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五章 主帅与监军
推荐阅读:魔王大人深不可测、龙族:从获得八岐开始,逆袭伐神、逆天邪神、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人族镇守使、不败战神杨辰、遮天之绝世大黑手、为父只想静静看着你长生、这游戏我只能说非常简单、都市:从入住爱情公寓开始、
刘大夏看着李东阳。
别人或许会忌惮李东阳的权势,他刘大夏却没必要隐忍退让,一个是阁臣,属于朝廷的决策中枢,一个是兵部尚书,执掌全国军队大权,但论在弘治朝的贡献,刘大夏要说第二没人敢自承第一。
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刘大夏这个兵部尚书并不输给阁臣。
于是乎现在的矛盾的焦点,集中到了刘大夏和李东阳身上。
刘大夏道:“李大学士,你认为不可,总需要一个说得出口的理由吧?现如今南方局势,看似波澜不惊,但地方部族叛乱愈演愈烈,若不能统一协调各省兵马,而仅以地方军队各自为战,谁人能保证朝廷军队不会进退失据,进而被叛军所趁?”
李东阳针锋相对:“那刘尚书可曾考虑过,以一人统调如此多兵马,会不会造成军权过于集中,若此人心术不正,忽起歹念,怕是对朝廷的影响更甚!”
当李东阳把自己的理由说出来后,刘大夏没有即刻予以辩驳,他不但需要给皇帝时间考虑这个问题,他自己也要反复斟酌其可能性。
在场即便之前不想支持李东阳的人,此时也不由眉头紧锁,他们都在考虑地方督抚擅权自重的问题。
即便是以文官领兵,但让其统率南方几十万军队,依然难免出现乱国的情况。
朱祐樘作为皇帝,对这个问题显然提前便考虑过了,主动出来打消李东阳的疑虑,道:“李大学士多心了,大明并非武将领兵,而是以文臣统调兵马,军中再设监军一到数人,可以有效监督主帅用兵。况且文臣武将并非一心,即便统兵的文臣有谋逆之心,武将也未必会效从。”
“之前马尚书、刘尚书等爱卿,皆领兵西北,建功立业,为大明西北安定立下汗马功劳,若以此质疑领兵将帅,实为不妥!”
这话一说,众人又觉得很有道理。
有鲜活的例证,马文升和刘大夏,先后率领十几万兵马,还是大明最为精锐的边军,也没见他二人叛乱,甚至都成就了功名,一个平了哈密,一个击败鞑靼,到现在四海内享有盛誉,而且如今就站在一众朝臣面前。
而南方那些省份的兵马,战斗力远不能跟边军相比,甚至连京营兵都不如,而且分别来自各省,派系林立,即便有人想造反,也无法协调这么多军队,别人不可能提着脑袋拼着身家不要跟着干。
况且,朝廷除了有厂卫严密监视官员的举动外,还调派有监军随军监督,怎么都不可能出乱子。
朱祐樘说完,看着在场之人,问道:“众位卿家,你们有何异议?”
李东阳还要说什么,却被马文升抢先一步回道:“禀陛下,老臣以为,如此尚可!”
马文升的话,顿时把李东阳的嘴给堵上了。
在场这么多文官、公侯中,李东阳在朝中的地位跟六部之首的吏部天官马文升相当,但因马文升岁数摆在那儿,李东阳现在公然质疑马文升,同时批驳皇帝的话,那就是僭越,哪怕他是文官集团魁首,也会被千夫所指。
李东阳有些着急,他一心等刘健到来,可左等右等,刘健仍旧不见踪影。
他心想:“刘少傅,你平时来晚一些也就罢了,今日这么大的事情,你居然也能拖这么长时间,姗姗来迟,若出了事,谁能担待?”
连李东阳都没出面驳斥,这事情就算通过了,皇帝马上接着问道:“诸位卿家,以为谁人在南方领兵最为妥恰?”
当这问题问出来后,一个名字呼之欲出,自然是此番在西南领兵再次获得一场辉煌大捷的沈溪。
但现在所有人都不说,专等皇帝宣布,没人愿意出来跟李东阳作对,惹来文官集团的撕咬。
李东阳硬着头皮出列:“陛下,若以最合适人选论,自然非刘尚书莫属!”
刘大夏还未站出来表示自己年老体衰无法胜任,朱祐樘已叹道:“朕也知道刘尚书文韬武略,乃领兵最佳人选,然兵部不可一日无人做主,且西北鞑靼人仍蠢蠢欲动,若无刘尚书坐镇朕心难安。”
“况且自京城往湖广、贵州、广西之地,山长水远,不若以地方领兵之人统调六省兵马为宜!”
又是进一步引导,皇帝就差直接把沈溪的名字点出来。但这会儿在场所有人好像都在装糊涂,皇帝在等他们说,他们却在等别人来开口。
刘大夏知道自己不得不出面来说话,毕竟是他先跟李东阳起了言语上的争执,这件事他必须要站出来挑头,刘大夏道:“陛下以为,湖广、江西两省总督,右都御史沈溪如何?”
这人选,正对朱祐樘胃口。
朱祐樘想说而不能说的人,终于被别人说出来,心中不由长长地松了口气,总算有善解朕意的大臣,看向刘大夏的目光无比欣慰。
但朱祐樘不想由自己的嘴,来决定人选,他知道问谢迁意见,李东阳等文官肯定不服,不如直接去问旁人。
朱祐樘望着张懋道:“英国公认为以沈溪沈卿家领兵,如何?”
张懋一看,哟呵,现在我成了众矢之的了,我说“不好”,皇帝恨我,那肯定不行。
但我说“好”,那李东阳和刘健等人一定会怀恨在心。
两边总归要得罪一方,那我还是认为让沈溪出来领兵最为合适,一来我自己就是这么认为,二来这是顺着天子之意,三来,即便刘健和李东阳要恨,也去找刘大夏麻烦去,我只是被逼得无奈说赞成,跟我何干?
想到这里,张懋直接赞同道:“臣附议!”
连张懋都当了墙头草,在场五军都督府的几名左右都督可就没什么顾忌了,他们俱都表示“附议”,反而谢迁和马文升这边未表态,至于王华和杨一清是否表态无关紧要,张氏兄弟的意见,似乎皇帝也不怎么关心。
有了张懋和刘大夏的支持,皇帝的心意顿时变得无比坚决,他从龙椅上站了起来,重重地点了点头,道:
“主帅既定,监军人选一定要选好!从京城现派人去,难免山长水远,而地方上的监军……朕又不是很放心!”
刘大夏道:“沈中丞于西北领兵之时,张永张公公为监军,尽职尽责,如今他便在江西公干,或可使之前往湖广,协同沈中丞!”
朱祐樘想了想,点头道:“可!”
刘大夏再道:“南直隶定海卫守备刘瑾,曾以随军常侍往泉州,助沈中丞平息与佛郎机人的争端,也可委以重用!”
朱祐樘听到刘瑾的名字,先是怔了怔,随即想到刘瑾也是自己儿子提到过的,这会儿为了军国大事,他只能暂时牺牲一下儿子的利益,当下点头:“也可!”
如此一来,不但沈溪这个领兵大臣的名分定了下来,连两位监军太监也正式确定。
www.bq46.cc。m.bq46.cc
别人或许会忌惮李东阳的权势,他刘大夏却没必要隐忍退让,一个是阁臣,属于朝廷的决策中枢,一个是兵部尚书,执掌全国军队大权,但论在弘治朝的贡献,刘大夏要说第二没人敢自承第一。
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刘大夏这个兵部尚书并不输给阁臣。
于是乎现在的矛盾的焦点,集中到了刘大夏和李东阳身上。
刘大夏道:“李大学士,你认为不可,总需要一个说得出口的理由吧?现如今南方局势,看似波澜不惊,但地方部族叛乱愈演愈烈,若不能统一协调各省兵马,而仅以地方军队各自为战,谁人能保证朝廷军队不会进退失据,进而被叛军所趁?”
李东阳针锋相对:“那刘尚书可曾考虑过,以一人统调如此多兵马,会不会造成军权过于集中,若此人心术不正,忽起歹念,怕是对朝廷的影响更甚!”
当李东阳把自己的理由说出来后,刘大夏没有即刻予以辩驳,他不但需要给皇帝时间考虑这个问题,他自己也要反复斟酌其可能性。
在场即便之前不想支持李东阳的人,此时也不由眉头紧锁,他们都在考虑地方督抚擅权自重的问题。
即便是以文官领兵,但让其统率南方几十万军队,依然难免出现乱国的情况。
朱祐樘作为皇帝,对这个问题显然提前便考虑过了,主动出来打消李东阳的疑虑,道:“李大学士多心了,大明并非武将领兵,而是以文臣统调兵马,军中再设监军一到数人,可以有效监督主帅用兵。况且文臣武将并非一心,即便统兵的文臣有谋逆之心,武将也未必会效从。”
“之前马尚书、刘尚书等爱卿,皆领兵西北,建功立业,为大明西北安定立下汗马功劳,若以此质疑领兵将帅,实为不妥!”
这话一说,众人又觉得很有道理。
有鲜活的例证,马文升和刘大夏,先后率领十几万兵马,还是大明最为精锐的边军,也没见他二人叛乱,甚至都成就了功名,一个平了哈密,一个击败鞑靼,到现在四海内享有盛誉,而且如今就站在一众朝臣面前。
而南方那些省份的兵马,战斗力远不能跟边军相比,甚至连京营兵都不如,而且分别来自各省,派系林立,即便有人想造反,也无法协调这么多军队,别人不可能提着脑袋拼着身家不要跟着干。
况且,朝廷除了有厂卫严密监视官员的举动外,还调派有监军随军监督,怎么都不可能出乱子。
朱祐樘说完,看着在场之人,问道:“众位卿家,你们有何异议?”
李东阳还要说什么,却被马文升抢先一步回道:“禀陛下,老臣以为,如此尚可!”
马文升的话,顿时把李东阳的嘴给堵上了。
在场这么多文官、公侯中,李东阳在朝中的地位跟六部之首的吏部天官马文升相当,但因马文升岁数摆在那儿,李东阳现在公然质疑马文升,同时批驳皇帝的话,那就是僭越,哪怕他是文官集团魁首,也会被千夫所指。
李东阳有些着急,他一心等刘健到来,可左等右等,刘健仍旧不见踪影。
他心想:“刘少傅,你平时来晚一些也就罢了,今日这么大的事情,你居然也能拖这么长时间,姗姗来迟,若出了事,谁能担待?”
连李东阳都没出面驳斥,这事情就算通过了,皇帝马上接着问道:“诸位卿家,以为谁人在南方领兵最为妥恰?”
当这问题问出来后,一个名字呼之欲出,自然是此番在西南领兵再次获得一场辉煌大捷的沈溪。
但现在所有人都不说,专等皇帝宣布,没人愿意出来跟李东阳作对,惹来文官集团的撕咬。
李东阳硬着头皮出列:“陛下,若以最合适人选论,自然非刘尚书莫属!”
刘大夏还未站出来表示自己年老体衰无法胜任,朱祐樘已叹道:“朕也知道刘尚书文韬武略,乃领兵最佳人选,然兵部不可一日无人做主,且西北鞑靼人仍蠢蠢欲动,若无刘尚书坐镇朕心难安。”
“况且自京城往湖广、贵州、广西之地,山长水远,不若以地方领兵之人统调六省兵马为宜!”
又是进一步引导,皇帝就差直接把沈溪的名字点出来。但这会儿在场所有人好像都在装糊涂,皇帝在等他们说,他们却在等别人来开口。
刘大夏知道自己不得不出面来说话,毕竟是他先跟李东阳起了言语上的争执,这件事他必须要站出来挑头,刘大夏道:“陛下以为,湖广、江西两省总督,右都御史沈溪如何?”
这人选,正对朱祐樘胃口。
朱祐樘想说而不能说的人,终于被别人说出来,心中不由长长地松了口气,总算有善解朕意的大臣,看向刘大夏的目光无比欣慰。
但朱祐樘不想由自己的嘴,来决定人选,他知道问谢迁意见,李东阳等文官肯定不服,不如直接去问旁人。
朱祐樘望着张懋道:“英国公认为以沈溪沈卿家领兵,如何?”
张懋一看,哟呵,现在我成了众矢之的了,我说“不好”,皇帝恨我,那肯定不行。
但我说“好”,那李东阳和刘健等人一定会怀恨在心。
两边总归要得罪一方,那我还是认为让沈溪出来领兵最为合适,一来我自己就是这么认为,二来这是顺着天子之意,三来,即便刘健和李东阳要恨,也去找刘大夏麻烦去,我只是被逼得无奈说赞成,跟我何干?
想到这里,张懋直接赞同道:“臣附议!”
连张懋都当了墙头草,在场五军都督府的几名左右都督可就没什么顾忌了,他们俱都表示“附议”,反而谢迁和马文升这边未表态,至于王华和杨一清是否表态无关紧要,张氏兄弟的意见,似乎皇帝也不怎么关心。
有了张懋和刘大夏的支持,皇帝的心意顿时变得无比坚决,他从龙椅上站了起来,重重地点了点头,道:
“主帅既定,监军人选一定要选好!从京城现派人去,难免山长水远,而地方上的监军……朕又不是很放心!”
刘大夏道:“沈中丞于西北领兵之时,张永张公公为监军,尽职尽责,如今他便在江西公干,或可使之前往湖广,协同沈中丞!”
朱祐樘想了想,点头道:“可!”
刘大夏再道:“南直隶定海卫守备刘瑾,曾以随军常侍往泉州,助沈中丞平息与佛郎机人的争端,也可委以重用!”
朱祐樘听到刘瑾的名字,先是怔了怔,随即想到刘瑾也是自己儿子提到过的,这会儿为了军国大事,他只能暂时牺牲一下儿子的利益,当下点头:“也可!”
如此一来,不但沈溪这个领兵大臣的名分定了下来,连两位监军太监也正式确定。
www.bq46.cc。m.bq46.cc
本文网址:http://www.hxqgjx.com/xs/7/7705/443994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hxqgjx.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