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万民小康,当行产业之道
推荐阅读:快穿之不服来战呀、今夜尚有余温、病美人和杀猪刀、重生高武:不当怨种后,悔哭黑丝女神、顾总别虐了,夫人喝了忘情水!、网游之全职法神、三国之铜雀铸天庭、和黑红弟弟一起上综艺,我爆红、拒绝你表白,你把我闺蜜捡回家?、厨神系统,但食堂打工、
翌日清晨,稍许冷意。
顾正臣收剑,擦了擦脸,至大堂点卯,询问办结事宜,待流程走完,便看向县丞刘伯钦:“各地里长是否到齐?”
刘伯钦走出来,拱手肃然回道:“已在衙门外候着。”
“请至二堂吧。”
顾正臣起身要走。
“县尊。”
刘伯钦连忙喊住,看着疑惑的顾正臣,解释道:“句容各地里长合九十二人,二堂容不下……”
顾正臣愣了下,这才想起来自己下了一道“错误”的命令。
句容一万多户,一百一十户设一里长,归去零头,可不就近百位里长。
可问题是,有些地方百姓多,比如贺庄,近四百户人家,算是一个小镇了,设有三个里长,开个会而已,来一个代表就行了,没必要三个里长都跑县衙来。
“那就让他们至东仓外吧。”
顾正臣想了想,县衙也就那里空地多点。
刘伯钦领命而去。
顾正臣在二堂坐了会,直至刘伯钦通报,才走至东仓。
因为是临时选择,没有搭建高台,刘伯钦命人找来了几把凳子拼在一起,确保众人可以看得到顾正臣。
九十多里长见顾正臣到了,连忙行礼。
顾正臣看着一众里长,踩在凳子上,拱了拱手,坦诚地说:“本官上任句容,实乃首次为官,经验不足,本想命各地里长抽一人前来,不料误传命令,劳累众里长奔波而至,诸多体谅。”
孙品、贺奉等一干里长看着谦逊的顾正臣,连称不敢当。
顾正臣垂手,目光扫过众人:“既然都来了,那本官就直入正题。今日传召各地里长,事有三。这第一件事,就是翻案!”
“翻案?”
一众里长顿时哗然。
长城、何庄、寨里、五墟、甲山、六里甸、贺庄等地里长议论纷纷,一个个重复着“翻案”两个字,颇为疑惑。
人群之中的郭六听闻之后,目光微寒。
贺奉看了看周信,彼此没有说话。
随着顾正臣的目光越发冷厉,一股威严的气息浮动,众人的议论声渐渐消失。
顾正臣肃然道:“翻案,翻的是陈年旧案,是冤案,是不公之案!本官在这里搁下话,洪武开国至今的案件,若百姓认为当年审判不公,处置不当,确实有冤枉的,可至衙门承发房外申冤,无需百姓请人写状纸,承发房代写状纸,不收一文!”
刘伯钦、赵斗北听闻之后,脸色一变。
顾正臣这哪里是翻案,这是挖坑埋人啊。
这些年中,县衙为强宗大族处理过多少见不得人的事,这要是翻出来,一百个脑袋也不够砍的啊!
孙品震惊于顾正臣的魄力。
周信与贺奉目光灼灼,似乎很是期待。
郭六脸色更是难看起来。
县衙帮忙哪家多,句容城中看郭家。
这要被翻案,那郭家多年来的扩张,岂不是一日之间被打回原形,还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这个顾正臣,下手有些阴狠啊!
六里甸的里长冯重抬手,松了松脖颈处蓑笠的绳带,目光盯着顾正臣。
其他里长,有高兴的,可更多的人保持了沉默。
横向乡里,惹下灾祸的,可不止是什么强宗大族,还有这些里长们,放任百姓翻案,那不是给自己不留活路吗?
新来的知县什么路数,竟要动大家的利益,这事不能答应,回到乡里之后,闭口不言此事。
顾正臣似乎看穿了众人的盘算,继续说:“里长将这件事通报入户,不可遗漏一家!七日之后,本官派遣衙役暗访暗查,若有百姓没有知悉,则是里长失职,按律杖责!本官去过贺庄,那里民风不错,就从那里开始吧。”
郭六差点背过气,这他娘的,贺庄有啥民风,你这不是故意找郭家的麻烦?
周信、贺奉听闻之后,对视点头。
贺奉高声喊道:“县太爷要在贺庄翻陈年旧案,我等不敢不从,回去之后,定立即传报入户!”
郭六瞪眼。
这自己还没掉井里呢,就开始有人搬石头了,你大爷的贺奉,你就不怕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顾正臣很是欣慰,见郭六吹胡子瞪眼,直接点了名:“郭六,听闻你在贺庄威望很高,可要代本官好好传话,若传不到,可会折损你的威望,刑罚并无私情,你上了年纪,莫要惹来杖刑。”
郭六看着阴阳怪气的顾正臣,哼了声:“我已晓得!”
顾正臣目光扫去,见不少里长脸色不自然,知道其中另有隐情,直言道:“同时你们传报百姓,若有欺压良善,占人田产,掠人妻女,毁人家宅,伤人害人等不法事,限期七日之内投县衙自陈,本官可酌情减一等刑或二等刑,若心存侥幸,七日之内不至,一旦查明清楚,罪加一等!”
“诸位可要记住了,只有七日,若有人认为案件久远,已无罪证,便可逍遥在外,怡然自得,那本官要告诉他,这世上没有完美的犯罪,想赌一赌本官的智慧,那必须想清楚,是罪减一等挨板子,还是罪加一等掉脑袋!若是连这选择都做不好,还想与本官斗智,呵呵!”
里长们一听,脸色稍微好看一些,但也忐忑不安。
顾正臣抬起手,止住喧哗:“第二件事,你们应该已知悉,即朝廷下了旨意,应天府、浙江、江西秋粮,一律折色棉布,句容自然在其中。本官初至句容,田产亩数不甚清楚,你们身为里长,应有个衡量,百姓今年所收棉花是否能够完成折色棉布,代缴秋粮。”
一干里长没什么表示,也没几个愁眉苦脸的。
顾正臣还以为句容百姓都能轻易解决折色棉布的事,可仔细一想不是这么一回事。
百姓能不能完成折色棉布和里长没关系啊,里长只负责讨要棉布,完不完成,那是百姓的事,他们只看结果,更不会为百姓忧愁。
刚想说话,顾正臣就看到一个里长走了出来,手中还拿着蓑笠摇晃着。
冯重一步步走向顾正臣。
姚镇出现在顾正臣一旁,目光锐利地盯着冯重,手放在腰间。
冯重在顾正臣三步外停了下来,以粗狂的声音说:“县太爷,我是六里甸的里长冯重,六里甸九分稻半分桑半分棉,棉花打得不多,朝廷折色棉布,令六里甸的二百余户百姓困难。昨日文书送达时,百姓已忧愁不已,现下秋粮还没打下来,又要折色棉布,难啊。”
顾正臣看着冯重,从凳子上下来,正色道:“正因为难,本官才召你们来,若是容易,何必来这里?”
冯重不解地看着顾正臣,疑惑地问:“县太爷所言何意,我是粗人,听不太明白。”
顾正臣微微点头,看向众里长:“近百里长,只有冯重一人为百姓喊难,如此看,其他里长之下的百姓,都能轻而易举折色棉布,完成今年秋粮,是吗?”
智水里长孙品走了出来:“县太爷,智水百姓也有些困难,据我所知,至少有五十户人家没有棉花,想要以棉布代输秋粮,需费大力气。”
顾正臣看着想要走出来的里长越来越多,指了指一旁的书吏林山:“在书吏那里报备。”
孙品一见要报备,有些不安起来,连忙说:“县太爷,虽说有五十余户人家没有棉花,但我保证,一定按期收缴棉布,绝不会延误!”
冯重有些失望。
原本是这样,县太爷不过是想要看看哪里很难完成任务,特意盯着点,确保不出问题,不至累他官途!
也是,知县嘛,只要把每年钱粮做好,账册对得上,日后少不了升迁。
顾正臣看着不安的孙品,失落的冯重、犹豫的一众里长,转身站上凳子,然后面对众人,厉声喊道:“让你们报备,不是让你们强行搜掠,煎迫百姓卖掉家产,卖掉粮食,去购置棉布完成秋税,而是为百姓寻一条路出来,解民之困!!我出自寒门,知百姓艰辛,万望诸位也怜悯百姓,体其辛劳苦痛,莫要施恶于民!!”
冯重眼神一亮,连忙问:“县太爷当真有法子?”
顾正臣看着众人,气沉丹田,抬起右手,伸出食指:“本官自金陵赴任之前,曾说过,治理百姓就两个字:吃饭!我顾正臣来句容,不是为了打压强宗大族,不是为了欺负僚属、里长、甲长,只是为了这里的百姓吃得饱饭,端得牢饭碗!!”
“谁不准百姓吃饱饭,那就是本官的敌人!谁抢了百姓的饭碗,那也是本官的敌人!今日诸位都在,那就仔细记住,句容一万一千五百六十三户,六万五千九百一十二人,本官要让所有人吃得起饭,吃得饱饭!朝廷以棉布代输秋税,对一些百姓是个难题,但在本官看来,这何尝不是一个绝佳的机遇!”
冯重愣住,孙品木然,贺奉等人也有些茫然。
机遇?
县太爷,你管这坑人的东西叫机遇??
顾正臣重重点头,坚定地喊道:“句容困顿已非一日,百姓吃不饱饭者也非一人一户。欲除困顿,万民小康,当行产业之道!而这,就是本官要说的第三件事!”
“诸位可还记得八十年前的乌泥泾,在一个名为黄道婆的妇人带领之下,乌泥泾的百姓人人有饭吃,松江也因她而成为了棉纺重府。八十年后,本官要借朝廷折色棉布的东风,将句容打造为大明最先进的棉纺中心!”
www.bq46.cc。m.bq46.cc
顾正臣收剑,擦了擦脸,至大堂点卯,询问办结事宜,待流程走完,便看向县丞刘伯钦:“各地里长是否到齐?”
刘伯钦走出来,拱手肃然回道:“已在衙门外候着。”
“请至二堂吧。”
顾正臣起身要走。
“县尊。”
刘伯钦连忙喊住,看着疑惑的顾正臣,解释道:“句容各地里长合九十二人,二堂容不下……”
顾正臣愣了下,这才想起来自己下了一道“错误”的命令。
句容一万多户,一百一十户设一里长,归去零头,可不就近百位里长。
可问题是,有些地方百姓多,比如贺庄,近四百户人家,算是一个小镇了,设有三个里长,开个会而已,来一个代表就行了,没必要三个里长都跑县衙来。
“那就让他们至东仓外吧。”
顾正臣想了想,县衙也就那里空地多点。
刘伯钦领命而去。
顾正臣在二堂坐了会,直至刘伯钦通报,才走至东仓。
因为是临时选择,没有搭建高台,刘伯钦命人找来了几把凳子拼在一起,确保众人可以看得到顾正臣。
九十多里长见顾正臣到了,连忙行礼。
顾正臣看着一众里长,踩在凳子上,拱了拱手,坦诚地说:“本官上任句容,实乃首次为官,经验不足,本想命各地里长抽一人前来,不料误传命令,劳累众里长奔波而至,诸多体谅。”
孙品、贺奉等一干里长看着谦逊的顾正臣,连称不敢当。
顾正臣垂手,目光扫过众人:“既然都来了,那本官就直入正题。今日传召各地里长,事有三。这第一件事,就是翻案!”
“翻案?”
一众里长顿时哗然。
长城、何庄、寨里、五墟、甲山、六里甸、贺庄等地里长议论纷纷,一个个重复着“翻案”两个字,颇为疑惑。
人群之中的郭六听闻之后,目光微寒。
贺奉看了看周信,彼此没有说话。
随着顾正臣的目光越发冷厉,一股威严的气息浮动,众人的议论声渐渐消失。
顾正臣肃然道:“翻案,翻的是陈年旧案,是冤案,是不公之案!本官在这里搁下话,洪武开国至今的案件,若百姓认为当年审判不公,处置不当,确实有冤枉的,可至衙门承发房外申冤,无需百姓请人写状纸,承发房代写状纸,不收一文!”
刘伯钦、赵斗北听闻之后,脸色一变。
顾正臣这哪里是翻案,这是挖坑埋人啊。
这些年中,县衙为强宗大族处理过多少见不得人的事,这要是翻出来,一百个脑袋也不够砍的啊!
孙品震惊于顾正臣的魄力。
周信与贺奉目光灼灼,似乎很是期待。
郭六脸色更是难看起来。
县衙帮忙哪家多,句容城中看郭家。
这要被翻案,那郭家多年来的扩张,岂不是一日之间被打回原形,还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这个顾正臣,下手有些阴狠啊!
六里甸的里长冯重抬手,松了松脖颈处蓑笠的绳带,目光盯着顾正臣。
其他里长,有高兴的,可更多的人保持了沉默。
横向乡里,惹下灾祸的,可不止是什么强宗大族,还有这些里长们,放任百姓翻案,那不是给自己不留活路吗?
新来的知县什么路数,竟要动大家的利益,这事不能答应,回到乡里之后,闭口不言此事。
顾正臣似乎看穿了众人的盘算,继续说:“里长将这件事通报入户,不可遗漏一家!七日之后,本官派遣衙役暗访暗查,若有百姓没有知悉,则是里长失职,按律杖责!本官去过贺庄,那里民风不错,就从那里开始吧。”
郭六差点背过气,这他娘的,贺庄有啥民风,你这不是故意找郭家的麻烦?
周信、贺奉听闻之后,对视点头。
贺奉高声喊道:“县太爷要在贺庄翻陈年旧案,我等不敢不从,回去之后,定立即传报入户!”
郭六瞪眼。
这自己还没掉井里呢,就开始有人搬石头了,你大爷的贺奉,你就不怕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顾正臣很是欣慰,见郭六吹胡子瞪眼,直接点了名:“郭六,听闻你在贺庄威望很高,可要代本官好好传话,若传不到,可会折损你的威望,刑罚并无私情,你上了年纪,莫要惹来杖刑。”
郭六看着阴阳怪气的顾正臣,哼了声:“我已晓得!”
顾正臣目光扫去,见不少里长脸色不自然,知道其中另有隐情,直言道:“同时你们传报百姓,若有欺压良善,占人田产,掠人妻女,毁人家宅,伤人害人等不法事,限期七日之内投县衙自陈,本官可酌情减一等刑或二等刑,若心存侥幸,七日之内不至,一旦查明清楚,罪加一等!”
“诸位可要记住了,只有七日,若有人认为案件久远,已无罪证,便可逍遥在外,怡然自得,那本官要告诉他,这世上没有完美的犯罪,想赌一赌本官的智慧,那必须想清楚,是罪减一等挨板子,还是罪加一等掉脑袋!若是连这选择都做不好,还想与本官斗智,呵呵!”
里长们一听,脸色稍微好看一些,但也忐忑不安。
顾正臣抬起手,止住喧哗:“第二件事,你们应该已知悉,即朝廷下了旨意,应天府、浙江、江西秋粮,一律折色棉布,句容自然在其中。本官初至句容,田产亩数不甚清楚,你们身为里长,应有个衡量,百姓今年所收棉花是否能够完成折色棉布,代缴秋粮。”
一干里长没什么表示,也没几个愁眉苦脸的。
顾正臣还以为句容百姓都能轻易解决折色棉布的事,可仔细一想不是这么一回事。
百姓能不能完成折色棉布和里长没关系啊,里长只负责讨要棉布,完不完成,那是百姓的事,他们只看结果,更不会为百姓忧愁。
刚想说话,顾正臣就看到一个里长走了出来,手中还拿着蓑笠摇晃着。
冯重一步步走向顾正臣。
姚镇出现在顾正臣一旁,目光锐利地盯着冯重,手放在腰间。
冯重在顾正臣三步外停了下来,以粗狂的声音说:“县太爷,我是六里甸的里长冯重,六里甸九分稻半分桑半分棉,棉花打得不多,朝廷折色棉布,令六里甸的二百余户百姓困难。昨日文书送达时,百姓已忧愁不已,现下秋粮还没打下来,又要折色棉布,难啊。”
顾正臣看着冯重,从凳子上下来,正色道:“正因为难,本官才召你们来,若是容易,何必来这里?”
冯重不解地看着顾正臣,疑惑地问:“县太爷所言何意,我是粗人,听不太明白。”
顾正臣微微点头,看向众里长:“近百里长,只有冯重一人为百姓喊难,如此看,其他里长之下的百姓,都能轻而易举折色棉布,完成今年秋粮,是吗?”
智水里长孙品走了出来:“县太爷,智水百姓也有些困难,据我所知,至少有五十户人家没有棉花,想要以棉布代输秋粮,需费大力气。”
顾正臣看着想要走出来的里长越来越多,指了指一旁的书吏林山:“在书吏那里报备。”
孙品一见要报备,有些不安起来,连忙说:“县太爷,虽说有五十余户人家没有棉花,但我保证,一定按期收缴棉布,绝不会延误!”
冯重有些失望。
原本是这样,县太爷不过是想要看看哪里很难完成任务,特意盯着点,确保不出问题,不至累他官途!
也是,知县嘛,只要把每年钱粮做好,账册对得上,日后少不了升迁。
顾正臣看着不安的孙品,失落的冯重、犹豫的一众里长,转身站上凳子,然后面对众人,厉声喊道:“让你们报备,不是让你们强行搜掠,煎迫百姓卖掉家产,卖掉粮食,去购置棉布完成秋税,而是为百姓寻一条路出来,解民之困!!我出自寒门,知百姓艰辛,万望诸位也怜悯百姓,体其辛劳苦痛,莫要施恶于民!!”
冯重眼神一亮,连忙问:“县太爷当真有法子?”
顾正臣看着众人,气沉丹田,抬起右手,伸出食指:“本官自金陵赴任之前,曾说过,治理百姓就两个字:吃饭!我顾正臣来句容,不是为了打压强宗大族,不是为了欺负僚属、里长、甲长,只是为了这里的百姓吃得饱饭,端得牢饭碗!!”
“谁不准百姓吃饱饭,那就是本官的敌人!谁抢了百姓的饭碗,那也是本官的敌人!今日诸位都在,那就仔细记住,句容一万一千五百六十三户,六万五千九百一十二人,本官要让所有人吃得起饭,吃得饱饭!朝廷以棉布代输秋税,对一些百姓是个难题,但在本官看来,这何尝不是一个绝佳的机遇!”
冯重愣住,孙品木然,贺奉等人也有些茫然。
机遇?
县太爷,你管这坑人的东西叫机遇??
顾正臣重重点头,坚定地喊道:“句容困顿已非一日,百姓吃不饱饭者也非一人一户。欲除困顿,万民小康,当行产业之道!而这,就是本官要说的第三件事!”
“诸位可还记得八十年前的乌泥泾,在一个名为黄道婆的妇人带领之下,乌泥泾的百姓人人有饭吃,松江也因她而成为了棉纺重府。八十年后,本官要借朝廷折色棉布的东风,将句容打造为大明最先进的棉纺中心!”
www.bq46.cc。m.bq46.cc
本文网址:http://www.hxqgjx.com/xs/8/8087/478758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hxqgjx.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