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新的历法,新的未来
推荐阅读:总有仙子对我图谋不轨、怪异收容专家、港综从九龙城寨开始、星空职业者、混江湖的谁谈恋爱啊、曹操的痞军师、叩问仙道、重回1982小渔村、末日轮盘、铁血残明、
锡兰岛中央是高耸的山脉,高处海拔达两千米以上,是再显著不过的地标了。
当日追云号的水手观察到锡兰山后,军官们根据之前测量的经纬度、航海里程和与锡兰山的夹角计算出了当前的位置,又向西南转向,避开近海危险处,继续航行了一夜后,于小寒27日上午到达了锡兰岛南部港口僧加剌(后世斯里兰卡加勒港附近)。
僧加剌港是个天然港湾,口向西南开,东部是高山,西部有个向南伸出的半岛。港湾入口很大,但是由于东部有不少暗滩和珊瑚礁,难以通行,所以只能从靠近西部半岛的方向进入,港口设施也是建立在这个半岛上。
从狭窄的水道小心翼翼地进入港湾的时候,韩松看着西边的半岛不禁发出了感想:若是在这里建立一处炮台,整个海湾不就被锁住了?
实际上,他的想法和后世葡萄牙殖民者不谋而合。他们来到此地之后,就是在这个半岛尖端建设了一处棱堡,控制住了这个港口。这个棱堡直到后世都是加勒当地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
僧加剌港面积不大,不过也有不少人气,远洋舰队甚至在这里遇到了不少中国老乡。但确实如同汪然所说,这里周围大都是山地,供养不了太多人口,所以可供贸易的商品不多,舰队在这里停留了一天,便跟着老乡们一起,北上去了更为著名的港口高郎步(科伦坡)。
高郎步是个河港,不愧是整个锡兰最大的港口,明显要比僧加剌繁华太多了。开来河(凯勒尼河)上可谓千帆云集,其中有大量的中式货船——这不仅是因为来往的唐商多,还是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极为重要的两个节日立春和元旦即将到来,所以他们都安心地停留了下来,准备在异国他乡度过佳节。(旧历法中,元旦是农历正月初一)
今年是癸亥年,明年就是新的甲子年了,而在这干支轮替之际,阴阳历也发生了奇妙的交汇:作为节气之始的立春就在癸亥的腊月二十九,隔了一天就是甲子年的元旦了。
所以说,这段时间,可谓“三新”之时:年新、节新、甲子新,对于华夏子民来说是多少年都遇不到一次的重大交节。而海商们又正好是有钱的,因此即使在海外,也举办了盛大的庆祝仪式,一连好几天,夜夜烟花盛开,日日舞龙舞狮,把高郎步城弄得好不热闹,简直就像回了家一样。
还好,锡兰狮子国是佛教国度,与唐人信仰相通,所以容忍并欢迎他们这么做(其中唐商大肆对临近的寺庙进行供奉也起到了很大作用)。要是换了西边的某些地方,现在他们早就上火刑架了……
远洋舰队自然也热情地参与到了这场盛典之中。
他们泊入港中后,在临近的港区租住了一处院落,准备在此修整并交易一段时间。
商务口的人去附近拜访唐商和本地坐商,后勤口的人买来各种鸡鸭鱼肉,做出节庆菜品,请船员和一些本地雇工们一连吃了好几天流水宴。
水兵们从船舱中就地取材,把硝石、硫磺和木炭配置成低威力的助兴火药,又从当地买来彩纸,制造出了不少礼炮和鞭炮,一时不停地燃放起来。
在这样欢乐的节庆气氛下,船员们忘记了前不久航行的苦闷和上级的欺压,终日乐呵呵的,相互道喜相庆,感情逐日加深。自然,也免不了的,在夜深人静之时,被牵动了思乡之情。看那潸然泪下的样子,要不是知道他们不过出航了三个月,还以为已经离家好几年了呢!
……
1264年,甲子,南宋祥兴二年,蒙古至元元年,东海商社登陆第十年。
阳历一月(立春)三日,阴历一月一日。
锡兰,高郎步,开来般若寺。
两个班的海军陆战队排成整齐的两行,在开来般若寺的门口左右列起队来。
在他们身后,一连串本地雇工抬着红纸包裹的大包小包,虔诚地进入了寺庙宏伟的大院中。
狄柳荫和章恺在几个在本地坐港的唐商的陪伴下,也进入了寺院中,在对迎接的僧侣合十行了一礼后,命人将礼物打了开来。
这些大大小小的礼包中,最大的是一座半人高的观音坐像,体积并不算太大,但珍贵的是用白瓷烧制而成,在锡兰尤为令人惊叹。其余的是几尊大大小小用黄铜铸成的罗汉像,虽然只是铜的,但看上去金光闪闪,并不比真正的金像卖相差上多少。
僧侣们见到这些华贵的供奉,立刻脸上堆满了笑,对着狄柳荫等人不断说起了祝福的话语。狄柳荫也笑呵呵地回礼,然后在僧侣的指引下去拜了寺中供奉的佛像,又收下了他们回赠的几件护身符和木雕念珠,一时间宾主尽欢。
开来般若寺是高郎步最大的寺庙之一,深处开来河上游,位于半山坡上。由于选址巧妙,访客走到山路的特定位置时,恰好可以看到寺庙与东方的佛山重叠的景象,某些天气还能看到佛光照耀,因此流传出了大量神话和传说,为周边居民所敬重。
狄柳荫今天供奉的礼物,是上船的时候就带来的。这倒不是特地为开来般若寺准备的,而是因为他早就知道锡兰是个佛国,佛教在居民生活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甚至比世俗政权还要重要,所以提前备好了礼物,等到了就找个地方送过去,再顺手宣扬一下,好博取当地人的好感。这次来了高郎步,他觉得当地条件不错,以后可能会常来,于是就跟刚认识的唐商打听到了这个般若寺,把东西送了过来。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有般若寺的“护身符”,以后他们在当地开展活动就轻松多了。
事情办完,他们顺路游览了一下般若寺附近的风光,便启程回城了。
在城中舰队租住的小院中,韩松等人已经在准备宴席了。船队里的厨师们风风火火地烹制着各种菜肴,水手们一部分在麻利地布置桌椅,另一部分无事可做在旁边聊天。甚至还有人搭了个戏台,赢平唱了首歌过后,潘学忠上去讲起了荤段子……
等到狄柳荫他们回来,门口就燃放起了鞭炮,庆祝新年。
狄柳荫听着噼啪的爆响,看着满地的红纸,感慨道:“又是一年一月一日……”
他身边的章恺纠正道:“不,是一月三日了。”
狄柳荫一愣,然后更感慨地说道:“对啊,是一月三日了。”
值此三新之际,宋朝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我们的历史也发生了一次重大转折,那就是一套新的历法正式开始实施了!
这套历法,便是《新明历》,也就是“新修大明历”。这个“大明”不是后面那个大明朝的“大明”,而是太阳的另一种称呼,顾名思义,这部新历也就是一部纯粹的太阳历。
这套《新明历》,由秦九韶主持编著,以沈括曾经提出的“节气历”为基础,摒弃了拟合月相的阴历置月法,而以节气周期置月。其中,立春日为一月一日,惊蛰为二月一日……小寒为十二月一日。
由于摆脱了月相的束缚,这套历法非常简单明了,没有不可捉摸的大小月变化。除一月外,恒定为单月31天、双月30天,而一月比较特殊,常年30天,闰年多一天。置闰规则也非常简单:每四年增加一闰日,甲子当年即是闰年,也就是逢子、辰、申置闰,每双甲子不闰。这样,在120年中设置29个闰日,平均周期天,比标准回归年略短,约两千年会产生一日的误差——这比后世通行公历的精度略差,甚至还不如当今一些先进的历法,但是胜在置闰规则简单,至于两千年一日的误差也不算什么,大不了两千年后再钦定新增一个闰日呗?
这套历法简单、明了、先进,但在传统观念中,无疑是离经叛道之举,若是平时推行,一定会招致巨大的反对声浪。但是,它的推行者是宋世祖。
宋世祖生前念念不忘的事情有三:一是生个儿子;二是收复东京;三是封禅泰山;四就是推行新历、革故鼎新了。
前三件事,他都没法做到了,所以就对唯一能做到的第四件事特别上心,在临终时仍然念念不忘,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临终了才特别念念不忘。而且今年正是三新之交,是多么有纪念意义的一年啊,所以他把改历的事写到了遗诏里,强烈要求推行。
中华传统,死者为大,更别说是死皇帝了,还是一个以“祖”为庙号的皇帝。所以遗诏一下,命令一出,上上下下,愣是没有敢反对的,这事就这么做成了。
而且宋世祖也没把事情做绝,没有要求废止旧历,只是要求两历并行:传统节日,只要不是与节气相关的,都按旧历进行,各种祭祀也按旧历来;只有农事、科举、朝廷事务,才按新历进行;目前仍是一团乱麻的旧历重修工作也在继续进行,而且有了新历为骨干,修订难度其实是下降了。
而东海人早就在开始试着制定一套纯粹的太阳历了,这套《新明历》的出台,其实他们也是给了秦九韶不少“灵感”的。所以他们也是这套历法最坚定的鼓吹者之一(另一个是贾似道),身体力行地一转年就开始实施了。这甚至骗到了不少旁观者,还以为他们对宋世祖忠心耿耿呢!
而这套在历史上从未砸起过水花的历法的横空出世,也预示着历史完全拐入了新的轨道,以后的未来,已经不能参考旧有的历法来记录了。
这是全新的未来。
www.bq46.cc。m.bq46.cc
当日追云号的水手观察到锡兰山后,军官们根据之前测量的经纬度、航海里程和与锡兰山的夹角计算出了当前的位置,又向西南转向,避开近海危险处,继续航行了一夜后,于小寒27日上午到达了锡兰岛南部港口僧加剌(后世斯里兰卡加勒港附近)。
僧加剌港是个天然港湾,口向西南开,东部是高山,西部有个向南伸出的半岛。港湾入口很大,但是由于东部有不少暗滩和珊瑚礁,难以通行,所以只能从靠近西部半岛的方向进入,港口设施也是建立在这个半岛上。
从狭窄的水道小心翼翼地进入港湾的时候,韩松看着西边的半岛不禁发出了感想:若是在这里建立一处炮台,整个海湾不就被锁住了?
实际上,他的想法和后世葡萄牙殖民者不谋而合。他们来到此地之后,就是在这个半岛尖端建设了一处棱堡,控制住了这个港口。这个棱堡直到后世都是加勒当地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
僧加剌港面积不大,不过也有不少人气,远洋舰队甚至在这里遇到了不少中国老乡。但确实如同汪然所说,这里周围大都是山地,供养不了太多人口,所以可供贸易的商品不多,舰队在这里停留了一天,便跟着老乡们一起,北上去了更为著名的港口高郎步(科伦坡)。
高郎步是个河港,不愧是整个锡兰最大的港口,明显要比僧加剌繁华太多了。开来河(凯勒尼河)上可谓千帆云集,其中有大量的中式货船——这不仅是因为来往的唐商多,还是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极为重要的两个节日立春和元旦即将到来,所以他们都安心地停留了下来,准备在异国他乡度过佳节。(旧历法中,元旦是农历正月初一)
今年是癸亥年,明年就是新的甲子年了,而在这干支轮替之际,阴阳历也发生了奇妙的交汇:作为节气之始的立春就在癸亥的腊月二十九,隔了一天就是甲子年的元旦了。
所以说,这段时间,可谓“三新”之时:年新、节新、甲子新,对于华夏子民来说是多少年都遇不到一次的重大交节。而海商们又正好是有钱的,因此即使在海外,也举办了盛大的庆祝仪式,一连好几天,夜夜烟花盛开,日日舞龙舞狮,把高郎步城弄得好不热闹,简直就像回了家一样。
还好,锡兰狮子国是佛教国度,与唐人信仰相通,所以容忍并欢迎他们这么做(其中唐商大肆对临近的寺庙进行供奉也起到了很大作用)。要是换了西边的某些地方,现在他们早就上火刑架了……
远洋舰队自然也热情地参与到了这场盛典之中。
他们泊入港中后,在临近的港区租住了一处院落,准备在此修整并交易一段时间。
商务口的人去附近拜访唐商和本地坐商,后勤口的人买来各种鸡鸭鱼肉,做出节庆菜品,请船员和一些本地雇工们一连吃了好几天流水宴。
水兵们从船舱中就地取材,把硝石、硫磺和木炭配置成低威力的助兴火药,又从当地买来彩纸,制造出了不少礼炮和鞭炮,一时不停地燃放起来。
在这样欢乐的节庆气氛下,船员们忘记了前不久航行的苦闷和上级的欺压,终日乐呵呵的,相互道喜相庆,感情逐日加深。自然,也免不了的,在夜深人静之时,被牵动了思乡之情。看那潸然泪下的样子,要不是知道他们不过出航了三个月,还以为已经离家好几年了呢!
……
1264年,甲子,南宋祥兴二年,蒙古至元元年,东海商社登陆第十年。
阳历一月(立春)三日,阴历一月一日。
锡兰,高郎步,开来般若寺。
两个班的海军陆战队排成整齐的两行,在开来般若寺的门口左右列起队来。
在他们身后,一连串本地雇工抬着红纸包裹的大包小包,虔诚地进入了寺庙宏伟的大院中。
狄柳荫和章恺在几个在本地坐港的唐商的陪伴下,也进入了寺院中,在对迎接的僧侣合十行了一礼后,命人将礼物打了开来。
这些大大小小的礼包中,最大的是一座半人高的观音坐像,体积并不算太大,但珍贵的是用白瓷烧制而成,在锡兰尤为令人惊叹。其余的是几尊大大小小用黄铜铸成的罗汉像,虽然只是铜的,但看上去金光闪闪,并不比真正的金像卖相差上多少。
僧侣们见到这些华贵的供奉,立刻脸上堆满了笑,对着狄柳荫等人不断说起了祝福的话语。狄柳荫也笑呵呵地回礼,然后在僧侣的指引下去拜了寺中供奉的佛像,又收下了他们回赠的几件护身符和木雕念珠,一时间宾主尽欢。
开来般若寺是高郎步最大的寺庙之一,深处开来河上游,位于半山坡上。由于选址巧妙,访客走到山路的特定位置时,恰好可以看到寺庙与东方的佛山重叠的景象,某些天气还能看到佛光照耀,因此流传出了大量神话和传说,为周边居民所敬重。
狄柳荫今天供奉的礼物,是上船的时候就带来的。这倒不是特地为开来般若寺准备的,而是因为他早就知道锡兰是个佛国,佛教在居民生活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甚至比世俗政权还要重要,所以提前备好了礼物,等到了就找个地方送过去,再顺手宣扬一下,好博取当地人的好感。这次来了高郎步,他觉得当地条件不错,以后可能会常来,于是就跟刚认识的唐商打听到了这个般若寺,把东西送了过来。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有般若寺的“护身符”,以后他们在当地开展活动就轻松多了。
事情办完,他们顺路游览了一下般若寺附近的风光,便启程回城了。
在城中舰队租住的小院中,韩松等人已经在准备宴席了。船队里的厨师们风风火火地烹制着各种菜肴,水手们一部分在麻利地布置桌椅,另一部分无事可做在旁边聊天。甚至还有人搭了个戏台,赢平唱了首歌过后,潘学忠上去讲起了荤段子……
等到狄柳荫他们回来,门口就燃放起了鞭炮,庆祝新年。
狄柳荫听着噼啪的爆响,看着满地的红纸,感慨道:“又是一年一月一日……”
他身边的章恺纠正道:“不,是一月三日了。”
狄柳荫一愣,然后更感慨地说道:“对啊,是一月三日了。”
值此三新之际,宋朝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我们的历史也发生了一次重大转折,那就是一套新的历法正式开始实施了!
这套历法,便是《新明历》,也就是“新修大明历”。这个“大明”不是后面那个大明朝的“大明”,而是太阳的另一种称呼,顾名思义,这部新历也就是一部纯粹的太阳历。
这套《新明历》,由秦九韶主持编著,以沈括曾经提出的“节气历”为基础,摒弃了拟合月相的阴历置月法,而以节气周期置月。其中,立春日为一月一日,惊蛰为二月一日……小寒为十二月一日。
由于摆脱了月相的束缚,这套历法非常简单明了,没有不可捉摸的大小月变化。除一月外,恒定为单月31天、双月30天,而一月比较特殊,常年30天,闰年多一天。置闰规则也非常简单:每四年增加一闰日,甲子当年即是闰年,也就是逢子、辰、申置闰,每双甲子不闰。这样,在120年中设置29个闰日,平均周期天,比标准回归年略短,约两千年会产生一日的误差——这比后世通行公历的精度略差,甚至还不如当今一些先进的历法,但是胜在置闰规则简单,至于两千年一日的误差也不算什么,大不了两千年后再钦定新增一个闰日呗?
这套历法简单、明了、先进,但在传统观念中,无疑是离经叛道之举,若是平时推行,一定会招致巨大的反对声浪。但是,它的推行者是宋世祖。
宋世祖生前念念不忘的事情有三:一是生个儿子;二是收复东京;三是封禅泰山;四就是推行新历、革故鼎新了。
前三件事,他都没法做到了,所以就对唯一能做到的第四件事特别上心,在临终时仍然念念不忘,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临终了才特别念念不忘。而且今年正是三新之交,是多么有纪念意义的一年啊,所以他把改历的事写到了遗诏里,强烈要求推行。
中华传统,死者为大,更别说是死皇帝了,还是一个以“祖”为庙号的皇帝。所以遗诏一下,命令一出,上上下下,愣是没有敢反对的,这事就这么做成了。
而且宋世祖也没把事情做绝,没有要求废止旧历,只是要求两历并行:传统节日,只要不是与节气相关的,都按旧历进行,各种祭祀也按旧历来;只有农事、科举、朝廷事务,才按新历进行;目前仍是一团乱麻的旧历重修工作也在继续进行,而且有了新历为骨干,修订难度其实是下降了。
而东海人早就在开始试着制定一套纯粹的太阳历了,这套《新明历》的出台,其实他们也是给了秦九韶不少“灵感”的。所以他们也是这套历法最坚定的鼓吹者之一(另一个是贾似道),身体力行地一转年就开始实施了。这甚至骗到了不少旁观者,还以为他们对宋世祖忠心耿耿呢!
而这套在历史上从未砸起过水花的历法的横空出世,也预示着历史完全拐入了新的轨道,以后的未来,已经不能参考旧有的历法来记录了。
这是全新的未来。
www.bq46.cc。m.bq46.cc
本文网址:http://www.hxqgjx.com/xs/6/6798/392786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hxqgjx.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