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节 跨湖奇袭 2

推荐阅读:不败战神杨辰制卡师:我的卡牌无限连锁从正一道童肝成万法天师神农道君道与天齐宅男侵入動漫世界浪痞天倾之后逆天邪神夜无疆

    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三场大战可以说直接关系到苏联的存亡,列宁格勒是苏联最后的对外通道,莫斯科是苏联的首都,斯大林格勒则是苏联高加索产油区的最后屏障,这三座重镇如果全部丢失,苏联必亡无疑,如果丢失其中两座,苏联虽然还能进行垂死挣扎,但大势已去,几乎没有可能东山再起,如果只丢失一座,苏联的处境肯定进一步恶化,不过,苏联还会有机会继续苦撑下去。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交战双方都很清楚,时间已经不多了,俄罗斯冬季已经来临,只要熬过这个冬天,苏联就能获得二三个月的喘息时间。没有什么比时间更是苏联急需的了。为了打好这三场大战,苏军可谓是“精兵猛将齐出”,并且不择手段,急红眼了、急疯了的斯大林采取了一系列极端得近乎泯灭人性的手段。基辅一战,苏军降者遍野,而列莫斯三战,苏军降者很少,德军对此大感疑惑,列莫斯战场上的苏军虽然依然战术低劣,但都死战不退。通过俘虏供述,德军得知,斯大林为防止苏军再出现大面积投降事件,命令特务头子贝利亚成立若干支内卫部队,将参战苏军将领和官兵的家属全部拘禁关押起来,一旦打败仗或投降,直接枪决其家人。就以莫斯科为例,几十万苏军在城外拼死抵抗德军,在他们身后的莫斯科以及莫斯科附近的一系列城镇内则关押着他们的家人,这些军人家属一方面在城镇内工厂里充当工人干活,一方面被扣押为人质,如果某支苏军部队打得不好,这支苏军上至将军下至士兵的全家都会被处决。斯大林命令中的“打得不好”,主要是两种情况:一是出现大面积投降或全体投降的事件,二是参战后一触即溃,没有命令就擅自转移或撤退,所谓“打得好”,主要是两种情况:一是打败了对面德军,二是死战到底,直至全军覆没。“要么胜利!要么牺牲!”“不许投降!不许后退!”“苏联红军没有被俘者!失踪了,不管是被俘还是投降,都被视为被俘!都是叛徒!家属一律处决!”一系列杀气腾腾的命令迫使已经没有斗志并且士气低迷的苏军官兵不得不拼死战斗。德军很快就感受到斯大林这一系列铁腕手段的效果:对面苏军要么打败了自己,要么在得到命令后才进行撤退或转移,要么以集体自杀式的方式不停地冲锋,直到全部死光,投降者确实少了,被打溃的苏军部队也不多了。莫斯科战场上曾出现这么一个典型的例子:苏军某中校旅长带着本部一个旅进攻德军一个旅,死伤过半后全旅溃散,结果,该旅包括旅长在内的三千八百多名官兵的一万一千多名家人全部遭到处决。

    除了用以家属为人质逼迫苏军拼命战斗外,苏联当局还以完全能用“草菅人命”这个成语来形容的手段把不计其数的苏联平民送上战场填补漏洞,从六七十岁的老者到十来岁的孩子,全部都被强迫“为保卫祖国而献出生命”。数以百万计乃至千万计的苏联平民被补入苏军部队里,绝大部分人连军装都没有,并且几乎就没进行训练,直接被赶上战场。实际上,战至此时,苏联人的“军民”界限已经非常模糊了,军队就是民众,民众就是军队,唯一的区别就是原先的正规军部队会被视为主力,新补充入军队的民众则完全被视为炮灰、消耗品。德军的军事报告里,“苏军”这个词语出现得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很含糊的词语“苏联人”,用博克上将的话说,“我们已经分不清苏联军人和苏联平民了,实际上也没有必要区分了,战场上,穿着军装的苏联人、穿着平民衣服的苏联人、拿枪的苏联人、没有拿枪的苏联人,混合在一起,不停地冲向我们,看样子,在斯大林的心里,只要是苏联人就是苏联军队的一员。没有训练、没有武器、没有军装,都无所谓了,只要有‘苏联红军’这个称呼,那些苏联平民就是苏联军人了”,“虽然真正的苏军和那些临时被当成军人使用的平民都是苏军,但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真正的苏军是有制服的,并且一人一支枪,那些临时被当成军人使用的平民则是没有制服的,并且两个人甚至三个人一支枪”。各种丧心病狂的战术开始被苏军不断地、越来越多地使用,比如,苏军某个师夜袭德军某个团,双方混战在一起,结果苏军的后方炮群不分青红皂白地对苏军德军一起进行炮火覆盖,炸得自己人和敌人一起血肉横飞,继而取得了“杀敌三千,自损一万”的“胜利”;在某次进攻中,苏军一个师长奉命攻击德军的一个据点,他先调动上万苏联平民(这些苏联平民没有军装,没有得到训练,武器也严重不足,但被宣布他们已经是苏联红军战士)冲击德军据点,被德军杀得尸横遍野,这个苏军师长用这种冷血的办法达到消耗德军弹药、试探德军火力分布位置的目的,当苏联平民死光后,他再率领部队发动进攻,拿下了因弹药不足而陷入不利的德军据点,并因此而得到斯大林的嘉奖,认为他“智勇双全”,因为斯大林完全不在乎人命,他此时只在乎胜利。

    “不要告诉我‘我们死了多少人’,我只想听到‘德国人死了多少人’!”这句冷酷无情的话是斯大林在某场高级会议上裸地说出来的。说白了,苏军的战术就是用人命填,城市外的战场上、城市里的居民区道路边,到处都是被吊死的苏联人,胸前挂着牌子写着“我是懦夫,我不敢为苏联人民而战斗,所以我该死”“我是背叛祖国的败类,这就是我的下场”。

    列莫斯三城血战了一个多月,德军和德军的友军累计死伤三十余万人(死亡者约十万),苏军则死伤了三百多万人,严格意义上讲是“苏联人”死伤了三百多万人(大部分都是死亡,因为受伤者基本上都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因为死伤苏军里足有三分之二都是临时被充入军队、推到前线的苏联平民。勒布元帅、博克上将、龙德施泰特元帅都对此深感棘手,他们非常痛苦地向希特勒汇报道:“斯大林已经发了疯,他根本不在乎他的军队和民众死了多少人,反正死了多少还能补充多少,人命在他眼里就是冰冷的数字,我们难道要跟他一样,也不在乎我们自己德意志军人的宝贵生命吗?我们伤亡一万,我们会恨心痛,但苏联人哪怕死了一百万,斯大林连眼皮眨都不眨一下。”

    对此,希特勒也感到了艰难的压力,所以他开始抽调列宁格勒和莫斯科战场上的部队,补入斯大林格勒战场,在他看来,“斯大林格勒必须要拿下,莫斯科能拿下就拿下,拿不下也可以缓一缓,列宁格勒只要全面封锁就可以了”。希特勒认为“斯大林格勒第一,莫斯科第二,列宁格勒第三”,这与南京军高层和很多德军高层认为“斯大林格勒第一,列宁格勒第二,莫斯科第三”显然有些不符合,但蒋纬国知道,希特勒已经“知错就改”,虽然改得并不完全,但也不能太强迫他,毕竟他是德国元首,对他进行太多的指责未免不给他面子了。

    随着希特勒的调兵遣将,苏联三大重镇里,列宁格勒的处境得到了最好的改善,虽然还处于德军以及波兰军、芬兰军的重围中,但不再遭到强大的攻击。由于列宁格勒局势恢复一定的稳定,被列宁格勒挡着的摩尔曼斯克也处于较为安全的状态中。摩尔曼斯克是俄罗斯北方唯一的终年不冻港、北冰洋沿岸最大城市,位于科拉半岛东北,虽然这座城市在北极圈以内约68°,但由于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附近海面全年从不结冰,一年四季都可以通航,毋庸置疑,这座北冰洋的不冻港对苏联是极其宝贵的,也是苏联此时唯一的对外渠道。苏联战争爆发后,斯大林立刻火急火燎地联系了美英法三国的高层,希望能给苏联提供援助,但三国高层都推三阻四,因为三国高层巴不得苏联和德国打得两败俱伤,不过,基辅会战后,美英法三国高层的态度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他们震惊地发现:原来德国的实力如此之强盛,不但不会跟苏联打得两败俱伤,还可能在中、意、日等德国盟友的帮助下灭亡苏联,到时候,吞掉苏联的德国必然国力翻倍暴增。因此,美英法三国高层里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声音,“不公开帮助苏联,秘密地帮助苏联,一方面不会因此而跟德国交恶,一方面可以让苏联支撑得能更长久一点,让德国在苏联战争中受到损失也能更大一点,这样,苏联要么可以不被灭亡,以后继续作为西方国家的棋子牵制住德国,要么让成功灭亡苏联后的德国元气大伤,好几年难以恢复”。英国首相张伯伦和法国总统勒布伦都不太敢帮助苏联,他们已经对德国产生了畏惧心理,美国总统罗斯福则是非常支持这个提议的,按照常理,罗斯福做出什么重大决定都要经过美国国会的投票表决,但他身为美国总统,还是有一定的特权的,并且只要采取“巧妙的迂回对策”,就可以避开相关的限制,美国总统毕竟不是一个傀儡,而是一个实权人物。

    在办公室里秘密接见苏联特使时,罗斯福询问道:“苏联此时最急需什么?”

    苏联特使急切地道:“我们需要很多的东西”

    罗斯福打断对方的话:“我不能给你们所有的你们想要的东西,特别是带有美国标志的东西,请说说你们最急需的并且不会带有美国标志的东西。”

    苏联特使想了想,回答道:“我们最需要飞机。”

    罗斯福摇头:“我不能给你们美队的飞机。”

    苏联特使说道:“那就请给我们制造飞机时最急需的精炼铝。”

    罗斯福点点头:“嗯,这样就两全其美了,我给你们制造飞机的原料,你们拿去制造你们苏联的飞机,德国那边也看不出破绽。但是”他话锋一转,“我不能以国家名义援助你们,我打算秘密地让美国国内的几家财团代替美国政府进行这件事,从而避开相关的麻烦。不过,你们要给予足够的报酬。”他语气意味深长,“美国政府给你们东西,可以不要报酬,但美国民间企业给你们东西,肯定要报酬,没有利润,他们是不会做这件事的,并且我个人没办法用美国国库来支付。你们要给钱,并且是高额的价钱。还有,不要卢布,那些企业家现在已经不看好卢布了,他们只要黄金。”

    苏联特使心知肚明,随着苏联的岌岌可危,苏联的法定货币卢布在国际上已经越来越不值钱,一旦苏联灭亡,再多的卢布都是废纸,美国国内的那些企业家只要价值永恒的黄金。

    得知罗斯福的态度后,斯大林虽然很不满,感觉罗斯福是故意找借口乘火打劫,但他无可奈何。好在,苏联政府此时手里有很多黄金,苏联国库里此时有黄金800多吨,以黄金此时国际汇率进行兑换,八百多吨黄金价值十二三亿美元,不过由于此时世界局势混乱动荡,各国的纸质钞票都受到波动影响,而黄金是绝对的硬通货,所以黄金的实际价值要超过国际黄金汇率。苏联政府手里的这批黄金其实足有一大半是“黑吃黑”弄到的,并不原属于苏联,被苏联黑吃黑的冤大头就是西班牙。四年多前,西班牙内战爆发,一方是西班牙共和政府军,一方是佛朗哥的国民军。当时的德意等国都支持佛朗哥,苏联则支持共和政府军,由于共和政府军当时是西班牙的中央政府,所以掌控着西班牙的国库,掌控着西班牙位居世界第四的、足有700多吨的黄金储备。一方面为了得到苏联的援助,一方面为了铺平后路,加上苏联的威逼利诱,西班牙共和政府把700多吨黄金一分为二,一小部分50吨送去法国,绝大部分约560吨被送去了苏联,西班牙内战结束后,共和政府军覆灭,佛朗哥上台,法国把50吨黄金归还给了佛朗哥政府,苏联政府则翻脸不认账,不承认共和政府曾把560吨黄金送过来,从而吞掉了原属于西班牙的这560吨黄金。此时,斯大林哪怕极度舍不得,也不得不用这些大半原属于西班牙的黄金跟美国交换战略物资和军械军火。

    根据美苏暗中协议,罗斯福通过美国民间的几家财阀公司,秘密地并且不断地向苏联援助苏联此时最急需的但又没有美国标志的东西,比如制造飞机最需要的精炼铝、可被苏军用于保护后方工业区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无烟火药、已提炼好的燃油、化学品等军械物资。虽然是杯水车薪,但确实是苏联在苏联战争爆发后第一次得到援助,当然了,苏联政府为此大放血,不得不以三倍于国际市场价格的价钱并且以黄金支付这些军械物资。中日战争期间,苏联就是这样“大力援助”中国的,眼下,苏联政府也算是尝到了当初中国政府的苦涩滋味。

    12月13日,东欧战场上局势发生重大变化,来自列宁格勒、莫斯科战场的超过三十万援兵陆续地抵达斯大林格勒战场,同时还有二十万乌克兰军一起参战。这些乌克兰军是商震在乌克兰紧急组建起来的(基辅会战前,乌克兰西部已被德军占领,这些乌克兰军人大多数来自乌克兰西部,所以组建工作是有时间的),随即被调往斯大林战场助战。商震对希特勒说道:“乌克兰军队虽然是十分仓促地建立的,训练很缺乏,但他们在苏联战场上必定勇猛无比,因为乌克兰人对俄罗斯人、苏联、斯大林政权恨之入骨,刻骨仇恨就是他们战斗力的来源,请元首阁下给他们跟德军一样的装备和待遇,相信他们在战场上绝不会让元首您失望。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能让德军抽调出更多的部队,二是能减少德军的伤亡。另外,苏联人打仗已经完全没有了章法,纯粹是靠人命填,所以乌克兰军队也不需要太完善的训练,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枪炮和弹药,他们就会在战场上帮助德军杀人。不仅如此,德军占领区内现在还有很多苏军残渣余孽以及亲苏亲俄的叛乱分子,请元首使用乌克兰人组建扫荡部队,他们一定会对苏军残渣余孽以及本国亲苏亲俄的‘乌奸’心狠手辣、绝不留情。”

    希特勒大为赞赏商震,商震笑道:“这只是我国兵法里‘以夷制夷’的手段而已。”

    事实迅速就证明了,商震的办法是非常正确的,乌军(乌克兰军队)恨透了俄罗斯人、苏联、斯大林政权,无论是在前线战场冲锋陷阵还是在后方占领区内扫荡苏军游击队,乌军都是勇猛顽强至极,并且残忍凶狠至极。在斯大林战场上,曾出现乌军一个营跟苏军一个旅血战三天三夜死不投降乃至几乎全军覆没的战绩,那个营的幸存乌军士兵说“我们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杀苏联人以报仇雪恨,我们不投降是因为我们知道落入苏联人手里会是什么结局”;在乌克兰境内,乌军扫荡苏军游击队时更是心如铁石、杀人如麻,几乎不留活口,抓住苏军游击队俘虏时一律虐杀,手段堪称赶尽杀绝,使得德军后方占领区内“治安”大大转为良好。

    随着德军后续援兵(包括二十万乌军)到来,斯大林战场上德军实力大涨、士气大涨,总指挥龙德施泰特元帅也因此而底气大增、信心大增,他重振旗鼓,发动一系列凌厉的攻击,打得苏军总指挥铁木辛哥元帅难以招架,他随即火急火燎地发电报给斯大林:“斯大林同志!德军加强了兵力,我需要援兵!”

    斯大林怒道:“我哪来的部队!莫斯科也很吃紧!”他随即叫来苏军莫斯科军区新任参谋长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中将,“莫斯科军区有无部队增援铁木辛哥?”

    华西列夫斯基为难地说道:“斯大林同志,可以判断,德军的攻击重点正在逐步南移,德军把很多部队调往了斯大林格勒,莫斯科可以缓口气,至于增援铁木辛哥同志,恐怕很难,我们有部队,但是主力部队损耗得非常严重,使用新兵部队的话”他口中的“新兵部队”指的是那些临时被强征充入军队里的平民。

    “莫斯科既然保住,斯大林格勒也要保住!”斯大林双拳紧握,“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一个都不能丢!丢了一个,苏联就完了!特别是斯大林格勒!”苏军在莫斯科取得的暂时性胜利让斯大林在原本近乎绝望的心态中又产生了一丝自欺欺人式的希望,“德军已是强弩之末!我们应该反击!追击德军!这样也能间接地援助斯大林格勒!”

    在斯大林的严厉命令下,华西列夫斯基等莫斯科苏军高层不得不硬着头皮组织了一场反击战,结果可想而知。博克上将敏锐地察觉到苏军可能反击,因此他让部队一边转移一边严阵以待,杀得出城追击来的苏军一败涂地、尸横遍野,取得“莫斯科南部反击战”的胜利。这场胜利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莫斯科苏军的力量,结果又差点儿让希特勒重新产生了“趁机攻取莫斯科”的念头,在众多德军高层好说歹说之下,希特勒才恋恋不舍地放弃了这个想法。

    由于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援军都无法到来,在斯大林格勒战场上苦苦撑着的铁木辛哥不得不请求斯大林下令从外高加索军区、北高加索军区向斯大林格勒战场派遣援兵。斯大林对此进行了同意。接到斯大林命令的外高加索军区司令科孜洛夫中将和北高加索军区司令伊万·叶菲莫维奇·彼得罗夫中将急忙调动各自军区过半部队增援斯大林格勒。

    得知苏军外高加索军区和北高加索军区都调动一半多部队前去斯大林格勒后,南京军高层大喜过望,如此一来,根据精确情报,不包括民兵和新兵,外高加索苏军已不足五万人,北高加索军区苏军更是不足三万人,对于南京军而言,对高加索趁虚而入的时候终于到来了。

    蒋纬国询问杨杰:“高加索苏军增援斯大林格勒后,德军还能攻占斯大林格勒吗?”

    杨杰很有信心:“绝无问题。虽然德军苏军一样得到援兵,但德军援兵的规模和力度都大大地超过苏军,德军拿下斯大林格勒仍然是必然的事。”

    蒋纬国顿时豪气万丈:“那我们还等什么呢?”

    12月15日,南京军的“巴库战役”正式打响。

    "

    www.bq46.cc。m.bq46.cc

本文网址:http://www.hxqgjx.com/xs/5/5472/331555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hxqgjx.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