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手有余香
推荐阅读:夜无疆、天人图谱、万古帝婿、从水猴子开始成神、我在前世命格成圣、星武纪元、精灵世界的心灵大师、终极火力、道与天齐、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顾为经知道老爷子可能误会了,笑笑说道。
“林涛教授说,画家感受到瓶颈,并想要突破瓶颈,最好的办法就是要两条腿走路。要从【务实】和【务虚】两条道一起下手,务实是‘术’,便是磨炼自己用笔技巧,务虚是‘道’,要打开格局,开括整个人的知识结构和美学修养,便是读书。”
“就拿这勾线来说好了。”
“书上说,勾线最重要的是能做到有‘灵淑之气’,而如何做到有灵淑之气呢,作者便引用了清代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里的观点——学者当先求之笔墨之道,而渲染点缀之事后焉。最初而最要者,不在陈规,在乎以笔勾取其形,能使笔下曲折周到,轻重合宜,无纤毫之失,则形得而神亦在个中矣。”
“哦,这样啊,说的真好。”
顾童祥想了想,一脸严肃的点了点头。
没懂。
好吧,咱确实没文化。
东西方传统的艺术理论着作,后人读起来都有各自的难点。外国的书籍难点集中在语言上,几百年前最严肃正统的经卷全是用拉丁文写的,连小黄文恨不得都是希腊语版的。这是中世纪上流学者所能接受的最通俗的语言。
连法语都不行。
英语文献着作的地位讲道理还不如阿拉伯语文献。
世人印象里,那个时代的代表性英语写作大家,诸如莎士比亚这些人的高大形象,其实都经历了一个在十七、十八世纪的再发现过程,他们从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种德高望重的搞严肃文艺创作的老先生。
文学系的一句暴论,在莎士比亚所生活的时代和他死后的二百年间时光里,他的个人形象其实很近似于文艺复兴时代的郭德纲,而非大文豪。
而那些古代一手文献着作,今日西方搞美术史研究的学者读起来都超级费力,英文版则通常不太可靠。
而东方文献的优势是,华夏文脉一脉相承,绵延未绝。
不用专业的古语言学者。
经过完整的义务教育,且受文言文训练比较好的普通高中生,别说几百年了,读2000年前汉晋两代的原始文章,都没有太大的困难。
但缺点则是,理解起来比较有难度。
尤其是美术范畴,非常考校慧根和悟性,已经进入到了玄学领域。
封建时代。
有几个平头老百姓能够识字呢?
谈论书法、绘画这些艺术问题,更是最顶级文人公卿才拥有的特权。
这些学术着作是大师写的,也是写给后世的大师看的。
它们不仅仅是美术着作,哲学着作,也很像一种文人间跨越时代的文字问答游戏。
甚至有意写的很虚,很玄。
字里行间间充斥着各种玄妙的“秘语”和层层丝纱遮面的朦胧感。
这是存心设置的门槛。
看的懂的,你才算是吾辈中人。
看不懂的?
俗物一个,和虫豸野兽何异。古时大师们才不管你的死活呢,人家还觉得你辱没了他的书。
顾童祥能听懂,这话大概是在说,学习绘画的人,最重要的不在于晕染等高深技艺,而在于基础的笔墨线条,而笔墨线条重要的不在于规矩,而在于以形得神。
至于更关键的。
怎么把这个看上去和废话一样的道理,和顾为经落笔时的笔墨结合起来看。
顾童祥就真的不懂了。
曲折周到,轻重合宜,无纤毫之失。
简简单单十来个字,摆在顾童祥面前,却像是一道解不开的迷题。
如何定曲折,如何定轻重,如何才能无失。
他隐隐约约察觉到其中蕴含着大道理,大学问。
他却只能在知识的大门前望洋兴叹,把老腿都要跳折了也跳不过其中的门槛。
或许曾经那个以那个拿着一等画师腰牌,享七品食禄的太太爷爷,在这里能对这只言片语,琢磨出一些门道出来。
可顾童祥终究对国画艺术哲学沁润的不够深。
他现在心情,颇有一种最爱看的港派武侠里,梅超风偷了老师家里的《九阴真经》,从桃花岛上溜出来,结果发现秘籍上的每一个字她都认识,然而这种遍布玄门术语的内家经典,组合起来就一个字都看不懂的古怪心情了。
啥叫“五心向天”,啥叫“气结丹顶”啊。
突出的就是一个没文化的美。
“讲讲,给多爷爷说说哈。检验一下你读出来的内容,和爷爷的心得一样不一样。”
顾童祥又往前凑了两下,脸快要伸进画纸里面去了。
坏消息是他没听懂。
好消息是,自家孙子似乎非常懂,用不着像梅超风一样捉个郭靖过来解经了。
“什么叫做打破陈规,无纤毫之失呢。我觉得重要的在两点。第一点在于不可庸腐纤巧。不庸腐,可几近于古;不纤巧,可近于雅。做好了这两点,所画出来的枝叶花草自然宁实有力,近乎古雅。比如您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您作品中的所有平涂勾线,几乎都用的是双勾的技法?”
国画的勾线技法里分为单勾和双勾。
顾名思意。
单勾便是用毛笔墨线,一笔画出枝叶,竹节的形状。
而双勾,则是用线条从两侧勾画出景物的轮廓,再从中间填色。
“双勾技法常用于工笔,单勾技法常用于粗笔,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应该根据每幅画间做不同的处理,不能过于陈腐守旧。”
“您看,您这幅画所画的茶花云鸟里,双勾和单勾的技法,被区分的很清楚。枝叶被分割成了一块一块的。”
“这才规矩!人家觉得你有章法。”顾童祥抿了口茶。
“这是卖画的规矩,不是创作的规矩。创作的唯一规矩,就是自然。国画是散点透视,不是没有透视。”
顾为经细心的指着他画出的枝干,解释道。
“枝干从树枝中伸出的时候,是最粗大的,所有用的是双勾,中间填色去。玥往外,越往远,越细,从远方看就像是被压缩成了一条细线,所以我这里就只保留了一条墨线,而这里,到了有树节的地方——”
顾为经讲着讲着。
忽然听到了了系统面板传来的提示音。
【中国画技法+131!】
【中国画技法+29!】
【中国画技法+34!】
www.bq46.cc。m.bq46.cc
“林涛教授说,画家感受到瓶颈,并想要突破瓶颈,最好的办法就是要两条腿走路。要从【务实】和【务虚】两条道一起下手,务实是‘术’,便是磨炼自己用笔技巧,务虚是‘道’,要打开格局,开括整个人的知识结构和美学修养,便是读书。”
“就拿这勾线来说好了。”
“书上说,勾线最重要的是能做到有‘灵淑之气’,而如何做到有灵淑之气呢,作者便引用了清代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里的观点——学者当先求之笔墨之道,而渲染点缀之事后焉。最初而最要者,不在陈规,在乎以笔勾取其形,能使笔下曲折周到,轻重合宜,无纤毫之失,则形得而神亦在个中矣。”
“哦,这样啊,说的真好。”
顾童祥想了想,一脸严肃的点了点头。
没懂。
好吧,咱确实没文化。
东西方传统的艺术理论着作,后人读起来都有各自的难点。外国的书籍难点集中在语言上,几百年前最严肃正统的经卷全是用拉丁文写的,连小黄文恨不得都是希腊语版的。这是中世纪上流学者所能接受的最通俗的语言。
连法语都不行。
英语文献着作的地位讲道理还不如阿拉伯语文献。
世人印象里,那个时代的代表性英语写作大家,诸如莎士比亚这些人的高大形象,其实都经历了一个在十七、十八世纪的再发现过程,他们从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种德高望重的搞严肃文艺创作的老先生。
文学系的一句暴论,在莎士比亚所生活的时代和他死后的二百年间时光里,他的个人形象其实很近似于文艺复兴时代的郭德纲,而非大文豪。
而那些古代一手文献着作,今日西方搞美术史研究的学者读起来都超级费力,英文版则通常不太可靠。
而东方文献的优势是,华夏文脉一脉相承,绵延未绝。
不用专业的古语言学者。
经过完整的义务教育,且受文言文训练比较好的普通高中生,别说几百年了,读2000年前汉晋两代的原始文章,都没有太大的困难。
但缺点则是,理解起来比较有难度。
尤其是美术范畴,非常考校慧根和悟性,已经进入到了玄学领域。
封建时代。
有几个平头老百姓能够识字呢?
谈论书法、绘画这些艺术问题,更是最顶级文人公卿才拥有的特权。
这些学术着作是大师写的,也是写给后世的大师看的。
它们不仅仅是美术着作,哲学着作,也很像一种文人间跨越时代的文字问答游戏。
甚至有意写的很虚,很玄。
字里行间间充斥着各种玄妙的“秘语”和层层丝纱遮面的朦胧感。
这是存心设置的门槛。
看的懂的,你才算是吾辈中人。
看不懂的?
俗物一个,和虫豸野兽何异。古时大师们才不管你的死活呢,人家还觉得你辱没了他的书。
顾童祥能听懂,这话大概是在说,学习绘画的人,最重要的不在于晕染等高深技艺,而在于基础的笔墨线条,而笔墨线条重要的不在于规矩,而在于以形得神。
至于更关键的。
怎么把这个看上去和废话一样的道理,和顾为经落笔时的笔墨结合起来看。
顾童祥就真的不懂了。
曲折周到,轻重合宜,无纤毫之失。
简简单单十来个字,摆在顾童祥面前,却像是一道解不开的迷题。
如何定曲折,如何定轻重,如何才能无失。
他隐隐约约察觉到其中蕴含着大道理,大学问。
他却只能在知识的大门前望洋兴叹,把老腿都要跳折了也跳不过其中的门槛。
或许曾经那个以那个拿着一等画师腰牌,享七品食禄的太太爷爷,在这里能对这只言片语,琢磨出一些门道出来。
可顾童祥终究对国画艺术哲学沁润的不够深。
他现在心情,颇有一种最爱看的港派武侠里,梅超风偷了老师家里的《九阴真经》,从桃花岛上溜出来,结果发现秘籍上的每一个字她都认识,然而这种遍布玄门术语的内家经典,组合起来就一个字都看不懂的古怪心情了。
啥叫“五心向天”,啥叫“气结丹顶”啊。
突出的就是一个没文化的美。
“讲讲,给多爷爷说说哈。检验一下你读出来的内容,和爷爷的心得一样不一样。”
顾童祥又往前凑了两下,脸快要伸进画纸里面去了。
坏消息是他没听懂。
好消息是,自家孙子似乎非常懂,用不着像梅超风一样捉个郭靖过来解经了。
“什么叫做打破陈规,无纤毫之失呢。我觉得重要的在两点。第一点在于不可庸腐纤巧。不庸腐,可几近于古;不纤巧,可近于雅。做好了这两点,所画出来的枝叶花草自然宁实有力,近乎古雅。比如您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您作品中的所有平涂勾线,几乎都用的是双勾的技法?”
国画的勾线技法里分为单勾和双勾。
顾名思意。
单勾便是用毛笔墨线,一笔画出枝叶,竹节的形状。
而双勾,则是用线条从两侧勾画出景物的轮廓,再从中间填色。
“双勾技法常用于工笔,单勾技法常用于粗笔,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应该根据每幅画间做不同的处理,不能过于陈腐守旧。”
“您看,您这幅画所画的茶花云鸟里,双勾和单勾的技法,被区分的很清楚。枝叶被分割成了一块一块的。”
“这才规矩!人家觉得你有章法。”顾童祥抿了口茶。
“这是卖画的规矩,不是创作的规矩。创作的唯一规矩,就是自然。国画是散点透视,不是没有透视。”
顾为经细心的指着他画出的枝干,解释道。
“枝干从树枝中伸出的时候,是最粗大的,所有用的是双勾,中间填色去。玥往外,越往远,越细,从远方看就像是被压缩成了一条细线,所以我这里就只保留了一条墨线,而这里,到了有树节的地方——”
顾为经讲着讲着。
忽然听到了了系统面板传来的提示音。
【中国画技法+131!】
【中国画技法+29!】
【中国画技法+34!】
www.bq46.cc。m.bq46.cc
本文网址:http://www.hxqgjx.com/xs/7/7510/429330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hxqgjx.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