的:“…为数不多的枪支弹药发给了民兵,因为他们还能开枪,大部分伤兵都只是分到几颗手榴弹,他们的战术只有两种,找机会把手榴弹扔向日军,或者躺在地上装死,等着日军过来时拉响手榴弹跳上去与其同归于尽。实际上,他们连这点愿望化为现实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他们中大部分人都倒在了冲锋的道路上。…五位将军先后阵亡,朱耀华将军是最后一个阵亡的,他是自杀的。”
当第2师团的进攻部队与镇江守城部队在镇江西郊的五洲山、十里长山的山林里展开基本上是一边倒的混战时,朱耀华在山林边下达了一个命令:“点火。”
一千多名民兵把事先准备好的汽油、柴油、煤油浇到山林边缘的植被上,然后点起火,五洲山和十里长山的山林很快就浓烟滚滚、烈火腾腾,慢慢地形成了一场人为山火。朱耀华这么做是为了竭尽全力地阻挡日军攻占镇江的脚步,放火烧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山林里肯定有大批自己人被烧死、呛死、烤死,因此下达完这个让他肝肠寸断的命令后,他突然间掏出手枪,在周围人来不及反应过来的情况下对自己心脏开了一枪,自杀殉国。
镇江陷入根本就无法支撑的血战时,南京的蒋介石等高层决策者们正在坐立不安。
大批的高级将领、参谋军官围聚在地图前或沙盘边,对江南战区反复地研究来研究去,得出的结论让一天一夜未合眼的蒋介石愈发的焦躁,也让他暗暗地后悔不已。国军全线被动,根本原因就是兵力不足,被日本人打在了最虚弱的节骨眼上,并且本已为数不多的宝贵兵力还被雪上加霜地消耗了一大部分,眼下,918团还有约五千可战之兵,宪兵部队六千余兵力完好无损,滇军182师在首战中元气大损、伤亡近半,还有五千余可战之兵,川军三个师损失不小,但未伤到筋骨,三个师原本总计约一万九千兵力,此时还有约一万六千兵力,因此,满打满算,蒋介石这个三军统帅、特级上级此时能够直接指挥的南京部队只有约三万三千人。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部队,即便是孙武再世、吴起重生,也不可能打胜仗。聚集在会议厅里的一堆其中不乏军事家的高级将领通宵达旦地研究了十几个小时,得出近乎废话的结论:想在短时间内扭转南京、江南的险恶局面,起码要投入一个齐装满员的集团军,一方面把第6、第16师团死死地阻挡在江北,一方面把第2师团牢牢地限制在江南,否则,这三个师团就像插入国军大后方并且是在中国心脏南京附近的三把钢刀,带来的危害是极度巨大的。
蒋介石苦笑:我手头上要是有一个集团军,还会这么为难吗?
“第2集团军到哪里了?究竟还需要多久才能抵达南京?告诉刘峙,快点!国都危急!苏南危急!宁沪整体战局危急!”
“第11集团军到哪里了?告诉李品仙,星夜兼程!哪怕累死也要加快速度!”
“第60军的第二个师什么时候到?运输机群从昆明出发了没有?每架飞机尽量再多塞几个人!南京需要部队!快!什么?…有三架容克运输机因为超载所以坠毁了?混账!这些运输机都是国府花费巨资从德国买来了!不得轻易损失!”
“让第四战区和第五战区都抽调部队增援第三战区!快!”
军委会的通讯室内,各种声嘶力竭的电话呼喊响成一片,会议室内,白崇禧、何应钦、程潜、徐永昌等人展开着激烈争执,将领们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镇江部队正在拼死苦战!估计撑不到今晚!必须要增援镇江!”
“南京的部队本来就不多了,再抽,南京怎么办?南京比镇江重要!”
“短视!镇江被日军占领,宁沪交通线就断了!上海的几十万部队怎么办?”
“第6师团和第16师团就在南京江北虎视眈眈!杀过来怎么办?”
“南京丢了,还能夺!部队都没了,南京也会没了!不要本末倒置!”
“宪兵部队正在招募南京市民组建民兵,应该能解决一些燃眉之急…”
“这是饮鸩止渴!刚刚拿到枪的老百姓能有多少战斗力?”
“我们必须搞清楚日军第2师团是真的在攻打镇江还是在引蛇出洞!我担心冈村宁次其实是想假借攻打镇江而把我们驻守南京的部队引诱出南京的城防工事,引诱至南京和镇江之间的野地上,然后将我方南京部队消灭!”
“不错!日军第2师团师团长冈村宁次此人确实不简单,诡计多端、用兵狡变。”
“这个问题其实根本就没有意义!以第2师团此时的实力,足以既拿下镇江又把我方南京部队引诱出去消灭掉!没有混凝土工事,没有紫金山炮群,我们要三个兵打一个日本兵!”
新的军事报告不断地被送来:
“日军第6师团似乎要撤离江北浦口区,转道向东前进!”
“镇江守军已经接近崩溃,朱耀华下令放火烧山以迟滞日军,朱耀华将军已自杀身亡,部分镇江居民试图放火焚烧城市已阻挡日军攻取镇江。”
“紧急报告!海军u-1096号潜艇在上海正东约一百二十海里处发现一支日军运输舰队!很有可能就是日军后续的第师团!但无法判断这两个师团会在江北启东县还是江南杭州湾登陆!”
会议室内的已经气氛紧张得近乎凝固,因为局势正在急剧恶化,蒋介石的脸色也变得越来越凝重,最后已经可以用铁青二字来形容。
【今天是日本投降日。】
www.bq46.cc。m.bq46.cc
费了一番波折后总算顺利渡江的日军第2师团先是在桥头镇(南京和镇江之间的镇子)一带休息了一上午的时间,然后从容不迫地一路向东,兵锋直指镇江。师团长冈村宁次中将也在江南岸,亲自坐镇指挥,渡江时,他坐着一艘小渔船,当时不少军官劝他换坐一艘大船,但他笑着道“船越小越安全”,事实证明了他的判断,大同号炮舰在最近时距冈村中将所在渔船只有三百多米,完全可以一炮将渔船和渔船上的冈村中将炸得粉身碎骨,但大同号完全没把那艘藏着大鱼的小渔船放在眼里,只顾攻击吨位较大的船只,从而错失了一举击毙冈村中将的大好机会,但这也是必然的事。第2师团踏上江南岸后,冈村中将命令部队全体官兵就地休息,他这个命令有两个目的,一是第2师团经过一夜激烈运动确实已筋疲力尽,必须要好好地休息一阵子才能养精蓄锐、投入战斗,二是进行一种很微妙的“等待”。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日军第2师团暴露在江南的郊区野地上并不危险,一是中国空军十分缺乏轰炸机,二是日军登陆点附近就是森林覆盖率高达95%以上的宝华山(该山其实是一片江南小丘陵),日军躲在山林里休息,使得中国空军出动的几架轰炸机基本上无功而返。
休息了一上午后,第2师团的一万八千精兵犹如恶龙舞动身躯般扑向镇江。
在这个上午里,南京、镇江都抓紧极度宝贵的时间,急忙进行临阵磨枪式的战备工作。镇江是有国军部队的,但战斗力非常不容乐观,镇江国军包括两部分,一是镇江当地保安团,五千余人,基本上都是没上过战场的新兵,虽然接受过一定军事训练,但武器装备非常低劣,大部分枪是汉阳造,小部分枪是中正式,机枪、迫击炮、掷弹筒都非常少,重武器基本没有;另一部分是从上海撤回来的国军部队。众所周知,上海战事极度吃紧,蒋介石恨不得把老本一股脑地扔进上海,开赴上海的部队都是“只准前进,不许后退”,所以能从上海撤回来的部队都是已经拼得油尽灯枯的部队,伤亡率起码要超过九成,全师全旅全团清一色都是伤兵,撤到上海后方的苏州、昆山、太仓、无锡、常州、江阴、镇江等城市只是为了养伤。镇江的国军部队跟其它上海后方城市一样,番号编制非常杂乱,来自天南海北十几支部队,主要的包括第18师、第88师第264旅、第67师第201旅、第98师第538团、第170师等,这些部队有一个共同点:都在上海战场上打得近乎精光。原本上千、几千、上万人的部队,此时只剩下两种人:死人、伤兵。在镇江养伤的国军伤兵超过一万五千人,其中,快痊愈的不足三千,轻中度伤员四五千,中重度伤员六七千,并且没什么武器,因为阵亡者和伤兵的武器是要交给下一批参战官兵使用的。
临时负责领导镇江部队的是第18师师长朱耀华少将,他手里只有两种兵:杂兵、伤兵,而他要面对的是日军最强悍的第2师团的一万八千精兵,镇江守军不但在“质量上”大不如日军,在数量上也居于劣势。
朱耀华深知自己突然间要承担起的重大使命的重要性,日军横渡长江,危害巨大无比,一方面会截断宁沪运输线,一方面会威逼到国都南京,必须要把日军从江南赶回江北,即便不能赶回去,也不能让日军攻占镇江这样的城市。朱耀华对日军的战斗力是有着刻骨铭心的认识的,他的18师在投入淞沪战场前拥有一万余兵力,但从上海撤到镇江时,全师只剩下五千余伤兵,还有约五千袍泽手足已经长眠在上海前线。日军打防御战,一个师团能扛得住六七万国军,并且这是野地上的数据,如果日军占据着险峻的大山大河、较大的城镇建筑群,那么,国军起码要十万以上兵力才能将其攻占,因为得到大山大河、城镇建筑群的日军等于获得了地理优势,防御力和抗打击力自然大大增加。朱耀华知道,一旦让第2师团攻占镇江,第2师团就彻底站稳了脚跟,国军就别想再把这股附骨之疽、脏腑毒瘤般的日军再赶回江北。
“必须挡住日军!把日军挡在城外!阻止日军占领镇江!”朱耀华握紧拳头。
朱耀华一方面向南京火速求援一方面召集镇江各部队主官商议战事。此时有五位将军在镇江,都是少将,镇江不是前线城市,也不是大城市,居然有五位将军在这里,让人觉得中国的将军未免也太多了,但实际上,五位将军都是在这里养伤的伤员,分别是朱耀华本人、第88师第264旅旅长黄梅兴、第67师第201旅旅长蔡炳炎、第98师参谋长路景荣、第旅旅长庞汉祯。五位将军里,朱耀华左臂被日军炮弹碎片打断,黄梅兴腹部中一枪,蔡炳炎被日军手榴弹炸断了两腿,路景荣被日军迫击炮弹炸瞎了眼睛,庞汉祯被日军狙击手打飞右耳并打裂右边的一块颅骨,那颗子弹差半厘米就要了他的命。
“兵力、火力,我们都不如日军。”黄梅兴神色凝重但目光坚毅,“唯一的办法,就是死缠烂打,争取后续部队赶来增援。”
朱耀华拿出一份电报,上面签着蒋介石的名字:“委员长说了,他手头上没有多余部队,但军械弹药可以增援我们,军政部已经装了十条大船的武器装备,顺长江从南京送到镇江来。至于其它的,只能靠我们自己。”
“竭尽全力地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是我们这支‘老弱病残部队’在眼下唯一能做的。”蔡炳炎说道,“我们只能打一场不要命的死仗了。”
“我们都是已经死过一次的人了,能为国家再死一次,何其荣耀!”路景荣笑着道。
“跟日军一命换一命!”庞汉祯怒发冲冠,“让第2师团就是进镇江城也剩不了几个人!这样,即便镇江丢了,国军以后收复镇江好歹也能容易一些。”
第2师团兵临镇江城下后,发现拦在他们入城道路上的是一支“非常奇怪的中国军队”。美国的《洛杉矶时报》在次日是这样报道的:
“…相比于北平、天津、上海、南京这几个依次地燃烧起战火的中国重大城市,镇江这个位于中国江苏省南部、坐落在长江边上的江南小城是默默无名的,实际上它也不是战事的焦点,但这座依偎着长江、被几片小丘陵环绕、风景如画的中国城市却在昨天迎来了一场令人不得不落泪的悲壮战斗。号称日本陆军两大最强部队之一的第二师团在昨天凌晨巧妙地躲开中国军队在南京的主力部队,横渡长江,出现在了南京以东约四十公里外的镇江的附近,如果镇江被日军占领,给中国军队在军事上带来的各方面负面影响是巨大的,中国军队必须坚守住镇江。保卫镇江的中国军队是什么样的部队呢?一支杂七杂八的部队,都没有统一的番号,其中的九千多人是镇江当地的青壮年居民(镇江保安团原本是五千余人,在日军兵临家乡城下时又有四千多名青壮年居民义无反顾地加入了保安团),还有一万多人是中国军队正规军部队的伤兵,都是从上海前线撤到镇江接受治疗、来自不同部队的受伤军人。在镇江的中国军队伤兵有一万五千多人,其中的一万多人参加了战斗,还有五千人没有参加,因为那五千伤兵要么是躺在床上不能动的重伤员,要么是断了腿无法走路的伤员。我们看到镇江的中国军队里到处都是浑身缠着绷带的伤兵,有的胳膊用绷带吊在脖子上,有的已经没有了一条胳膊或没有了一只手,甚至还有失明瞎眼的士兵。为什么这些伤兵会如此的奋不顾身?因为他们的长官、五位中国将军在队伍最前面带头冲锋。五位将军也都是伤员,朱将军左臂断了,黄将军腹部缠着厚厚的绷带,由两名卫兵小心地搀扶着坚持走路,蔡将军坐在轮椅上,由他的卫兵推着上战场,路将军的眼睛已经瞎了,庞将军头部缠着厚厚的绷带。五位将军的行为使得由伤兵、民兵组成的守城部队在士气上得到前所未有的振奋,近乎疯狂的汉语吼叫呐喊声响彻长江边的这座美丽小城,他们的战斗意志甚至毫不输给他们的敌人——日本陆军两大最强部队之一的第二师团。如此羸弱但却又如此顽强的敌人,让第二师团的日本军人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惊诧。五位将军一起身先士卒地带头冲锋,这种事在战争史上确实是非常罕见的,一支由伤兵、民兵组成的部队面对敌国最强悍刚猛的军队时却毫无惧色、奋勇迎战,这种事在战争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我们不得不为中国人这种为了保卫国家而哪怕受伤都要继续上战场参战的超人般的精神而感到巨大的震撼(真相是: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国军伤兵义无反顾地再上战场,一方面是爱国精神为动力,一方面是朱耀华等将军们以身作则的激励,还有一个很令人不忍面对的原因是此时中国军队的医疗条件很低,缺乏止痛药、缺乏消炎药、缺乏手术器材、缺乏医生…导致大部分伤兵都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医治,处于一种“既死不了又活不了、每天都苦熬日子”、伤口发炎溃烂、不停地流脓流血的极度痛苦而绝望的状态中,与其这样生不如死,还不如轰轰烈烈地为国捐躯、痛快了结。)。”
镇江战役正式爆发后,局势毫无悬念的一边倒,但也不是彻底一边倒,完全处于下风的守城部队勉强还是拥有二三个“优势”的,镇江北面是长江,东西南三面有一些小山丘陵,植被如荫、溪流如网,使得守军稍微有一些“地理优势”,另外,深知镇江得失意义重大的蒋介石命令周至柔“空军务必竭尽全力增援镇江守军”,周至柔硬着头皮,硬生生地从完全就是疲于奔命的空军里抽调了三五架已经放进仓库里等着拆解的老式轰炸机飞赴镇江助战,或多或少地帮助了镇江守军;除此之外,镇江守军最大的优势就是日军火力不足。
造成第2师团火力不足现状的“罪魁祸首”自然就是让日军恨得牙疼的大同号炮舰了,这艘放在大海上绝对在五分钟内就会被日本海军随便拎出来一艘驱逐舰给打得粉碎的清末老舰在长江上活生生的、""裸的就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把威风八面几十年的第2师团“欺负”得狼狈不堪,大口径重炮不敢运过长江(曾以鼎调遣了十多艘鱼雷艇负责协助大同号在长江上进行搜索警戒,这使得大同号对几十公里范围内的江段了如指掌,日军炮兵部队如果渡江,鱼雷艇就会发现,然后飞奔报告给大同号),还有师团一半的武器弹药被它送进了江底,使得第2师团的战斗力起码锐减了三分之一。
尽管如此,镇江战场上的中日两军伤亡比例还是高达惊人的近十比一,镇江的民兵们、伤兵们以及镇江的百姓们完全是在用血肉之躯拖延着日军攻占镇江的时间。战斗过程悲壮得催人泪下,《救亡日报》是这样报道的:“…为数不多的枪支弹药发给了民兵,因为他们还能开枪,大部分伤兵都只是分到几颗手榴弹,他们的战术只有两种,找机会把手榴弹扔向日军,或者躺在地上装死,等着日军过来时拉响手榴弹跳上去与其同归于尽。实际上,他们连这点愿望化为现实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他们中大部分人都倒在了冲锋的道路上。…五位将军先后阵亡,朱耀华将军是最后一个阵亡的,他是自杀的。”
当第2师团的进攻部队与镇江守城部队在镇江西郊的五洲山、十里长山的山林里展开基本上是一边倒的混战时,朱耀华在山林边下达了一个命令:“点火。”
一千多名民兵把事先准备好的汽油、柴油、煤油浇到山林边缘的植被上,然后点起火,五洲山和十里长山的山林很快就浓烟滚滚、烈火腾腾,慢慢地形成了一场人为山火。朱耀华这么做是为了竭尽全力地阻挡日军攻占镇江的脚步,放火烧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山林里肯定有大批自己人被烧死、呛死、烤死,因此下达完这个让他肝肠寸断的命令后,他突然间掏出手枪,在周围人来不及反应过来的情况下对自己心脏开了一枪,自杀殉国。
镇江陷入根本就无法支撑的血战时,南京的蒋介石等高层决策者们正在坐立不安。
大批的高级将领、参谋军官围聚在地图前或沙盘边,对江南战区反复地研究来研究去,得出的结论让一天一夜未合眼的蒋介石愈发的焦躁,也让他暗暗地后悔不已。国军全线被动,根本原因就是兵力不足,被日本人打在了最虚弱的节骨眼上,并且本已为数不多的宝贵兵力还被雪上加霜地消耗了一大部分,眼下,918团还有约五千可战之兵,宪兵部队六千余兵力完好无损,滇军182师在首战中元气大损、伤亡近半,还有五千余可战之兵,川军三个师损失不小,但未伤到筋骨,三个师原本总计约一万九千兵力,此时还有约一万六千兵力,因此,满打满算,蒋介石这个三军统帅、特级上级此时能够直接指挥的南京部队只有约三万三千人。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部队,即便是孙武再世、吴起重生,也不可能打胜仗。聚集在会议厅里的一堆其中不乏军事家的高级将领通宵达旦地研究了十几个小时,得出近乎废话的结论:想在短时间内扭转南京、江南的险恶局面,起码要投入一个齐装满员的集团军,一方面把第6、第16师团死死地阻挡在江北,一方面把第2师团牢牢地限制在江南,否则,这三个师团就像插入国军大后方并且是在中国心脏南京附近的三把钢刀,带来的危害是极度巨大的。
蒋介石苦笑:我手头上要是有一个集团军,还会这么为难吗?
“第2集团军到哪里了?究竟还需要多久才能抵达南京?告诉刘峙,快点!国都危急!苏南危急!宁沪整体战局危急!”
“第11集团军到哪里了?告诉李品仙,星夜兼程!哪怕累死也要加快速度!”
“第60军的第二个师什么时候到?运输机群从昆明出发了没有?每架飞机尽量再多塞几个人!南京需要部队!快!什么?…有三架容克运输机因为超载所以坠毁了?混账!这些运输机都是国府花费巨资从德国买来了!不得轻易损失!”
“让第四战区和第五战区都抽调部队增援第三战区!快!”
军委会的通讯室内,各种声嘶力竭的电话呼喊响成一片,会议室内,白崇禧、何应钦、程潜、徐永昌等人展开着激烈争执,将领们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镇江部队正在拼死苦战!估计撑不到今晚!必须要增援镇江!”
“南京的部队本来就不多了,再抽,南京怎么办?南京比镇江重要!”
“短视!镇江被日军占领,宁沪交通线就断了!上海的几十万部队怎么办?”
“第6师团和第16师团就在南京江北虎视眈眈!杀过来怎么办?”
“南京丢了,还能夺!部队都没了,南京也会没了!不要本末倒置!”
“宪兵部队正在招募南京市民组建民兵,应该能解决一些燃眉之急…”
“这是饮鸩止渴!刚刚拿到枪的老百姓能有多少战斗力?”
“我们必须搞清楚日军第2师团是真的在攻打镇江还是在引蛇出洞!我担心冈村宁次其实是想假借攻打镇江而把我们驻守南京的部队引诱出南京的城防工事,引诱至南京和镇江之间的野地上,然后将我方南京部队消灭!”
“不错!日军第2师团师团长冈村宁次此人确实不简单,诡计多端、用兵狡变。”
“这个问题其实根本就没有意义!以第2师团此时的实力,足以既拿下镇江又把我方南京部队引诱出去消灭掉!没有混凝土工事,没有紫金山炮群,我们要三个兵打一个日本兵!”
新的军事报告不断地被送来:
“日军第6师团似乎要撤离江北浦口区,转道向东前进!”
“镇江守军已经接近崩溃,朱耀华下令放火烧山以迟滞日军,朱耀华将军已自杀身亡,部分镇江居民试图放火焚烧城市已阻挡日军攻取镇江。”
“紧急报告!海军u-1096号潜艇在上海正东约一百二十海里处发现一支日军运输舰队!很有可能就是日军后续的第师团!但无法判断这两个师团会在江北启东县还是江南杭州湾登陆!”
会议室内的已经气氛紧张得近乎凝固,因为局势正在急剧恶化,蒋介石的脸色也变得越来越凝重,最后已经可以用铁青二字来形容。
【今天是日本投降日。】
www.bq46.cc。m.bq46.cc
本文网址:http://www.hxqgjx.com/xs/5/5472/331528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hxqgjx.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