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被专家害的……

推荐阅读:快穿之不服来战呀今夜尚有余温病美人和杀猪刀重生高武:不当怨种后,悔哭黑丝女神顾总别虐了,夫人喝了忘情水!网游之全职法神三国之铜雀铸天庭和黑红弟弟一起上综艺,我爆红拒绝你表白,你把我闺蜜捡回家?厨神系统,但食堂打工

    税赋,知县是没权限取消的。

    顾正臣知道这一点,但也很清楚,这些百姓家让他们缴税也缴不出来,强行催要,只能将他们逼迫至死!

    “县太爷,你这是何意?”

    王篓急切地问。

    顾正臣并没有信口开河,而是凝重地说:“本官会奏请朝廷,将你们划归到畸零户之中。”

    虽说畸零户主要是无力承担差役的鳏寡孤独人户,按理说,王家并不适合这个标准,但就无力承担差役这一项上来说,他们确实符合标准。

    畸零户通常是不纳税的,这也是朝廷的人文关怀,是一种人性的制度。

    王筐子眼眶一热,差点掉出眼泪来。

    要知道自家不是没提过进入畸零户,可县衙直接拒绝,还说这一家人要丁口有丁口,好几个人都还活着,根本不符合孤寡的规定。

    现在好了,县太爷亲口说要为咱家申请,这往后的日子,还有盼头啊。

    顾正臣走访了其他人家,不同的苦难,不同的悲惨,却是同样在生死边缘挣扎。

    黄昏。

    顾正臣出现在里长冯重家门口,扛着背篓回来的冯八两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连忙拉着老爹冯重问是不是能看到人。

    冯重白了一眼自己的蠢儿子,向前行礼:“见过县太爷。”

    顾正臣进入冯重家中,与其家人寒暄了几句之后,便让冯八两将另外一个里长王志,老人周长喊来。

    王志、周长见知县亲至六里甸,也不由惊讶,连忙行礼。

    顾正臣简单说了几句客套话,便进入正题:“六里甸百姓家的情况我大致看过了,有些人家确实困难,还有几户欠下了两年的税赋,粮长搬走了他们所有东西,若不是冯重仁义接济,恐怕早就活不下去了。”

    冯重哀叹一声:“都是乡邻,力所能及能帮衬就帮衬一些。”

    顾正臣敬佩地看了一眼冯重,此人算是心善的了,在诸多大户之中,并不多见,称赞道:“你的善行,县衙都看在眼中,六里甸的百姓也都看在眼中。本官来时,直言你是个恶人,差点没被人啐一脸唾沫……”

    冯重哈哈大笑起来,打趣道:“这若是被人骂了,可不能怪咱啊。”

    王志、周长见气氛轻松下来,也没有了一开始的拘谨。

    顾正臣收敛笑意,正色道:“本官立志想要解决句容百姓的吃饭问题,可走在民间,看过家家户户才发现,除了那些极端困难的人家外,寻常百姓之家,想要完全依靠田亩解决吃饭问题依旧困难。你们可有什么计策,可让百姓变得殷实起来?”

    老人周长摸了摸长长的白胡须:“县太爷,百姓千百年来都是这样过来的,老天爷赏脸,一年到头来可以多吃两顿饱饭,若是老天爷不赏脸,又遇到横征暴敛的官员,那也只能自认倒霉啊,想要百姓殷实,难啊。”

    顾正臣耐心问:“难,并不是不可行。周老人可有法子?”

    周长想了想,点了点头:“法子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就说赵寡妇家,那以前也是穷困潦倒,可自从那两个女娃去了织造大院,现在日子也好过多了,不仅不用接济,都开始接济起其他人家了。”

    “就是织造大院太远了,许多百姓家妇人离不了那么远。若是县太爷能在这六里甸,不,就是在这附近五里以内,设个织造大院,让妇人去做工,到时候领了工钱,日子也能好过起来……”

    顾正臣皱了皱眉。

    句容织造、裁缝大院,这是棉纺织产业兴民之路,出于安全、流水线运作等考虑,只设置在了句容县城里面。

    可句容县域范围颇大,不是三里县城,这六里甸距离县城足足有四十里路,对于一些百姓家,想要去做工,就必须居留县城。可一旦居留县城,就无法兼顾家庭,这对于小农经济,对于妇人主内的大环境而言,不少人家依旧是难以接受的事。

    若不是顾正臣好名声加上待遇吸引,织造、裁缝大院未必能办起来。

    “在县城之外开设分厂,这件事还需要本官好好考虑考虑,毕竟县城之内本官能确保安全,确保所有人按规做事,可一旦在外,出了安全事故,可不是小事。”

    顾正臣没有直接答应,而是留有余地。

    安全问题并非托词,句容织造、裁缝、匠作、学院,包括县衙之内,顾正臣都不允许直接使用蜡烛,要求将蜡烛放在特定的容器之内,油灯也需要上罩子,放在固定的位置,不允许随意移动,为的是避免火灾。

    为了立下规矩并落到实处,顾正臣没少费心思,人的惯性是强大的,人的疏忽是不经意的,人的自以为不会出事的心思是存在的。

    若是这种集体式作坊出了火灾,一下子出现数十人的死伤,那整个句容的产业都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这个风险,顾正臣不敢轻易冒。

    里长王志见顾正臣看了过来,连忙说:“垦荒吧,种的地多了,打的粮食多了,日子自然而然就好过了。”

    “今年六里甸新垦荒了多少亩地??”

    顾正臣询问。

    王志愣了下,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冯重接了过来:“今年垦荒田亩只有二百来亩,平均到每户人家,也就多了一亩地。”

    顾正臣将目光投向冯重:“垦荒不可行,对吧??”

    冯重微微点头。

    垦荒需要耗大气力,垦荒之后,地也不是一年就适应庄稼的,生地熬成熟地,也需要两三年,四五茬收成。

    再说了,六里甸百姓就这么多,垦荒出来也需要有人能种,能打理才行啊。

    这些田都要打理不过来,累死累活,你就是垦出来地,一户人家垦出五十亩来,一百亩来,别说一个丁口,就是三个丁口也拾掇不过来啊。

    没人收拾的地,就是荒地,荒地的庄稼,杂草丛生,一年收成未必能比种粮多。

    冯重想起什么来,连忙说:“县太爷,我倒是听到一个消息,兴许是一条富民之路。”

    “哦,说说。”

    顾正臣对冯重的话寄予厚望。

    冯重清了清嗓子,认真地说:“隔壁村里,有个光棍名为许头,只因一脸麻子,人生得丑陋,加上家境不好,总无媒婆上门。但在二月里,许头成亲了。”

    顾正臣皱了皱眉。

    让你说如何让百姓增收,不是让你丫的讲八卦。

    冯重看出了顾正臣的疑惑,连忙说:“听说许头之所以能成亲,是因为家里变得殷实了,有了钱财。”

    “哦,他从何处弄来的钱财?”

    顾正臣询问。

    冯重咧嘴:“养猪。”

    “养猪?”

    “没错,就是养猪,他家里养了五头猪,就是这五头猪,让他家中变得殷实起来,说来也是得了县太爷的好处。”

    “这与我有何关系??”

    “县太爷,句容县城多了许多人,那肉铺子缺猪,免不了差人四处收猪。可巧,许头家猪多,肥膘多,那肉铺子也舍得给钱,五头猪,硬是给了七贯钱,听说那许头又开始养猪了……”

    顾正臣总算是听明白了,也清楚了一条致富之路。

    这不能怪自己想不到养殖致富,这丫的全都是被后世的那些专家给害的,说什么养猪污染环境,然后就禁止百姓家养猪,说什么养鸭子污染池塘,然后就禁止养鸭子,说什么养家禽容易得病,所以……

    一群专家,坐在高楼大厦里面指挥着乡村的事,娘批的,害自己多少年没吃过年猪,多少年没吃过自家养的家禽了,以至于穿越过来,连百姓家发展养殖副业这种事都忘记了!

    老子在大明,让百姓养猪,谁敢说一句污染环境,说养鸭子污染池塘,一定让张培这小子神不知鬼不觉弄死他。

    不懂就别丫的张嘴,自古以来,百姓就是百业,所有工艺,所有产业,都是百姓弄出来的!百姓家养几头猪咋啦,姓社还是姓资了,吃你家粮还是吃你家菜了?

    咱现在是知县,什么专家也不好使,自己说了算。

    以农业为基,以棉纺织为先导,以家禽瓜果蔬菜为辅,自己不信带不富句容的百姓,不信解决不了句容百姓的吃饭问题!

    冯重看着面色狰狞的顾正臣,小心地后退两步,周长这个老头子也是个惜命的,这都哆嗦到了门口去了,王志不知道县太爷这是咋啦,人家养几头猪发了财,不至于如此深仇大恨吧?

    顾正臣抬起头,看着几个人都站起来了,还不在跟前,不由愣了下,厉声道:“你们这是干嘛,坐过来!!”

    冯重小心翼翼,轻声说:“县太爷,你刚刚可有些吓人,你不会打我们吧?”

    顾正臣白了一眼冯重,咬牙说:“老子要打的是专家,不是你们。”

    “专家?六里甸没姓专的啊,有这个姓吗?”

    冯重有些忐忑。

    顾正臣哼了声,起身道:“你说得很好,解开了本官一个困惑。养殖家畜是一个不错的法子,就如此定下吧。”

    冯重看着顾正臣,连忙说:“县太爷,养殖家畜,这也未必适合每户人家吧,何况有些百姓家,连购置猪崽子的钱粮都没有……”

    ——

    PS:祝愿大家中秋快乐,阖家幸福,愿大家事事顺遂,家人健康。

    www.bq46.cc。m.bq46.cc

本文网址:http://www.hxqgjx.com/xs/8/8087/478778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hxqgjx.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