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尾感言
推荐阅读:男人三十李新年、万相之王、浪痞、斗破苍穹之无上之境、神农道君、从箭术开始修行、神话之后、大道之上、夜无疆、万古神帝、
根据我的习惯,每卷写完,会再写点感想,解答一些问题,这卷也不例外,不喜欢的书友就跳过吧(这和新章节是同步发的,希望不影响观感。)
写到73w字,才终于把翠风卷写完,写完了本书的第一个大事件。
虽然写这卷时,被不少人骂,大部分书友都觉得我心态崩了,根本没写好,但其实我想写的东西,大部分都已经写出来了。
已经尽力把本卷登场的所有人物都争取写的有血有肉,像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什么标签。
这卷整体看来,我还是稍显满意,唯二不足的点,在于太冗长,以及太子的计划揭露突兀。
冗长这方面,如果我能把字数控制在五十多万字,精简二十万,那节奏想必会快上不少,观感也会好上不少,尤其就是小西天篇。
但这其中的度确实是很操蛋的……写得太啰嗦,被骂太白,把自己的读者当傻子,水字数,如小西天篇。
写得太精简,又被骂突兀无脑,狗屁倒灶,如太子的动机。
两头不讨好。
不过写网文就是吃书友姥爷们赏的饭,有问题也只能说写的不够好,该精细,该省略,其中的度需要好好把握……这个其实才是我写本卷时最苦恼的。
卷中我有意识到这问题,便削了些支线……便如当初太原城赵无眠杀的那个小偷,屠子翎为什么要偷那颗舍利子?
这后面是有一串支线,用以让赵无眠猜出背后布局者就是洛述之……因太冗长,就给删了。
此外便是太子。
这关乎我的人物写法,书中的这些角色,作为要争夺天下的狠角色,想干什么事,那都是会直接干,干脆利落,而不是由我给他们在制造一个推动他们做出决定的事件……都是成熟的人,都不会为自己的选择后悔。
败则败矣,死则死矣。
如晋王赴死,如鬼魁劫法场,如太子削藩,杀乌达木。
突然把太子的计划揭露,而不做什么铺垫,是我有意想营造出一种‘这一切都在太子布置的局中’的感觉,若非如此,他苦心谋划这么多年,被赵无眠三两下找到证据给揪了出来,岂不是小丑中的小丑?
身为反派,也不能这么无脑。
为此,当初赵无眠去了东宫后,我都没有让太子出场,就是为了呈现出这种突兀感与恍然大悟。
“哦,原来冬燕的势力这么大,居然连城防都可以渗透,就是因为他是太子党啊。”
此前冬燕的种种不合理,也便迎刃而解。
我虽是这样写,但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就是我被喷得狗血淋头。
都觉得太子执掌大义,就不该放戎入关,只要他放戎入关,那无论他有怎样的人物动机和现状,那他就是小丑中的小丑,被他玩弄于鼓掌间的赵无眠,也是小丑中的小丑。
但一来,很多骂声的逻辑点,都是没结合本书世界观,臆想出的……便如武魁能一个人把几万人杀光,在乎那二十万大军干嘛?便如洛述之只要习武成为天下第一,就不用在乎晋王;又如洛述之为什么要偷偷削藩,而不是登基后光明正大削藩;又如洛述之又没有杀乌达木的把握,那他怎么敢放戎入关这些。
二来……赵无眠也没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在太子计划揭露前,通过观云舒给洛朝烟的那封信,已经暗示了赵无眠有后手,对太子的计划了然于心不是吗?
这些书里都有解释,但显然大部分书友都不在乎,他们只咬定一个基本点……身为太子,只要勾结戎人,那就是整本书崩掉了。
也怪不得他们,这和我上述提到的人物写法有关,为了强调这些书中人物的‘成熟’‘干脆利落’以及洛述之计划的‘周全’,导致我并没具体写明洛述之登基现状,他的性格,以及外公被乌达木所杀的过往。
所以书友看了这有争议的剧情后,没有这些信息,自然也只能自己臆想了。
但有些臆想出的东西,真的错得离谱。
武魁再厉害,也杀不了几万人,被包围后,一样要死,强如乌达木,也不敢被董玉楼带来的大军包围,一出城就灰溜溜逃了。
洛述之也不能习武,他是政治家,不是武者……我这不是《乱世书》,没有夏龙渊,真的,已经有好多人拿夏龙渊类比洛述之,然后以此狠狠喷我了……都不是一本书啊朋友,不是一个世界观啊。
为什么不光明正大削藩……就是历史上,也没几个人敢光明正大削藩啊?赫赫武功如汉武帝,也只敢用‘推恩令’。
而且书中有靖难先例。
此外就是觉得洛述之就不该削藩,就算晋王有二十万大军,一位武魁,就算洛朝烟有十万大军,两位武魁,那也不能削……但这是人物性格特征呀。
一个只为皇位,性子多疑的太子……人设就是这样的。
因为骂声实在太多,导致我不得不在后面经常用旁白和赵无眠的嘴,一遍遍复述洛述之的计划,一遍遍的解释,甚至就在登基大典杀洛述之替身,还得用文武百官的视角在解释一遍。
这也是教训,如果把‘血染青衣’那章放在太子计划揭露的前面,呈现出的效果虽然没了那种‘恍然大悟’,却也能更加柔和,不至于如此争议。
看来故事讲得流畅,要比一昧堆反转要更好……‘反转’一旦用不好,便是争议点。
这是主线剧情的主要争议点,归根结底,其实还是我写法的问题。
有了教训,后面自然不能再犯。
不过虽然因为冗长,以及太子剧情的争议,导致这本成绩下降的厉害,但其实单从剧情上讲,我还算挺满意的……人物们都写出来了。
还有说我写的忘乎所以,忘了书名的,光写权谋……但我没忘,这两卷的重心,其实一直都是‘天下大势面前,书中人物的选择’……主要是写人的。
“站天下苍生之前,何错之有!?”
“照无眠,不应有恨。”
“血染青衣,青绮也。”
“我已入江湖否?”
“但这天下,有夺权失败而遭清算的晋王洛应全,却绝不会有为了苟活于世而勾结戎人的晋王洛应全”
等等。
就算是残忍无情的洛述之,也会为了让赵无眠替他报外公之仇,放下心中仇恨,俯身行礼道谢。
这些人,虽沾染朝堂政事,但可称得上一句‘江湖气’?……这话有点文青和矫情。
网文虽然追求‘短,轻,快’,但既然写江湖,谁又不是因为心中那点江湖梦呢?
第一卷夜雪篇,将重心放在了网文的‘爽’上,一切为‘爽’服务。
到了第二卷翠风篇,便是将重心放在了写一个‘好故事’上。
没那么多的起转承合,矛盾打脸,只是用这几十万字,写了几个人物。
这也是本卷卷末,故事的结尾会聚焦在一对儿路人夫妻身上的原因。
目前还在追最新章的书友,其实只有不到1000人。
感激之情,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谢谢你们的支持,才让我有能力将这故事写完。
想写个好故事,一直都是我当初提笔写网文的驱动力。
上一本书,写许浅素,写翠雪,苍花,溶月,落春。
这一本书,便写照无眠,不应有恨,写翠风,写《水调歌头》。
所以年号是‘归婵’。
所以洛朝烟才会茫然,觉得为了皇位,死这么多人,真的值得吗?
www.bq46.cc。m.bq46.cc
写到73w字,才终于把翠风卷写完,写完了本书的第一个大事件。
虽然写这卷时,被不少人骂,大部分书友都觉得我心态崩了,根本没写好,但其实我想写的东西,大部分都已经写出来了。
已经尽力把本卷登场的所有人物都争取写的有血有肉,像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什么标签。
这卷整体看来,我还是稍显满意,唯二不足的点,在于太冗长,以及太子的计划揭露突兀。
冗长这方面,如果我能把字数控制在五十多万字,精简二十万,那节奏想必会快上不少,观感也会好上不少,尤其就是小西天篇。
但这其中的度确实是很操蛋的……写得太啰嗦,被骂太白,把自己的读者当傻子,水字数,如小西天篇。
写得太精简,又被骂突兀无脑,狗屁倒灶,如太子的动机。
两头不讨好。
不过写网文就是吃书友姥爷们赏的饭,有问题也只能说写的不够好,该精细,该省略,其中的度需要好好把握……这个其实才是我写本卷时最苦恼的。
卷中我有意识到这问题,便削了些支线……便如当初太原城赵无眠杀的那个小偷,屠子翎为什么要偷那颗舍利子?
这后面是有一串支线,用以让赵无眠猜出背后布局者就是洛述之……因太冗长,就给删了。
此外便是太子。
这关乎我的人物写法,书中的这些角色,作为要争夺天下的狠角色,想干什么事,那都是会直接干,干脆利落,而不是由我给他们在制造一个推动他们做出决定的事件……都是成熟的人,都不会为自己的选择后悔。
败则败矣,死则死矣。
如晋王赴死,如鬼魁劫法场,如太子削藩,杀乌达木。
突然把太子的计划揭露,而不做什么铺垫,是我有意想营造出一种‘这一切都在太子布置的局中’的感觉,若非如此,他苦心谋划这么多年,被赵无眠三两下找到证据给揪了出来,岂不是小丑中的小丑?
身为反派,也不能这么无脑。
为此,当初赵无眠去了东宫后,我都没有让太子出场,就是为了呈现出这种突兀感与恍然大悟。
“哦,原来冬燕的势力这么大,居然连城防都可以渗透,就是因为他是太子党啊。”
此前冬燕的种种不合理,也便迎刃而解。
我虽是这样写,但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就是我被喷得狗血淋头。
都觉得太子执掌大义,就不该放戎入关,只要他放戎入关,那无论他有怎样的人物动机和现状,那他就是小丑中的小丑,被他玩弄于鼓掌间的赵无眠,也是小丑中的小丑。
但一来,很多骂声的逻辑点,都是没结合本书世界观,臆想出的……便如武魁能一个人把几万人杀光,在乎那二十万大军干嘛?便如洛述之只要习武成为天下第一,就不用在乎晋王;又如洛述之为什么要偷偷削藩,而不是登基后光明正大削藩;又如洛述之又没有杀乌达木的把握,那他怎么敢放戎入关这些。
二来……赵无眠也没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在太子计划揭露前,通过观云舒给洛朝烟的那封信,已经暗示了赵无眠有后手,对太子的计划了然于心不是吗?
这些书里都有解释,但显然大部分书友都不在乎,他们只咬定一个基本点……身为太子,只要勾结戎人,那就是整本书崩掉了。
也怪不得他们,这和我上述提到的人物写法有关,为了强调这些书中人物的‘成熟’‘干脆利落’以及洛述之计划的‘周全’,导致我并没具体写明洛述之登基现状,他的性格,以及外公被乌达木所杀的过往。
所以书友看了这有争议的剧情后,没有这些信息,自然也只能自己臆想了。
但有些臆想出的东西,真的错得离谱。
武魁再厉害,也杀不了几万人,被包围后,一样要死,强如乌达木,也不敢被董玉楼带来的大军包围,一出城就灰溜溜逃了。
洛述之也不能习武,他是政治家,不是武者……我这不是《乱世书》,没有夏龙渊,真的,已经有好多人拿夏龙渊类比洛述之,然后以此狠狠喷我了……都不是一本书啊朋友,不是一个世界观啊。
为什么不光明正大削藩……就是历史上,也没几个人敢光明正大削藩啊?赫赫武功如汉武帝,也只敢用‘推恩令’。
而且书中有靖难先例。
此外就是觉得洛述之就不该削藩,就算晋王有二十万大军,一位武魁,就算洛朝烟有十万大军,两位武魁,那也不能削……但这是人物性格特征呀。
一个只为皇位,性子多疑的太子……人设就是这样的。
因为骂声实在太多,导致我不得不在后面经常用旁白和赵无眠的嘴,一遍遍复述洛述之的计划,一遍遍的解释,甚至就在登基大典杀洛述之替身,还得用文武百官的视角在解释一遍。
这也是教训,如果把‘血染青衣’那章放在太子计划揭露的前面,呈现出的效果虽然没了那种‘恍然大悟’,却也能更加柔和,不至于如此争议。
看来故事讲得流畅,要比一昧堆反转要更好……‘反转’一旦用不好,便是争议点。
这是主线剧情的主要争议点,归根结底,其实还是我写法的问题。
有了教训,后面自然不能再犯。
不过虽然因为冗长,以及太子剧情的争议,导致这本成绩下降的厉害,但其实单从剧情上讲,我还算挺满意的……人物们都写出来了。
还有说我写的忘乎所以,忘了书名的,光写权谋……但我没忘,这两卷的重心,其实一直都是‘天下大势面前,书中人物的选择’……主要是写人的。
“站天下苍生之前,何错之有!?”
“照无眠,不应有恨。”
“血染青衣,青绮也。”
“我已入江湖否?”
“但这天下,有夺权失败而遭清算的晋王洛应全,却绝不会有为了苟活于世而勾结戎人的晋王洛应全”
等等。
就算是残忍无情的洛述之,也会为了让赵无眠替他报外公之仇,放下心中仇恨,俯身行礼道谢。
这些人,虽沾染朝堂政事,但可称得上一句‘江湖气’?……这话有点文青和矫情。
网文虽然追求‘短,轻,快’,但既然写江湖,谁又不是因为心中那点江湖梦呢?
第一卷夜雪篇,将重心放在了网文的‘爽’上,一切为‘爽’服务。
到了第二卷翠风篇,便是将重心放在了写一个‘好故事’上。
没那么多的起转承合,矛盾打脸,只是用这几十万字,写了几个人物。
这也是本卷卷末,故事的结尾会聚焦在一对儿路人夫妻身上的原因。
目前还在追最新章的书友,其实只有不到1000人。
感激之情,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谢谢你们的支持,才让我有能力将这故事写完。
想写个好故事,一直都是我当初提笔写网文的驱动力。
上一本书,写许浅素,写翠雪,苍花,溶月,落春。
这一本书,便写照无眠,不应有恨,写翠风,写《水调歌头》。
所以年号是‘归婵’。
所以洛朝烟才会茫然,觉得为了皇位,死这么多人,真的值得吗?
www.bq46.cc。m.bq46.cc
本文网址:http://www.hxqgjx.com/xs/7/7527/430276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hxqgjx.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