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5章 孙权
推荐阅读:快穿之不服来战呀、今夜尚有余温、病美人和杀猪刀、重生高武:不当怨种后,悔哭黑丝女神、顾总别虐了,夫人喝了忘情水!、网游之全职法神、三国之铜雀铸天庭、和黑红弟弟一起上综艺,我爆红、拒绝你表白,你把我闺蜜捡回家?、厨神系统,但食堂打工、
第1785章孙权
1799、孙权
别以为陈寿对孙权的轻视只是个体。
三国时期,‘士大夫阶层’这个称谓虽然没有堂而皇之的登上历史舞台,但士大夫阶层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隶属于大大小小无数世家。
陈寿的态度,一定程度而言,就代表了整个三国时代‘士大夫阶层’的态度。
他们的心态可不比老百姓,会认为孙权将孙坚、孙策创建的东吴集团继承下来,就已经很牛叉了。
他们内心高傲无比,也从来都认为自己坐在孙权的位置上,也可以做到。
但他们却从不否认倘若将曹操、刘备的位置换成他们,他们也只能汪洋心态,于是,他们不得不心服口服。
这可不仅仅是创业者对军权的掌控能力和程度。
是几乎整个三国时代精英们的共性。
他们得明主以侍之,但‘明主’,却一定要让他们看到他们不具备的‘魅力’,否则,挂印而去也绝非一句空话也。
也别以为孙权帐下的大大小小世家弟子们,心态就和陈寿有着很大的不同。
历史上,赤壁之战,倘若东吴的主公孙权换成孙坚或者孙策,底下的大臣们当真敢扎刺,说出什么投降曹操这样的言语?
哪怕孙权被主战派劝导之后,执剑劈砍下案几一角,以示权威,那些投降派大臣们,私底下难道就真老实了?
换成孙策,这些人大概率已经人头滚滚了吧?
他们的反应,就是意味着他们内心深处,但真没有将孙权东吴主公的权威看得太高。
在赤壁之战之后,东吴联合蜀汉胜利了,后果呢?
孙权还不是在这些人的挑唆下,开始有意无意的排斥周瑜?以至于在历史上迫使周瑜郁郁而终!
从周瑜手中收过东吴大军的军权之后,孙权难道就真能够和孙坚、孙策那样具备了大军之中的权威性?
那不过是表面上看起来美丽罢了,私底下还不是暗潮汹涌?
孙权又真能够如是手臂那般,掌控着这一只东吴大军呼?
稍微有一点脑子的,都明白这个道理。
大军之中的权威,可从来都是建立者战功之上的,从古到今,就从来没有变更过。
东吴张昭等文臣们,内心之中对孙权又能有多少认可度?
他们很大概率,会认为东吴之所以能够继承江东产业集团,也有着他们一份不可否认的大功吧?
权力的大小,决定了东吴孙权任何决定都必须十分谨慎,也根本不可能做到像曹操和刘备那样,一言而决。
当需要沟通,需要征询其他人意见之时,就一定不可避免的要收到他人建议的影响,权威就必然会在不知不觉之中丧失。
好在孙权如今看起来也十分有着自己的自知之明也。
他很清楚自己掌控的东吴集团,根本没有可能像曹操那样,已经在诸天万界之中有了自己的根基;
也不可能像刘备那样,是可以真正的豁出去再创一次业。
他在这方面,也没有任何经验。
他骨子里第一个优先级,还是如何在稳固自己东吴集团的状况下,如何更进一步。
哪怕他心中很清楚,这不符合自己的野心,但他也需要克制。
就好似他得到了好处,就必须想着将这些好处分润给自己的文臣武将们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
因为也唯有如此,才能让整个东吴集团所有精英们,都不会背叛东吴,都在这一条船上朝着可期待的未来航行下去。
这样的顾虑,促使东吴孙权根本不敢真正的去赌一把,求稳的他们,在告诉自己内心,前进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之时,却已经失去了跨越式进步的可能性。
为什么曹孟德要将曹丕送回神话三国,要自己亲自上场?
还不是曹操很清楚自己这个儿子哪怕十分聪慧,有些经验缺乏了就是缺乏了,想要弥补,也几乎没有了可能性。
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惊艳一个时代的人物,史书上对他们的儿孙,却往往难以留下一个姓名?
历史上,曹丕之所以同意陈群上表的‘九品中正制’,某一种程度而言,还不是曹丕对曹魏帐下无数世家的妥协?
可这样的妥协换来的又是什么?
世家,可不会因此而感谢曹家分毫,他们只会认为这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才得到的,也是本该得到的。
九品中正制的施行,同样又得罪了世家之下的所有群体,从小型世家,到寒门,到最底层的百姓,都只会对曹魏发自内心的愤怒。
因为它限制了中层的上限,告诉你有些层次是你无论如何都无法达成的,他们内心之中,好不容易形成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九品中正制实行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被掐灭。
而中层,往往是整个架构之中,唯一可以承上启下的层次,他们一旦腐朽了,一切的根基,也只能跟着腐朽。
当他们根本不在乎曹魏死活之时,司马家野心勃勃之始,他们选择了冷眼旁观,甚至于内心升起了诸多期待,期待换一个‘皇帝’能够打破这一潭死水。
中层如此,底层更是只能绝望。
九品中正制的出现,甚至于连唯一的希望都掐灭了,没有任何上升通道的百姓,哪一个还会真正为你曹家卖命?
可以说,历史上,当曹丕对世家妥协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曹魏覆灭的未来。
历史上,曹丕以为自己因为这次妥协,好歹将汉献帝赶下了皇帝宝座,殊不知一定的所得,命运早就已经标注好了价码,也都是必须偿还的。
他是舒服了,以为自己就真能够完全继承曹孟德打下的江山大业,殊不知二代终究是二代。
当他坐上了皇帝宝座的那一刻开始,当他脱离了前线的那一刻开始,他以为的掌控大军,事实上已经逐渐脱离他的掌控。
历史上曹丕的状况,孙权亦然也。
在历史上,孙权也想过挣扎,比如统御大军北伐,浩浩荡荡而去,却直接被张辽狠狠的教训了一番。
于是,他再也没有了挣扎,也知道自己根本不是那块料。
他明确了自己的定位,清楚了自己该做那些事,东吴整个集团得到的利益该如何分配,才能将东吴集团这一条大船航行的更远。
眼前的孙权和历史上的那一个孙权何其相似?
他死守城池,但凡得到妖兽尸体,就迫不及待的要将其中半数以上运回自家后院,彷佛不这么做,未来他想要在诸天万界之中立足就失去了支持。
和他相比,刘备却是相反的,但凡所得,他都巴不得自己携带而来的大军士卒们敞开了吃,只要这样做的效果是让这些自己携带而来的最嫡系队伍更上一层楼,他就没有任何不喜的。
他更不怕自己因此而失去了蜀汉后方文臣武将们的支持。
他的权威是他一步一个脚印打下的,哪怕其中有着些许怨言又如何?
他不过一句话便可消除,比如:咱是为了给伱们展示一下效果,眼前效果这般显著,你等可要跟上了,跟不上,未来被淘汰了可就不关咱的事了。
同样一句话从刘备和孙权口中说出来,下方的文臣武将的反应可是完全不同的。
就好似大明帝国文臣武将面对朱元璋之时,哪一个不是和鹌鹑一般,恨不得将自己的头颅低到裤裆之内。
同样是大明帝国,换成崇祯,水太凉那厮,当初在大明帝国朝堂之上,可从来都敢于将唾沫喷到朱由检面上的。
孙权已经是其中佼佼者矣,甚至于留下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
作为旁观者,执念刘浩和方运可没有对孙权有着任何的鄙视。
他们更清楚,这何尝不是孙权所代表的东吴集团最好的处理方案。
本就已经在三国世界龟缩与一域,空间也好,人口也好,实际上也就那么一点,说白了,就东吴集团的实力根本不行,不过一个诸侯罢了。
当真整个东吴集团团结起来赌一把,去赌那未来可能的跃迁式发展,留给他们的,很可能是一部踏空,瞬间就彻底掉落到无尽深渊之内。
到了那时,哪怕曹孟德不想去吞并东吴,东吴原本的世家利益集团们,第一个也要找上他们,跪倒在地,祈求曹魏的收编。
他们可不会有丝毫犹豫,他们才不会有丝毫愧疚感。
至于那时候的东吴孙家,甚至根本不需要曹魏说些什么,这些人的脑袋很大概率就已经被这些世家斩下,双手呈上。
孙权自己也明白自己的筹码只有那么多,也根本赌不起,他可不像刘备那样,还可以嘴硬的坚称自己是大汉帝国的延续者,哪怕未来真的赌输了,大不了直接投靠诸天万界即将到来的大汉帝国罢了。
人家刘备脸皮也有那么厚,哪怕投靠了,外人也不能说些什么,人家不一直就这么坚称的吗?
似乎这样很合理吧?
所以,在执念刘浩和方运看来,孙权的选择看似没有野心,却也是最为恰当的。
他们可是一眼就看透了东吴集团的气运,也就那么一点而已,确实是赌不起也不敢赌。
这也是为何方运不过扫一眼,就猜测出孙权已经坚定了内心去找周瑜拉关系的真正原因。
他也认为周瑜会看在孙策的面上,选择帮一把,当然,也可能是最后一把。
如今的周瑜,可是已经彻底投靠了小龙儿,可是真正得到了小龙儿彻底信任的,大大小小的大军指挥权,可都在周瑜手中。
说句不客气的话,整个大西洋东面,周瑜倘若真想做些什么,能够阻止他的根本没有几个。
不过是吩咐一句,让下方大海之中大妖们给个面子,面对东吴集团的来往船只不要去过多为难,这些海中大妖们又怎么可能会因为这一点点小小的利益去对抗?
可以说,未来整个太平洋东面海域,东吴集团的海运行业,发展起来几乎是必然的。
从中到底能够获取多少订单,却也需要孙权集团自己努力了。
经营着这样一个行业,哪怕只在其中占有部分比率,也足够小小的东吴集团收益匪浅也。
但同时,这些也必然对东吴集团造成许多限制;
他们人口就只有那么多,占有的土地、生存空间,也只有那么多,在这里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也必然让他们在其他地区投入的精力只能稀少,比如未来的深渊战场。
一人也好,一国也罢,可都是有着气运的,巩固自身气运是一方面,提升自身气运同样也是一方面,二者缺一不可也。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谁能不知?
当未来东吴集团依旧原地趟步,曹魏和蜀汉的气运却一再提升,谁又能确保神话三国世界不会出现其他变故?
未来,可从来都可以改变的,你做不到,无非是你的实力不足而已。
就好似当未来某一日,曹操所代表的曹魏集团,其气运已经足以对抗来自神话三国世界天道意志之时,他难道还不敢一统三国?
到了那时的曹孟德,可不会丝毫犹豫,这个从来没有登上皇帝宝座,可历史上却从来对曹孟德都施以‘魏武曹操’的称呼,就已经说明了一切问题。
故而,也只能说孙权眼前选择了一条最为正确的道路,但也不能说这份选择,在未来就一定是正确的,很可能这份选择在未来被无数人反反复复提起,说什么孙权眼光不够长运之流。
当然,也不能说孙权如今选择了这条道路,未来就只能被限制在这条道路上行走,机缘同样也是可以争取的,无非是大小而已。
然则,哪怕执念刘浩和方运都清楚孙权这份选择在今日最正确不过,他们内心对孙权对比刘备,也依旧会对刘备高看一眼。
只能说,每一个创业者,都有着守成者缺乏的果断魅力。
同样是守城,看起来刘备和孙权都一样只能被无数妖兽弹压在诸多城池之内,可状况却从来不同也。
这种不同,仔细观看就一眼分明,也就是传说之中的‘士气’。
www.bq46.cc。m.bq46.cc
1799、孙权
别以为陈寿对孙权的轻视只是个体。
三国时期,‘士大夫阶层’这个称谓虽然没有堂而皇之的登上历史舞台,但士大夫阶层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隶属于大大小小无数世家。
陈寿的态度,一定程度而言,就代表了整个三国时代‘士大夫阶层’的态度。
他们的心态可不比老百姓,会认为孙权将孙坚、孙策创建的东吴集团继承下来,就已经很牛叉了。
他们内心高傲无比,也从来都认为自己坐在孙权的位置上,也可以做到。
但他们却从不否认倘若将曹操、刘备的位置换成他们,他们也只能汪洋心态,于是,他们不得不心服口服。
这可不仅仅是创业者对军权的掌控能力和程度。
是几乎整个三国时代精英们的共性。
他们得明主以侍之,但‘明主’,却一定要让他们看到他们不具备的‘魅力’,否则,挂印而去也绝非一句空话也。
也别以为孙权帐下的大大小小世家弟子们,心态就和陈寿有着很大的不同。
历史上,赤壁之战,倘若东吴的主公孙权换成孙坚或者孙策,底下的大臣们当真敢扎刺,说出什么投降曹操这样的言语?
哪怕孙权被主战派劝导之后,执剑劈砍下案几一角,以示权威,那些投降派大臣们,私底下难道就真老实了?
换成孙策,这些人大概率已经人头滚滚了吧?
他们的反应,就是意味着他们内心深处,但真没有将孙权东吴主公的权威看得太高。
在赤壁之战之后,东吴联合蜀汉胜利了,后果呢?
孙权还不是在这些人的挑唆下,开始有意无意的排斥周瑜?以至于在历史上迫使周瑜郁郁而终!
从周瑜手中收过东吴大军的军权之后,孙权难道就真能够和孙坚、孙策那样具备了大军之中的权威性?
那不过是表面上看起来美丽罢了,私底下还不是暗潮汹涌?
孙权又真能够如是手臂那般,掌控着这一只东吴大军呼?
稍微有一点脑子的,都明白这个道理。
大军之中的权威,可从来都是建立者战功之上的,从古到今,就从来没有变更过。
东吴张昭等文臣们,内心之中对孙权又能有多少认可度?
他们很大概率,会认为东吴之所以能够继承江东产业集团,也有着他们一份不可否认的大功吧?
权力的大小,决定了东吴孙权任何决定都必须十分谨慎,也根本不可能做到像曹操和刘备那样,一言而决。
当需要沟通,需要征询其他人意见之时,就一定不可避免的要收到他人建议的影响,权威就必然会在不知不觉之中丧失。
好在孙权如今看起来也十分有着自己的自知之明也。
他很清楚自己掌控的东吴集团,根本没有可能像曹操那样,已经在诸天万界之中有了自己的根基;
也不可能像刘备那样,是可以真正的豁出去再创一次业。
他在这方面,也没有任何经验。
他骨子里第一个优先级,还是如何在稳固自己东吴集团的状况下,如何更进一步。
哪怕他心中很清楚,这不符合自己的野心,但他也需要克制。
就好似他得到了好处,就必须想着将这些好处分润给自己的文臣武将们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
因为也唯有如此,才能让整个东吴集团所有精英们,都不会背叛东吴,都在这一条船上朝着可期待的未来航行下去。
这样的顾虑,促使东吴孙权根本不敢真正的去赌一把,求稳的他们,在告诉自己内心,前进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之时,却已经失去了跨越式进步的可能性。
为什么曹孟德要将曹丕送回神话三国,要自己亲自上场?
还不是曹操很清楚自己这个儿子哪怕十分聪慧,有些经验缺乏了就是缺乏了,想要弥补,也几乎没有了可能性。
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惊艳一个时代的人物,史书上对他们的儿孙,却往往难以留下一个姓名?
历史上,曹丕之所以同意陈群上表的‘九品中正制’,某一种程度而言,还不是曹丕对曹魏帐下无数世家的妥协?
可这样的妥协换来的又是什么?
世家,可不会因此而感谢曹家分毫,他们只会认为这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才得到的,也是本该得到的。
九品中正制的施行,同样又得罪了世家之下的所有群体,从小型世家,到寒门,到最底层的百姓,都只会对曹魏发自内心的愤怒。
因为它限制了中层的上限,告诉你有些层次是你无论如何都无法达成的,他们内心之中,好不容易形成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九品中正制实行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被掐灭。
而中层,往往是整个架构之中,唯一可以承上启下的层次,他们一旦腐朽了,一切的根基,也只能跟着腐朽。
当他们根本不在乎曹魏死活之时,司马家野心勃勃之始,他们选择了冷眼旁观,甚至于内心升起了诸多期待,期待换一个‘皇帝’能够打破这一潭死水。
中层如此,底层更是只能绝望。
九品中正制的出现,甚至于连唯一的希望都掐灭了,没有任何上升通道的百姓,哪一个还会真正为你曹家卖命?
可以说,历史上,当曹丕对世家妥协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曹魏覆灭的未来。
历史上,曹丕以为自己因为这次妥协,好歹将汉献帝赶下了皇帝宝座,殊不知一定的所得,命运早就已经标注好了价码,也都是必须偿还的。
他是舒服了,以为自己就真能够完全继承曹孟德打下的江山大业,殊不知二代终究是二代。
当他坐上了皇帝宝座的那一刻开始,当他脱离了前线的那一刻开始,他以为的掌控大军,事实上已经逐渐脱离他的掌控。
历史上曹丕的状况,孙权亦然也。
在历史上,孙权也想过挣扎,比如统御大军北伐,浩浩荡荡而去,却直接被张辽狠狠的教训了一番。
于是,他再也没有了挣扎,也知道自己根本不是那块料。
他明确了自己的定位,清楚了自己该做那些事,东吴整个集团得到的利益该如何分配,才能将东吴集团这一条大船航行的更远。
眼前的孙权和历史上的那一个孙权何其相似?
他死守城池,但凡得到妖兽尸体,就迫不及待的要将其中半数以上运回自家后院,彷佛不这么做,未来他想要在诸天万界之中立足就失去了支持。
和他相比,刘备却是相反的,但凡所得,他都巴不得自己携带而来的大军士卒们敞开了吃,只要这样做的效果是让这些自己携带而来的最嫡系队伍更上一层楼,他就没有任何不喜的。
他更不怕自己因此而失去了蜀汉后方文臣武将们的支持。
他的权威是他一步一个脚印打下的,哪怕其中有着些许怨言又如何?
他不过一句话便可消除,比如:咱是为了给伱们展示一下效果,眼前效果这般显著,你等可要跟上了,跟不上,未来被淘汰了可就不关咱的事了。
同样一句话从刘备和孙权口中说出来,下方的文臣武将的反应可是完全不同的。
就好似大明帝国文臣武将面对朱元璋之时,哪一个不是和鹌鹑一般,恨不得将自己的头颅低到裤裆之内。
同样是大明帝国,换成崇祯,水太凉那厮,当初在大明帝国朝堂之上,可从来都敢于将唾沫喷到朱由检面上的。
孙权已经是其中佼佼者矣,甚至于留下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
作为旁观者,执念刘浩和方运可没有对孙权有着任何的鄙视。
他们更清楚,这何尝不是孙权所代表的东吴集团最好的处理方案。
本就已经在三国世界龟缩与一域,空间也好,人口也好,实际上也就那么一点,说白了,就东吴集团的实力根本不行,不过一个诸侯罢了。
当真整个东吴集团团结起来赌一把,去赌那未来可能的跃迁式发展,留给他们的,很可能是一部踏空,瞬间就彻底掉落到无尽深渊之内。
到了那时,哪怕曹孟德不想去吞并东吴,东吴原本的世家利益集团们,第一个也要找上他们,跪倒在地,祈求曹魏的收编。
他们可不会有丝毫犹豫,他们才不会有丝毫愧疚感。
至于那时候的东吴孙家,甚至根本不需要曹魏说些什么,这些人的脑袋很大概率就已经被这些世家斩下,双手呈上。
孙权自己也明白自己的筹码只有那么多,也根本赌不起,他可不像刘备那样,还可以嘴硬的坚称自己是大汉帝国的延续者,哪怕未来真的赌输了,大不了直接投靠诸天万界即将到来的大汉帝国罢了。
人家刘备脸皮也有那么厚,哪怕投靠了,外人也不能说些什么,人家不一直就这么坚称的吗?
似乎这样很合理吧?
所以,在执念刘浩和方运看来,孙权的选择看似没有野心,却也是最为恰当的。
他们可是一眼就看透了东吴集团的气运,也就那么一点而已,确实是赌不起也不敢赌。
这也是为何方运不过扫一眼,就猜测出孙权已经坚定了内心去找周瑜拉关系的真正原因。
他也认为周瑜会看在孙策的面上,选择帮一把,当然,也可能是最后一把。
如今的周瑜,可是已经彻底投靠了小龙儿,可是真正得到了小龙儿彻底信任的,大大小小的大军指挥权,可都在周瑜手中。
说句不客气的话,整个大西洋东面,周瑜倘若真想做些什么,能够阻止他的根本没有几个。
不过是吩咐一句,让下方大海之中大妖们给个面子,面对东吴集团的来往船只不要去过多为难,这些海中大妖们又怎么可能会因为这一点点小小的利益去对抗?
可以说,未来整个太平洋东面海域,东吴集团的海运行业,发展起来几乎是必然的。
从中到底能够获取多少订单,却也需要孙权集团自己努力了。
经营着这样一个行业,哪怕只在其中占有部分比率,也足够小小的东吴集团收益匪浅也。
但同时,这些也必然对东吴集团造成许多限制;
他们人口就只有那么多,占有的土地、生存空间,也只有那么多,在这里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也必然让他们在其他地区投入的精力只能稀少,比如未来的深渊战场。
一人也好,一国也罢,可都是有着气运的,巩固自身气运是一方面,提升自身气运同样也是一方面,二者缺一不可也。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谁能不知?
当未来东吴集团依旧原地趟步,曹魏和蜀汉的气运却一再提升,谁又能确保神话三国世界不会出现其他变故?
未来,可从来都可以改变的,你做不到,无非是你的实力不足而已。
就好似当未来某一日,曹操所代表的曹魏集团,其气运已经足以对抗来自神话三国世界天道意志之时,他难道还不敢一统三国?
到了那时的曹孟德,可不会丝毫犹豫,这个从来没有登上皇帝宝座,可历史上却从来对曹孟德都施以‘魏武曹操’的称呼,就已经说明了一切问题。
故而,也只能说孙权眼前选择了一条最为正确的道路,但也不能说这份选择,在未来就一定是正确的,很可能这份选择在未来被无数人反反复复提起,说什么孙权眼光不够长运之流。
当然,也不能说孙权如今选择了这条道路,未来就只能被限制在这条道路上行走,机缘同样也是可以争取的,无非是大小而已。
然则,哪怕执念刘浩和方运都清楚孙权这份选择在今日最正确不过,他们内心对孙权对比刘备,也依旧会对刘备高看一眼。
只能说,每一个创业者,都有着守成者缺乏的果断魅力。
同样是守城,看起来刘备和孙权都一样只能被无数妖兽弹压在诸多城池之内,可状况却从来不同也。
这种不同,仔细观看就一眼分明,也就是传说之中的‘士气’。
www.bq46.cc。m.bq46.cc
本文网址:http://www.hxqgjx.com/xs/7/7872/460297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hxqgjx.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