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节 境外战局 2

推荐阅读:神农道君道与天齐宅男侵入動漫世界浪痞天倾之后逆天邪神夜无疆剑修来自合欢宗(高h np)快跑,这个文明开挂了!山海提灯

    七月十五日,由于英军不战而退,攻打德里的日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德里,日军的“印度远征军”{正式番号是印度方面军}司令官木村兵太郎心花怒放,认为“敌军慑于皇军之无敌武威而不敢抵抗,故弃城而逃”,一边急不可耐地给东京方面发去捷报,一边命令部队大吹大擂地举行入城仪式。欣喜若狂的东京方面随即高声大气地宣布“帝国皇军解放印度之伟业已取得决定性胜利”。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内,充斥德里的是黑暗恐怖的血雨腥风。木村兵太郎原本就是一个残暴不仁、嗜杀成性的武夫,先前他纵容部队在占领区内大开杀戒虽然被东京高层狠狠地训斥了,但由于他纵容部队的另一个结果是让满载财物从印度开往日本的船只数量立刻翻了好几倍,使得正愁财政吃紧的东京高层因此而态度暧昧了起来,加上东条英机竭力地给他说好话{木村兵太郎是东条英机的心腹部下},东京高层最终对他只是不痛不痒地批评了几句,没有给予任何实质性处罚,因此,他愈发地有恃无恐、变本加厉。日军占领德里后,木村兵太郎宣布“皇军连日来征战杀伐,劳苦功高、筋疲力尽,因此解除军纪,允许自由游玩娱乐,既是犒赏皇军将士,也是让皇军将士可以领略印度风情、饱览印度风光,以促进日印亲善和日印文化交流”。随着这个冠冕堂皇的命令,十万如狼似虎、凶性大发的日军立刻把德里变成了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由于韦维尔先前声称要死守德里,与日军在此展开最终决战,因此木村兵太郎调动了三个师团、超过十万兵力准备强攻德里}。德里全城群魔乱舞、鬼哭狼嚎,日军不但烧杀"",更是进行掘地三尺的搜刮掳掠,前者是日军自身在发泄兽欲,后者是日军在执行东京高层的命令。根据《中华英雄报》的报道,“日军无所不用其极地搜刮着印度人的财富,恰巧印度人喜爱黄金、热衷收藏黄金制品,因此日军犹如秋收时的农民般获得一场又一场大丰收,小到妇女身上的金银首饰,大到博物馆里的金银文物,日军统统不放过,就连宗教场所和坟墓也没有逃过日军的洗劫,寺庙里的只要是用金属做成的神像雕塑,不管是金的、银的还是铜的,都被日军拆下来带走,镀金的则被刮掉金皮,不折不扣的‘佛面刮金’。印度的活人不得安生,印度的死人也不得安息,日军相信印度人在埋葬死者时会跟死者一起埋下很多金银陪葬品,所以到处搜寻坟墓,遍地挖掘坟墓,搞得乌烟瘴气、鸡犬不宁”。日本政府财政紧张,饥不择食的日本政府对印度这块已经基本掌握在手的肥肉自然不会放过,更加不会客气,虽然日本政府在印度战事前反复盘算“吸取当年帝国和中国进行交战的教训,要对印度采取怀柔手段,不能让帝国军在印度战场上重蹈先前在中国战场上的覆辙”,结果日军还是原形毕露、本性难改,但眼下,东京高层也不在乎了,一来“只有使用粗暴手段才能快速地获得大量财富,怀柔手段是不行的”,二来“英军不堪一击,印军不值一提,加之印度人奴性十足,惯于顺服、懦于抗争,并不具有中国人那样的血性。对待中国人,皇军手段越严厉,中国人越抗争不屈,但对于印度人,皇军手段越严厉,印度人越惧怕顺服”。说到底,日本人本来就是伪善的、残暴的,在戴上“亲善”“仁爱”的面具后必然会感到戴得不舒服、不习惯,戴不了多久就扔了,露出根本就藏不住的满嘴獠牙。

    日军在印度战场上打得“就像当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大口吞并中国东北时”轻松顺手,唯一的麻烦就是“印度人实在太多了,管理起来有点费手脚”。日军兵不血刃地占领德里后,除了被中国伺机占领的部分地区,印度的东部、南部、中北部基本上都被日军占领,但还有西部和西北部{后世巴基斯坦全境和后世印度西北部}处于英军掌控中,由于英军放弃了“德里决战”,因此保存了大量的有生力量,退到印度西部和西北部坚持抵抗。在地形上,印度东部和中部{后世印度}大部分是平原以及低矮平缓的丘陵,西部和西北部{后世巴基斯坦}大部分是山地,因此,日军进展神速有着地形不适合英军防御的原因在内,但到了印度西部和西北部,当地山地延绵的地形就有利于英军防御而不利于日军继续快速推进了,另一方面,英军已经无路可走,唯有死战到底,不仅如此,日军在印度境内烧杀""、掳掠搜刮的暴行也引起了印度人的愤慨,亲日派印度人大大减少,反日派印度人大大增加。印度人虽然一直反抗英国人的统治,但是,“英国人好歹还算人,日本人则完全是披着人皮的野兽”,这使得大批原先立场反英亲日或反英反日的印度人转而选择跟英国人并肩作战,包括“圣雄”甘地。

    木村兵太郎在兴致勃勃地举行完“皇军解放德里”的盛大仪式和庆祝典礼后,自认为稳操胜券的他给率军西撤的韦维尔下达了劝降书。在劝降书里,木村兵太郎态度傲慢,因为他一方面认为韦维尔是自己的手下败将,一方面又认为韦维尔根本就是瓮中之鳖,英军最后控制区的四面八方都是联盟国的地盘,“谅他插翅难逃”,所以在劝降书用词上非常“不客气”,通篇满眼都是“阁下与本司令官交手两月有余,阁下屡战屡败、狼奔豕突、抱头鼠窜,犹如丧家之犬,莫非迄今还未看清形势乎?若阁下不自量力,试图继续进行螳臂当车式可笑抵抗,战无不胜的大日本皇军将毫不客气地发动雷霆万钧式打击,把阁下彻底消灭”“若阁下执迷不悟,大日本皇军将对英军斩尽杀绝,即便是投降英军或英军伤员,也是一个不留”“阁下继续抵抗,尽可一试,本司令官有充足把握在十五天内摘取阁下的项上人头”等近乎羞辱和恐吓的言语。

    别说韦维尔是一个心高气傲的英国人,哪怕是普通人,也会无法忍受木村兵太郎这种盛气凌人至极的劝降书,因此木村兵太郎对韦维尔进行劝降的效果是无需多言的。本就没有想过投降的韦维尔进一步地下定了“死战到底、抵抗到底”的决心。

    就在德里被日军占领的同一天,印度{后世印巴}北部原克什米尔地区北部、现中国拉达克省南部,一片崇山峻岭间的一个盆地,几千名装备精良、彪悍壮实的军人正在盆地里耐心地等待着,没多久后,一小群英军出现在这些军人的视线远处,双方立刻接触上。英军为首者是一名少将,此人是英印军第15军军长威廉·约瑟夫·斯利姆。斯利姆诧异地看着眼前的这些似乎不像中国军人的军人:“我是英印军第15军军长斯利姆,按照贵我双方协议,前来接收军械物资。”

    对方一名明显是领头者的军人走上前敬礼,然后用带着印度特点的英语说道:“斯利姆将军,军械物资都在这里,人员也集结好了,共计四千三百五十八人。”

    “人员?”斯利姆愈发诧异,“为什么会有人员?你们是中国军人吗?”

    对方领头者笑起来:“我们不是中国军人,我们以前是为英国服务的,现在也可以重操旧业,我们将会进入印度,加入英印军和你们一起抵抗日军。”

    “你们到底是什么身份?”

    “我们是廓尔喀雇佣兵。”

    斯利姆顿时恍然大悟。廓尔喀雇佣兵是世界闻名的外籍雇佣兵之一,素来以纪律严明、英勇善战、忠心耿耿而享有盛誉,这支雇佣兵是英国陆军的精锐之一。廓尔喀雇佣兵的成员大多数是尼布尔的廓尔喀人,尼泊尔是藏南三国之一,中国已经收复了藏南三国,廓尔喀人自然跟着祖国一起归顺了中国。蒋纬国此时把四千多名廓尔喀雇佣兵“还给”英军,目的是为了增强英军实力,这么做也不会露出破绽,不会让日本人察觉到什么{蒋纬国此举实际上也是借助日印战争消耗掉廓尔喀雇佣兵,确保尼泊尔以后“更加听话”,如此安排一举两得。}。

    “太好了,你们的加入真是缓解了我们兵力不足的燃眉之急。”斯利姆很高兴,他知道,廓尔喀雇佣兵战斗力效用,不但是不堪一击的印军难以望其项背的,就是英军自己也大不如。

    “军火、弹药、物资,都放在这里了。”廓尔喀雇佣兵领头者指了指身后,斯利姆看到山谷里的那些蒙着防水布的东西堆积成了十几座小山。

    “这些东西已经放在这里很长时间了吧?”斯利姆苦笑一声。

    “是的,一个多月前就向这里运输了,通过山里的羊肠小道,十分艰难,但日积月累,一个多月下来就有这么多了。大部分是英式武器,少部分是美式武器,加起来可以武装超过一万五千人,其中,光是子弹就有两千多万发,另外还有几十辆坦克、一百多门大口径火炮。”

    斯利姆听得又喜悦又羞愧又感到不可思议,他喜悦的是:得到这么多的军械物资援助,英军在印度战场上的处境自然会大大好转,他羞愧的是:这些军械物资都是中国军队缴获的,是在马来亚战场上打垮了十五万英联邦军队后的战利品;他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蒋纬国居然在一个多月前甚至在更早前就预见到了印度战事此时的局势,提前把东西都准备好,就等着眼下援助英军,从而操控日英印度战争。蒋纬国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让斯利姆感到不寒而栗。“这个蒋纬国真是太可怕了!”斯利姆心里畏惧不已地想道,“难道中国这几年能如此…”

    在拉达克省和英属印度西北部的交界处的崇山峻岭里,一共有三个大型军械物资基地,蒋纬国提前一个多月就在这里给英军准备好了他们急需的东西,不仅如此,在印度西南部的卡拉奇港口,十多艘没有悬挂国旗的大型船只也不显山不露水地开进来,给岸上早就等着的英军卸载下大量的军火、弹药、物资。

    十天后,日军一个师团从德里出发,一路向西,对英军进行“穷追猛打”,目标是攻占印度西北部重镇拉合尔{后世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趁势拿下印度西北部,“顺便剿灭英军残余部队”,但日军经过通往拉合尔的博德瓦尔高原时遭到英军蓄谋已久的伏击。日军骄傲自大、麻痹松懈并且孤军深入,英军则厉兵秣马、众志成城、准备充分,并且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和周密的部署,同时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优势,取得了日英印度战争爆发后的英军第一场大胜仗,日军则在印度战场上吃了第一场大败仗,死伤近万人,一个旅团几乎被全歼,一个旅团长和两个联队长丧命。说到底,日军长期以来的侵略目标都是中国,对中国进行了长期的情报侦察和刺探,所以掌握着十分详细的中国地理资料,但日军侵略印度则是蒋纬国改变历史的结果,日军打响印度战事也是仓促上阵,所以日军并不具有详细的印度地理资料,结果在博德瓦尔高原里犹如盲人骑瞎马,继而遭到英军以逸待劳的伏击,一下子损失惨重。

    这场博德瓦尔战役在意义上不亚于原先历史上中日战争期间的台儿庄大捷,它标志着日军在印度境内的迅猛扩张遭到了重大遏制,日英印度战争以此为转折点,开始进入持久战。

    与此同时,位于南半球的的澳洲大陆。

    澳洲大陆最东部的澳大利亚第三大城市,布里斯班。这座城市此时浑身上下都是饱受战火摧残的痕迹,全城满目疮痍、遍地焦土,大片建筑物已经变成废墟和瓦砾,城内和城外到处都是炮弹和炸弹爆炸后的弹坑,以及以各种千奇百怪的姿态、四分五裂地散落着的尸骸。城内的美军、澳军、新军{新西兰军队}、当地居民正在抓紧时间拼命地修复着在日军没日没夜的疯狂攻击下已是千疮百孔、摇摇欲坠的工事,准备迎接日军的下一波攻城。城市外的野地上,十几万日军犹如黄色的泥石流般在集结着,准备展开“最终进攻”。

    进攻澳洲大陆的日军是在澳洲最北部的达尔文港登陆的,随后沿着澳洲的海岸线一路向西,继而向南,扑向位于澳洲大陆东南的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全国人口只有700多万,八成以上的人口聚集在城市里,而澳大利亚的较大城市只有六个,包括堪培拉在内的四个在东南部,一个在西南部{珀斯},还有一个在最东部{布里斯班}。因此,布里斯班是日军展开澳洲战事后第一个攻打的澳大利亚的较大城市,但日军却迟迟没有拿下这座城市,最大的原因就是澳军顽强抵抗,甚至连澳大利亚平民都勇敢地参加战斗。当日军展开澳洲战事后,澳大利亚政府立刻进行了全国动员,只有700多万人的澳大利亚组建起了整整20个师、约30万兵力进行这场保家卫国的抗日战争,跟澳大利亚一直都是同气连枝的新西兰也派来3个步兵旅、2万余人助战,另外还有1万余美军参战。此时,澳洲战场上的美军不算多,因为时间紧张、运力有限,美国海军在开辟美澳海上运输线后,从美国本土向澳大利亚运送人员、军火、物资。澳大利亚政府对美国政府是这样说的:“一个美军的体重顶得上二十支步枪,运来一个带枪的美军不如给我们运来二十一支步枪。时间已经十万火急,给我们枪,我们可以自己战斗。如果运美军来,那运来的枪的数量就大大地减少了。”美国政府深以为然,因此主要向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运送军火和物资,美军不多,主要是飞行员等技术兵种。因此,澳洲战场上此时跟日军交战的几乎都是澳军,美军和新军数量大不如澳军。

    澳大利亚人非常清楚日本人的本质和本性,毕竟日本人的残暴、狠辣、凶残、歹毒等特点在世界上早已是臭名远扬,因此澳大利亚上下军民一心,拼死抵抗日军,让日军在澳洲战场上打得十分不顺,跟日军在印度战场上的顺风顺水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日军的第一个大钉子就是布里斯班,该城在六万余盟军{以澳军为主}和城内三十多万居民的拼死坚守下,日军连续猛攻了半个多月都没能拿下,虽然消耗了盟军过半实力,但自身死伤了超过两万人。恼羞成怒的日军“澳洲方面军”司令官山下奉文抽调了两个师团突入布里斯班南部,截断了该城向南通往悉尼、堪培拉等地的退路,完成对该城的全面包围,山下奉文先前对布里斯班采取了刻意的“围三缺一”,用意是试图通过猛烈的进攻迫使守城盟军放弃城市、向南逃走,没想到盟军死战不退,被对方如此“不识抬举”刺激得大为恼恨的山下奉文先彻底包围城市,然后给城内盟军下达最后通牒:如果盟军不按照日军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献城投降,日军攻占城市后将展开鸡犬不留的屠城。

    面对日军的死亡通牒,布里斯班的盟军和居民仍然心如铁石、不为所动。

    彻底暴怒的山下奉文重新部署部队,足足投入了四个老牌师团、十五万余兵力进行“最终攻击”。正式攻击前,山下奉文通过广播对全体参战日军进行了动员讲话,他是这样说的:

    “大日本皇军的将士们,这里,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这块大陆,以后将会是日本的新国土,有了这里,我们世世代代的子孙都可以过上富足安康的幸福生活。为了日本的未来、大和民族的未来、诸位的家人和孩子,请拼死一搏!务必在二十四个小时内粉碎前面的阻碍!”

    被连日激战已经搞得都有些疲惫的日军猛然间想起了此战的目的和意义,一想到澳洲大陆以后会成为日本的新领土、自己的家人和孩子可以在这里分到比在日本老家大好几倍的土地,日军上下顿时士气大振,一起发出群魔乱舞般的嗥叫。

    在持续近二十多个小时的恶战后,苦苦坚持了半个多月的布里斯班最终还是轰然倒塌,被在实力上占据绝对优势的日军给攻破、占领,守城盟军战死近一半,剩余者几乎人人带伤,日军也累计付出了超过三万五千人死伤的沉重代价。战斗结束后,看着终于飘扬起太阳旗的、令他恨之入骨的这座城市,山下奉文冷冷地下达了新命令:“清洗全城!”

    有军官不解其意:“司令官阁下,请问‘清洗’是什么意思?”

    山下奉文回答道:“我不是已经给这座城市里的所有人下达最后通牒了吗?但是,他们没有理睬,现在,他们应该为当初的决定付出代价了!”

    有军官吃惊地说道:“司令官阁下,如此一来,岂不是刺激得澳大利亚人拼死顽抗?”

    山下奉文脸色铁青:“难道他们不是已经在拼死顽抗了吗?不做,他们拼死顽抗,做了,他们还是拼死顽抗,说不定做了可以让他们从此亡魂丧胆、土崩瓦解。你们都听好,我事先公开地下达了最后通牒,结果我却没有兑现,一来,岂不是玷污了皇军的尊严和军威?外人岂不是误认为皇军敢说不敢做?如此,还有什么震慑意义?二来,澳大利亚人接下来岂不是更加有恃无恐?悉尼、堪培拉、墨尔本、阿德莱德、珀斯,在皇军兵临城下时肯定拼死顽抗,因为他们深信不疑,皇军是不会动真格的,皇军再发出最后通牒,他们也会不以为然;三来,澳大利亚人性格顽劣,即便不好好地教训他们,他们也会不自量力地以卵击石,好好地教训一下,他们很有可能会吸取教训,并且,澳大利亚人数量稀少,对于人口损失是很难承受的,死个十几万人、几十万人,对于帝国、中国、苏联、德国而言,都是小事,但对于只有七百多万的澳大利亚人而言则是无法承受的重创,澳大利亚人会害怕这样下去,他们会全族灭绝,从而让他们士气消沉、斗志瓦解;四来,澳洲以后会是帝国领土,澳大利亚人自然越少越好。”

    军官们纷纷感到心悦诚服:“哈依!司令官阁下高见!”实际上,他们都因为部队伤亡太大而对澳大利亚人恨得牙痒,早就想要“教训教训”澳大利亚人了。

    震惊世界的布里斯班大屠杀因此而发生。落入日军手里的三万多名盟军{绝大多数是澳军,并且大多数是伤员}在一夜之间遭到日军集体屠杀,杀得眼睛发红、兽性大发的日军随即展开屠城,杀人如麻、""掳掠、无恶不作,死于日军之手的布里斯班居民约十七万人,全城过半居民被杀,另外还有上万起""事件,布里斯班变成了一个恐怖绝伦的修罗屠宰场,澳大利亚军民死难者总计超过二十万。

    攻占布里斯班并把当地变成人间地狱后,日军继续前进,扑向下一个目标、澳大利亚第一大城市悉尼,继而又爆发了一场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的恶战。

    日本陆军在印度和澳洲战场上鏖战正酣,日本海军也在太平洋上东奔西跑,四处寻找美军太平洋舰队的残余力量以将其一网打尽。跟日本陆军一样,日本海军的实力也在增长着,其中以航空母舰为当仁不让的核心力量。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海军共有10艘航空母舰,包括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翔鹤号、瑞鹤号以及4艘大和级{扣除已经战沉的凤翔号和租借给中国海军的龙骧号},在夏威夷战役中损失了加贺号,还剩下9艘,但此时却又增加了4艘:祥凤号、瑞凤号、飞鹰号、隼鹰号,使得日本海军的航母数量增至13艘,新增4艘航母里,祥凤号和瑞凤号是轻型航母,飞鹰号和隼鹰号是中型航母,这四舰都不是正规航母,前两艘是用潜艇母舰改装而来,后两艘是用大型邮轮改造而来,但性能还算理想。这四艘非正规航母是日本海军“高瞻远瞩思想”的产物,好几年前,日本海军就以美国海军作为假想敌,知道造舰能力大不如对方的日本海军为了弥补这种先天性的差距,挖空心思地搞出了一种“航母预备舰”,这种舰船是这样的:看上去是民船或非战列舰、非航母的军舰,但在设计时刻意地将其设计成“一旦战事爆发,可在很短时间内将其改装或改造成航空母舰”的基础结构,祥凤号、瑞凤号、飞鹰号、隼鹰号都是这种“航母预备舰”{日本海军的航母预备舰不只这四艘,还有七八艘}。

    拥有13艘航空母舰的日本海军进一步地获得了实力上的优势,因此,山本五十六渴望彻底全歼美军太平洋舰队的想法也随着四艘新航母的陆续服役而愈发炙热,他为达此目的而处心积虑,他敏锐地看得出,美军在海上采取保守避战、保存实力的策略,同时,美国又不得不大力援助澳新特别是澳大利亚,日本陆军多次向日本海军抱怨“你们怎么能坐视美国人的运输船把堆积如山的军火物资从美国运到澳大利亚?”“如果能截断美澳海上运输线,断绝美国给澳大利亚的输血管,帝国陆军拿下澳洲将会事半功倍”“澳洲正在变成一个放大版的英国,英国在德国攻击下死撑着就是靠美国的输血,澳大利亚在帝国攻击下死撑着也是靠美国的输血”“德国海军无力截断美英海上运输线是情有可原的,帝国海军无力截断美澳海上运输线则是一种无能”等,因此,山本制定了这样的计划:日本海军舰队集中向西南太平洋,绞杀美澳海上运输线,迫使美军舰队进行自投罗网式的迎战,如果美军舰队出动了,正中日本海军下怀,如果美军舰队不出动,正中日本陆军下怀,日本海军正好截断美澳海上运输线,援助日本陆军打下澳大利亚。

    山本的计划看上去是面面俱到的、十分周密的,实际上美军舰队确实出动了,最终日美海军舰队在太平洋西南部海域内爆发了新一场的大战。

    www.bq46.cc。m.bq46.cc

本文网址:http://www.hxqgjx.com/xs/5/5472/331571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hxqgjx.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