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节 出访日本 1

推荐阅读:不败战神杨辰制卡师:我的卡牌无限连锁从正一道童肝成万法天师神农道君道与天齐宅男侵入動漫世界浪痞天倾之后逆天邪神夜无疆

    求日本人,这恐怕是世界上最让蒋纬国感到难以接受和难以做到的事。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尽管蒋纬国对日本人深恶痛绝,但眼下也不得不要低头了。经过第一阶段的中苏交战,南京军将领们反复分析中苏两军的优劣长短,得出以下若干结论:

    第一,苏军70%至80%的军力由德军承担,这是必须要承认的事实,中苏交战绝不是中苏两国两军的全面交战,如果中苏两国两军进行全面交战,中国和中国军队几无获胜希望,这个结论并非“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因为中国确实底子薄,中国一直陷入内乱、外战、动荡中,没有时间进行全国性大建设和大发展,工业、经济、科技等方面都十分薄弱,中国在本质上还是一个农业国,而苏联已经是一个工业大国、工业强国,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让中国获得十年和平时间进行大建设、大发展,中苏的国力军力差距就不会这么悬殊了。联盟国打响的这场苏联战争的第一主角是德国,第二才是中国,中国是对苏联进行趁火打劫;

    第二,单兵素质方面,苏军大不如南京军,苏军虽然也不能说是一触即溃的乌合之众,但在战斗精神、战斗意志上都不如南京军,南京军精神顽强、意志坚定、吃苦耐劳、服从性优良、拥有敢于为国献身的果敢勇气,苏军则不然,苏军是被高压制度而强行逼迫出的勇气,战事顺利时,苏军也很勇猛,但战事不顺时,苏军就会士气消沉、斗志萎靡,陷入崩溃乃至大规模投降。战场上经常出现这样的事:苏军在强有力的组织下,可谓排山倒海、势不可挡,一旦被打散(丧失整体组织),苏军马上就会陷入茫然不知所措的状态中。这其实是苏联“集体化制度”的一种表现,苏军作为一个集体,确实很有力,如果集体破碎成无数个体,每个个体都是脆弱无力的。至于射击、投弹、拼刺刀等战斗技能,南京军也明显优于苏军,苏军此时距离苏俄红白内战已有十七八年,在内战中具有实战经验的苏军官兵有的已退伍,有的成长为中高层军官,但又遭到大清洗而纷纷人头落地,使得苏军基层官兵内具有实战经验者比例并不高,远东战争是苏联红军第一次大规模对外作战,一方面暴露苏军的各种弊端隐患,一方面也让苏军损失了很多老兵,之后的大规模扩军使得数百万新兵被补入苏军内,进一步导致苏军内具有实战经验者所占比例被稀释,反观南京军,南京军是一支从战争中走出来的军队,实战经验很丰富,这一点超过苏军。所以,论起单兵素质,这是南京军的优点和优势;

    第三,战术思维方面,苏军也不如南京军,大清洗导致大批苏军中高层军官死于非命,很多优秀和先进的军事思想被扼杀,南京军则不同,南京军虽然也存在这个缺点(南京军的师长、军长们都是蒋介石同辈的老将军),但南京军的青年军官们在不断成长,没有被打击,而是受到鼓舞(这一点离不开蒋纬国的贡献),所以战术思维方面也是南京军的优点和优势;

    第四,军队人数方面,这一点是苏军的优势。中国虽然人口是苏联的两倍多,但参加苏联战争的南京军在人数上不如苏军(虽然七成以上的苏军在对付德军),这是由于南京军走的是精兵路线,没有充足的弹药,南京军训练不出上百万训练有素的军人,所以集中弹药训练几十万军人,从而训练出几十万单兵素质不亚于日军老牌师团老兵的精兵,苏军则是“滥竽充数”,因为质量不足而近乎饥不择食地加大数量,把大批只接受过短期训练甚至未接受正规训练的新兵补入军队、送上战场(这一点很类似于原先历史上中日战争期间的中日军队,中国军队人数大大地超过日军,但兵员素质大大地不如日军);军队人数上,南京军有质量优势,苏军则有数量优势;

    第五,武器装备方面,这一点是苏军的最大优势。在轻武器上,双方相差无几,差距不大,中国的军工业虽然规模大不如苏联,但轻武器产量还是不小的,加上德日援助、战场缴获、南京军兵力少于苏军等原因,所以南京军在步枪、冲锋枪、机枪、掷弹筒、迫击炮等轻武器以及轻武器弹药上跟苏军差不多甚至比苏军还高一点,但在重武器上,南京军一下子大大地逊于苏军,重中之重就是大口径火炮(重炮),南京军各型火炮的数量只有苏军一半左右,重炮数量更是只有苏军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幸好苏军七成以上军力忙于对付德军,否则苏军重炮数量起码是南京军的七倍),如此缺点,导致南京军重火力大不如苏军,一来使得南京军不具备太强的攻坚能力,特别是城市、要塞、堡垒、碉堡群,都是南京军的短处,二来使得苏军可以在重火力上压制南京军,导致南京军付出更多的伤亡和损失,苏军打起仗可以说是游刃有余,打攻击战,苏军炮火连天,防御的南京军因此承受极大压力,打防御战,苏军更是得天独厚,南京军几乎“不敢”攻击被苏军坚守的城市(新西伯利亚就是最好代表);除了火炮,坦克方面,苏军坦克数量要超过南京军(虽然苏军大部分坦克在东欧),但质量不如南京军的坦克,这一点倒不让南京军担忧;飞机方面,苏军飞机数量不占优势(在目前),飞机质量更是落于下风(在目前),但南京军即便夺得了制空权,也无法最大力度地对苏军展开空地打击,因为中国空军缺乏轰炸机,为数不多的轰炸机和攻击机只能进行集中性精确打击,而不能对苏军展开狂轰滥炸。如果南京军有很多的、大批的轰炸机,仗自然好打很多。

    “我们需要越多越好的火炮,特别是重炮,以及越多越好的轰炸机。”杨杰总结道。

    火炮、轰炸机、训练有素的精兵,这是南京军眼下最缺少的三样东西,前两者最麻烦。蒋纬国为此焦头烂额,精兵还好,可以训练,火炮(特别是重炮)和轰炸机,确实非常棘手,造吧,中国难造,也造不了多少(中国军工业因为能力有限,如果把太多的资源和资金用于制造火炮,必然导致轻武器产量下降);买吧,买不到,美英法不可能把重炮、轰炸机这种大杀器卖给蒋纬国,即便扣扣索索地卖一点,也是漫天要价、趁机宰人,并且数量也非常少,撑死了卖几十门、几十架,估计也是被它们本国军队淘汰的次货,根本是杯水车薪,有没有都是一回事,蒋纬国也没那么多钱;要吧,德国虽然愿意给,但德国自己的军械也非常紧张,对中国爱莫能助、有心无力;意大利的军工业比中国好不到哪里去,自己都供不应求,哪里还能援助中国。

    蒋纬国和南京军在眼下唯一的办法,就是“求”日本人。

    德国、中国、意大利、日本,是联盟国的四大成员国,眼下苏联战争已经爆发,德国、中国、意大利都参战了,日本则没有,日本跟美英法一样都是隔岸观火的中立国,日本没有参战是因为两个原因,第一是日本不需要参战,日本在联盟国内部的责任是抓紧时间、集中资源和资金扩建日本海军,打苏联是陆军的事,日本当然可以事不关己,第二是中国不需要日本参战,日本如果参加苏联战争,日本陆军自然就得到了扩军的机会,一方面会影响日本海军扩建,一方面也让中国后方不稳,所以日本现在可以跟美英法一样心平气和地“看热闹”,另外,根据联盟国内部协议,德中打下苏联后,日本也可以瓜分战利品,中国还要拿中国的占领区来交换日本目前在中国的占领区,所以日本完全是无本万利,对此,日本人自然乐意,反正有中国军队给日军当炮灰去打仗。日本人眼下一边看热闹一边忙着扩建海军,比起累死累活的德中两国,日本可以说是逍遥快活(日本不参加苏联战争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如果苏联战争以苏联或苏美英法阵营获胜而结束,日本则因为从未参战,所以就不会成为战败国,不会被苏美英法秋后算账)。

    执行这条“重点发展”路线并苦心经营后,日本军队此时堪称“严重偏科”,其海军日益强大,其陆军则原地踏步甚至日益萎靡,日本此时军费开支足有超过80%被拨给海军。根据蒋纬国得到的情报,日本陆海军此时的军力是这样的:

    日本陆军方面,由于两次大裁军(日本陆军的第二次裁军因为“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事件”而险些被废止,但中苏战争如期正式爆发,日本陆军履行承诺地进行了第二次大裁军,作为回报,日本海军建立了七个海军陆战旅团),日本陆军现在只有9个师团,分别是近卫、第1、第2、第3、第4、第5、第6、第9、第18师团,都是甲种师团,每个下辖2个旅团,每个旅团下辖2个步兵联队。因为数量少了,加上军械物资冗余很多,因此日本陆军也走“精兵路线”,并且学习南京军和德军,展开机械化建设进程,日军每个步兵联队下辖3个步兵大队和1个炮兵中队,同时,每个师团在原先的1个工兵联队、1个骑兵联队、1个辎重兵联队、1个炮兵联队外又增加了1个战车联队、1个搜索兵中队(效仿南京军的,日军的“搜索兵”其实就是南京军的侦察兵)等部队,并且日军师团的直属炮兵联队实际上装备的都是重炮(同时日军每个步兵联队也有炮兵中队,装备着常规的步兵炮、山炮、野炮等中型口径火炮;至于迫击炮和掷弹筒,更是普及到小队),因此,日本陆军虽然师团数量少了、兵力总数少了,但火力和战斗力都比以前大大提高。日本陆军现在的9个师团,每师团约万兵力,总兵力约25万,加上其他直属于日本陆军部的部队,日本陆军此时总兵力约30万人,由于走的是“精兵路线”,所以日本陆军的三十万官兵几乎都是参加过实战的老兵,再加上长期没有战事,一直进行训练,所以日本陆军的三十万官兵都是精兵,“质量”等于南京军。日本陆军的这9个师团里,近卫师团和第1师团驻扎在日本本土五岛(包括库页岛),第3师团一分为二,驻扎在天津和上海,第5师团驻扎在朝鲜半岛,第4师团驻扎在台湾诸岛和琉球群岛,第2、第6、第9、第18师团驻扎在辽北、吉林、黑东三地。南京军最缺的火炮,日本陆军拥有很多,虽然中日议和停战后,日本陆军的火炮产量被大大削减,但因为不打仗,损耗数量剧减,所以保守估计,日本陆军现在拥有各型火炮不低于一万两千门(包括迫击炮,不包括掷弹筒),大口径火炮(重炮)起码有2000门以上。

    日本海军的扩建更是如火如荼,用日本海军高层的话说,“日本海军从未如此地放开手脚”(一是因为日本陆军不跟日本海军抢军费了,二是得到德中意等国的大力援助,三是得到包括裕仁天皇在内的日本军政高层的认可),因此日本海军的扩建犹如脱缰野马般日新月异。日本海军此时停止建造战列舰、重型巡洋舰,集中资源和资金建造航空母舰,适当地建造辅助航母作战的轻型巡洋舰、驱逐舰、潜艇等舰种,以及最至关重要的飞机。由于日本目前是中立国,没有与美英法交战,所以日本海军的扩建还受到《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但飞机数量不受那份条约限制。保守估计,日本海军现在已经拥有各型飞机4000架以上(作为对比,日本陆军现在拥有飞机数量仅500架左右),其中,舰载机约1000架,陆基飞机约3000架。日本海军数量如此众多的飞机里,约五分之二是战斗机,约五分之三是轰炸机和鱼雷攻击机。

    让蒋纬国深感恼怒的是,南京军穷得叮当响,日军则富得流油。

    南京军缺少的火炮(特别是重炮),日本陆军有的是,装备其现有部队是绰绰有余的,剩下的都封存在仓库里;南京军缺少的轰炸机,日本海军有的是,但日本海军是振振有词的,他们不需要参加苏联战争,自然无需出动属于日本海军的轰炸机。

    “他妈的!”蒋纬国又窝火又窝囊又无可奈何,“真的要去求那些狗日的日本人了!”

    蒋纬国当然不愿意在日本人面前低声下气,但他没办法,他不能为了自己的骨气颜面而不顾自己军队缺少重炮和轰炸机的处境,他要是“死要面子”,他的南京军就要“活受罪”。为了让自家军队少流一些血,为了让胜利早日到来,蒋纬国不得不牺牲自己的人格,去进行这项让他极度排斥、极度不愿意去做的事情。

    10月15日,蒋纬国乘坐飞机前去东京,出访日本,这也是他第一次出访日本。蒋纬国本以为他这辈子第一次去日本、去东京,是以胜利者和占领者的身份去的,没想到造化弄人,他是以“国际乞丐”的身份去日本、去东京的。虽然不是战败者、乞降者,但还是让蒋纬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屈辱。按道理,以这样的身份去日本是蒋纬国不愿意的,他可以选在别的地方商谈这件事,但他有求于人,必须要拿出诚意,所以他不得不亲自去日本、去东京一趟,哪怕让他感到生不如死,他也必须这么做。

    “真他妈的不爽啊!”飞机上,蒋纬国无可奈何、满心苦涩地仰天长叹。

    秋高气爽,万里无云,当飞机抵达东京上空时,蒋纬国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下方地面上这座让无数中国人想在此来个大屠杀的城市,他愈发无奈。“老子真希望老子现在乘坐着的是一架战略轰炸机,弹药舱里装着一颗原子弹!”他在心里恶狠狠地想着。

    对于蒋纬国这趟出访日本的旅行,蒋介石是不反对的,并且还很支持的,比起蒋纬国,蒋介石对日本没有那么刻骨铭心的仇恨(原先历史上的蒋介石在抗战期间受尽日本人的威逼和日本人带来的屈辱,眼下则没有,所以蒋介石虽不亲日,但也不是特别地反日,更加不像蒋纬国那么仇日),他对中日联盟是很赞同的,蒋介石也不是不愿意跟日本人彻底秋后算账,但他认为中国没有那个实力,中日有真真正正地“亲善”了,所以这个计划对他而言是可有可无的,看到向来顽固反日仇日的小儿子居然打算去日本访问,他没有反对的理由,一方面可以让蒋纬国出出国、开开眼界,在政治上可以更成熟一点,蒋纬国反日仇日思想在蒋介石看来是一种“政治上的不成熟”“年轻人的血气方刚”,因为真正的政治家是不在乎仇恨的,只在乎利益,只要能获得利益,跟不共戴天的世仇死敌化敌为友也是无所谓的,蒋介石希望蒋纬国在政治上早点成熟起来,另一方面是以此表达蒋介石本人、国民政府对日本的“亲善诚意”,从而加强中日关系,蒋介石这个念头倒不是刻意地跟日本套近乎,而是想更方便地收回还被日本占领的国土,另外,化敌为友始终是一件好事,如果日本能真正地成为中国的友邦,自然好过中国跟日本继续打下去或继续仇视下去。

    至于日本人方面,得知蒋纬国这个“中国头号顽固死硬反日分子”居然要来日本访问,日本高层无不深感意外,这种感觉就好像诸葛亮把周瑜气死后还跑到东吴吊丧时东吴高层的心理。日本高层里虽然有很多人恨不得蒋纬国早点死,但也不至于产生在他自投罗网时将其杀死在日本境内的愚蠢念头,总体而言,在极度的意外和诧异后,日本高层共分为三种心态,一种是冷漠,对蒋纬国不理不睬,一种是程序化的迎接,毕竟中日又是友邦又是盟友,中国高层人物之一兼中国最高领袖的小儿子的到来,日本不迎接肯定是过意不去的,第三种则是热烈欢迎,怀着这种心态的日本高层都是“亲华派”或“和华派”(这两派虽然目前都支持对中国友善,但本质不同,“亲华派”是要跟中国彻底地化敌为友,联合起来争霸世界,“和华派”只是打算暂时利用中国,利用完中国后继续跟中国互相敌视敌对,甚至再度展开侵华)。

    当蒋纬国的飞机开始在东京郊区厚木机场降落时,他看到机场周围人山人海,很显然,他受到了日本人“非常热情、非常热烈”的欢迎。

    “老子杀了那么多日本人,日本人居然还这么欢迎老子!”蒋纬国暗暗想笑,他随后再度感慨,“老子这次来日本,肯定不是鸿门宴,但却是不折不扣的单刀赴会啊!但愿这帮小日本愿意‘借荆州’给老子!唉!”

    在蒋纬国的胡思乱想中,飞机平稳地在厚木机场上降下并缓缓地停下。

    深深地吸口气后,蒋纬国推开舱门,踏上了日本的土地。

    www.bq46.cc。m.bq46.cc

本文网址:http://www.hxqgjx.com/xs/5/5472/331554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hxqgjx.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